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讲义+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讲义+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0 16:54:29

文档简介

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目 录
考情分析 1
网络构建 2
考点一 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3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3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的发展 3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5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商业 7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0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12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12
知识点1 经济政策 12_Toc751
知识点2 经济重心南移 14
知识点3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15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6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18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18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和民居 18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水陆交通 19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人口迁徙 19
知识点4 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中医药学的成就 20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1
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2021—2023) 备考建议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3年6考(选择题2次,非选择题4次) 3年考查基本平衡,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问题,复习时关注史料,尤其现代三农问题,结合实际进行问题的拓展延伸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3年3考(选择题3次)
古代中国的商业 3年5考(选择题4次,非选择题1次)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经济政策 3年3考(选择题2次,非选择题1次) 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考查为主,内容结合经济现象,复习时注重历朝历代对该政策的制定
经济重心 3年5考(选择题5次)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年1考(选择题1次)
古代中国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古代中国居住环境、交通 3年2考(选择题1次,非选择题1次) 近三年有所涉及,备考中从实际出发,联系时事政治内容,注重地图的把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考点一 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农业的发展
时间 概况
原始社会 约1万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磨制石器,大量陶器,原始农业,北粟南稻,锄耕、犁耕先后出现;饲养家畜,猪、狗
商周 特征: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不能随意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工具:主要是木、石、骨、蚌等材质的,青铜农具极少。
春秋战国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经济形态: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农业生产,还通过家庭手工业补贴家用; 水利:各国重视,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秦汉 政策: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水利工程:西汉修龙首渠;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 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工具:东汉末出现翻车
魏晋南北朝 工具:翻车经马钧改进,广泛使用; 土地制度: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区域开发:江南,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劳作方式: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隋唐 耕作工具:江南地区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筒车; 技术体系: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宋元 土地经营方式: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相当普遍,也有一年三熟;出现种植固定经济作物的农户; 作物:宋朝,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边疆开发:进一步,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显著进步; 农学:《农书》
明清 外来作物: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传入; 经营方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有的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
核心提炼 2.古代中国重要的农书及特点
农书 特点
《汜胜之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四民月令》 东汉晚期,地主田庄的经营家历
《齐民要术》 北朝,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农本思想;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储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治荒方法等;综合性农书
《农书》 元朝,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农政全书》 总结了清代以前的农业生产技术;贯穿着作者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介绍了泰西水利技术
【难点突破】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的措施?
①强调以农立国,视农业为“本业”。
②奖励耕织,劝课农桑,鼓励生产。
③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
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
⑤重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利于农业的发展。
⑥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改革赋税制度。
【真题研析】
1.(2023·江苏卷)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2023·全国乙卷)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2·河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是代表当时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农学经典,宋代的《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囊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明代的《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是传统农学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入之前,中国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900—1903年,罗振玉编纂刊印了《农学丛书》。该丛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书和部分国外农书,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趋向。1924年,万国鼎等人编著的《中国农书目录汇编》是第一部对中国古代农书进行系统分类编目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部于1955年提出整理祖国农业遗产,决定在南京农学院设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该研究室成立后,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氾胜之书辑释》《陈男农书校注》等书,得到了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高度评价:后来、研究室又以古代农书为主要资料,编写了中国首部综合性农业科技史著作—《中国农学史》。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轰动,被誉为农史学科领域的里程碑。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编写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以来农书整理变化的特点。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时间 概况
原始社会 纺织: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河姆渡人养蚕缫丝;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制陶:最初泥条盘筑,手工控制形状,后来使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还能通过调节转动快慢来控制坯件的薄厚
商周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制骨作坊规模很大
春秋战国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战国以后出现大量铁农具范
秦汉 纺织业:汉代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冶铸业: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大大提高了冶炼效率
魏晋南北朝 冶铸业: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制瓷业:南朝时,瓷器烧制中出现了匣钵; 庄园经济: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区域开发:南方地区的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隋唐 唐三彩釉色流动自然;唐宋时,瓷器烧制中使用支钉
宋元 纺织业:棉纺织业得到发展;元朝,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风格各异;元代,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北宋时,煤的开采量很大,推动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印刷业:发展迅速,推动文化普及和造纸业的发展
明清 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行业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核心提炼 2.古代中国的生产工具
工具 作用
提花机 能够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坯车 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
匣钵 能防止瓷器烧制过程中坯件被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
支钉 防止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器物粘连
水排 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真题研析】
1.(2023·浙江卷1月)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C项正确;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排除A项;公元前15世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河北卷)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市坊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3.(2022·辽宁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4.(2022·全国甲卷)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商业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商业概况
时间 概况
商周 商人:已经出现了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货币:商朝使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信贷、契约:《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契约出现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出现中心城市;货币广泛流通,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秦汉 货币等: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商品的流通; 契约: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经济措施:汉武帝收铸币权,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 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 当铺开始兴起
隋唐 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当铺合法; 货币:唐朝“开元通宝
宋元 市场:宋代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边境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民间贸易也十分活跃; 货币:北宋,纸币交子诞生,宋代,交子、会子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单一货币发行,称为“钞”;当铺兼营货币兑换; 外贸:明州到朝、日,海上丝绸之路,外贸税收,市舶司,广州、泉州、明州,丝织品、瓷器、纸张、茶叶等
明清 商贸网络: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随着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商帮:实力雄厚的地域性商人群体; 工商业市镇:大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并凸显专业分工; 外贸:朝贡贸易体制,1757年起,仅广州一地,公行代理; 货币:明朝,铜钱、纸币并行,明中起,白银成基本支付手段;清朝白银与铜钱兼用;明朝出现了钱铺,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当铺业务
核心提炼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高潮期
时期 概况
战国 商人势力成长,很多大、中都会成为商业贸易中心
唐宋 粮食、茶叶、瓷器等生活必需品,家居用品、鞍辔弓箭、绣作珠翠等日用品成为商品交易的大宗
明清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专业化程度提高,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
核心提炼 3.古代中国的信贷
时期 概况
西周 《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春秋 实物借贷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唐朝 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飞钱”);当铺成独立金融机构,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
宋朝 纸币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当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
明朝 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清朝 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当铺兼营银票、钱票、会票发行及米谷典当
【难点突破】探究白银货币化现象?
时间:嘉靖年间(16世纪40年代),白银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1567年,明穆宗制定了“银钱兼使”的法令,可视作明建立银本位货币体系的证明。
原因:①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途贸易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白银和纸币使用;
②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且投放多回笼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导致了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并弃而不用;
③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最终在制度上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
④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为明代白银货币化提供了可能。
影响:①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促进了明代国家从实物财政到货币财政的转型;
②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长;
③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④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真题研析】
1.(2023·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2.(2023·浙江卷1月)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3.(2023·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商贾之士皆人民也。”明朝建立之初,他即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明初虽实行专卖政策,但比元代已大为放松,像盐这样的专卖品也与商家分利。商人可以贩粮到边境,领盐引回内地取盐。山(西)陕(西)、江淮等地商人纷纷奔走于各边镇,边地也随之繁荣起来。朱元璋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鉴于商贾多不读书,特命儒士编书教之。随着恤商政策的实施,城市中的商人活跃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元末遭到破坏的历代名城逐渐恢复。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戏曲、说书等通俗文艺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简编》
(1)据材料概括明初恤商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恤商政策的影响。
4.(2023·北京卷)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2022·河北卷)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都市商业繁盛
C.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D.海外贸易发达
6.(2022·北京卷)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7.(2022·湖北卷)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1.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重点记载北方农业生产,劝君以农为本,让天下人皆知务农重谷之道,是针对时代之弊的救世之举。宋代《陈旉农书》则是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的一部农书。这体现了( )
A.古代农书编写者务实的理念 B.北魏时期统治危机严重
C.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农书编撰 D.农业耕种区域不断南移
2.南宋陈勇《农书》记载:“早田刈获才毕,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得益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
C.说明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推动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3.南北朝中期以前百工需要长期服役。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齐明帝诏曰:“细作中署、材官、车府,凡诸工,可悉开番假,递令休息。”这一变化( )
A.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一定条件 B.使手工业管理法的体系更严密
C.体现了政府加强了对工匠的管理 D.反映统治者大力倡导由奢入俭
4.如表反映了北宋时期南北地区生产部门的对比情况。据此可以得出,北宋时期( )
生产部门 南北地区状况
农业 粮食产量南方高于北方,但两税的见催额却是北方高于南方;经济作物桑、蚕、麻的生产重心仍在北方
手工业 煤铁、纺织业、陶瓷业、酿酒业、建筑业等项目,北方胜于南方,盐、造纸
畜牧业和渔业 北方畜牧业极为发达,渔业南方胜过北方
A.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 B.经济重心尚未出现南移趋势
C.商业发展受到政府抑制 D.南北经济交流缺乏现实基础
5.春秋战国时期,以陶朱公范蠢、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A.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D.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6.宋代城市中的行会是由同行业者组成的社会组织,行会的领导者通常由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的商人——行老担任。行老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本行的商品价格制定和商品质量监督等。这说明,宋代行会( )
A.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的管控 B.使城市经济中形成行业垄断
C.提升了商业经营的自主性 D.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的速度
7.如图安史之乱后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说明当( )
A.经济遭到重大破坏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草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测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率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大量输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知识点1 经济政策
核心提炼 1.重农抑商
原因:①自然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②封建统治的需要: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赋税保证财政收入。
③工商业自身缺陷: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时期 发展情况 评价
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内容) 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社会稳定)。 消极作用: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的落后。
西汉 全面控制工商业,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唐宋元 中唐以来:出现松动(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明清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核心提炼 2.“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 闭关锁国
原因 倭患猖獗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根源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对内防范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外消极防卫
影响 局限性(主要影响):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自卫作用,保护封建自然经济。
【难点突破】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
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上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
前者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②目的不同:
前者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后者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
【真题研析】
1.(2023·广东卷)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2.(2022·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2 经济重心南移
核心提炼 1.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阶段特征 影响
魏晋南北朝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在南北之间的位移开始出现。但北方的传统的政治、经济重心地位犹在 ①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民族关系),使我国人口布局趋于合理(人口分布)。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促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南北经济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国家统一)。 ③农业重心的南移推动手工业、城市商业重心的南移,同时也推动了文化重心(人才教育文化)的南移。 ④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汉唐北方陆上丝绸之路为主演变为宋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交通、对外贸易)。 ⑤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隋唐(开始阶段) 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双方的空间交流进一步密切。政治中心依旧在北方,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已经偏向南方,在政治中心通过交通的改善依赖南方的同时,也减弱了南北方的空间隔阂
两宋(最终确立阶段) 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农业、手工业生产在全国空间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商业城市分布增多,南方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
元代至明清(巩固发展阶段) 南方商业城市、市镇分布逐渐增多,并发展迅速,南北空间差异明显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向海外拓展
【真题研析】
1.(2023·浙江卷6月)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B.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
C.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D.清代浙江学者言:“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
2.(2022·山东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知识点3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时间 明朝中后期
条件 ①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②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在一些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大量使用,商业资本活跃。
