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土地减少,劳动力不足 B.土壤贫瘠,土壤矿物质缺乏
C.土地租金过高,距离市场过远 D.气象灾害多发,降水稀少
2.关于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湖平原属于旱地耕作业 B.吐鲁番盆地发展灌溉农业
C.太湖平原农业两年三熟 D.吐鲁番盆地农业一年两熟
下图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2015年底发电总量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各电源发电占比(%) 发电量占比(%) 用电量占比(%)
水电 燃煤 燃气 其他
① 72.20 16.53 0.00 11.27 31 16
② 38.25 53.37 0.01 8.17 17 13
③ 9.48 59.02 15.08 16.42 40 57
④ 53.39 40.19 0.40 6.03 12 14
3.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为云南 B.②为广西 C.③为贵州 D.④为广东
4.煤炭成为③省电源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 B.煤炭发电成本较低
C.保持电网电量稳定 D.政府鼓励政策影响
5.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钱塘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图中( )
A.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B.富春江大坝附近河段初冬季节有凌汛现象
C新安江大坝下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7.新安江大坝的修建( )
A.使大坝上游的流域面积显著增加
B.调节下游水位变化,减少洪涝灾害
C.提供廉价水电,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D.使大坝下游干流河段航运里程增加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全长1022km,由中国按中国国铁I级标准建设。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截至2022年1月3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货物十七万吨,平均每天五千四百吨左右。这条铁路承载着老挝从内陆“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之梦。下图示意中老铁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中老铁路承载着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希望,其主要原因是中老铁路能够( )
A.连接泰国等沿海国 B.沟通越南南部沿海
C.贯穿中国与柬埔寨 D.直接到达马来西亚
9.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最先带动老挝发展的产业是( )
A.农牧业、养殖业 B.制造业、建筑业 C.水果业、金融业 D.旅游业、商贸业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之一,黄河流域灌溉面积约570.4万公顷,80%分布在宁蒙河套平原、汾河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引黄灌区对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及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引黄灌区出现了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下图为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表现是( )
A.土壤疏松度显著下降 B.土壤透水性变差
C.土壤有机质分解变慢 D.土壤盐碱化加剧
11.治理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土壤养分失衡的有效措施是( )
A.增施生石灰,改良土壤结构 B.推广滴灌技术,种植有机绿肥
C.实施耕地撂荒,降低耕作强度 D.开挖排水渠,降低地下水位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乙为该区域来利用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地区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珠三角地区
13.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14.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降低 B.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地形更加平缓 D.生态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
能源效率是指能源消耗量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生态效率则兼顾经济活动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要求将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强度适配于地球的承载力水平。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四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 B.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
C.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大 D.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
16.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图示四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
A.上海产业转型升级较快 B.广东省高耗能产业发达
C.内蒙古三大产业波动大 D.青海多资金密集型产业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湖泊的湖面水温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①②③④依次是( )
A.云南洱海、江西鄱阳湖、新疆博斯腾湖、青海湖
B.江西鄱阳湖、云南洱海、新疆博斯腾湖、青海湖
C.云南洱海、江西鄱阳湖、青海湖、新疆博斯腾湖
D.江西鄱阳湖、云南洱海、青海湖、新疆博斯腾湖
18.下列关于四大湖泊湖面水温年变化的推断正确的是( )
A.洱海湖面水温年较差最小 B.鄱阳湖区冬季的气温最低
C.青海湖湖面的结冰期最长 D.博斯腾湖春季冰川融水多
埃及西水东调是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将尼罗河水调至干旱的西奈半岛北部阿里什河谷的一项工程。该工程可使苏伊士运河两岸新增耕地约380万亩。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9.埃及西水东调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西水东调工程经过苏伊士运河时,从河底经隧洞立交穿过,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避免( )
