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一起做游戏 教学设计简案+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一起做游戏 教学设计简案+教学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8 22: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能够流利、准确地用普通话介绍一个游戏的玩法,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与表达的欲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向别人介绍游戏时,要说清楚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主动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主动介绍的意识和大胆交流的习惯。
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有礼貌。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见游戏的道具,如绳子、球、纸牌等。
准备一些游戏规则的卡片或图片,以便学生参考。
提前了解班上学生喜欢的游戏,做好教学预设。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游戏快乐
播放视频:选择一段充满活力和乐趣的学生课间游戏视频,确保视频内容清晰,游戏种类多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互动:提问环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可以具体提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熟悉的游戏?这些游戏让你想起了哪些快乐的时光?”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揭示课题:在揭示课题时,可以用更加生动和有趣的语言来描述口语交际活动,如:“今天,我们将要开启一场游戏的盛宴,一起在游戏中交流,感受快乐!”同时,在板书上,可以用彩色粉笔突出课题,增加视觉吸引力。
(二)图文结合,介绍游戏玩法
观察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可以提问:“图上的小朋友们都在玩哪些游戏?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以此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生介绍:请玩过这些游戏的学生站出来,鼓励他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全班介绍游戏的玩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确保学生的介绍既清楚又完整。
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环节,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游戏名称的提示,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三)示范引路,学习交际方法
教师示范:教师的示范要生动有趣,可以配以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介绍的方式。同时,要注意控制示范的时间,避免过长。
学生评议:在引导学生评议时,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评议点,如:“教师的介绍是否清楚?态度是否自然大方?你觉得有哪些可以学习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议。
(四)创设情境,自主进行交际
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一个课间休息的场景,也可以是一个家庭聚会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进行真实的交际。
自由组合:在自由组合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邀请同学组成小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上台展示:在请学生上台展示时,可以设定一些激励措施,如“最佳展示小组”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点评时要注意肯定学生的优点,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五)开展游戏,享受交际乐趣
选择游戏:在选择游戏时,要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分组进行:在分组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开展游戏。
分享交流:在游戏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分享会,让他们谈谈游戏中的趣事和感受。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交际经验,又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六)总结提升,拓展交际空间
总结活动:在总结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乐趣。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交际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详细介绍一个游戏,并邀请他们一起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家庭生活相结合,提高交际能力。
鼓励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与同伴交流,分享游戏经验和感受。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示范引路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交际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关注个别学生的表现,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游戏规则介绍
在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到游戏中来,我们需要对游戏的规则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下是一些常见游戏的规则介绍,旨在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乐趣,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游戏名称:老鹰捉小鸡
游戏规则:
首先,选出一名同学扮演老鹰,一名同学扮演母鸡,其余的同学扮演小鸡。
小鸡们依次站在母鸡身后,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形成一串。
老鹰的任务是捉住队伍中的小鸡,而母鸡的任务则是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捉住。
老鹰不能从母鸡的翅膀下钻过去捉小鸡,只能从队伍的两边或末尾进攻。
如果小鸡被老鹰捉到,就要退出游戏,直到所有小鸡都被捉到,游戏结束。
可以设置时间限制,比如五分钟内看老鹰能捉到多少只小鸡,增加游戏的紧张感和趣味性。
二、游戏名称:贴鼻子
游戏规则:
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人脸,准备一些剪好的“鼻子”纸片。
参加游戏的同学站在离黑板一定距离的地方,老师用布蒙住他的眼睛。
被蒙住眼睛的同学原地转三圈,然后走向黑板,尝试把“鼻子”贴在人脸的正确位置上。
其他同学不能提示或帮助,只能观看。
贴完后,解开布,看鼻子贴得是否正确。可以设定分数,比如贴得越准确分数越高。
可以进行多轮比赛,最后分数最高的同学获胜。
三、游戏名称:丢手绢
游戏规则:
同学们围成一个圈坐下,选出一名同学手持手绢,在圈外慢跑。
持手绢的同学趁人不备,把手绢丢在其中一个同学的身后,然后继续慢跑。
丢到手绢的同学要迅速起身去追丢手绢的同学,如果追上了,丢手绢的同学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如果没有追上,丢手绢的同学就坐到追他的同学的位子上,继续丢手绢。
游戏过程中,同学们要保持安静,不能提醒被丢手绢的同学。
游戏可以持续进行,直到所有同学都表演过节目,或者达到预定的时间。
通过详细介绍这些游戏的规则,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还能够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