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0 07: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B. 青岛市一年的平均气温约为
C. 人体的密度约为
D. 家用液晶电视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
2.如图所示,游乐园内有一个奇特的传声筒,内部中空,向一个喇叭喊话,在其余喇叭处均可以听到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可以通过筒内空气传播
B. 声音在筒内发生了多次反射
C. 脸部能感受到空气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通过传声筒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响亮是因为声音在筒内传播时频率变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熔化。为保护冰川,工程师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进行实验:夏季,将保护毯覆盖在冰川上,发现保护毯之下的冰川熔化明显变缓。保护毯材料的特点是( )
白色
黑色
导热性能好
导热性能差
A. B. C. D.
4.年月日,神舟十六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 )
A. 微波 B. 紫外线 C. 红外线 D. 次声波
5.商周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熟练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工匠将青铜原料加热化为青铜液体,然后将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态青铜原料加热化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
B. 青铜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是凝华
C. 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放出热量
D. 模具中的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变大
6.“生命宝贵,安全第一”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连接家庭电路时,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B. 若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C.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
D. 更换灯泡时,没有断开电源开关
7.如图是关于浮力知识的一些应用实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小
B. 图中巨轮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C. 图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D. 图中气球是因为填充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而上浮
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一个重为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所用拉力为,拉力的作用点在内拉动了。不计轴处摩擦和绳子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重
B. 内拉力的功率为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 若增加提升的物重,机械效率保持不变
9.如图所示是足球从处落到地面后反复弹起落下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足球的运动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点到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 从点到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在变大
C. 从点到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D. 足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由图示位置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B. 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和示数都变小
D. 小灯泡亮度变暗
11.通过嫁接等技术创新,国产大樱桃的甜度和口感不断提高。小海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国产大樱桃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向量筒中加入的水,再将大樱桃浸没其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密度的原理是 B. 大樱桃的质量是
C. 大樱桃的体积是 D. 大樱桃的密度是
12.如图所示为鱼缸中的电动过滤增氧泵的原理图。电动机带动水泵的叶轮旋转把水从进水口吸进,从喷水口中快速喷出,空气就会从进气管进入水中,随水流一起从出水口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泵,主要利用了大气压 B. 水从水泵中快速甩出来,水泵对水做了功
C. 喷水口越狭窄,进气管底端的压强就越大 D. 增氧泵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13.年月日,世界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下列四个装置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通过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B. 图甲中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连入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边容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C. 图乙中在右侧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目的是使通过两个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
D. 若将乙图中容器外的电阻换成,则不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两只灯泡、完全相同,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只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电路消耗功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电路消耗功率为
B. 只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C. 只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D. 只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电路消耗功率为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冬季,教室窗户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水雾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侧;搓手取暖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7.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结合图示以及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根据上表中凸透镜成虚像时的数据,可得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为凸透镜成虚像时,______。
若要使放大镜中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______一些选填“远”或“近”。
物理课本在物距时成放大正立的像,在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请比较、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
18.“若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看起来不深的池水,也不要贸然下去。
如图所示,来自池底点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______现象,岸上的人,当眼睛位于处时,逆着射入眼睛的光看去,感觉升高到的位置,即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_。
请在图中画出上述现象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