A.引发洪涝灾害 B.工程量过大 C.水源被污染 D.降低运河航运价值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国内磷酸盐广布,磷酸盐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储量为1100亿吨,约占世界储量的75%。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0%,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其中柑橘、橄榄和蔬菜产量较大。西北部有世界重要的离岸寒流流经,读摩洛哥地理位置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摩洛哥主要的工业部门可能有( )
①化肥工业
②水产品加工业
③船舶工业
④家具制造业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2.该国农产品加工业最可能分布在( )
A.东北部地区 B.西南部地区 C.西北部地区 D.东南部地区
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下图局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索取自然资源过度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太低
③自然环境本身演变太快
④人类排放废弃物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B.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
C.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 D.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
25.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27.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海水中的无机碳,造成海水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小,从而使二氧化碳从大气转移到海水,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物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碳最终以浮游动物的排泄物、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大量的二氧化碳就这样被“生物泵”从海水表层送到海洋深部储存起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生物泵”固碳效果最差的海区可能是( )
A.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 B.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C.北太平洋中高纬东部 D.北太平洋中高纬西部
29.增加海洋固碳功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进行海藻养殖
②发展海洋渔业
③开采海底油气
④沿岸种植红树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A.北部盐度低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 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31.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2.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突然、迅猛,瞬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排放途径,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对生命与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
A.发生得快,消失得也快
B.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
C.是污染物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爆发形成的
D.消失得快,因此危害较小
【※※※※※※※※题干结束标记※※※※※※※※】
34.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我国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B.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物流运输繁忙
C.我国东南部地区风速较小,污染物扩散慢
D.我国东南部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35.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导致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B.这两段时间东部地区工业发展滞后
C.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
D.油气资源开采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
2022年5月,就在全国小麦即将喜获丰收之际,一些地方发生极个别农民将未成熟的小麦卖给养殖户做饲料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割麦毁粮、青贮小麦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下图为农民收割青苗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出现“卖青苗”现象的原因是( )
A.减少生产程序,节省劳动时间 B.农民存粮充足,可以改做饲料
C.实现耕地休耕,保护耕地资源 D.后期投入多,直接售卖收益高
37.要避免“卖青苗”现象再次发生,关键是要处理好( )
A.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协作问题 B.政府监管和农民自种的关系
C.针对农民进行粮食安全教育 D.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系
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孟加拉湾北部沿岸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一旦遭遇风暴潮袭击,就会造成严重损失。1970年,孟加拉湾一场特大风暴潮导致当地30万人遇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81年,孟加拉湾又发生一次强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当地居民采取了针对性防范措施,死亡人数和受灾程度大大降低。读“孟加拉湾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孟加拉湾风暴潮频发且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理位置特殊,受飓风影响显著
②河口呈喇叭状
③沿岸地势低平
④人口密集
⑤海底地震
⑥火山活动
A.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39.下列关于风暴潮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台风(或飓风)风暴潮来势猛,最具破坏力
②我国北方远离台风源地,因此没有风暴潮现象
③风暴潮可冲垮堤防,淹没农田和城镇,破坏海岸工程
④风暴潮会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0.下列行为不能减少风暴潮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的是( )
