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2课时)+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2课时)+综合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30 08:42:45

文档简介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碳酸氢钠属于
A. 酸 B.碱 C.盐 D.混合物
2.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碳酸镁属于
A.盐 B.碱 C.酸 D.氧化物
3.下列物质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 B.粗盐 C.稀盐酸 D.天然气
5.物质的分类通常依据组成和性质,下列对钠的化合物分类,只考虑组成的是( )
A.Na2O2是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B.Na2CO3是一种盐,不是碱
C.NaOH是一元碱,强碱 D.NaClO是氧化性盐,含氧酸盐
6.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0
C.酸 硫酸 H2S D.盐 纯碱 Na2CO3
7.根据物质性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HF:弱酸 B.Mg(OH) 2 :强碱
C.ZnSO4:难溶盐 D.Al2O3:碱性氧化物
二、填空题
8.(12分)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CO2 ②空气 ③Al ④CuO ⑤HCl
⑥碘酒 ⑦NaOH ⑧纯碱 ⑨CuSO4·5H2O ⑩酒精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9.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氯酸钾;⑤硫;⑥水;⑦氧化镁;⑧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属于含氧化合物,________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10.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___。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_____________。
(5)铜、金、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碳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属于盐;
2.A
【解析】碳酸镁属于盐。
5.B
【解析】根据组成Na2O2是氧化物、NaOH是一元碱、NaClO是含氧酸盐、Na2CO3是一种盐,不是碱,而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根据其与酸反应情况来分类、NaOH是强碱则根据的是碱的电离程度、NaClO是氧化性盐根据的是ClO-的氧化性,它们都是利用了物质的性质。因此选B21教育网
6.D
【解析】一般情况下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也有特殊的:比如锰和铬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O、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铁 Fe2O3 碳酸气为C02 AB错误。硫酸 H2SO4 、 C错误。
7.A
【解析】Mg(OH) 2 :中强碱;ZnSO4:可溶盐;Al2O3:两性氧化物
8.②⑥; ①④; ⑦; ⑧⑨ ;⑩; ③
【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类和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21cnjy.com
(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它是次氯酸的钠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或BaCl2,Ba为第第ⅡA族金属,而Na、K为第ⅠA族金属)。21·cn·jy·com
(2)只有Cl2中氯的化合价为0价,其他均为+5介。
(3)只有HCl为无氧酸(或H4SiO4不溶于水)。
(4)只有空气为混合物,其他均为纯净物(也可把CuSO4·5H2O列出来,因为其他三种都是气体)。
(5)只有钠为活泼金属,其他均为不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之后(也可把汞单列出来,因为在常温下只有汞为液态,其他金属均为固态)。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2-1-c-n-j-y
A.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萃取和洗气过程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
A.静置,有沉淀现象的是胶体 B.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
C.能透过滤纸的是溶液 D.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是溶液
3.下列有关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 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4.关于KOH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分散质都属于碱
B.两者均为有色不透明的分散系
C.两者分散质的直径都介于10-9 ~10-7m之间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时,两者都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5.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6.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21*cnjy*com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生产出果冻;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成沙洲; ⑤初冬凌晨的迷雾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全部都是
二、填空题
8.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
(1)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2)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充分反应。然后把反应后的全部液体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从半透膜袋里析出的物质是??????????????,该操作的名称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后面。(各空填写一个化学式即可)【来源:21cnj*y.co*m】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 HCl


