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5.课题四 古诗文默写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5.课题四 古诗文默写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9 21: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课题四 古诗文默写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1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
数据共享 考点聚焦
3
数据透视 知识清单
4
栏目导航
考点综述: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注意积累、理解和运用”是河北中考的考查内容之一,为每年必考内容,分值为6—8分。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1
考情预测:
纵观河北中考近几年的命题情况,考查内容上,诗、文、词、曲并重,名句与非名句并重。题型上,要强化对运用型默写的练习,尤其应加强对含有3 500个常用字之外汉字的文言诗句的积累与训练。
2013-2022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年份 考点(题型) 命题点 题号(分值)
2022 直接型;理解型 白露为霜;宛在水中央;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不足为外人道也 2,5分
2020 直接型;理解型 所谓伊人;秋容如拭;床头屋漏无干处;伤心秦汉经行处;不以物喜;不知其旨也;不知其善也 2,7分
2019 理解型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分
2018 直接型;理解型 化作春泥更护花;从今若许闲乘月;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1,6分
2017 直接型;理解型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6分;4(2),2分
续表
年份 考点(题型) 命题点 题号(分值)
2016 直接型;理解型 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8分
2015 直接型;理解型;运用型 山重水复疑无路 箫鼓追随春社近;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分
2014 直接型;理解型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2,6分
2013 直接型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6分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
一、(2022·河北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分)
【甲】“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所写的是一些事物、一种情境,而所表现的却是一种情致。
【乙】李白的诗里有一种豪迈之气。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如大鹏、沧海、长风、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白露为霜
宛在水中央
【丙】雨中登香山,水秀山青,除了密林深处间或有小鸟啁啾声外,几乎是万籁俱寂。此时此地我心中溢满了诗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         ,        ”。
3.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陶渊明的名篇《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桃花源记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乱花渐欲迷人眼
高处不胜寒
山川之美
切问而近思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二、 (2021·河北中考)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3.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仁德就在其中了。
5.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仅用“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
考点 四 归类型
考点 一 直接型
数据共享 考点聚焦
3
考点 二 理解型
考点 三 运用型

考点
直接型(10年9考)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典例一】 (2020·河北中考)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为篱下黄花开遍,      。 (秋瑾 《满江红》)
3.      ,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6.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礼记·学记》)
所谓伊人
床头屋漏无干处
伤心秦汉经行处
不以物喜
不知其善也
不知其旨也
秋容如拭
【类题归结】这类题分为“给上句,写下句”和“给下句,写上句”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难度较小,易于解答。第二种情况,容易让考生出现思维空白、临时断路的现象,可结合所给出的作者、题目,背出整首诗词或相关段落,进而答出“上句”。
考点

理解型(10年8考)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典例二】 (2019·河北中考)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2.白居易《卖炭翁》中的“       ,       ”形象地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3.“       ,立天下之正位,       。”孟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       ”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或: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类题归结】这类题往往从内容、情感或写法的角度给出要求,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选定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有时,题干给出的标点符号和横线数量,对准确筛选句子也能起到提示作用。
考点

运用型(10年1考)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
【典例三】 (2015·河北中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的“        ,        ”。
【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类题归结】这类题通常给出现实情境,解答这类题时,可先透过现实情境,挖掘其深层内涵,再与所学的文言诗文相联系,确定语句(往往是名句)作答。
考点