19.年春节,襄阳市华侨城、关圣古镇燃放烟花,现场人们闻到很浓的硝烟味道属于______现象。热机工作时常用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大的特性。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源电压之比为:;若只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源电压之比为:,则与的阻值之比为______。
21.月日为“世界脊柱日”。如图,人的颈椎起着支撑头部的作用,颈部肌肉群连接颈部和头部,并控制着头部的运动,长时间低头会对颈椎和颈部肌肉群造成损伤。人在低头时,头部和颈椎可看作一个杠杆,分析以下问题:
请在图中画出人体头部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人在低头过程中,头部重力的力臂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颈部肌肉群对后颅向下的拉力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将拉力看作动力,这是一个______杠杆;头部向下弯曲角度增大,颈椎所受的______增大。
结合以上分析,给出一条保护颈椎健康的合理建议。
22.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融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______。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图象,由此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图象。
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图象。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3.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为成像物体: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现有厚度分别为和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___。
点燃蜡烛,小心地移动蜡烛,直到与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24.小明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可绕直径前后折转。
实验时,先让光屏、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观察发现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______;小明将光屏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折射光,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小明将光屏恢复原状,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杯底的亮斑向______选填“左”、“右”、“上”移动;
小明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射出,这说明在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小明让一束光强不变的激光从某玻璃斜射向空气如图乙、丙,不断调整入射角,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格:
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光的折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反射现象的发生,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折射光线的能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当入射角时,折射光线消失,反射光线会变得更亮,即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像丁中的图线______选填“”或“”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25.小明“五一”假期到游乐场体验了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过山车”,满载游客的“过山车”从轨道的最高端飞驰而下,到达大回环的顶端,再疾驰而下。体验了“过山车”的惊险刺激后,小明做了以下的实验探究。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右侧斜面上可以铺设不同材质的面料,右侧的斜面倾角可以调节。
保持右侧斜面倾角不变,在斜面铺上毛巾,让小球从左端等高线处自由下滑,小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到达右侧等高线处;
更换较光滑的棉布面,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滑到右侧斜面最高点比第一次距离等高线______选填“远”或“近”。
继续更换成更光滑的面料,重复上述操作。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小明进一步推理得出:当右侧斜面______时,小球将到达右侧等高线处。
小明在上述第次实验中,取下毛巾,其他条件不变,只减小了右侧斜面的倾角。他发现倾角越小,小球在右侧斜面上运行的距离越大。
进一步推理得出:当倾角为时,如图乙。如果小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则小球将做______运动。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此类研究成果上,概括总结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以上实验,小明发现物体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之一,为了验证是否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小明进一步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如图丙、丁、戊所示,、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实验要求拉动物块时均需要保持物块做______运动,此时物块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由图丙、图丁两次实验测得物块、一起运动,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由图丁和图戊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物块一起运动,实验测得。可得出结论:______。
26.现有下列器材:电源电压恒为、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利用上述器材来“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图甲是小明同学连接的实物图,经检查有一根导线接错。请你在图甲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
排除故障,闭合开关,滑片移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片应向______端移动选填“”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华同学利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图丙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闭合开关和,断开,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变阻器滑片 ______选填“向右滑动”“向左滑动”或“保持不动”,闭合开关和,断开,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______用、、的关系式表示。
27.如图为理综胜同学购买的备战中考电热养生壶,有低温、中温、高温三个挡位,可以满足理综胜同学备战中考过程中对精细烹饪和营养量化等功能的需求。其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铭牌如表所示,、为阻值不变的电热丝。
项目 参数
额定电压
低温挡功率
中温挡功率
高温挡功率
容积
电热养生壶处于低温挡工作状态时,电路中电流;
的阻值;
若养生壶高温挡加热效率为,某次将初温是的水加热到,用时,则水的质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
28.南京长江大桥于年建成,是长江上第一座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近年来,航行船舶逐渐大型化,桥墩遭受船舶撞击的风险不断增大。为此,年春季,工程师为桥墩加装保护铠甲并展开观测,,取。
拖拽:如图甲所示,拖船拖拽两个“”形组件,在江面匀速直线行驶。抵达桥墩处、行驶过程中拖船的动力为,柴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的效率为,。
合围:将两个“”形组件环绕在桥墩外围,合围成“”型锆甲。铠甲漂浮在水中,侧边竖直,上下表面积相同,如图乙所示。铠甲密度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观测:上游暴雨、江水上涨过程中,由于流水冲击,铠甲与桥墩发生挤压,此时静止的铠甲在水面下的深度为,如图丙所示。铠甲上表面面积。
问:
拖拽过程消耗柴油的质量?