标志 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机户)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机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雇佣关系为特征的手工工场出现。
特点 稀疏,微弱,发展缓慢,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未发生质变,往往夭折中断;政府压制、掠夺
表现 清代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
影响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它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难点突破】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根本因素:封建制度束缚。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②资本因素:资本多用于买田置地而不用于扩大再生产。
③市场因素:官府剥削,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政府限制海外贸易,国外市场缺乏。
④劳动力因素:有限的耕地内集中了大量过剩劳动力,限制市镇手工业、商业发展,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⑤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的实施。
⑥思想因素:传统的“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思想束缚。
【真题研析】
1.(2022·海南卷)如表反映了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
年代 总额 地丁银 % 盐课 % 关税 % 杂赋 %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3424 2823 82.4 388 11.3 122 3.6 91 2.7
1724年(雍正二年) 3649 3028 83.0 387 10.6 135 3.7 99 2.7
1753年(乾隆十八年) 4266 2964 69.5 701 16.4 459 10.8 142 3.3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4254 2991 70.3 574 13.5 540 12.7 149 3.5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1.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2.“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代实行“抑商”政策的是( )
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②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③市籍制度 ④通番禁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如表所示为清代中期四海关征收税银情况(单位:两)据表可知,当时清政府( )
粤海关税收额 闽海关税收额 江苏海关税收额 浙海关税收额
1753年 510000 320000 77000 51000
1755年 515300 327969 51759 75759
1777年 588453 368877 72390 53844
1778年 556185 374407 72428 54256
A.放弃了海禁政策 B.闭关锁国有名无实
C.加强了对外联系 D.适度发展对外贸易
4.明朝前期,在“朝贡”和“海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国家垄断了胡椒贸易,还将胡椒用于支付官员的俸禄。到了明中期,官员们将折俸胡椒拿到市场售卖获利,某些官员甚至与私商勾结,参与胡椒走私。据此推知,明中期( )
A.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朝贡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D.官僚集团腐化堕落
5.据学者研究,元朝书院共计有408所,除9所尚无法得知其所在地点外,其余399所分布于以下地区:江浙行省167所,江西行省80所,中书省55所,湖广行省42所,河南行省37所,陕西和四川两行省各9所。之所以出现这一格局主要是因为( )
A.经济重心南移 B.北方政治地位稳固
C.文化政策导向 D.政治局势南稳北乱
6.“稻麦复种”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技术支撑,受到自然环境、技术、人口规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据此推知,宋代“稻麦复种”可能主要集中于( )
A.江汉平原 B.太湖平原 C.关中平原 D.成都平原
7.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8.[淮河流域历史地位的变迁]
材料一 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与分布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基本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分布局面。西周时期,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淮水上游出现诸候国,但淮河中下游土著与部分东夷结合,组成被称为“淮夷”的文化人群,成为独立于西周之外的重要势力。春秋时期,中原政权在向南发展中逐渐将控制范围从黄河流域延伸至淮河。至魏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开发越过淮河流域,直接立足于南方亚热带的地理环境中。随着唐宋时期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的边缘性地位最终形成,要么河淮相连,要么江淮并属,这里不仅没有成为任何一类政权的都城所在,甚至连行政区划也不再保持流域的完整。
材料二 淮河下游地处平原,几乎没有可以依凭的天然屏障,在政治与军事上自然造成“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的必争之地由长江流域变为淮河流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并分析淮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必争之地”的原因。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和民居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和民居
村落 集镇 城市
原因 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手工业者聚集的地方形成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其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手工业者为了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概况 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存在大量原始村落遗址,村落中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最初为军事目的而设。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其中有些发展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元朝时,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分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代表 兴隆洼遗址 姜寨遗址 陶寺遗址 汉口镇、石门镇、干家窑镇、盛泽镇 二里头遗址、石家河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长安、东京
【真题研析】
1.(2022·海南卷)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2.(2022·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指出两城在城市功能上的相同点和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水陆交通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水陆交通
时期 表现
原始社会 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人类转向定居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仍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春秋战国 吴国开凿了邗沟
秦朝 ①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②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汉朝 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海路东可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隋唐 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唐中后期,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下降
宋元 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全长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元朝还开辟了南北海运航线;宋元时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外交流范围更广
明清 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等地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人口迁徙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人口迁徙
时期 迁徙状况
秦朝 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汉朝 向北方移民屯田,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余万;东汉初,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魏晋 3—6世纪,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族迁徙到中原;北方人民大批南下
唐朝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除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外,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
宋朝 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
元朝 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明清至民国 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谋生,前往东南亚,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史称“下南洋”。
知识点4 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中医药学的成就
核心提炼 1.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及中医药学的成就
疫病 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天花、鼠疫、黄热病、斑疹伤寒、疟疾、流感等。
历史上的疫病 ①古希腊雅典鼠疫; ②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鼠疫; ③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 ④17世纪明末鼠疫; ⑤17世纪墨西哥黄热病; ⑥18世纪,欧洲的天花肆虐; ⑦20世纪俄、波斑疹伤寒疫病; ⑧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
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 ①重视公共卫生。如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②重视疫病防治,出现大量防治方法。如《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为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 ③建立疫病救治机构。如西汉的隔离,隋唐的寺庙病坊等
中医药的成就 地位:中国文化的瑰宝 成就:①春秋战国:扁鹊四诊法 ②秦汉:《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华佗精通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③魏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④唐朝:《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人称“药王”; ⑤宋朝:针灸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它的治疗作用很大,北宋时期出现针灸铜人。 ⑥明清:明朝中期已广泛使用人痘接种法防治天花;吴有性著《温疫论》,提出“疠气”致病说;李时珍著成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真题研析】
1.(2021·重庆卷)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1.《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写道:“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 )
A.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 B.兼具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C.布局和装饰严格遵循礼仪制度 D.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2.《清明上河图》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个版本:北宋张择端版、明代仇英版、清院版。宋代只在靠近城门的城内大街边设了一个商税所向进城的货商收税;明清城墙看起来更为雄伟、坚固,城门外设了大栅栏,城门内有瓮城,还有士兵把守的城防机关。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北宋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上的城门 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上的城门 清院版《清明上河图》上的城门
A.城市治理趋于严格 B.商业出现大幅衰退
C.坊市界限严密整齐 D.商税成为主要税源
3.从狭义上说,运河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从广义上讲,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下列对于这些世界知名运河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新通道
B.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与南亚、东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
C.伊利运河——将华盛顿与五大湖区联系起来
D.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后来由巴拿马人民从英国手中收回
4.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时期,漕运渐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这些变化( )
A.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 B.导致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
C.主要基于自然地理因素考虑 D.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
5.有史籍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下列与这一“医术”相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玛雅人会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 B.东汉晚期中国有名医创制了麻醉药
C.波斯王宫中有掌握麻醉术的埃及医生 D.近代麻醉术成就由中国引到了西方
6.《素问·刺法论》中说“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材料意在强调疫病防治的重点是( )
A.尽可能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对待疾病 B.要重视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C.疫病预防要顺其自然 D.及时使用药物控制疫病的恶化
7.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医治身体就像治理天下,身体之病的形成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人为因素,先天因素就像天下遭遇自然之乱须有圣贤治世方可平乱,人体的先天之病亦须服用好药、善加保养。他认为“良医之法”可“通于良相”。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医学( )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B.浸润了主流思想的理念
C.以儒家价值观为总指针 D.受到了市民文化的影响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扬州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尽管唐朝发生过多次内乱,雄踞东南的扬州都未被战火燃烧。当时大食、波斯来华经商的很多,扬州专门设有波斯胡店。据《旧唐书》记述:“上元元年,田神功至扬州,大掠居人资产,鞭笞发掘略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可见当时扬州胡商之多。“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南流,大批涌入扬州,使扬州居留的人口更加集中,物资交流更加频繁,财贿储积也更加丰厚。
——摘编自王鸿《扬州散记》
材料二 中世纪的科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朝圣之城和手工业的中心。它位于地区交通节点上,便利的交通使其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1世纪中期,科隆人口增长到15000人,此外内城也在不断的向西扩张,原有的乡村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科隆已经成为最大的最有意义的中世纪城市了。科隆老城区的区域就是沿着莱茵河向北、西、东三个方向扩展的结果。
到1180年完整的城墙被建造,城市里建有大量的修道院和寺院。1288年科隆通过战争赢得了对城市的掌管,从那以后,主教就搬出了科隆城。
——摘编自王瑞鑫等《科隆城的变迁——从固步自封到开放空间》
(1)据材料,概括影响扬州和科隆发展的共同因素。
(2)据材料,概括两座城市发展的不同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共59张PPT)
导师:XXX
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
2024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商业
【题型特训】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知识点1 经济政策
知识点2 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点3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题型特训】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和民居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水陆交通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人口迁徙
知识点4 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及中医药学的成就
【题型特训】
01
考情分析
02
知识建构
03
考点突破
目录索引
CONTENTS
01
考情分析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2021—2023) 备考建议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3年6考(选择题2次,非选择题4次) 3年考查基本平衡,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问题,复习时关注史料,尤其现代三农问题,结合实际进行问题的拓展延伸。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3年3考(选择题3次) 古代中国的商业 3年5考(选择题4次,非选择题1次)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经济政策 3年3考(选择题2次,非选择题1次) 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考查为主,内容结合经济现象,复习时注重历朝历代对该政策的制定。
经济重心 3年5考(选择题5次)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年1考(选择题1次)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古代中国居住环境、交通 3年2考(选择题1次,非选择题1次) 近三年有所涉及,备考中从实际出发,联系时事政治内容,注重地图的把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02
知识建构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03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
稿定PPT
知识点1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1、古代中国的农业的发展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时间 概况
原始社会 约1万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磨制石器,大量陶器,原始农业,北粟南稻,锄耕、犁耕先后出现;饲养家畜,猪、狗
商周 特征: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不能随意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工具:主要是木、石、骨、蚌等材质的,青铜农具极少。
春秋战国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形态: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农业生产,还通过家庭手工业补贴家用;水利:各国重视,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1.(2023·全国乙卷)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C
源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
井田制走向瓦解
这一时期,工商食官不断崩溃,私营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活动较之前而言是发展的
材料主要内容是小农生生产生活的景象,这一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使小农生产取代了井田制下集体生产
时间 概况
秦汉 政策: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水利工程:西汉修龙首渠;农学:《汜胜之书》、《四民月令》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工具:东汉末出现翻车
魏晋南北朝 工具:翻车经马钧改进,广泛使用;土地制度: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区域开发:江南,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劳作方式: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隋唐 耕作工具:江南地区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灌溉工具:筒车;技术体系: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宋元 土地经营方式: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相当普遍,也有一年三熟;出现种植固定经济作物的农户;作物:宋朝,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边疆开发:进一步,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显著进步;农学:《农书》
明清 外来作物: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传入;经营方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有的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
2.(2023·江苏卷)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A
清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手工业较北方发达,农业产量高,需要较多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因此北方生产的大豆就大量运输至南方
材料还提及了运河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北方粮食亩产不及南方
材料无法体现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石斧
石锄
骨耜
石犁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2:古代中国重要的农书及特点
农书 特点
《汜胜之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四民月令》 东汉晚期,地主田庄的经营家历
《齐民要术》 北朝,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农本思想;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储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治荒方法等;综合性农书
《农书》 元朝,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农政全书》 总结了清代以前的农业生产技术;贯穿着作者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介绍了泰西水利技术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3.(2022·河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是代表当时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农学经典,宋代的《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囊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明代的《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是传统农学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入之前,中国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编写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答案】(1)表现:农书出现早,形成农书编写的优良传统;农书数量增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农书涉及地域由北方扩大到全国。
原因:农业不断发展:农本思想与重农政策:西方知识传入
农书出现早,形成农书编写的优良传统
农书出现早,形成农书编写的优良传统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材料二 1900—1903年,罗振玉编纂刊印了《农学丛书》。该丛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书和部分国外农书,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趋向。1924年,万国鼎等人编著的《中国农书目录汇编》是第一部对中国古代农书进行系统分类编目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部于1955年提出整理祖国农业遗产,决定在南京农学院设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该研究室成立后,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氾胜之书辑释》《陈男农书校注》等书,得到了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高度评价:后来、研究室又以古代农书为主要资料,编写了中国首部综合性农业科技史著作—《中国农学史》。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轰动,被誉为农史学科领域的里程碑。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以来农书整理变化的特点。
【答案】(2)从个人行为到国家事业;从资料搜集整理到农学史研究;从学习国外到产生国际影响。
清末农书整理是个人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变为国家事业
清末农书整理主要是资料搜集整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到农学史研究
从学习国外到产生国际影响
解题方法
1.读:阅读材料
材料表达主要是对某一事物、事件、人物等相关的观点、看法,首先在阅读完材料后必须明确题目的立意或者明确材料的核心主旨思想(材料主要想表达的主旨内涵)
2.找:寻找关键词
明确材料主要问什么 关键词——材料中及设问词(如果在题目问题中有代词 必须明确这一代词指代什么)
3.联:联系所学
解读史料,明确材料核心思想后,联系所学判断答案要点
4.析
依据材料主干主旨,分析答案要点是否符合史料主旨要求,最后确定作答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难点突破】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的措施?