④Ba(OH)2
⑤Na2CO3

⑦ CO2
⑧ Na2O
⑨ NH3
⑩H2O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①与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0.(8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 _____。
⑵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 __。
⑶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 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 若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③若向其中加入浓盐酸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4)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及解析
2.B
【解析】
能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就是丁达尔效应,而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应为胶体和溶液都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它们都能透过滤纸,所以B正确。21教育网
3.A
【解析】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为1nm~100nm之间,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故选A。21cnjy.com
4. A
【解析】
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所以A正确。
KOH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B错误。
KOH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Fe(OH)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至100nm之间。C错误。21·cn·jy·com
KOH溶液不发生丁达尔效应,不会出现明显的光带,D错误。
5.D
【解析】
雾和蛋白质溶液是胶体、石灰乳是浊液、硝酸钾溶液是溶液。三种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浊液>胶体>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溶液。www.21-cn-jy.com
6.C
【解析】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其中①④属于胶体,②③是溶液,所以C正确。
9.(1)树状分类法 (2)② H2SO4(或HNO3);③ NaOH(或KOH);
⑥ Na2SO4(或K2SO4)(其他正确也可以)(3)2NaOH+CO2=Na2CO3+H2O(4)H++OH-=H2Owww-2-1-cnjy-com
【解析】
(1)根据分类图可知,该分类的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2)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根据所给元素可知,组成的酸可以是 H2SO4或HNO3。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所以组成的碱可以是NaOH或KOH。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则可以是 Na2SO4(或K2SO4或硝酸钾、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等。2·1·c·n·j·y
(3)CO2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即可以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4)盐酸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
10. (1)丙  
(2) 丁达尔效应 
(4))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物质的分类--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乳浊液   B 溶液   C 胶体   D 悬浊液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5.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纯净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 B.Fe (OH)3 胶体 C.氯化钠溶液 D.CuSO4溶液
8.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有电荷
C.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
9.下列各关于鉴别NaCl溶液和淀粉胶体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丁达尔现象 B. 只能用AgNO3溶液
C. 只能用碘水 D.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10.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治疗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11.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此物质( )
A. 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一种单质
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盐电离出的离子不一定有金属离子 D.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13.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 nm,1 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21cnjy.com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1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
16.(9分)今有十种物质:①铝线 ②石墨 ③CO2 ④BaSO4晶体 ⑤纯硫酸 ⑥金刚石 ⑦石灰水 ⑧乙醇 ⑨熔化的KNO3 ⑩液态HCl(填序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其中,能导电的有 ,
(2)属于电解质的有 ,
(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有 。
17.(7分)(1)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_后,向其中加入5滴___________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21教育网
(2)已知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多余Fe3+生成的。现将氢氧化铁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0-9~10-7m,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即可制得Fe(OH)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2·1·c·n·j·y
18.(10分)下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图1中两个圆分别代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独有的特征(不同点)。请你在图下的空格内填写适当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19.(11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上述分类方法叫做 ,类别1除④⑥外还有 ,
写出类别2的名称 。
(2)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往10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并加热至沸腾, 。【来源:21cnj*y.co*m】
②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从外观上很难进行区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
B.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20.(9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
(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1mL~2mL饱和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_后,停止加热;2-1-c-n-j-y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上左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_________ 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 型管中,如上右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填“阴”或“阳”)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 _____。
⑵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 __。
⑶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www.21-cn-jy.com
① 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 若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③若向其中加入浓盐酸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4)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雾属于胶体。
2.C
【解析】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直径的大小不同,大于100nm的 是浊液,10nm~1nm 之间为胶体,小于1nm为溶液。21·cn·jy·com
7.B
【解析】丁达尔效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8.D
【解析】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为粒子的大小,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粒带电荷。纳米材料如果是纯净物则不是胶体,因为胶体是混合物。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血液是胶体加入盐可以发生聚沉,所以有止血效果。  21*cnjy*com
9.D
【解析】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这样现象。用AgNO3溶液,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用碘水,NaCl溶液为黄色。【出处:21教育名师】
10.D
【解析】选项D中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和胶体无关,AB是凝聚,C是渗析,均和胶体有关系,答案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11.D
【解析】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等。答案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C
【解析】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A不正确。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不正确,例如氧气和臭氧。C正确,例如铵盐等。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但属于属于氧化物,D不正确。答案选C。
13.C
【解析】由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纳米~100纳米之间的属于晶体,所以根据该微粒的直径倒吸判断,应该是胶体,答案选C。
14.D
【解析】A.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及胶体中的胶粒都带有电荷,而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B.对非电解质溶液,其溶质粒子因不电离,故一般不带电,这种溶液通电时不导电,粒子不移动;对电解质而言,其溶质可电离(不一定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可导电,即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对胶体中的胶粒,由于吸附带电的选择性,故通电时可向某一极移动。
C.溶质粒子及胶体粒子的运动都无规律,但只有后者才叫布朗运动。
D.正确。
15.A
【解析】对于非电解质的溶液,是不导电的,B不正确。不论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还是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都是五规律的。胶体中的胶粒带电荷,但胶体分散系是电中性的。答案A。
16.① ② ⑦ ⑨ ④ ⑤ ⑨ ⑩ ② ⑥
【解析】
(1)能导电的物质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所以铝线、石墨、石灰水、熔化的KNO3可以导电。(2)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所以BaSO4晶体、纯硫酸、熔化的KNO3、液态HCl是电解质。(3)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所以CO2、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18.(1)与酸反应 (2)加热分解 (3)有丁达尔效应 (4)分散系 (5)能够透过半透膜
【解析】两种碳酸盐都和酸反应,所以(1)表示与 反应;碳酸钠稳定性强,不易分解,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2)表示加热分解;胶体有丁达尔效应,但溶液没有,则(3)表示有丁达尔效应;胶体和溶液都是腐蚀性,所以(4)表示分散系;溶液能透过半透膜,但胶体不能,因此(5)表示能够透过半透膜。
19.(11分)
(1)树状分类法(1分) ⑦⑨(2分) 非电解质(2分)
(2)①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3分)
②AC(3分)
【解析】
本题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胶体等概念的考查。
(1)简单分类方法有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该分类是树状分类法;铜 、二氧化碳、氯化铵、、熟石灰、碳酸钙、、醋酸、金刚石中单质是铜和金刚石,化合物中不能导电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虽然可以导电,但实际导电的是碳酸,二氧化碳本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21·世纪*教育网
(2)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中注意的问题:①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②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③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加热煮沸到有红褐色溶液出现就停止加热,但不宜长时间加热。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是由它决定的。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一般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20.(9分)(1)FeCl3 红褐色
(2)无 有白色沉淀
(3)阴 Fe(OH)3胶体粒子带电
【解析】(1)考查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该用新制的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后即可。www-2-1-cnjy-com
(2)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是可以的。所以半透膜外的液体是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3)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所以向阴极移动,即阴极附近溶液颜色加深。
21.(1)丙  (2) 丁达尔效应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沉淀会溶解(溶液变黄色)
③盐酸也是电解质,但盐酸显酸性,能中和氢氧化铁,所以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沉淀会溶解。
(4)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