乙图中,漂浮的铠甲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丙图中,铠甲受到桥墩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故A错误;
B、青岛全年平均气温在左右,故B错误;
C、人体的密度约为,故C正确;
D、家用液晶电视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故D错误。
故选:。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了对长度、温度、密度、功率的估测,注重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答案】
【解析】解:、声音可以通过筒内空气传播,故A正确;
B、声音在筒内发生了多次反射,故B正确;
C、脸部能感受到空气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通过传声筒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响亮是因为声音在筒内传播时响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喇叭可以减小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知道响度和音调。
3.【答案】
【解析】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因而为了保护冰川,减少熔化,需要减少吸热,应该用白色物体,同时要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故正确;
故选:。
保护冰川,减少熔化,需要减少吸热,从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导热性差,不利于传热考虑。
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导热能力等,属于基础题。
4.【答案】
【解析】解:年月日,神舟十六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微波,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本题考查的是电磁波的特点及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5.【答案】
【解析】解:、固态青钢原料加蕊化为液体的过程是熔化,故A错误;
B、青铜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是凝固,故B错误;
C、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
D、模具中的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
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空间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对熔化、凝固和质量特性的认识与掌握,关键是清楚变化前后的状态。
6.【答案】
【解析】解:、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防止触电事故,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若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故C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更换灯泡时,需断开电源开关,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
开关控制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并且接在火线上,断开开关时,切断火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若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
更换灯泡时,需断开电源开关。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7.【答案】
【解析】解: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水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可知,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
B.巨轮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利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来增大浮力,故B正确;
C.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都是漂浮的,所以浮力都等于重力,在不同液体中,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故C错误;
D.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故D错误。
故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将物体做成中空的可以通过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
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是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原理制成的;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或者物体密度小于气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增大浮力的方法、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与应用,是一道浮力应用的综合题。
8.【答案】
【解析】解:
A、由图可知,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绳端的拉力,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做的总功:,
拉力做功的功率:,故B正确;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
D、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所以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变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
由图可知,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绳端的拉力,据此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利用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据此分析增加被提升物重时机械效率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绳子拉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小球向右运动过程中,弹起的高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会损失一部分机械能,同时与地面碰撞时也会损失一部分机械能,即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D正确;
B、从点到点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故B错误;
C、点到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故选:。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高度;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速度;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这说明在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中有能量的消耗,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一次比一次少。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要明确:因为存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是有能量消耗的,这样造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会减少。
10.【答案】
【解析】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故A错误;
B、电压表始终测量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B错误;
、滑片向右移动过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大,电源电压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并联不相互影响,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小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分析清楚图示电路结构,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应用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判断电表示数变化情况,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1.【答案】
【解析】解:、大樱桃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故A正确;
B、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之和,大樱桃的质量:,故B错误;
C、大樱桃的体积等于大樱桃和水的总体积与水的体积的差,大樱桃的体积:,故C正确;
D、大樱桃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
大樱桃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之和;
大樱桃的体积等于大樱桃和水的总体积与水的体积的差。
本题考查固体的密度测量,主要考查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难度不大。
12.【答案】
【解析】解:、当水泵工作时,泵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水泵内,主要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正确;
B、当水从出水管口快速喷出时,水泵对水做功,将水从出水管口压出,故B正确;
C、喷水口越狭窄,喷水口中水的流速越快,进气管底端的压强就越小,故C错误;
D、增氧泵工作时,消耗电能,把水从低处运到高处,水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是把电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
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由于出水管的水的流出,导致进气管的上下方压强不同,空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鱼缸;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当能量发生转化时一定表现为:一种形式的能减少而变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则另一种形式的能增加。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明确进气管上方和下方的空气压强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该装置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与发电机工作原理不同,故A错误;
B、该装置中没有电源,通过线圈的切割磁感线运动,小灯泡能发光,说明有电流产生,由此可知它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故B正确;
C、该装置中没有电源,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说明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它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