①强调以农立国,视农业为“本业”。
②奖励耕织,劝课农桑,鼓励生产。
③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
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
⑤重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利于农业的发展。
⑥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改革赋税制度。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时间 概况
原始社会 纺织: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河姆渡人养蚕缫丝;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制陶:最初泥条盘筑,手工控制形状,后来使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还能通过调节转动快慢来控制坯件的薄厚
商周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制骨作坊规模很大
春秋战国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战国以后出现大量铁农具范
秦汉 纺织业:汉代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冶铸业: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大大提高了冶炼效率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时间 概况
魏晋南北朝 冶铸业: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制瓷业:南朝时,瓷器烧制中出现了匣钵;
庄园经济: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区域开发:南方地区的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隋唐 唐三彩釉色流动自然;唐宋时,瓷器烧制中使用支钉
宋元 纺织业:棉纺织业得到发展;元朝,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风格各异;元代,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北宋时,煤的开采量很大,推动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印刷业:发展迅速,推动文化普及和造纸业的发展
明清 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行业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02
1.(2022·河北卷)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市坊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C
2.(2022·辽宁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C
3.(2022·全国甲卷)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D
唐德宗让做玉的工匠做一腰带,但是坠坏了,于是从私人手工业者手中获取,而后进贡,说明在当时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材料中描述的是手工业者,而非三省六部制的变化
市坊制被打破是在宋朝时期
材料描述的是手工业者,没有体现法律信息
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
唐代瓷窑选址优先运河和自然河流附近,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
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
02
2、古代中国的生产工具
工具 作用
提花机 能够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坯车 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
匣钵 能防止瓷器烧制过程中坯件被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
支钉 防止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器物粘连
水排 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2023·浙江卷1月)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
公元前15世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
材料未涉及牛耕
C
02
提花机
匣钵
支钉
水排
新石器时代已经大量使用陶器,晚期开始使用坯车制坯;东晋南朝时,陶瓷业得到发展,烧制中使用匣钵,北齐青瓷尊,器形雄伟、饱满,是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唐三彩是唐朝制陶业的代表;唐宋时期,瓷器烧制中开始使用支钉;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制瓷工艺达到了高峰,五大名窑为代表的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商业
1、古代中国的商业概况
时间 概况
商周 商人:已经出现了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货币:商朝使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信贷、契约:《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契约出现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出现中心城市;货币广泛流通,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秦汉 货币等: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商品的流通;
契约: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经济措施:汉武帝收铸币权,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
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通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时间 概况
魏晋南北朝 当铺开始兴起
隋唐 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当铺合法;货币:唐朝“开元通宝
宋元 市场:宋面向大众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边境设榷场互市贸易,民间贸易也十分活跃;
货币:北宋,纸币交子诞生,宋代,交子、会子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单一货币发行,称为“钞”;当铺兼营货币兑换;
外贸:明州到朝、日,海上丝绸之路,外贸税收,市舶司,广州、泉州、明州,丝织品、瓷器、纸张、茶叶等
明清 商贸网络: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随着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实力雄厚的地域性商人群体;
工商业市镇:大批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并凸显专业分工;
外贸:朝贡贸易体制,1757年起,仅广州一地,公行代理;
货币:明朝,铜钱、纸币并行,明中起,白银成基本支付手段;清朝白银与铜钱兼用;明朝出现了钱铺,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当铺业务
02
1.(2023·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商贾之士皆人民也。”明朝建立之初,他即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明初虽实行专卖政策,但比元代已大为放松,像盐这样的专卖品也与商家分利。商人可以贩粮到边境,领盐引回内地取盐。山(西)陕(西)、江淮等地商人纷纷奔走于各边镇,边地也随之繁荣起来。朱元璋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鉴于商贾多不读书,特命儒士编书教之。随着恤商政策的实施,城市中的商人活跃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元末遭到破坏的历代名城逐渐恢复。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戏曲、说书等通俗文艺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简编》
(1)据材料概括明初恤商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恤商政策的影响。
【答案】(1)内容:优恤商贾;减免商税,推动官府公平采购;放松专卖政策;教商贾读书。
(2)影响:促进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明初城市繁荣;带动通俗文艺发展。
推行新法,优恤商贾
减免商税,推动官府公平采购
放松专卖政策
教商贾读书
促进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明初城市繁荣
带动通俗文艺发展
稿定PPT
2.(2023·北京卷)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3.(2022·河北卷)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都市商业繁盛
C.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D.海外贸易发达
B
商帮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南方居多
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力(亩产斤数)较其他地区高,说明此地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根据材料信息,此时的海外贸易线路较多,说明明代海外贸易没有阻断
根据示意图信息,广州、泉州、福州、宁波等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
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的对比,不能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塌房主向承租者征收的保护与管理费用是用于保护货物的,而不是保护商旅的安全
材料中的外来客商指的是外地来的客商,而不是专指从海外来的客商,所以不能表明海外贸易发达
4.(2022·湖北卷)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唐玄宗时期,财政的入不敷出并非国家强化控制铸币材料的主要原因
铜铅锡专卖是新政策,并非改革原因
唐代铜钱在全国流通,使用范围广泛
B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高潮期
时期 概况
战国 商人势力成长,很多大、中都会成为商业贸易中心
唐宋 粮食、茶叶、瓷器等生活必需品,家居用品、鞍辔弓箭、绣作珠翠等日用品成为商品交易的大宗
明清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专业化程度提高,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因素
5.(2022·北京卷)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明代刻本书籍的作者将自己刊刻于书中,带有广告效应,说明当时的文化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
唐代就出现了雕版印刷
材料内容与戏曲艺术无关,而且元曲出现就意味着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士人的思想状况
C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3、古代中国的信贷
时期 概况
西周 《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春秋 实物借贷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唐朝 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飞钱”);当铺成独立金融机构,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
宋朝 纸币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当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
明朝 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清朝 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当铺兼营银票、钱票、会票发行及米谷典当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难点突破】探究白银货币化现象?
时间:嘉靖年间(16世纪40年代),白银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1567年,明穆宗制定了“银钱兼使”的法令,可视作明建立银本位货币体系的证明。
原因:①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途贸易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白银和纸币使用;
②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且投放多回笼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导致了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并弃而不用;
③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最终制度上确立白银法定货币地位。
④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为明代白银货币化提供了可能。
影响:①打破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促进明代国家从实物财政到货币财政的转型;
②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推动了生产和贸易增长;
③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④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02
6.(2023·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C
7.(2023·浙江卷1月)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
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免征税”“给予赏赐”等优待政策,“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
材料强调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清丈全国土地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
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未解决当时因逃税、走私等引发的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明代商品经济并未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依然是自然经济
A
02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重点记载北方农业生产,劝君以农为本,让天下人皆知务农重谷之道,是针对时代之弊的救世之举。宋代《陈旉农书》则是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的一部农书。这体现了( )
A.古代农书编写者务实的理念
B.北魏时期统治危机严重
C.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农书编撰
D.农业耕种区域不断南移
A
2.南宋陈勇《农书》记载:“早田刈获才毕,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得益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
C.说明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推动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A
稿定PPT
3.南北朝中期以前百工需要长期服役。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齐明帝诏曰:“细作中署、材官、车府,凡诸工,可悉开番假,递令休息。”这一变化( )
A.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一定条件
B.使手工业管理法的体系更严密
C.体现了政府加强了对工匠的管理
D.反映统治者大力倡导由奢入俭
A
4.如表反映了北宋时期南北地区生产部门的对比情况。据此可以得出,北宋时期( )
A.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
B.经济重心尚未出现南移趋势
C.商业发展受到政府抑制
D.南北经济交流缺乏现实基础
A
5.春秋战国时期,以陶朱公范蠢、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A.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
D.儒学兴起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B
6.宋代城市中的行会是由同行业者组成的社会组织,行会的领导者通常由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的商人——行老担任。行老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本行的商品价格制定和商品质量监督等。这说明,宋代行会( )
A.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的管控
B.使城市经济中形成行业垄断
C.提升了商业经营的自主性
D.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的速度
C
生产部门 南北地区状况
农业 粮食产量南方高于北方,但两税的见催额却是北方高于南方;经济作物桑、蚕、麻的生产重心仍在北方
手工业 煤铁、纺织业、陶瓷业、酿酒业、建筑业等项目,北方胜于南方,盐、造纸
畜牧业和渔业 北方畜牧业极为发达,渔业南方胜过北方
02
7.如图安史之乱后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说明当( )
A.经济遭到重大破坏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草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B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测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率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大量输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粮食生产中心转移。
(2)原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实施海禁政策;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
考点二
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02
知识点1 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原因:
①自然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②封建统治的需要: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赋税保证财政收入。
③工商业自身缺陷: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02
时期 发展情况 评价
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内容) 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社会稳定)。
消极作用: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的落后。
西汉 全面控制工商业,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唐宋元 中唐以来:出现松动(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明清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1.(2023·广东卷)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小说中马少卿在女儿婚姻问题上不在乎蒋生商人的身份,同时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这一行为折射出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封建社会纲常礼教束缚未被打破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题干涉及时间是明代,时间不相符
材料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
02
2、“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 闭关锁国
原因 倭患猖獗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根源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对内防范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外消极防卫
影响 局限性(主要影响): 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自卫作用,保护封建自然经济。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难点突破】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
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上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
前者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②目的不同:
前者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后者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
2.(2022·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
【答案】(1)明朝前期:①海军阵容庞大,实力雄厚;②拥有较强的远洋航行能力;明朝后期:③海军实力出现衰退;④总体实力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海军阵容庞大,实力雄厚
拥有较强的远洋航行能力
海军实力出现衰退
总体实力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
【答案】(2)①舰船数量大幅增加;②舰船类型不断丰富;③海军由建设趋缓到发展速度快;④由大陆防守转向远,洋护航;⑤由国外引进为主转为自主设计为主;⑥由单一海军作战到构建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3)国家对海军力量发展的重视;②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③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内在驱动。
舰船数量大幅增加;舰船类型不断丰富;根据所学可得出海军由建设趋缓到发展速度快
由大陆防守转向远,洋护航
由国外引进为主转为自主设计为主
由单一海军作战到构建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知识点2 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阶段特征 影响