A.利用气象卫星正确预报 B.加强海堤建设
C.建设沿海防护林 D.禁止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零碳产业园就是要园区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全部中和,实现净零排放。2021年,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户鄂尔多斯。一年来,这里初步形成了围绕动力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绿色制氢等“风光氢储车”上下游的集成产业链。下图示意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位置。
(1)分析鄂尔多斯市发展零碳产业园的资源优势。
(2)指出该产业园的核心产业____。并说明理由。____。
(3)简述“风光氢储车”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在该园区的目的。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易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多种途径富集于湿地环境,已成为新型环境污染物。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丰水期水域面积大约是枯水期的4倍。该湖正面临着微塑料的污染,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正是鄱阳湖水体与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图左示意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图右示意鄱阳湖流域各水系丰水期(7月)、枯水期(10月)水体与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
(1)从外力作用角度阐述鄱阳湖微塑料的主要富集途径。
(2)判断鄱阳湖丰、枯水期微塑料丰度的总体大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针对阻断微塑料迁移过程,提出减少鄱阳湖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西部冬季经常遭受极端低温,特别是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欧洲西部冬春季节出现极端低温天气的频次增加。在碳中和背景下,相对低碳排放、低耗能的天然气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首选,德国、瑞典等国在去核政策下持续关闭核电站。2022年,受复杂国际形势及清明前后寒潮天气影响,欧洲西部能源危机加剧。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图。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近年来欧洲西部冬春季节极端低温天气多发的原因。
(2)说明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的原因。
(3)列举两例欧洲西部可开发的新能源类型。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太湖平原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旱涝灾害频发,成为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新疆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光照条件优越,但最主要的问题是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成为该地发展农业额限制性因素,D正确;吐鲁番盆地地区农业劳动力相对充足,A错误;太湖平原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堆积,土壤肥沃,B错误;土地租金和市场距离不是该地区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C错误;选D。
2.答案:B
解析:太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水田耕作业,A错;吐鲁番盆地位于西北干旱地区,降水不足,故发展灌溉农业,B正确;太湖平原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熟制为一年三熟,C错误;吐鲁番盆地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D错误。选B。
3.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数据可知,①②省全年用电量占四省比例小于发电量,应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云南和贵州,其中①省以水电为主,为云南,A对;②省水能和煤炭均较为丰富,为贵州,B错;③省区用电量占比最大,为广东,C错;④省区水电比重大,为广西,D错。
4.答案:B
解析:③省为广东省,发电所需燃煤主要从外地调入,A错;与天然气发电相比,煤炭发电成本较低,这是煤炭成为广东省电源主体的主要原因,B正确;水电、燃气及其它电源均有保持电网电量稳定的作用,C错;与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污染小,受政府政策鼓励,D错。
5.答案:C
解析:考虑减排因素,水电比燃煤和燃气更具竞争优势,未来广东会大力削减燃煤比重;云南省水电比重较大,因此从云南输往广东线路的水电输电量会明显增加,故C正确。
6.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钱塘江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自西南向东北注入东海,A错;富春江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河水不结冰,无凌汛现象,B错;新安江大坝下游河段地势低平,水流平稳,C错;该区域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东南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年际变化也大,D对。故选D。
7.答案:B
解析:河流的流域面积与地形有关,与大坝的建设无关,A错;该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频发,大坝的修建可以调节下游水位变化,减少洪涝灾害,B对;大坝的修建使大坝上游水位上涨,河流比降将变小,水流流速将更加减缓,改善了航运条件,干流河段航运里程增加,C、D错。故选B。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中老铁路通过万象向南与泰国、马来西亚等沿海国的铁路相接,能够实现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梦想。A正确,中老铁路并没有通过越南南部、柬埔寨,不是直达马来西亚,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老挝旅游资源丰富,中老铁路的通车,方便中国游客乘坐火车赴老挝旅游度假;中老铁路每天发送的货物,可以促进老挝商业贸易的发展,D正确;老挝是经济落后国家,中老铁路通车初期,对农业、养殖业、制造业、水果业、金融业影响小,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D
解析:黄河流域五大灌区整体气候偏干旱,降水较少,蒸发较大,灌区农业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随着水分蒸发,盐分逐渐向土壤表层累积,土壤盐碱化加剧,且化肥的施用过多也会加剧盐碱化过程,D正确。根据材料“随着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及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引黄灌区出现了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可知,灌区土壤养分失衡主要由灌溉导致,土壤疏松度、透水性以及有机质分解等变化不是其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表现。故选D。