D、该实验为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发电机工作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
题目给出了四个有关电和磁的实验,首先要弄清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再结合题设要求来进行选择。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磁效应、通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已经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均为电学中的基础内容,应重点掌握。
14.【答案】
【解析】解:、该实验装置是利用容器中空气的热胀冷缩来反应放热的多少,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通过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故A正确;
B、由甲图可知,两个烧瓶中的电阻丝串联,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边容器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故B错误;
C、装置中一个的电阻与两个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边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边电阻的电流相等,即,两个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两电阻的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即,所以右边容器中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即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C正确;
D、将左边容器外的电阻丝换成的电阻丝后,左右容器中的电阻相同,电流不同,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体现的是转换思想;
由甲图可知,两个烧瓶中的电阻丝串联,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关系;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5.【答案】
【解析】解:、当只闭合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因为两只灯泡、完全相同,所以,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灯泡、的电阻为,
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只闭合、时,两灯泡并联,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通过灯泡、的电流,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为,,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故A正确;
B、只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故B错误;
C、由欧姆定律可知,只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故C错误;
D、只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示数为,
电路消耗的功率为,故D正确。
故选:。
当只闭合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表示出灯泡的电阻,
只闭合、时,两灯泡并联,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表示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表示出电路消耗的功率;
只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只闭合时,电压表示数;
只闭合、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据此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根据表示出电路消耗的功率。
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16.【答案】液化 内 做功
【解析】解:冬季,教室窗户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声的,所以在玻璃的内表面;
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液化;内;做功。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7.【答案】物距越大,像距越大 远 ,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
【解析】解:根据上表中凸透镜成虚像时的数据,可得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为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
若要使放大镜中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远一些。
物理课本在物距时成放大正立的像,在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请比较、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故答案为: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
要使放大镜中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远一些。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成正立、放大虚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
18.【答案】折射 浅
【解析】解:透过水池中的水看池底,是池底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远离法线后进入眼睛,而我们逆着光的方向看见的池底的虚像,所以看上去比实际位置浅;
池底点漫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光是从射出,是的虚像,由图可知,比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即浅一些;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故答案为:折射;浅;如上图所示。
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的应用,比较基础。
19.【答案】扩散 比热容
【解析】解:现场人们闻到很浓的硝烟味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热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热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
故答案为:扩散;比热容。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和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难度不大。
20.【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只闭合开关、时,、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根据题意可知,::,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端的电压之比:::,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即,
若只闭合开关、时,、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根据题意可知,::,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与两端的电压之比:::,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即,
则与的阻值之比:。
故答案为::。
由图可知,当只闭合开关、时,、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根据题意可知::,根据串联电压特点可知、两端的电压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与的电阻之比;若只闭合开关、时,、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根据题意可知::,根据串联电压特点可知与两端的电压之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与的电阻之比,据此求出、的阻值之比。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正确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增大 增大 费力 压力
【解析】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头部模型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当低头角度变大时,重力的力臂变大,不变,故拉力变大;若将拉力看作动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这是一个费力杠杆;头部向下弯曲角度增大,拉力变大,相当于支点的颈椎所受的压力增大。
为了保护颈椎健康,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或低头看书久了应适当抬头,以缓解颈椎承受的压力。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费力;压力;不要长时间低头,保持眼睛和书本之间的距离;端正坐姿说明:合理即可得。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力的示意图画法画出重力;
头部模型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本题结合实际,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运用,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道不错试题。
22.【答案】自下而上 晶体 增大 降低
【解析】解: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则应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则温度计的示数为;
由图象可知,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冰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分析图丁可知,加入食盐后冰的熔点将会降低。
故答案为:自下而上;;晶体;增大;降低。
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要注意其分度值;
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为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当晶体完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较黑暗 蜡烛 减小测量像距时的误差或避免出现两个清晰的像 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不能 虚 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得蜡烛与蜡烛的像重合
【解析】解: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因为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解决像的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而平面镜不透明,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难以保证实验效果,所以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是为了能观察到蜡烛,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厚的;
点燃蜡烛,小心地移动蜡烛,直到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需要再多做几次,使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成虚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