魏晋南北朝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在南北之间的位移开始出现。但北方的传统的政治、经济重心地位犹在 ①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民族关系),使我国人口布局趋于合理(人口分布)。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促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南北经济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国家统一)。
③农业重心的南移推动手工业、城市商业重心的南移,同时也推动了文化重心(人才教育文化)的南移。
隋唐(开始阶段) 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双方的空间交流进一步密切。政治中心依旧在北方,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已经偏向南方,在政治中心通过交通的改善依赖南方的同时,也减弱了南北方的空间隔阂 02
朝代 阶段特征 影响
两宋(最终确立阶段) 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农业、手工业生产在全国空间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商业城市分布增多,南方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 ④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汉唐北方陆上丝绸之路为主演变为宋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交通、对外贸易)。
⑤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元代至明清(巩固发展阶段) 南方商业城市、市镇分布逐渐增多,并发展迅速,南北空间差异明显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向海外拓展 稿定PPT
1.(2023·浙江卷6月)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B.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
C.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D.清代浙江学者言:“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
D
2.(2022·山东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B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元明清时期南方经济在压倒北方的形势下继续发展
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成为主要粮食供给中心
强调江南经济繁荣,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东南是经济文化重心
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说明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贸易
宋朝的衣料材质没有发生变化
材料体现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无法得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知识点3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时间 明朝中后期
条件 ①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②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在一些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大量使用,商业资本活跃。
标志 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机户)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机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雇佣关系为特征的手工工场出现。
特点 稀疏,微弱,发展缓慢,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未发生质变,往往夭折中断;政府压制、掠夺
表现 清代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
影响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它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难点突破】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根本因素:封建制度束缚。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②资本因素:资本多用于买田置地而不用于扩大再生产。
③市场因素:官府剥削,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政府限制海外贸易,国外市场缺乏。
④劳动力因素:有限的耕地内集中了大量过剩劳动力,限制市镇手工业、商业发展,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⑤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的实施。
⑥思想因素:传统的“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思想束缚。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1.(2022·海南卷)如表反映了( )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年代 总额 地丁银 % 盐课 % 关税 % 杂赋 %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3424 2823 82.4 388 11.3 122 3.6 91 2.7
1724年(雍正二年) 3649 3028 83.0 387 10.6 135 3.7 99 2.7
1753年(乾隆十八年) 4266 2964 69.5 701 16.4 459 10.8 142 3.3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4254 2991 70.3 574 13.5 540 12.7 149 3.5
根据表格中清代财政收情况,虽然各个时期总额和内容不同,但是主要来源是地丁银,体现了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主,结合此时世界趋势,可知此时世界以资本主义经济为趋势,可见清代此时经济的发展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结合表格中总额的数量,此时中国经济仍然在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以雇佣关系为主要特征,而表格中没有体现
材料只是反映此时清代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反映土地兼并情况
A
02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2.“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代实行“抑商”政策的是( )
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②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③市籍制度 ④通番禁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D
C
稿定PPT
3.如表所示为清代中期四海关征收税银情况(单位:两)据表可知,当时清政府( )
A.放弃了海禁政策 B.闭关锁国有名无实
C.加强了对外联系 D.适度发展对外贸易
D
4.明朝前期,在“朝贡”和“海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国家垄断了胡椒贸易,还将胡椒用于支付官员的俸禄。到了明中期,官员们将折俸胡椒拿到市场售卖获利,某些官员甚至与私商勾结,参与胡椒走私。据此推知,明中期( )
A.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朝贡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D.官僚集团腐化堕落
B
5.据学者研究,元朝书院共计有408所,除9所尚无法得知其所在地点外,其余399所分布于以下地区:江浙行省167所,江西行省80所,中书省55所,湖广行省42所,河南行省37所,陕西和四川两行省各9所。之所以出现这一格局主要是因为( )
A.经济重心南移 B.北方政治地位稳固
C.文化政策导向 D.政治局势南稳北乱
A
6.“稻麦复种”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技术支撑,受到自然环境、技术、人口规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据此推知,宋代“稻麦复种”可能主要集中于( )
A.江汉平原
B.太湖平原
C.关中平原
D.成都平原
B
粤海关税收额 闽海关税收额 江苏海关税收额 浙海关税收额
1753年 510000 320000 77000 51000
1755年 515300 327969 51759 75759
1777年 588453 368877 72390 53844
1778年 556185 374407 72428 54256
02
7.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B
8.[淮河流域历史地位的变迁]
材料一 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与分布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基本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分布局面。西周时期,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淮水上游出现诸候国,但淮河中下游土著与部分东夷结合,组成被称为“淮夷”的文化人群,成为独立于西周之外的重要势力。春秋时期,中原政权在向南发展中逐渐将控制范围从黄河流域延伸至淮河。至魏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开发越过淮河流域,直接立足于南方亚热带的地理环境中。随着唐宋时期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的边缘性地位最终形成,要么河淮相连,要么江淮并属,这里不仅没有成为任何一类政权的都城所在,甚至连行政区划也不再保持流域的完整。
材料二 淮河下游地处平原,几乎没有可以依凭的天然屏障,在政治与军事上自然造成“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的必争之地由长江流域变为淮河流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并分析淮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必争之地”的原因。
【答案】(1)历史变迁:史前时期,淮河流域文化具有独立性,是中华文明“多元”格局中的一部分。
西周时期,淮河上游开始纳入西周政权管辖,但淮河流域下游依然保持独立性。
春秋至魏晋,由于黄河流域政权发展和南方经济开发,淮河流域逐渐失去独立性。
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淮河流域边缘性地位形成。
(2)举例:南朝后期,陈退守长江,最终无法抵御隋朝进攻而灭亡;南宋时期,宋金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形成百年对峙局面。
原因:地理环境上无险可守;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
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02
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和民居
1、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和民居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村落
原因 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概况 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存在大量原始村落遗址,村落中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代表 兴隆洼遗址
姜寨遗址
陶寺遗址
1.(2022·海南卷)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黎族先民建造房屋的物品多为树枝、泥巴、茅草,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
材料不涉及审美观念
材料未体现黎族先民的集体劳作形式
材料没有涉及黎族先民的文化习俗
B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集镇 城市
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手工业者聚集的地方形成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其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手工业者为了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概况 最初为军事目的而设。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其中有些发展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元朝时,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分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代表 汉口镇、石门镇、干家窑镇、盛泽镇 二里头遗址、石家河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长安、东京
2.(2022·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指出两城在城市功能上的相同点和在城市布局上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唐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布局方正、讲究对称、功能分明、形制统一
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布局沿主要干道和城墙分布,呈现“Y”形。
【答案】(1)城市功能相同点:都兼具政治管理、商业贸易、军事防卫、居民生产生活、宗教活动等功能。
城市布局不同点:唐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布局方正、讲究对称、功能分明、形制统一;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布局沿主要干道和城墙分布,呈现“Y”形。
(2)原因
政治制度:唐代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君士坦丁堡继承罗马帝国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
军事防卫:长安城地理位置相对安全,更侧重城市规划布局;君士坦丁堡更侧重军事防卫。
经济发展:唐代生产力发展,商业经济繁荣;君士坦丁堡是欧亚海陆交通枢纽,商业发达。
思想文化:唐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君士坦丁堡信奉基督教。
地势地形: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君士坦丁堡坐落于山丘之上,紧邻海峡,建设用地相对较少。
知识点2 古代中国的水陆交通
时期 表现
原始社会 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人类转向定居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仍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春秋战国 吴国开凿了邗沟
秦朝 ①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汉朝 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大通道;海路东可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隋唐 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唐中后期,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下降
宋元 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全长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元朝还开辟了南北海运航线;宋元时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外交流范围更广
明清 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等地
知识点3 古代中国的人口迁徙
时期 迁徙状况
秦朝 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汉朝 向北方移民屯田,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余万;东汉初,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魏晋 3—6世纪,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族迁徙到中原;北方人民大批南下
唐朝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除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外,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
宋朝 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
元朝 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明清至民国 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谋生,前往东南亚,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史称“下南洋”。
知识点4 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中医药学的成就
疫病 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天花、鼠疫、黄热病、斑疹伤寒、疟疾、流感等。
历史上的疫病 ①古希腊雅典鼠疫;
②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鼠疫;
③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
④17世纪明末鼠疫;
⑤17世纪墨西哥黄热病;
⑥18世纪,欧洲的天花肆虐;
⑦20世纪俄、波斑疹伤寒疫病;
⑧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
古代中国的疫病防治 ①重视公共卫生。如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②重视疫病防治,出现大量防治方法。如《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为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
③建立疫病救治机构。如西汉的隔离,隋唐的寺庙病坊等
1.(2021·重庆卷)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两汉时期、北宋、元朝以及明朝时期是疫病高发期,同时这些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医理论,这说明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波动状态,并非不断上升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历代疫病流行频数越高,人口数量越低,二者是呈反比
仅从图示信息不能得出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C
02
中医药的成就 地位:中国文化的瑰宝成就:
①春秋战国:扁鹊四诊法
②秦汉:《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华佗精通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③魏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④唐朝:《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人称“药王”;
⑤宋朝:针灸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它的治疗作用很大,北宋时期出现针灸铜人。
⑥明清:明朝中期已广泛使用人痘接种法防治天花;吴有性著《温疫论》,提出“疠气”致病说;李时珍著成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02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写道:“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 )
A.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
B.兼具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C.布局和装饰严格遵循礼仪制度
D.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C
2.《清明上河图》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个版本:北宋张择端版、明代仇英版、清院版。宋代只在靠近城门的城内大街边设了一个商税所向进城的货商收税;明清城墙看起来更为雄伟、坚固,城门外设了大栅栏,城门内有瓮城,还有士兵把守的城防机关。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城市治理趋于严格
B.商业出现大幅衰退
C.坊市界限严密整齐
D.商税成为主要税源
A
3.从狭义上说,运河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从广义上讲,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下列对于这些世界知名运河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新通道
B.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与南亚、东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
C.伊利运河——将华盛顿与五大湖区联系起来
D.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后来由巴拿马人民从英国手中收回
B
4.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时期,漕运渐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这些变化( )
A.缘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
B.导致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
C.主要基于自然地理因素考虑
D.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
A
5.有史籍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下列与这一“医术”相关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玛雅人会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
B.东汉晚期中国有名医创制了麻醉药
C.波斯王宫中有掌握麻醉术的埃及医生
D.近代麻醉术成就由中国引到了西方
B
6.《素问·刺法论》中说“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材料意在强调疫病防治的重点是( )
A.尽可能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对待疾病
B.要重视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C.疫病预防要顺其自然
D.及时使用药物控制疫病的恶化
B
02
7.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医治身体就像治理天下,身体之病的形成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人为因素,先天因素就像天下遭遇自然之乱须有圣贤治世方可平乱,人体的先天之病亦须服用好药、善加保养。他认为“良医之法”可“通于良相”。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医学( )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B.浸润了主流思想的理念