11.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五大灌区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表现为土壤盐碱化加剧,可推广滴灌技术,减缓地下水位的上升,同时种植有机绿肥,控制化肥的使用,控制盐碱化的发生,B正确。土壤增施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可杀死土壤病菌和害虫虫卵,且反应后生成强碱,可中和酸性土壤,A选项不是治理土壤盐碱化的措施,A错。实施耕地撂荒会浪费耕地资源,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C错。开挖排水渠,降低地下水位,可缓解盐碱化,但开挖排水渠会加大耕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不是最合理的措施,排除D。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看图可知,该地位于33°N、118°E,由经纬度判定图示地区位于我国江淮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植被由落叶林变为常绿林,1月0°等温线向北移动,说明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趋势下,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要“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要考虑的应是气候的长期的变化趋势导致,D正确;该地仍为季风环流,没有变化,C错误;改变灌溉条件、引进优良水稻品种不能使植被类型发生变化,AB错误。故选D。
14.答案:B
解析:看图可知,该地农田也由种植小麦变化为种植水稻,湿地面积增加,大气湿度应该增加,A错误;植被由落叶林变为常绿林,1月0°等温线向北移动,说明平均气温有所提高,河流结冰期会缩短或消失,B正确;图中的地形和植被覆盖率没有变化,C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波动大,不稳定,A正确。广东能源生态效率不是始终最高,B错。上海能源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C错。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比较稳定,D错。故选A。
16.答案:A
解析:上海经济发达,综合实力强,产业转型升级较快,A正确。广东省能源不足,以轻工业为主,B错。内蒙古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能耗产业为主,波动不大,C错。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D错。故选A。
17.答案:B
解析:鄱阳湖和洱海冬季不结冰,由于洱海地处低纬度云贵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水温年变化幅度小,可知②曲线代表的湖泊是洱海;鄱阳湖湖水温度年较差比洱海大,可知①曲线代表江西鄱阳湖;博斯腾湖和青海湖冬季结冰,青海湖海拔高,全年水温较低,可知③代表新疆博斯腾湖,④代表青海湖。故选B。
18.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青海湖因地处青藏高原,湖面水温年较差最小且结冰期最长,A错误,C正确;青海湖海拔高,湖区冬季气温最低,B错误;博斯腾湖湖面冬季结冰,春季流域内积雪融化,夏季冰川融水最多,D错误。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调出区来自尼罗河下游,尼罗河有两条重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的来源,夏季为青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的汛期,所以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为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答案:C
解析:西水东调工程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从河底经隧洞立交穿过,主要是为了避免两种水体混合,因为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运河内为咸水,而调水工程所调之水为淡水,防止混合后污染所调水源,C正确;苏伊士运河沿岸以干旱气候为主,不易发生洪涝灾害,A错误;如果有水体补充苏伊士运河,会提高其航运价值,D错误;从河底经隧洞立交穿过,投资大,成本更高,故B错误,所以该题选C。
2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摩洛哥磷酸盐丰富,可作为化肥工业的原料,进而加工生产化肥,①对;该国西北部有世界重要的离岸寒流流经,渔获丰富,可进行水产品加工,②对;摩洛哥农业人口比重大,说明工业落后,重化工业落后,船舶工业不属于该国主要产业部门,③错;由降水量线可知,该国降水较少,除西北部分地区外,气候整体干旱,森林发育差,木材储量有限,家具制造业比重小,④错。故答案应选择①②,答案选择B。
2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国地势东侧高,西北侧降水多,受地形影响,主要河流应向西流;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国相对干旱缺水,对于缺水的国家,农业生产主要布局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而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产业;同时受西北部离岸寒流影响,西北部渔业资源丰富,综合可知,农产品加工业分布应主要位于西北部。故答案选择C。
2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加剧,①④正确;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关系不大,②错;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主要是人为因素,自然环境本身演变较慢,③错。故选D。
2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乡村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a为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c为文明消费。循环经济体现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工业清洁生产,b为清洁生产。故选A。
25.答案:C
解析:后工业化时期,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②错。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高,产品多轻薄短小,工业布局趋于分散,④错。新兴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上升。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较高,环境质量越来越被重视,①③正确。故选C。