故答案为:较黑暗;蜡烛;;减小测量像距时的误差 或避免出现两个清晰的像;重合;相等;垂直;相等;;不能;虚;无论在桌面上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得蜡烛与蜡烛的像重合。
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当蜡烛和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寻找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求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24.【答案】两侧 在 左 可逆的 增大 减小
【解析】解:实验时,先让光屏、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由图甲可知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
将光屏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折射光,这是因为呈现折射光线的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板不在同一平面内,该现象可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时,水面升高,入射点比原先偏左,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故杯底的亮斑会向左移动,如下图所示:

小明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由表格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且反射光线能量增大,则折射光线的能量将减小;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线中,当入射角等于时,折射角也等于,图线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且当入射角为时,折射角为,所以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故答案为:两侧;在;左;可逆的;增大;减小;。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根据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的方向;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反射能量增大,而总能量不变,据此分析折射光线的能量如何变化;
当入射角为时,折射角为,由此判断图像。
本题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其中涉及了全反射现象,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
25.【答案】不能 近 没有摩擦阻力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压力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解析】解: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右侧斜面上可以铺设不同材质的面料,右侧的斜面倾角可以调节。
保持右侧斜面倾角不变,在斜面铺上毛巾,让小球从左端等高线处自由下滑,由于有摩擦力阻力,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不能到达右侧等高线处;
更换较光滑的棉布面,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滑到右侧斜面最高点比第一次距离等高线近;
继续更换成更光滑的面料,重复上述操作。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小明进一步推理得出:当右侧斜面没有摩擦阻力时,小球将到达右侧等高线处。
小明在上述第次实验中,取下毛巾,其他条件不变,只减小了右侧斜面的倾角。他发现倾角越小,小球在右侧斜面上运行的距离越大。
进一步推理得出:当倾角为时,如图乙。如果小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则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此类研究成果上,概括总结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以上实验,小明发现物体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之一,为了验证是否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小明进一步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如图丙、丁、戊所示,、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实验要求拉动物块时均需要保持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由图丙、图丁两次实验测得物块、一起运动,增加物体后,压力变大,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由图丁和图戊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物块一起运动,实验测得。可得出结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不能;近;没有摩擦阻力;匀速直线;匀速直线;压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若摩擦和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则运动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据此分析;当摩擦力越小,越接近等高线,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光滑时,小球将到达右侧等高线处。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测量摩擦力的原理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本题考查多个实验的综合,属于较难题,有一定的难度。
26.【答案】小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保持不动
【解析】解:原电路图中,灯泡与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在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即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排除故障,闭合开关,滑片移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小于灯泡额定电压,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增大灯泡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滑片应向端移动;
由图乙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实验步骤:
闭合开关和,断开,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变阻器滑片保持不动,闭合开关和,断开,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在步骤中,灯与定值电阻串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两端的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读数为小灯泡额定电压,灯正常发光;
在步骤中,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不动,闭合开关和,断开,电压表测灯与两端的电压,因此时各电阻的大小和电压不变,灯仍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由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

故答案为:见解答图;小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保持不动;。
根据实物图分析回答;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根据图乙确定灯泡额定电压对应的额定电流,利用求出灯泡额定功率;
要测灯的额定功率,首先使灯正常发光,先将电压表与灯并联,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使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通过开关的转换,使电压表测灯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时各电阻的大小和电压不变,灯仍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求出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灯的额定电流,根据可求出灯的额定功率。
本题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电路故障、实验操作、功率的计算及设计实验方案测功率的能力。
27.【答案】解:由可知,电热养生壶处于低温挡工作状态时,电路中电流:;
当闭合、接是,只有工作,当闭合、接时,、并联,当断开、接时,、串联;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当断开、接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小,养生壶处于低温挡;
当闭合、接时,、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养生壶处于高温挡;
当闭合、接是,只有工作,养生壶处于中温挡;
由可知,的电阻:;
由可知,养生壶消耗的电能:,
由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由可知,水的质量:。
答:电热养生壶处于低温挡工作状态时,电路中电流为;
的阻值为;
水的质量是。
【解析】知道电热养生壶低温挡的功率,利用求出电热养生壶处于低温挡工作状态时,电路中电流;
当闭合、接是,只有工作,当闭合、接时,、并联,当断开、接时,、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可知高温挡、中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根据中温挡功率和可求出的阻值;
利用求出养生壶消耗的电能,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利用求出水的质量。
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和电功率公式、吸热公式以及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正确分析不同状态下的电路连接。
28.【答案】解:拖船拖拽两个“”形组件,在江面匀速直线行驶,行驶过程中拖船的动力为,则拖船的动力做的功为:

根据可知,柴油放出的热量为:

则拖拽过程消耗柴油的质量为:

设铠甲上表面面积为,铠甲的高度为;因铠甲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即,,
代入数据,,
解得:,故漂浮的铠甲在水面下的深度为,
漂浮的铠甲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铠甲上下表面积相同,上表面面积,则铠甲的体积为,
铠甲的重力为;
铠甲在水面下的深度为,则铠甲受到的浮力为:

因铠甲处于静止状态,故铠甲受到桥墩施加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大小为。
答:拖拽过程消耗柴油的质量为;
乙图中,漂浮的铠甲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丙图中,铠甲受到桥墩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根据求出拖船的动力做的功;利用求出柴油放出的热量,根据求出拖拽过程消耗柴油的质量;
根据浮沉条件求出铠甲的高度,然后得到漂浮的铠甲在水面下的深度,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水的压强;
根据密度公式结合重力公式求出铠甲的重力,根据浮力求出铠甲受到的浮力,比较铠甲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确定摩擦力的方向,根据力的平衡关系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功、热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力的合成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