C.以儒家价值观为总指针 D.受到了市民文化的影响
B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扬州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尽管唐朝发生过多次内乱,雄踞东南的扬州都未被战火燃烧。当时大食、波斯来华经商的很多,扬州专门设有波斯胡店。据《旧唐书》记述:“上元元年,田神功至扬州,大掠居人资产,鞭笞发掘略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可见当时扬州胡商之多。“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南流,大批涌入扬州,使扬州居留的人口更加集中,物资交流更加频繁,财贿储积也更加丰厚。
——摘编自王鸿《扬州散记》
材料二中世纪的科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朝圣之城和手工业的中心。它位于地区交通节点上,便利的交通使其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1世纪中期,科隆人口增长到15000人,此外内城也在不断的向西扩张,原有的乡村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科隆已经成为最大的最有意义的中世纪城市了。科隆老城区的区域就是沿着莱茵河向北、西、东三个方向扩展的结果。
到1180年完整的城墙被建造,城市里建有大量的修道院和寺院。1288年科隆通过战争赢得了对城市的掌管,从那以后,主教就搬出了科隆城。
——摘编自王瑞鑫等《科隆城的变迁——从固步自封到开放空间》
(1)据材料,概括影响扬州和科隆发展的共同因素。
(2)据材料,概括两座城市发展的不同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展;人口增长;依托运河。
(2)表现:扬州:物资丰盛;转运中心;社会安定;对外贸易兴盛。
科隆:朝圣之城;城市空间扩大;宗教场所较多;掌握自治权。
原因:扬州:南方经济发展;没有战争破坏;政策开明。
科隆:宗教文化因素影响;市民阶层壮大。
感谢观看
THANK YOU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练考点·练考卷
目 录
考点一 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
真题回归 1
考题预测 7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11
真题回归 11
考题预测 13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17
真题回归 17
考题预测 18
高考模拟卷(16+4) 22
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考点一 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2021·江苏卷)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可知,淮扬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重学风气,排除C项;材料体现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没有表明“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1·浙江卷6月)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答案】D
【详解】材料信息是,宋代禁止官员“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这说明宋代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故D正确;秦代就已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不能说明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故B错误;材料和“市的设立废止”没有关联,故C错误。
3.(2022·广东卷)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摘《明实录》
材料二
《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
——摘《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答案】(1)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
材料二是小说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但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要考虑作者的立场与意图,需要其他史料印证。
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
(2)影响:促进国家财政的货币化,有利于赋税制度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
【详解】(1)根据“明代财政收入”可得出材料一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数量用作用;根据“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可得出材料二中的三言二拍,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有利于我们从日常生活消费的角度了解白银流通的情况;但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要考虑作者的立场与意图,需要其他史料印证。根据“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可得出材料三可从白银货币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研究。
(2)影响:综合材料和所学,可从促使明朝税收体系的转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城镇商业繁荣;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等角度概括。
(3)根据所学可得出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以及实物史料,如银锭;图像史料,如相关的世俗画作品。
4.(2022·湖北卷)【古代农书与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以下为部分农书一览表
时间 书名 主要内容
先秦 《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初步总结。
西汉 《氾胜之书》 记录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
北魏 《齐民要术》 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
宋代 陈旉《农书》 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依托于作者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
元代 王祯《农书》 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
明代 《种树书》 专门记述果树、蔬菜、花草栽培。
《农政全书》 传统农书集大成者,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
——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等
材料二 《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穙种,七月、八月犁稀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类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起到了绿肥作用。《大小麦》:“冬雨雪止,以物辄菌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
——据《齐民要术》
材料三 《粪田之宜篇》:“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主张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地力常新壮”的目的,体现了“用类如用药”的思想。《善其根苗篇》:“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
——据陈旉《农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古代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的异同。
【答案】(1)①编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繁多﹔既有综合性农书,也有专门性农书;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共计有260多种;②内容丰富或范围广泛﹔包括农林牧副渔各方面;或包括农业工具、技术、作物等多个方面;③内容来源多元或兼容并包;或来自前人著述,或来自作者亲身体验和观察,或吸收西方农业科技。
(2)比较︰①异:北方以旱地麦作为主,注重防旱保摘;南方以水田稻作为主,注重水资源利用。②同∶精耕细作,土地集约经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维持土壤肥力,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1)根据“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得出种类多,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先秦时就有总结农业技术经验的农书,说明源远流长;根据“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初步总结”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根据“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内容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根据“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得出增加了西方农业科技成就。
(2)异:根据“则麦耐旱,多实”“秧田用水”,结合所学可知,北方种植耐旱农作物小麦等为主,南方地区水田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根据“悉皆五、六月中穙种……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类同”得出北方重视因地因时制宜,注重防旱保墒,根据“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得出南方重视秧田用水;根据“豆类作物的轮作”得出北方利用通过轮作达到施肥作用,根据“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得出南方重视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同:根据“起到了绿肥作用”“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概括得出都重视施肥;根据“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概括得出都重视农田用水的管理;还可从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为后世积累了经验等角度进阶回答。
5.(2021·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答案】(1)变化: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是由墓室、佛窟呈现到官府描绘印行的日常生活用品。
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政府的重农政策;文化世俗化倾向;
(2)史料运用过程中耕织图史料价值逐渐变弱,艺术价值及相对于官方而言的实用价值的不断上升。由于历代耕织图所能呈现的史实有所不同,故在耕织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所能提供的史料价值也在发生变化。汉晋时期的耕织图虽然较为零散,但是单独的图幅却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情况,与当时史籍所载历史事实有较高的重合性。这一时期耕织图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遍性,能够反映较为广泛区域内较长时段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唐五代时期耕织图相较于汉晋时期所能提供的真实历史史实已较少,这一时期耕织图作为史料来运用时只能反映一地一时之历史事实,其史料价值的普遍性已经有所减损。南宋楼璹的《耕织图》较为真实第反映了南宋境内水稻种植情况,就南宋境内而言具有较为普遍的史料价值。但是元明清以来的耕织图多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故这一时期耕织图反映的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史料价值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其艺术价值及推广重农政策的实用价值已经占据主要地位。
【详解】(1)关于变化,根据材料“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等信息可知,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是由墓室、佛窟呈现到官府描绘印行的日常生活用品。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政府的重农政策;文化世俗化倾向等方面分析作答。
(2)纵观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是由墓室、佛窟呈现到官府描绘印行的日常生活用品。故其史料运用过程中耕织图史料价值逐渐变弱,艺术价值及相对于官方而言的实用价值的不断上升,由于历代耕织图所能呈现的史实有所不同,故在耕织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所能提供的史料价值也在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汉晋时期的耕织图、唐五代时期耕织图、南宋楼璹的《耕织图》、元明清以来的耕织图等变化,阐述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即可。
6.(2021·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1)趋势: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渠道、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
(2)示例:明清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地矛盾的紧张,农民的粮食问题等等,而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口与物种的大交换,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粮食的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评分原则:能够阐述某一时段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能够运用2个有以上相关史实说明该时段社会生活的状态)
【详解】(1)趋势:从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从人均的数量可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根据所学,可从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渠道、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角度概括。
(2)示例: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主题为明清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根据所学,从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概括,可得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地矛盾的紧张,农民的粮食问题等等,而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口与物种的大交换,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粮食的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1.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 )
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 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
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铁农具得到广泛应用,其齐全的种类使农业精耕细作得到保证,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农具等铁器生产经营的方式,排除B项;铁农具种类齐全不代表耕作技术创新,排除C项;在汉代之前,中国已进入了铁器时代,D项时间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图为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这可用于探究( )
A.汉代市井风情的变化 B.稻作农业在南方的出现
C.南方耕型的基本定型 D.农业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中的画像石反映了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此可知,当时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铁犁牛耕从北方传播到了南方的江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种植的具体作物,且水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南方出现,排除B项;唐代曲辕型的出现标志着耕型基本定型,排除C项。故选D项。
3.吉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镰与河北兴隆的燕国铁镰范形制相似;燕国遗址出土的“V”形铁犁铧与河南辉县出土的魏国铁犁铧形制相同;齐都临淄故城出土的铁犁铧断面呈“V”字形,也与燕国所出相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形成 B.燕国成为先进生产力推广中心
C.铁农具的生产走向规范化 D.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形制相似”“形制相同”“也与燕国所出相同”(标准的统一)可知,农具生产存在一定的标准,体现了铁农具的生产走向规范化,C项正确;此时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尚未形成,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这些铁器或铁器制作标准是燕国推广出去的,排除B项;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4.《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及开封府属各县共有23万余户,五代汴京旧城周围扩大了一倍,筑起40里方圆的新城,后更在城外建立了八个厢,神宗熙宁时汴京的都商税院年收商税达40.2万余贯,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下列对此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得益于对商品交易限制的放松
C.统一的社会环境是有力的保障 D.对外贸易的兴盛是直接推动力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汴京(开封)是北宋的都城,地处中原腹地,不是沿海、沿边城市,所以对外贸易的兴盛不是其城市发展的直接推动力,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北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汴京的繁盛奠定了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为汴京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相对安定统一为汴京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朝工匠吸收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总结的经验,采用初创于商周时期的陶范法,铸成了约46.5吨重的永乐大钟。钟体上“惟愿皇图万世隆”“惟愿人人尽忠孝”等铭文位置醒目。后从宫中移至万寿寺,“藉佛力以寓劝化”的功能扩大到民间。永乐大钟的铸造( )
①体现了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主旨 ②说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③反映了手工业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 ④推动了佛教的兴盛和禅宗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材料“明朝工匠吸收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总结的经验,采用初创于商周时期的陶范法”,可以看出手工业技术深厚的历史沉淀;据材料“藉佛力以寓劝化”,可以看出统治者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目的,①③正确,B项正确;明朝时期仍是程朱理学占据主导,而禅宗形成于唐朝时期,②和④错误,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
6.宋代是印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印书活动,形成了四川、浙江和福建三大刻书中心;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作坊的刻工多至百人;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等。由此可见,宋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活字印刷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C.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朝出现了三大刻书中心,有规模较大的刻书作坊,刻书种类多,说明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和产业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上南方整体强于北方的经济格局,不能反映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A项;材料中的刻书印刷指的是雕版印制,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所以广泛应用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朝后期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梦秦简《关市律》中提到“为作务及官府市”,这证明了官营商业的存在;在《金布律》《仓律》等书中都有官府出卖器物、原材料和牲畜的记载,盐、铁更是由官府垄断经营,利润巨大。《汉书·食货志》曾引援董仲舒的说法,商鞅变法后,官府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西汉初期在“无为而治”的大环境下,官营商业有所削弱,但汉武帝又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东汉把盐、铁统改为各郡国主管,实行“民营官税”,仅仅个别郡仍由官府经营采矿、冶炼和铁器销售,虽然东汉依然存在其他官府手工业部门,但总体上其官营商业的规模已经无法与西汉相比。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茶盐本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盐之税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官府经营茶盐,与民争利,实为下下策,不仅获利不比通商多,而且由于“利之所诱,虽曰刑人,号痛之声动乎天地,弗能禁也”,也极易导致人民的反抗、威胁朝廷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宋王朝又几次变异茶盐之法,或禁或驰,致使社会秩序更加不稳。因此进步的士人主张“今日之宜,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