26.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湖为里海,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湖面多风浪,A错误;图中湖泊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且有伏尔加河携带的泥沙堆积,湖水较浅,B正确;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地区,冬季较为寒冷,湖泊冬季结冰,C错误;里海为海迹湖,且湖泊周围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发大,且该湖为内流湖,无排盐通道,湖水盐度较高,不适宜灌溉,D错误。本题应选B。
27.答案:D
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湖盐度相对较高,图中④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D正确,其他地区湖水盐度较高,不适宜淡水鱼生长,ABC错误。本题应选D。
28.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生物泵”利用海水沉降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送到海洋深部储存起来。南太平洋中低纬部在东南信风作用下形成上升补偿流,表层物质沉降会受到影响,A正确;其余三海区不是上升流,因此“生物泵”固碳效果较好,故可排除。故选A。
29.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碳最终以浮游动物的排泄物、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大量的二氧化碳就这样被“生物泵”从海水表层送到海洋深部储存起来。”进行分析,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会将固定在海洋的二氧化碳又重新激活,③错误。而进行海藻养殖、发展海洋渔业、沿岸种植红树林会使海洋的浮游动植物增加,有利于海洋固碳,①②④正确。故选B。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死海所处地区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人类活动影响,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②③正确;死海盐度高,作物无法生长,不适合围湖造田,①错误;死海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导致南部湖底部分裸露,形成盐滩,④错误。故选D。
32.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该地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而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导致水汽蒸发旺盛,凝结形成浓雾,A正确;该地附近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B错误;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降水较少,C错误;该地周边主要为农业灌溉区,沿岸化学工业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A。
33.答案:B
解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得快,大多数消失得也快,会造成重大危害,但有些影响可能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AD错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B正确。污染物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形成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是污染物快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爆发形成,C错误。故选B。
34.答案:D
解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我国东南部地区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这是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东南方向的主要自然原因。D正确。“我国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物流运输繁忙”属于人为原因,AB错误。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临海,风速较大,污染物扩散快,C错误。故选D。
35.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引进了大量污染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污染环境,增加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因此,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导致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A正确。这两段时间东部地区工业发展仍然较快,这是中国政策扶持中西部发展,中西部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B错误。“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是长期存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是中西部快速发展造成的,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中国油气资源开采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但消费中心仍在东部,中西部消费的少于东部,不会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向中西部转移较快,D错误。故选A。
36.答案:D
解析:“卖青苗”现象是部分地区高价收购青苗作饲料引发的,农民把尚未生产出粮食的麦苗作为饲料卖给养殖企业,已经改变了麦苗的用途,最终生产的产品从小麦变成了麦苗,不是减少生产程序,A错;停止小麦种植并不是农民粮食充足,而是收购价格较高,农民可以出售麦苗后购买粮食,B错;目的是为了增收,而不是休耕,C错;从麦苗到收获还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直接以较高价格售卖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土地和人力可以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D对。故选D。
37.答案:D
解析:青苗并不是养殖业常规的生产饲料,青苗被出售属于特殊情况,不需要对行业进行协调,A错;农民种植作物不需要政府的监管,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种植行为,B错;出售青苗是一种经济行为,不是单纯通过教育能够扭转的,C错;要通过经济、政策等手段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种粮积极性同时保障粮食安全,D对。故选D。
38.答案:D