归类型(10年未考)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典例四】 请从学过的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霜”字的完整诗句:         ,         。
【答案】示例一: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示例二: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示例三: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类题归结】这类题分为“某一内容”“某一主题”“某一风格”等方面,平时注意归类积累。审读题干时,注意是“包含……”,还是“与……相关”,这些表述都直接关系着语句的选择。
【考点归结】古诗文默写出现错误大致有两种情况:(1)错字。大多出现在一些生难字上,例如澹、亵等。出现的原因是字较难,学习时写得少,掌握得不牢固。
(2)别字。如“天涯若比邻”(“涯”误写成“崖”)、“千里共婵娟”(“婵”误写成“蝉”)等。
应对方法:
(1)拆分生难字,牢固掌握。
例如,“亵”字可拆分成“衣”+“执”,同时应多写几遍,牢牢掌握。
(2)理解意思,防止乱写。
例如,很多同学容易把“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涟”写成“莲”,只要理
解“清涟”是“清水”的意思,“涟”是三点水,不是草字头,出错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3)进行常错字整理。
对于经常出现的错别字,要进行错别字整理,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按照同音异形字、形似字、意思理解错误造成的错写、生僻字等情况整理。经常出现错别字的同学,在修改之后要及时进行二次默写,巩固修改的成果。
(4)掌握默写题答题技巧。
①准确审题。静下心来读题,切勿心浮气躁,没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不可取。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       ,        ’表现
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大多数同学一眼看到“忧国忧民”四个字便想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能静下心来把题目读完,尤其注意到“不同处境”四个字,就不会写错,答案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例如,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别的句子是“        ,        ”,“以花鸟拟人”就是关键词。
③注意筛选联想。
“运用型默写”取材于现实生活,设置了具体情境。在遇到这类题目时,
应该看到某诗人的名字,就想到他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平时的积累进行答题。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才能对。
此外,还要注意字的笔画规范、到位,结构正确,要用正楷字默写,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数据透视 知识清单
4
清单十六 古诗文默写逐篇复习
清单十七 古诗文默写归类复习
清单十八 古诗文默写易错字强化复习
清单十六 古诗文默写逐篇复习
见文件夹
清单十七 古诗文默写归类复习
一、春
1.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秋
1.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城春草木深
谁家新燕啄春泥
塞下秋来风景异
八月秋高风怒号
秋风萧瑟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三、冬
1.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日
1.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3.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五、月
1.无言独上西楼,       。 (李煜《相见欢》)
瀚海阑干百丈冰
风掣红旗冻不翻
甲光向日金鳞开
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
月如钩
2.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六、山
1.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
明月几时有
烟笼寒水月笼沙
会挽雕弓如满月
山回路转不见君
一览众山小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七、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八、雪
1.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
2.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水面初平云脚低
小桥流水人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
水何澹澹
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上空留马行处
九、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十、风
1.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十一、云
1.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巴山夜雨涨秋池
山河破碎风飘絮
东风不与周郎便
风烟望五津
东风无力百花残
愁云惨淡万里凝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十二、鸟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十三、酒
1.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云归而岩穴暝
不畏浮云遮望眼
飞鸟相与还
决眦入归鸟
恨别鸟惊心
莫笑农家腊酒浑
浊酒一杯家万里
3.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十四、柳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十五、舟
1.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十六、黄河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夜泊秦淮近酒家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行舟绿水前
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河落日圆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十七、江南风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十八、乡村风光
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十九、战争
1.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山河表里潼关路
欲渡黄河冰塞川
浅草才能没马蹄
衣冠简朴古风存
国破山河在
家书抵万金
3.       ,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萧关逢候骑,       。(王维《使至塞上》)
二十、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3.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十一、离别、友情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在燕然
悠然见南山
往来无白丁
绿杨阴里白沙堤
山回路转不见君
山回路转不见君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十二、思念情怀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十三、雄心壮志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随君直到夜郎西
千里共婵娟
却话巴山夜雨时
断肠人在天涯
归雁洛阳边
一览众山小
会挽雕弓如满月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二十四、爱国思想
1.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十五、奉献精神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人生自古谁无死
赢得生前身后名
隔江犹唱后庭花
先天下之忧而忧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二十六、高风亮节
1.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二十七、博大胸怀
1.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十八、舍生取义
1.生,       ;义,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濯清涟而不妖
不求闻达于诸侯
不以己悲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亦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
2.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十九、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十、运用修辞
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生自古谁无死
自缘身在最高层
柳暗花明又一村
病树前头万木春
家书抵万金
玉盘珍羞直万钱
千树万树梨花开
4.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床头屋漏无干处,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       ,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7.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天涯若比邻
弓如霹雳弦惊
雨脚如麻未断绝
剪不断
理还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