——摘编自徐红《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西汉中后期强化官营垄断商业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商业的发展趋势,并论述材料二中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的合理性。
【答案】(1)目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本目的是通过掌控商业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2)趋势:总体上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
合理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府统治;以促进商业流通为手段且不与民争利,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放松对重要工商业部门的掌控,有利于激发民众经营商业的热情,促进经济的长久发展,也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听其所为”容易导致大商人囤积居奇,影响民生;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易诱使民众弃农从商,威胁国家经济基础。
【详解】(1)目的:依据材料“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得出直接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结合所学可知,根本目的是通过掌控商业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2)趋势:依据材料“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得出总体上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
合理性:依据材料“利之所诱,虽曰刑人,号痛之声动乎天地,弗能禁也,也极易导致人民的反抗、威胁朝廷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今日之宜,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府统治;以促进商业流通为手段且不与民争利,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放松对重要工商业部门的掌控,有利于激发民众经营商业的热情,促进经济的长久发展,也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听其所为”容易导致大商人囤积居奇,影响民生;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易诱使民众弃农从商,威胁国家经济基础。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贾周流天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许多商业新名词,如商帮、票号等。
材料二 晋商岷起于明,兴盛于清初,从清中叶开始转向衰落。晋商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组成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即身股制)。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山西)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晋商经商致富后将大量资本投向土地,还家盖房置地的现象较为普遍。晋商经营方式一般采用东伙合作制(股东与掌柜、伙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在身股制下,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晋商票号实行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就随之倾家荡产。
——摘编自刘建生《明清晋商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晋商兴盛和衰败的原因。
【答案】(1)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商业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便利商品流通;货币的统一和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中央政府相对开明的经济政策保障了商业的运行环境。(任答三点即可)
(2)兴盛原因:通过建立股份制的资本运营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扩大企业资本和实力;通过尊崇传统义利观和道德观,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严密的近代金融体制,拥有了很好的信誉度;通过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组织,弘扬家族式的忠诚意识和乡人观念,激发群体力量和竞争实力;通过利用政府特许的贸易制度,实行垄断经营致富。(任答两点即可)衰败原因:官商结合下的垄断贸易,因失去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依托而衰败;无限责任等经营方式风险较大;合伙制下产权、经营权不明;封建家族制打压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传统重农抑商意识制约企业发展等。(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依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可以得出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商业发展;根据材料“修建驰道”、“大运河的开通”可以得出交通条件的改善便利商品流通;根据材料“统一货币”、““交子”出现”可以得出货币的统一和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中央政府相对开明的经济政策保障了商业的运行环境等。
(2)兴盛的原因:根据材料““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可以得出“合伙”经营,伙计不出资,享受分红权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材料“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可以得出晋商用乡不用亲,建立起严格的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根据材料“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山西)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可以得出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建立严密的近代金融体制;根据材料“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可以得出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实行垄断经营致富。
衰败的原因:根据材料“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可以得出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内部制度没有实行进一步优化;根据材料“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可以得出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封建家族制打压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根据材料“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就随之倾家荡产。”失去统治者支持;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现象
1.(2021·河北卷)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是南方的商品运到北方,北方的粮食运到南方,这说明大运河的重新疏通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是大运河航运引发了“海禁”政策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1·山东卷)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区,排除A;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
3.(2021·广东卷)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答案】B
【详解】根据“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可得出,元代政府加征要棉税,增加了民众的负担,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增收要棉税只是一个内容,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A;加征税收,不利于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在地方设立提举司收税,并不能证明财政管理权限下移,排除D。
4.(2021·全国乙卷)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都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答案】A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西汉末到东汉中期,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成倍增长,而长江以北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却不同程度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有关,故A正确;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势力逐渐增强,故B错误;材料数据无法说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错误;个体农耕经济衰退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1.明末清初社会的剧列动荡,促进了思相界的活跃。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观念。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
A.专制统治僵化 B.海禁政策失效 C.商品经济发展 D.人地矛盾激化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反对重农抑商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之时,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思想出现了变化,C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海禁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地矛盾激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南宋初,岳州知州范贫败上书朝廷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其田权许人请射(消算田产)。”朝廷则认为农民在外经商,只要田地不抛荒,按时交农业税即可。这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C.政府鼓励农民流动 D.社会控制有所放松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知州范贫败想收回外出经商的农人的产权。但朝廷最终没有同意,保护了经商农人的土地产权,也承认农民兼业的现实,这表明宋代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D项正确;农业生产出现衰退和重农抑商逐渐废止与不符合史实,且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项;政府只是承认农民兼业的现实,并没有主观上鼓励农民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
3.洪武四年(1371),明代首次科举产生的进士中,75%是南人,在洪武三十年(1397)的殿试中,51名进士全部是南人。朱元璋令主考官刘三吾重新审阅落榜的试卷,但排名没有变化。他向皇帝解释说:“礼闱取士,向无南北之分,大江以南本多佳士,北士自不及南。”这反映出( )
A.南方具有经济增长的优势地位 B.经济重心南移助推文化发展转向
C.明初北方教育遭到严重的破坏 D.南北分卷成就了南方的才子佳士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本题从明代科举制度调整的角度命题立意,以经济格局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考查社会发展状况。结合题意,可知明初北方科举及第的人数远不及南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状况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文化教育社会氛围优于北方有关,B项正确;文化与经济有关,但科举及第的人数不能直接表明经济的优势地位,排除A项;元末农民战争遍及南北,排除C项;南北分卷正是南北教育差距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4.无论安史之乱北人南迁还是靖康之难宋室南渡,迁移至吴地的人数,都不逊于永嘉之乱时,但唐宋的北民南迁中却不见侨、吴文化对立,以致北人“直把杭州作汴州”。下列对此现象成因解释最恰当的是( )
A.人口南移数量不及魏晋 B.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C.魏晋民族交融奠定基础 D.江东已成为全国文化重心
【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出宋代江南地区文化发展已经看不出南迁北人与当地人之间的文化的对立,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长期的民族交融,C项正确;迁移人口的数量与民族交融的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且不能确定两个时期南迁人口数量的多少区别,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与文化差异减少之间没有逻辑联系,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唐宋时期北民南迁中却不见侨、吴文化对立,而唐朝时文化重心南移还未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5.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之中。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出现 B.江南经济发展的潜力大
C.新式农具的普及程度高 D.小农经济出现革命性突破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以及“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表明新式农具的出现,传统农具的改进都是为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B项正确;“出现”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普及程度高,排除C项;“革命性突破”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6.清代,被称作“账房”的批发商从中间商那里购买纱线,并与织造和印染作坊签订丝绸制造及整饰合同。账房与作坊的合同经常由承管居中协调,后者对订单的履行及货物损失负责。这反映出当时江南纺织业( )
A.生产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B.生产专业化趋势明显
C.形成了多层次的承包生产体系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清代江南纺织业的批发商从中间商那里购买纱线,并与织造和印染作坊签订制造与整饰合同,这反映出当时形成了多层次的承包生产体系,C正确项;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指的是突破了单一的经营模式,这与材料中对江南纺织业描述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生产专业化是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分工的方式之一,是各部门内部生产过程更详细地分成许多的独立部门和工序,专门制造个别部件或零件,形成更多的生产部门,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雇佣关系,而材料中并未涉及雇佣关系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在欧洲的英国、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财富,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对商业资本都有很大的依赖性。货币财富成为各阶级共同追逐的对象,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赤裸课的拜金主义成了社会风尚。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就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者认为黄金、白银是社会财富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摘编自《货币的历史》
材料二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量白银涌入明朝中期的中国,当时明朝赚走了当时世界开采的三分之一的白银,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储备国。这些白银除了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与中国进行的丝银贸易,也来自日本与中国的贸易。白银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当明朝患上了“白银进口依赖症”时,崇祯初年,原先一年之内,有60多艘货轮运送白银到中国,但在此后却骤减到6到7艘船的白银,减少十倍,明朝货币供应出了大问题,崇祯年间遭遇了银荒危机。而日本德川幕府开始闭关锁国,于是西班牙白银、日本白银,都不再运到中国。另外,明朝富豪人家,大量窖藏白银,又进一步加剧银荒。银荒的出现,使白银计税下的百姓负担大幅度加重。也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应对危机能力大幅度下降,比如崇祯时代经常拖欠军饷。令人遗憾的是,明朝政府一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诱发一场社会危机,导致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解开明朝灭亡深层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商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指出重商主义在欧洲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涌入促使明朝中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湖“银荒”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答案】(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君主的需要;商业资产阶级占据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更加注重对现世幸福的追求。(任意三点)
主要表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发动争夺商贸权的殖民主义战争;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在殖民地进行以抢夺黄金和白银为主要目的的殖民掠夺。(任意三点)
(2)新现象:推动了白银的普遍流通和白银的货币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国内外的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兴盛;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
影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削弱了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明末农民战争,致使明朝灭亡。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欧洲)。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阶级、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据材料“货币财富成为各阶级共同追逐的对象”“黄金、白银是社会财富的象征”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据材料“对商业资本都有很大的依赖性”可得出商业资产阶级占据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据材料“赤裸课的拜金主义成了社会风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更加注重对现世幸福的追求;结合所学,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开明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结合所学,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认为增加财富的主要途径一是开采或掠夺金银,二是通过对外贸易。因此一方面主张开展抢夺黄金和白银的殖民活动,另一方面主张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通过贸易顺差来增加国家财富。为了维护商业利益,重商主义还支持发动争夺商贸权的殖民主义战争,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等。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新现象:结合所学,从货币制度、农业、商业、手工业、国际贸易等角度分析。货币制度方面,大量白银流入推动了白银的普遍流通和白银的货币化;农业方面,工商业的发展和赋役征银促使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业方面,国内外的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兴盛,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业方面,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国际贸易方面,新航路开辟后,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影响:据材料“使白银计税下的百姓负担大幅度加重”得出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据材料“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应对危机能力大幅度下降”得出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削弱了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据材料“最终诱发一场社会危机,导致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并结合所学得出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明末农民战争,致使明朝灭亡。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对“本”与“末”的看法和政策
秦始皇 “上农除末。”
汉文帝、汉景帝 “农,天下之本。”
宋太宗 “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两浙诸州,纸扇芒鞋及细碎物,皆勿税。”
[宋]叶梦得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
明太祖 “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朕思足食在于禁末作。”