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孟加拉湾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热带地区,南临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距离飓风形成源地近,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其受飓风影响显著,风暴潮频发,①正确;从地形看,地处恒河河口,呈喇叭状,地势极为低平,当风暴潮引起海水位暴涨,受此地形特点影响极易引起海水倒灌,泛滥成灾,②③正确;再加上首都达卡靠近沿海,人口众多,风暴潮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④正确;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称为海啸,不属于风暴潮灾害,⑤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相比温带风暴潮,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由台风或飓风引起,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①正确;我国北方能够受到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影响,②错误;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江河洪水而上,则常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吞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因此③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会造成海洋污染事件不能影响风暴潮,D符合题意;利用气象卫星提前正确预报,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和撤离,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A不符合题意;加强海堤和沿海防护林建设,能够减弱风力和海潮影响,减少风暴潮造成的损失,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1.答案:(1)鄂尔多斯地处内陆,太阳能、风能等零碳的能源资源丰富,利于实现生产的零排放;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园区建设。
(2)电池与储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具有不稳定性,需要电池储存电能以保障供电;电池生产需要大量原料和零部件;电池是电动重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节约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便于技术交流与协作,便于共用基础设施。
解析:(1)由图可知,鄂尔多斯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能、风能等零碳的能源资源丰富,能源清洁污染小,利于实现生产的零排放;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租金低,利于园区建设。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零碳产业园的核心产业是电池与储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受天气影响较大,需要电池储存电能以保障供电的不间断;电池生产需要大量原料和零部件;电池是电动重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
(3)由所学工业集聚知识可知,与“风光氢储车”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均集聚在该园区,可以节约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有利于产业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产业发展;相关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成本。
42.答案:(1)微塑料通过流水搬运至湖中;地表的微塑料通过风力搬运,沉降在鄱阳湖;鄱阳湖水中的塑料制品,受风化作用(光降解)或波浪冲击作用,脆化成微塑料。
(2)枯水期>丰水期;因鄱阳湖丰水期水域面积大幅超过枯水期,丰水期水量过大导致水体对微塑料产生了稀释作用;枯水期(10月)采样时间滞后于丰水期(7月)3个月,经历较长时间沉积作用,枯水期微塑料丰度有一定的升高。
(3)在主要河流入湖口设置拦截吸附装置,并定期清理;加强周边区域垃圾清运过程管理,对垃圾清运场所进行加盖处理;打捞湖中及流域的塑料制品,减少微塑料来源。
解析:(1)鄱阳湖中的微塑料沉积,直接的来源是湖中人类活动使用的塑料制品,废弃到水中之后,受风化作用或波浪冲击作用,脆化破碎成微塑料;周边水系中人类活动产生微塑料,通过流水搬运到鄱阳湖;周边陆地的人类活动留在地表上的塑料风化成微塑料后,通过风力搬运,沉降在鄱阳湖。
(2)从水体和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数据来看,除饶河、修水丰水期沉积物微塑料较多之外,水体中和其他支流的沉积物中都是枯水期大于丰水期,总体来看,枯水期大于丰水期。因为鄱阳湖丰水期水量增加,水域面积大幅超过枯水期,微塑料的丰度单位是每升或者千克水体中含有微塑料的数量,水量大导致水体对微塑料产生了稀释作用,丰度降低;枯水期(10月)采样时间滞后于丰水期(7月)3个月,随着水量的减少,流速的减慢,加速了微塑料在湖底的沉积,经历3个月的时间,枯水期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也会有一定的升高。
(3)从阻断微塑料迁移的角度考虑,流水搬运的微塑料主要来自于诸支流向鄱阳湖中的汇入,在主要河流入湖口设置拦截吸附装置,将各条支流中的微塑料拦截,并定期清理,可有效减少流入湖中的微塑料数量;风力搬运的微塑料主要来自于周边的地区的固体废弃物,加强周边区域垃圾清运过程管理,对垃圾清运场所进行加盖处理,可有效降低塑料垃圾的风化产生微塑料,以及微塑料随着风力搬运进入湖中的过程;对于湖中人类活动废弃的塑料垃圾,打捞湖中及流域的塑料制品,减少微塑料来源,可防止微塑料在湖泊范围内的迁移。
43.答案:(1)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极地冷空气不稳定,南下频次、强度增加;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冷空气南下阻碍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北走向阻挡冷空气南下弱,而阿尔卑斯山脉导致冷空气在其北部堆积。
(2)能源结构的调整,使得天然气需求量激增;寒潮天气加剧了能源的需求;俄乌局势紧张,影响了来自俄天然气的进口。
(3)风能;水能;潮汐;波浪。
解析:(1)在全球变暖的持续影响下,北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导致极地地区冷空气稳定性减弱,冷空气南下频次、强度增加;读图可知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对极地冷空气南下阻碍作用小;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近似南北走向对极地冷空气南下阻挡弱,而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阻挡冷空气强,使之在山前欧洲西部、中部堆积积聚,低温天气多发。
(2)根据材料,在碳中和背景下,相对低碳排放、低耗能的天然气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首选,推动了能源结构的快速调整,使得天然气需求量激增;今年春季清明前后寒潮天气,是欧洲近70年不遇的情况,降温幅度大,影响地区广(欧洲全境),加剧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2022年俄乌局势紧张,暴发战争,欧洲与俄罗斯关系紧张,极大影响了来自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
(3)欧洲西面临广阔的大西洋,处于西风带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沿海地区,风力强劲,可以开发风能、波浪能;读图可知,欧洲山地面积较大,起伏较大,加上降水较多,河流数量多,因此可以开发水能;欧洲海域面积广阔,且多内海、边缘海,受太阳月球引力影响,潮汐资源丰富,利于利用潮汐进行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