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在Cu2(OH)2CO3→CuO→CuCl2→Cu(OH)2各步转化的化学反应中,不包括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向一定质量的 Mg(NO3)2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a 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 a 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滤渣中可能有铜
B.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滤液中一定有 Mg(NO3)2 、Zn(NO3)2和 Fe(NO3)2,可能有 Cu(NO3)2
D.充分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ag加入到一定量的bg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蓝色滤液(不饱和)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的质量一定大于bg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滤液中一定含有Ag+、Cu2+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炭粉恰好完全反应
B.过量的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D.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
5.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二、选择题
6.“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鉴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水样,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差异
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C.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向集气瓶内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D.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8.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多 B.0~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快
C.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D.t2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9.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下列做法不适当的是( )
A.不用铁制容器配置波尔多液
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品的失火
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D.用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图像表示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
B. 图像表示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
C. 图像表示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图像表示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装置内压强的变化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钉置于稀硫酸中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13.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N
C.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溶液一定都能导电
B.溶液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小 B.生铁和钢性能完全相同
C.用铁锅炒菜利用铁的导热性 D.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因为黄金的熔点高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和锡箔纸也能生火?”如图1将锡箔纸剪成“”形状,将锡箔纸的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锡箔纸即可燃烧 上述实验利用了金属的 性
(2)月饼包装袋中常放入铁粉包以防止其变质,其中铁粉的作用是 ;请写出一个能验证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3)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
(4)在Cu(NO3)2 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5)小明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于是取合金粉末13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计算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17.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同学们开展了有关金属活动性及相关反应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1)小丽提供了一份不完整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如下:
K、Ca、Na、Mg、①、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①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
探究二:镍(Ni)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常用于电镀。小刚为比较镍、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小刚作出如下猜想。
(2)猜想一:镍>铁>银猜想二: 猜想三:铁>银>镍
【实验验证】
(3)实验方案如下。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镍片上有细小的气泡生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镍位于H之前
实验2 将铁片加入到NiSO4溶液中 铁片上有松散的固体生成
【实验结论】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探究三:小聪同学将锌和银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所得混合物进行了探究。
(4)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聪将充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③取分离后所得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分离所得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
探究四: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 40.0 60.0 8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2 0.4 0.5 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5)①经分析在第一次实验结束后, 完全反应完了。
②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 g。
③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 (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8.金属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材料。
(1)如图1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2,那么a元素是 (写元素名称)。
(2)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发现A中铁丝燃烧,B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A集气瓶中加入水的目的是 。
(3)在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将铁粉加入到盛有硫酸铝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一定有 (填写序号)。
①Al3+②Al3+、Fe2+③Al3+、Fe3+④Fe2+、Cu2+⑤Al3+、Fe2+、Cu2+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
①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要证明实验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还需将装置如何改进 ?
(5)洛阳栾川县素有“中国钼都”之称,栾川钼业公司生产的钼酸铵【(NH4)2MoO4】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三氧化钼。请计算98kg的钼酸铵,完全分解可以制得三氧化钼多少千克 ?
参考答案:
1.AC
2.BC
3.BC
4.AD
5.AD
6.A
7.A
8.D
9.B
10.C
11.D
12.A
13.C
14.C
15.C
16.(1)导电性
(2) 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3)由于铝较为活泼,接触到空气的氧气能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铝与其他物质反应
(4) Zn2+、Fe 2+ 小 Fe+Cu(NO3)2=Fe(NO3)2+Cu或Fe+2AgNO3=2Ag+Fe(NO3)2
(5)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1g,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5%。
17.(1)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铁>镍>银
(3) 把镍片伸入稀硫酸中 铁比镍活泼
(4) Zn+CuSO4═ZnSO4+Cu 银、铜、锌
(5) 硫酸/H2SO4 0.5 设:锌的质量为x,
,x=16.25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为16.25g。
18. 26.98 碳 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② 3CO+Fe2O32Fe+3CO2 气体在通入氧化铁前,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或在玻璃管前加一个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瓶) 7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