王阳明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张居正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黄宗羲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雍正帝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贵。”
乾隆帝 “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扦格。”
——摘编自李伯重《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商业观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经济思想,就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如商鞅变法、秦朝汉武帝推行抑商政策。
②国家实行抑商,并不是要取消商业,而是要抑制私商势力膨胀、实现政府控制商业。如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③重农抑商的思想和实践在不断变化。如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有的国家鼓励商业,工商业者逐渐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汉文帝和汉景帝奉行无为而治。宋朝以后,逐渐提出“四民同列"及“工商皆本”的思想。明清时期,政府的抑商政策逐渐放松,张居正提出商农协调发展的共赢理念,乾隆帝赞成民间工商业自主经营,商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详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经济思想,就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本抑末”。在大多数时候,国家实行重农抑商,并不是要完全取消商业,而是要把商业抓到政府手里,变成政府控制的商业。回答本题,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一是说明什么是中国传统社会商业观,并列出典型朝代。二是阐释中国传统社会的抑商政策的实质,并举例说明。三是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思想和实践是发展变化的。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居住环境、交通、人口迁徙与医学成就
1.(2023·全国甲卷)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中国)。据本题图3材料信息可知,东汉中期与西汉末年相比,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的户数和口数均出现增长,但湘江流域人口数增加幅度更大,这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南迁——汉代北方人口顺长江而下南迁的情况,先迁入长江中游,再迁入长江下游,也就是迁入湘江流域并在此定居的人口比江浙地区更多,D项正确;土地兼并在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各个地区都存在,只不过是兼并程度有差异,甚至经济开发较早的江浙地区(联系春秋五霸相关知识)还有可能比湘江流域更突出,排除A项,同理排除C项;尽管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经济开发,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但三吴地区(江浙地区)在此时期经济发展最快,这就说明西汉末年以来,湘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就比江浙地区高,排除B项。故选D项。
1.清代前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北京是“八方兼四方,无处不来行”“万方货物列纵横",佛山是“天下商贾皆聚焉",苏州是“万商之所必走"的市场中心,汉口是“九州百货备集之所”。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北京、佛山、苏州、汉口”“八方兼四方、天下商贾皆聚焉、万商、九州百货备集之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代前期不仅形成了区域性的市场中心,且各区域性的市场联结起来,逐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这与当时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已出现,与这一时期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市场,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福建山区冬季凛冽的寒风于人的健康不利。土楼可以消解风力,加之圆墙外层高十几米,一二层不开窗,里圈的建筑由高到低排列,层层挡风,即使遇到大风,对楼里的影响也很小。据此可知,福建土楼体现了( )
①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②四合院设计的科学性
③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④重视安全防卫的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要求选出福建土楼体现的本质,据本题材料“土楼可以消解风力,加之圆墙外层高十几米,一二层不开窗,里圈的建筑由高到低排列,层层挡风,即使遇到大风,对楼里的影响也很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建山区冬季寒风凛冽,福建土楼通过精巧的设计,起到了避寒风的功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①正确,说明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福建土楼不是四合院,②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土楼的防卫功能展开论述,④错误,排除C项;福建土楼不是四合院,②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3.《易经·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这说明( )
A.相当数量和规模聚居点的形成与畜牧业直接相关
B.筑屋定居的村落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C.兴隆洼遗址作为半穴居房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D.人类居住形式大致经历了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穴居”“宫室”可得出人类居住形式发生变化,从穴居到地面筑屋,D项正确;相当数量和规模聚居点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排除A项;材料与集体活动、兴隆洼遗址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4.下表为古代地理著作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运河开凿的相关记载。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 )
著作 记载
《水经注》 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原,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据深沟,谓之邗沟。
《图经》 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带兵,因开此溪,以通漕运。
A.农业生产 B.商业交往 C.国家战略 D.社会变革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表格信息可知,吴国为伐齐开凿邗沟,为伐楚开通漕运等,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国家战略,C项正确;“吴将伐齐”“阖闾伐楚”等信息,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运河并非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商业交往和社会变革,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5.据载,中医药抗疫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下列中国古代医药成就或著作属同一人的是( )
A.“麻沸散”辨证施治 B.《千金方》《大医精诚》
C.“五禽戏”青蒿抗疟 D.《唐本草》《黄帝内经》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千金方》和《大医精诚》是唐朝孙思邈的著作,B项正确;“麻沸散”(东汉华佗)、辨证施治(东汉张仲景),排除A项;“五禽戏”(东汉华佗)、青蒿抗疟(东晋葛洪),排除C项;《唐本草》(唐朝政府颁布)、《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排除D项。故选B项。
6.古代发生疫病时,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要求地方官吏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有详细的规定。1911年,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与古代相比,清末防疫的不同在于( )
A.救灾措施有效 B.政府高度重视 C.吸收国际经验 D.制度保障抗疫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依据材料“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可知,这一时期清政府重视通过国际合作防治疫情,C项正确;救灾措施有效、政府高度重视、制度保障抗疫都是中国古今抗疫的相同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
7.明清时期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是,较后开发、交通不便的西南山区及其延展地带,发展出了共通的西南官话:而开发较早、交通便捷的东南地区,却并未形成广泛共通的方言。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化整合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移民流入数量 D.自然条件制约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清两代是汉族大规模移民西南的重要时期,由此西南山区发展出了共同的西南官话,而开发较早的东南地区却未形成共同的方言,这与明清时期的文化整合的程度相关,A项正确;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移民而导致的文化整合程度不同,而非经济发展水平,排除B项;材料所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整合程度,与移民流入数量关系不大,排除C项;自然条件的限制是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会馆作为一种地缘性的社会组织,其成员主要为来自同一地域的同乡。为恢复东北地区的经济,巩固“发祥”地,入关后不久,清廷推出一系列鼓励关内人口迁往东北的政策。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发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官职和土地等吸引关内人口进入辽东,近300年的关内向东北移民活动也随之展开,东北移民会馆应运而生。
材料二
省份 城市 会馆名称 兴建者
辽宁 海城 山西、山东、直隶、三江等4所会馆 山东、山西等地商民及其他
盖州 山东、福建等4所会馆 山东、三江等地商民及其他
营口 山东、粤东等5所会馆 不详
沈阳 山东、山西、浙江、湖广等7所会馆 山东、福建等商人及其他
辽阳 山西、河南、直隶会馆 山西商人及其他
锦州 三江会馆、安徽会馆 三江商人及其他
新民等地 山西会馆、山东会馆等 晋商、山东船商等
吉林 吉林 山西、山东会馆等6所会馆 山东商人、知府、巡抚等
延吉 山左会馆 不详
宁安 山西会馆、山东会馆 山东商人及其他
黑龙江 哈尔滨 三江闽粤、山东会馆 三江闽粤商人及其他
五常 山西会馆 不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范立君《清代东北移民会馆的兴起与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东北移民会馆兴起的原因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东北移民会馆兴起的特点。
【答案】(1)原因: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关内人口迁往东北的政策;清政府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客籍商人维护自己的权益;移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移民为联络乡谊建立了移民会馆;同乡间共同利益等因素的作用。
作用: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移民会馆成为流寓在外的同乡们怀念家乡的一个载体;有利于稳定东北地区社会秩序;具有传播地域文化的作用。
(2)特点:移民会馆覆盖了东北三省,呈现出大分散的特点;移民会馆集中分布在东北南部的辽宁省,呈现出小集中的特点;移民会馆的地域类型明显;移民会馆的兴建时间集中在康熙至嘉庆时期;移民会馆多集中在政治、经济中心及商业较为发达的商埠;会馆距离市场较近、交通便利。
【详解】(1)本题是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第一问原因,由材料“为恢复东北地区的经济,巩固‘发祥’地,入关后不久,清廷推出一系列鼓励关内人口迁往东北的政策。”可得出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关内人口迁往东北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清代东北移民会馆兴起的原因还包括:清政府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客籍商人维护自己的权益;移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移民为联络乡谊建立了移民会馆;同乡间共同利益等因素的作用。第二问作用,由材料“为恢复东北地区的经济,巩固‘发祥’地”可得出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移民会馆成为流寓在外的同乡们怀念家乡的一个载体;有利于稳定东北地区社会秩序;具有传播地域文化的作用。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由材料“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所学可得出移民会馆覆盖了东北三省,呈现出大分散的特点;由材料“海城、盖州、营口、沈阳、辽阳、锦州、新民等地”及所学可得出会馆集中分布在东北南部的辽宁省,呈现出小集中的特点;由材料“会馆名称”可得出会馆的地域类型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馆的兴建时间集中在康熙至嘉庆时期;移民会馆多集中在政治、经济中心及商业较为发达的商埠;会馆距离市场较近、交通便利。
高考模拟卷(1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如表所示是与中国古代农业相关的史料。据此得出的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未;未耨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
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 《说文解字》
后稷,播时百谷 《尚书》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史记》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中国农耕文明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农作物的国家
D.原始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原始农业的兴起
【答案】B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神农、后稷等都是传说中上古时期的人物,这几则史料虽然记载的侧重点不同,但均表明上古时期人们就对农业十分重视,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悠久,并非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栽培的信息,无法对比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农作物的国家这一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农具的制作和农作物的种植,却并未提及原始手工业的发展对原始农业的推动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2.有学者统计,宋元时期中国肥料种类计有46种,明清时期超过100种,《徐光启手记·广粪壤》即记载肥料107种。作物生产中肥料施用量也逐渐增大,清末太湖地区稻作生产中,肥料与用工比重由明代的1:2.65提增到1:1。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农业精耕细作进一步发展 B.土地质量得到了普遍改善
C.土地投入远远高于其效益 D.劳动力的投入量逐渐减少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使用肥料的比重增高,说明当时重视提高单产,精耕细作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增加肥料使用是可以改善土地质量,但材料不能反映质量普遍提高,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效益肯定高于土地投入,排除C项;材料对比的是肥料与用工的比例,不能体现农业用工的具体数量,不能得出农业劳动力的投入量逐渐减少,排除D项。故选A项。
3.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
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B.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C.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题干“上贡”“官诰”“臣僚”可以看出蜀锦的用途主要是供皇室和官府使用,符合官营手工业特征,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谈到了成都手工业状况,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地区,排除A项;在成都成立锦院,不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说明在此时有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故选B项。
4.宋朝时期,开封等大城市出现了娱乐兼经营的场所——瓦子,在瓦子内有勾栏,经营各种不同的娱乐活动;还出现了发展对外贸易的城市泉州、福州,以及纯粹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益州等。这说明,当时( )
A.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B.城市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C.城市规模得以迅速扩大 D.市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朝时期,开封等大城市出现了娱乐兼经营的场所——瓦子,在瓦子内有勾栏,经营各种不同的娱乐活动;还出现了发展对外贸易的城市泉州、福州,以及纯粹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益州等。”可知,宋朝大中城市不仅有专门的娱乐场所,也有专门的对外贸易城市,还有纯粹的手工业城市,说明宋代城市功能的多元化,B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当时专业化生产的城市出现,并未涉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也未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排除A项和C项;虽然有的城市中出现娱乐消费的场所,但不能代表人们生活水平就高,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依然贫困,排除D项。故选B项。
5.有学者分析,宋高宗时期,外贸船舶出海时必须出示由当地市舶司开具的公凭(出海许可证),并进行“抽解”(收缴部分货物充税款)。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据此可知( )
A.商业税成为南宋主要财政收入 B.南宋海外贸易繁荣
C.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开始形成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在南宋瓦解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可知,南宋市舶收入丰厚,说明当时海外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南宋海外贸易的情况,商业税还包括国内商业贸易的税收,A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唐代已有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南宋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瓦解”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6.明朝时期,苏、松、杭、嘉、湖五府的工商业市镇密集,这些市镇以其代表性的手工业品为支柱,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商品交流、集散中心,各地客商汇集于此,当地的商品远销全国各地。除江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这反映出明代( )
A.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中国手工业品外销繁荣
C.政府推行鼓励商业政策 D.商品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市镇密集并且当地的商品远销全国各地,江南以外也出现一批工商业市镇,这体现出明朝商品经济的全面繁荣,D项正确;根据材料除江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所以不能说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江南地区的商品远销全国各地,而不是销往国外,排除B项;由材料并不能看出政府是否鼓励商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7.宋代在州、府及军的治所基本都设置了都商税务或者都税务。除了州、府的附郭县以外,县治一般都设有税务或税场。在县以下的“小都市”、小聚落中,很多也设有税务或税场。这些务、场设有监官。这些举措( )
A.说明商税成为第一税源 B.表明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反映出坊市制度被打破 D.意图规范商业活动和保证税收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在城市的商业场所和农村草市基本都设置了专门官员管理,这说明政府意在通过这些措施规范商业行为和保证税收,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税收数据及与其他税项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的管理,与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设置专门官员管理商业及税收,不是坊市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8.宋代海上贸易几乎全为民间经营,甚至南宋海上战船的主要来源也是征调民船。宋代还积极鼓励本国民众经营海上贸易,通过市舶条法实现了与海商的分利机制。据此可知宋代( )
A.放弃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B.实行兵民合一的政策
C.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民间商业资本较为活跃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宋代积极鼓励民众经营海上贸易,通过设立机构、制定法规来管理(一定程度上也是支持和规范)民间海上贸易,从事海上贸易的民众和民船众多,以至于海上贸易几乎全为民间经营,政府海上战船的主要来源也是征调民船,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表明宋代民间商业资本较为活跃,D项正确;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但并未放弃重农抑商的传统,排除A项;材料提及南宋征调民船作为战船,着并非是让民众平时为民,战时作战,不属于兵民合一政策,排除B项;发展民间海上贸易未能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9.明代记载,“北土广树(棉花)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该记载反映了明代( )
