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6.3生物进化的学说同步练习
1.自然选择是通过( )
A.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的遗传实现的
C.生物的过度繁殖所引起的 D.生物的变异实现的
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有机小分子能转变为有机大分子
B.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陆生到水生
C.生物“进化树”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3.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
B.抗菌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
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D.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4.非洲草原上,猎豹和羚羊是天敌,这两种动物都跑得非常快。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原因是( )
A.用进废退 B.生存斗争 C.过度繁殖 D.变异多样
5.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D.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6.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主要起源在原始海洋 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变异是不定向的,进化是定向的
7.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的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寒冷的环境对三叶草起选择作用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8.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自然选择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环境因素
9.现代长颈鹿的颈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 )
A.具有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B.长颈鹿所处环境不同,使它的颈有长有短
C.生活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下的长颈鹿的脖子长
D.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10.生物间存在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物的本能
B.生物的强弱
C.生物生存条件有限
D.适者生存
11.很多人喜爱养菊和赏菊,人类培养的菊花中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主要原因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产生了变异
C.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2.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
A.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通过自然选择一代代繁衍下来形成的
13.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A.列文虎克 B.袁隆平 C.达尔文 D.露西
14.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变异 D.人工淘汰
15.由于反复使用青霉素,致使人体内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下列关于细菌抗药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接触药物后才产生抗药性
B.抗生素容易变质,不能长期使用
C.细菌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抗药性增强是药物对细菌选择的结果
16.美国发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超级细菌”该细菌产生的原因是( )
A.遗传
B.变异
C.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
D.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
17.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结核杆菌等病菌中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级细菌”。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
B.滥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变异
C.滥用抗生素使细菌群体中耐药菌的比例增加
D.“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1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的外在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天敌的改变
C.温度的改变 D.环境的影响
19.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超级细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细菌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 B.超级细菌可通芽孢繁殖后代
C.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抗生素可以杀死所有的细菌
2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B.达尔文 C.孟德尔
21.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2.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 ,不适者被 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3.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除了达尔文的观点外,许多科学家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 ”和“ ”。
24.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 、 、 。
25.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环境的 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6.自然选择学说是指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者生存, 。
27.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进化论的奠基人是 。
28. 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的概念: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 中 的过程。自然选择的原因: 。自然选择的途径: 。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 和 。
29.自然界中的生物, 生存, 被淘汰,这就是 。
30.杀虫剂开始使用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类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分析:害虫存在各种变异个体,这种变异是 的,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对害虫代代选择积累形成的。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探究一种解决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方法与措施: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B
6.B
7.D
8.B
9.A
10.C
11.A
12.D
13.C
14.B
15.D
16.C
17.B
18.A
19.C
20.B
21.适者生存
22. 生存 淘汰
23. 自然选择 综合进化学说 分子进化学说
24.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生存竞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25. 自然选择 定向选择
26. 生存竞争 不适者被淘汰
27. 孟德尔 达尔文
28. 达尔文 生存竞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过度繁殖 生存竞争 多样性 适应性
29. 适应者 不适应者 自然选择
30. 不定向 定向的 杀虫剂 用鸟类灭虫(或培育抗虫植物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