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碱及其性质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双氧水 C.浓盐酸 D.烧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gNH4NO3与60g尿素CO(NH2)2肥效相同
B.在mH2O和n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m:2n
C.3g碳在100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03g二氧化碳
D.T℃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T℃,溶液质量不变
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将不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 加入适量的氧化钙
D 除去部分变质烧碱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
A.A B.B C.C D.D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可用通入足量灼热氧化铜的方法
B.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可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的方法
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木炭粉可用隔绝空气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加水过滤的方法
5.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
A.碳酸钠 B.火碱
C.消石灰 D.生石灰
二、选择题
6.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名称是( )
A.沼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B.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
C.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 D.烧碱、火碱、苛性钠
7.为了探究NH3是否能够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NH3
B.装置②固体变红,装置③中固体变蓝,证明NH3具有还原性
C.该实验无需尾气处理装置
D.装置②中发生的反应为:3CuO+2NH33Cu+N2+3H2O
8.当碱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A.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硫酸 C.稀盐酸 D.硼酸
9.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① 证明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② 确定成分 取样,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③ 确定成分 取样,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④ 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C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
10.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 B.倾倒液体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给液体加热
1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生石灰固体 B.食盐水 C.浓硫酸 D.碳酸氢铵固体
12.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因变质而质量增加的是( )
A.固体烧碱 B.氯化钠 C.大理石 D.浓硫酸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C.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使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木条是否熄灭
D.除去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固体,过滤
14.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选项 保存方法 原因
A 生石灰应密封保存 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等物质反应
B 浓硫酸应密封保存 浓硫酸在空气中易吸水
C 浓盐酸应密封保存 浓盐酸易挥发
D 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A B.B C.C D.D
15.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火碱洗去灶台的油渍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三、综合应用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四种物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2)物质D是 。
探究二:设计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图二所示。
(3)样品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试剂甲是 溶液;
(4)第Ⅲ步实验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证明药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 ;第Ⅳ步所得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
17.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内容如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全诗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流程图表示如图:
①过程①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②生石灰溶于水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填“吸热”“放热”之一)。
③写出过程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倒入烧杯中,慢慢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加入MgSO4溶液400g时(图中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
②当加入MgSO4溶液240g时(图中A点),试通过计算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8.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中碳、氮原子个数比为 ;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氮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 12 千克尿素,其最多可为农作物补充氮元素 千克;
(3)尿素一般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实验室的石灰水也要密封保存,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容易形成一层白膜,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参考答案:
1.AD
2.AB
3.CD
4.CD
5.BC
6.D
7.C
8.D
9.A
10.D
11.A
12.A
13.C
14.D
15.B
16. Na2SO4、Na2CO3/Na2CO3、Na2SO4 NaOH 大于 BaCl2 有气泡产生,上层清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第Ⅱ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上层清液仍为红色 NaCl、BaCl2、HCl
17.(1) 分解 放热
(2) MgSO4、Na2SO4 16%
18.(1)1:2
(2)5.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