A.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区域分工推动商贸发展 D.区域商人群体活跃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代北方广种棉花但北方的人不精通织布技术,南方的人精通织布技术但棉花种植少,所以北方的棉花要运到南方卖,南方的布要运到北方卖,据此可知,明朝当时北方主要产棉,南方产布,说明南北方有区域分工,同时这种分工促进南北方之间商贸往来,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作物在明代广泛种植,材料主要提到明代北方种植棉花,没有讲到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与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比较,排除A项;B项表述符合史实,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主要涉及明代南北方的区域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
10.明清时期,棉花产地主要在中国北方。但北方气候干燥,不宜纺棉;南方湿润,纺棉纤维不易断裂,织成布匹,细密耐用。北方棉布多由南方输入。这一现象( )
A.有利于中国南方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B.说明中国南方的自然条件明显优于北方
C.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推动了国内市场交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明清时期,棉花产地在北方,棉纺织业集中于南方,南北分工不同促进了南北经济往来,推动了国内市场交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南方适合纺棉,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而不是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推广,排除A项;中国南方的自然条件明显优于北方属于表象,而不是本质,排除B项;宋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1.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由此可知,藻井( )
A.主要受天圆地方观念影响 B.借鉴了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C.遵循严格的等级礼制 D.普遍应用于民间建筑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可知,除王公贵族的房屋,其他普通民众房屋是不允许修藻井的,说明藻井遵循严格的等级礼制,C项正确;材料强调古代藻井的修建遵循等级礼制,未强调设计观念,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隋代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与古罗马无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王公以下不得修建藻井,说明藻井修建不普遍,排除D项。故选C项。
12.下图所示为人们根据《周礼》等文献中“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等记载所绘制的示意图。该图显示出,井田制( )
A.与郡县制相配合 B.对农民剥削较少
C.以宗法制为根基 D.具有理想化色彩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由图示可知,井田制对土地使用的规划极为规整,且将这一规划思路推广到“邑”“县”甚至“都”的规划,受自然条件和当时的生产力条件限制,这是很难进行实际操作的,体现了理想化色彩,D项正确;郡县制萌芽于春秋,初步形成于战国,到秦朝推广到全国,与《周礼》所记载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西周井田制主要采用奴隶进行集体劳动,农民阶级尚未形成,排除B项;宗法制是西周贵族权力和财产分配的基础,与图片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这说明东汉早期( )
A.已建立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B.比较重视各种疾病的预防
C.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 D.中医学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根据“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可得出,出土的东西包含了与医学相关的大量的材料,这说明东汉时期在医学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实践与积累,D项正确;仅从材料中的内容,不能得出体系完整,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疾病的预防,排除B项;有一定的医学积累,并不代表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排除C项。故选D项。
14.据记载,面对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员和朝廷大臣还会通过刊刻文书的方式,来帮助更多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
A.中医治疗瘟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 B.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
C.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 D.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前期,政府除了直接采取措施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疾病和瘟疫外,还通过刊刻文书,帮助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反映出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医治疗瘟疫技术及其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特别强调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清朝前期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5.如图为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是基于汉代( )
A.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 B.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
C.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 D.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扩散,这是因为汉武帝时代,北伐匈奴,复取河南地后,从内地迁去近百万的汉族人民安置在北部沿边诸地,设置了大批郡县,A项正确;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与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无关,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16.康熙年间移民四川开州的唐氏恐“日久紊乱,无从考查”,于乾隆年间派人回老家湖南零陵县抄族谱,后战乱导致族谱丢失,同治十年,复重修:移民万县的余氏后人余文榜常忧谱牒失传,将先代世系拟成草本流传后人。移民重视修谱反映了
A.族谱承载着移民的原乡情结 B.移民在迁入地生活困难
C.移民安重迁观念日渐淡薄 D.对家族后人的美好期许
【答案】A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族谱承载着本宗族的来历和发展历程,有追本溯源的作用,移民重视修谱体现的是对自己宗族来历的重视,承载着移民的原乡情结,故A项正确;修族谱并不能使生活更富足,故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安土重迁和材料移民不符,安土重迁强调的是不移民,对故乡的留恋,排除C项;族谱主要是记录本宗族的发展历程,没有特别强调对家族后人的期许,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我国古代进行过不断的海外移民(这里所谓的“海外移民”是指向我国当代版图以外地区的人口迁移)。我国的海外移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周武王克殷后封箕子于朝鲜,箕子必当随带一批移民前往。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海外移民。
秦祚虽短,但其海外移民却不少。据说徐福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诈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与百工五谷移居日本,为日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又据《三国志》记载:“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者老传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来适韩国。”这说明秦代已有中国人移居朝鲜半岛。
我国古代的突厥人被唐王朝击溃后,其一部于公元8一11世纪经中亚进入小亚细亚,同当时的希腊人、波斯人和亚美尼亚人长期融合,形成土耳其人,并于公元14世纪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我国古代的蒙古人伴随着军事征服移居亚洲和欧洲各地,虽然移民后与当地人同化了,但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以来,“闽、粤之轻生往海外者,冒风涛、蹈覆溺而不顾,良由生齿日繁地狭人稠,故无地无家之人,一往海外,鲜回家者。”这种铤而走险,违禁出走海外谋生的尤以福建、广东人向东南亚移民为最多。这些海外移民主观上是为了改善个体的生存环境,但客观上却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迁入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外移民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古代海外移民的影响。(6分)
【答案】(1)特征: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移民的动因复杂多样,苛政、灾荒、军事征服等;移民组织形式有政府主导和民间自发;移民方向主要是临近国家和地区。(任意三点)
(2)影响: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海外开发;形成族群融合;缓解国内人地矛盾。
【详解】(1)特征:根据“我国的海外移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秦祚虽短,但其海外移民却不少”明清以来,‘闽、粤之轻生往海外者’”可知,我国古代海外移民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根据材料“据说徐福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诈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与百工五谷移居日本,为日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良由生齿日繁地狭人稠,故无地无家之人,一往海外,鲜回家者”可知,移民的动因复杂多样,苛政、灾荒、军事征服等;从移民的组织看,根据材料“周武王克殷后封箕子于朝鲜,箕子必当随带一批移民前往。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海外移民”“这种铤而走险,违禁出走海外谋生的尤以福建、广东人向东南亚移民为最多”可知,移民组织形式有政府主导和民间自发;从移民去往地区看,移民方向主要是临近国家和地区。
(2)影响:根据材料“良由生齿日繁、地狭人稠”可知,移民缓解人地矛盾;根据材料“同当时的希腊人、波斯人和亚美尼亚人长期融合,形成土耳其人”可知,移民形成族群融合;根据材料“但客观上却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迁入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知,移民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海外开发。
18.[中国古代农业](14分)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凭借着“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高密度小农经济,中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并在很长时间内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世界。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组织,构成中国古代、近代的基本社会经济单位,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很低的运作成本,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产物。但是,小农经济又不是孤立于中国“大生态环境”之外的事物,它不得不受到外在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根本制约。
——摘编自林刚《中国近代工业与小农经济》
材料二 基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及个体小农在人口数量上的空前增长,突破一亿大关,宋代的商品经济达到了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高峰。宋代个体小农除了继续从事传统的粮食生产外,还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进行家庭养殖,以及季节性地从事兼业活动。陆九渊《与张元鼎书》分析金溪农民在农闲时从事制陶业后总结说:“今时农民多困穷,农业利薄,其来久矣,当藉他业以相补助者,殆不止此。”当时农户一遇农闲,他们便进入市场,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只要有条件,有机会,他们无不为之。
——摘编自穆向丽 巩前文《小农经济:形成、发展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很低的运作成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发展到宋代出现的新趋向,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古代农具的不断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政府政策推动。
(2)新趋向:由男耕女织到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积极作用: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小农营生途径;利于缓解宋代人多地少的压力;有利于打破四民界限,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构成中国古代、近代的基本社会经济单位,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很低的运作成本”,得出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从古代农具的改进分析,得出古代农具的不断改进;从耕作技术水平分析,得出耕作技术的提高;从政府层面分析,得出政府政策推动。
(2)新趋向:依据材料“宋代个体小农除了继续从事传统的粮食生产外,还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进行家庭养殖,以及季节性地从事兼业活动”,得出由男耕女织到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
积极作用:依据材料“ 基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及个体小农在人口数量上的空前增长,突破一亿大关,宋代的商品经济达到了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高峰”,得出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宋代个体小农除了继续从事传统的粮食生产外,还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进行家庭养殖,以及季节性地从事兼业活动”,得出拓宽了小农营生途径;依据材料“今时农民多困穷,农业利薄,其来久矣,当藉他业以相补助者,殆不止此。”,得出利于缓解宋代人多地少的压力;依据材料“当时农户一遇农闲,他们便进入市场,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只要有条件,有机会,他们无不为之。”,得出有利于打破四民界限,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中国古代早期,就出现了对某些特定的产品采取专门售卖的方式来获取一定财政收入的政策,齐国是最早开始采取这种专卖制度的国家。在汉武帝时期,酒类也纳入了专卖对象的范畴。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基本的政策都是承继汉朝。唐中后期,禁榷制度又发生了改变,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通过禁榷制度解决了军费短缺的问题。到了宋代,禁榷制度更加完善且特点尤为突出,专卖的品种数量增加。在此之后的朝代几乎都采用禁榷之法来增加财政收入。
——摘编自郭越《宋代禁榷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禁榷制度演变的主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禁榷制度的影响。(6分)
【答案】(1)主要因素:商品经济发展;统治者政策调整;控制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受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评分标准:4点满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影响:积极: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军费短缺等问题;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消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私商对国家的不满,引发社会矛盾。(评分标准: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唐中后期,禁榷制度又发生了改变”和“到了宋代,禁榷制度更加完善且特点尤为突出”可知,统治者政策调整和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据材料“代几乎都采用禁榷之法来增加财政收入”可知,控制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据所学知识可知,禁榷制度还受到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0、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2)本题是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积极方面,据材料“朝代几乎都采用禁榷之法来增加财政收入”可知,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据材料“通过禁榷制度解决了军费短缺的问题”可知,缓解军费短缺等问题;据材料“取这种专卖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统治。消极方面可以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私商对国家的不满,引发社会矛盾等角度进行说明。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京杭大运河正是其中代表。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盛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其南起余杭,北至北京,贯通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全长约1794公里。京杭大运河还沟通着海河、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自古以来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高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路线,更是世界级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通南北连古今》
结合京杭大运河隋唐与元朝示意图的变化,说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政治史。(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从隋唐到元朝,大运河的走向有着巨大的改变。作为联通南北经济的“命脉”,大运河走向的改变实际上代表着隋唐到明清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
元朝大运河则“截弯取直”,北部河道向东移动,不再经过洛阳,南北航程缩短。隋朝时,长安、洛阳是国家的统治中心,也是统治者普遍认同的中原大地,所以本地区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以“安史之乱”为导火索接连引发的藩镇割据、五代混战,再加上辽、金、元的三次“对宋攻战”,中原地区彻底丧失了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元政权起源于长城内外,东北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战略地区,因此北京(元大都)彻底取代了长安洛阳,成为新的军政中心。仅仅凭借北方经济生产,并不足以保证北京的正常运转及北方长城的正常维护。元大运河不仅为北京城提供了经济后盾,而且也为长城防御体系以及对东北的控制提供了经济助力。因此,元朝大运河在开凿之时,不再需要考虑“中原”这个支点,仅仅需要把元大都与江南直线连接起来便好,因此便“由弯变直”。
总之,京杭大运河航道的变化折射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格局的演变,所以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政治史。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公元前486年至今(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京杭大运河还沟通着海河、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自古以来.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高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论题拟定为“从隋唐到元朝,大运河的走向有着巨大的改变。作为联通南北经济的‘命脉’,大运河走向的改变实际上代表着隋唐到明清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
其次,根据材料“元朝大运河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大运河则“截弯取直”,北部河道向东移动,不再经过洛阳,南北航程缩短。根据材料“隋唐京杭大运河示意图”,可知隋朝时,长安、洛阳是国家的统治中心,所以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结合“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可知,以“安史之乱”为导火索接连引发的藩镇割据、五代混战,再加上辽、金、元的三次“对宋攻战”,中原地区彻底丧失了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根据材料“元朝大运河示意图”,可知北京(元大都)彻底取代了长安洛阳,成为新的军政中心。元大运河不仅为北京城提供了经济后盾,而且也为长城防御体系以及对东北的控制提供了经济助力。根据材料“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盛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大运河在开凿之时,不再需要考虑“中原”这个支点,仅仅需要把元大都与江南直线连接起来便好,因此便“由弯变直”。
总之,京杭大运河航道的变化折射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格局的演变,所以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政治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