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实验中学集体备课课件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学习世界史的要求:1、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
2、注意联系时事来学习
3、注意与中国史之间的联系16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2、学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欧洲殖民国家对其它地区的压迫、剥削,讲到了人类历史上耻辱的“血腥贸易”,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其它人民的血肉之躯上,以此达到他们聚敛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西方国家进一步加紧对外扩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扩张加剧。它们从攫取原料和开辟市场,发展到直接霸占大片领土。毛主席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就是告诉我们,人民在压迫中时间长了,总会有反抗的。今天我们就接着上节课“殖民地的压迫”,学习今天“殖民地反抗”的内容。我们就通过几个具体国家的事例,来了解一下有关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内容。教学过程●课文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探究一 :
印度民族英雄—
章西女王印度民族起义的原因日不落帝国——英国印度压迫 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于是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和政治的统治。 英国的压迫与剥削的措施,严重影响了印度地区的发展,更引起了人民的极大不满,反抗情绪不断高涨。反抗战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作用是怎样? 印度民族大起义并未取得胜利。但是这场战争却表现出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而且,沉重的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气焰。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4、你能想起和章西女王同时期中国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大事吗?结果怎么样?
【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探究二 “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
(1)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18世纪后半期,英、法、荷也相继侵入拉丁美洲,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原因:经济方面,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大肆掠夺财富,可是这些行为对于殖民地的经济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政治方面,处于最上层的是西班牙白人官吏,其次是土生白人。混血人种集团构成了殖民地小资产阶级的基本核心,是反对殖民统治的一支骨干力量。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最受歧视和压迫,成为日后革命军队的主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经济、政治的双重压迫,必然会激起人们的反抗。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掠夺金银开辟种植园
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1)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有何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等。
(2)你说如何看待玻利瓦尔这个历史人物?
称誉他为“南美的解放者”.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玻利维亚。6、课堂讨论南美的解放者 : 玻利瓦尔战斗中的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杯博卡青年队夺冠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 (1)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2)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3)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教学反思奴隶贸易中非洲人的反抗
? 导读:奴隶贸易带有浓厚的血腥罪恶性,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可耻的一页,因此从一开始便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反抗。无论是在非洲、美洲,还是在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途中,到处都留下了黑人反抗的事迹。
?15世纪中叶,当葡萄牙人刚开始在西非海岸贩卖黑奴的时候,居住在佛得角和几内亚附近岛屿上的比萨吉奇人就用毒箭射击他们,并烧毁了葡萄牙商队的住所。卡谢岛和比扎戈斯岛也发生过类似的反抗活动。
?随着奴隶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非洲人的反抗也更加激烈。一些非洲酋长和国王通过法令,采取措施限制或禁止输出奴隶。例如,贝宁奥巴国王在1516年开始限制输出男性奴隶,后来这种限制扩大为禁止输出一切成年男性。16世纪初,刚果国王阿方索一世写信给葡萄牙国王约翰三世,谴责葡萄牙从事奴隶贩卖活动。后来,刚果王国还规定自由民不能被出售,并组成一个王室委员会进行检查。刚果郡国恩辛加女王与其父也曾设法阻止葡萄牙人在当地贩卖奴隶。安哥拉地区的恩津加女王则是领导抗葡斗争的英雄,在1623年继承恩东戈王位后,她不仅要求葡萄牙殖民当局废除不平等条约,而且给从葡占领土上逃亡的奴隶以避难权,并领导抗葡斗争直到1656年。
?16世纪初,刚果、安哥拉地区的人民群众开始组织武装团体进行反抗,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雅加人。他们经常对一些从事贩奴活动的村庄发动突然袭击,摧毁那些效忠欧洲人的王国和酋长国,把被俘的奴隶释放出来,吸收他们加入自己的团体。此外,非洲别的地区也出现了不少零星反抗,例如,17世纪80年代,一艘英国贩奴船因气候突变返回戈雷岛,非洲人向这艘船和停泊在岸边的另外两艘船发动了攻击,船员几乎全被杀死,只有一名水手死里逃生,所有奴隶均获解放。1759年,利物浦贩奴船“完美”号在冈比亚河上被非洲人强占,全体船员被杀,船只下落不明。
?被捕获的奴隶们总是设法争取自由。在从内陆到沿海的贩运途中,直到装上远洋船之前,他们反抗的主要方式是伺机逃跑。因此,奴隶被带镣上锁,由全副武装的看守或奴隶贩子押送。沿海关押奴隶的屯舍也是戒备森严,以防奴隶暴动或逃跑。被装上贩奴船后,不少奴隶忧郁而死,许多感到绝望的奴隶宁死也不愿为奴,于是在海上航程出现了一些独特的反抗形式。有些跳海溺死,如1776年,英国贩奴船“希望”号刚驶离黄金海岸,奴隶们便纷纷跳海,28名男子和2名妇女溺死,船长只好返回海岸重新购买奴隶。有些绝食自杀,如1807年,美国查尔斯顿港就有两船奴隶绝食而死。更有些组织发起暴动,如1722年,一艘载有300名黑人的贩奴船驶离非洲10天后,在一次午饭时,船长走到奴隶跟前,非洲人把他包围起来,用锁链和吃饭用的大碗砸他的头部,把他打死,接着又同水手搏斗,结果死了80名非洲人。其余活下来的人,在船只驶抵牙买加途中,还曾两次企图强占船只,开船逃跑。种植园主在得知这些奴隶曾三次暴动未遂后,都不敢购买。
?1738年11月27日,一艘法国贩奴船上发生奴隶暴动,2名白人被杀,10名黑人遇害,9名幸免于难。
?1774年9月15日,法国“迪阿曼特”号贩奴船发生奴隶暴动,战斗进行了一夜。船长眼看抵挡不住,就带着余下的14名船员弃船登岸,但他们立刻被非洲人逮住,并沦为奴隶,后来才被一位荷兰船长赎回。
?1831年,一艘法国贩奴船离开非洲航行8天后,92名奴隶举行暴动。他们杀死8名船员,把其他乘客锁在船舱里,然后把船开往当时已废除奴隶贸易的塞拉利昂。但遗憾的是,奴隶反抗获得成功的只是少数,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不但赤手空拳,而且来自各个部落,操各种语言,没有任何组织,开始时只能依靠两三个大胆果敢的领导人独立行动,所以这样的暴动很容易被武器精良、组织良好的贩奴者镇压。
?奴隶被贩运到美洲后,在社会上处于最低下的地位,从事最繁重的劳动。为了生存,黑奴们不断采取逃跑、怠工、破坏和举行暴动等形式,频繁进行反抗。据统计,仅美国黑奴就举行过250多次起义。其中影响最大者,则要算1790~1803年的海地黑奴起义。黑奴们在其领导者杜桑·卢维杜尔领导下,先后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殖民军。后来,虽然杜桑受到法国殖民者背信弃义的欺骗,被捕而死,但海地人民仍然坚持斗争,最终于1804年赢得了独立,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由奴隶创建的国家。这个新生的黑人共和国颁布宪法,废除奴隶制,解放了全部黑奴。在海地革命鼓舞下,随后,拉丁美洲各地相继爆发规模宏大的独立战争,矛头直指殖民主义、封建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
?虽然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贯穿于奴隶贸易的全过程,但发人深省的是,在非洲大陆上频繁发生的掠捕当地居民为奴的行动,并没有引起较大规模的反抗和起义。当时的非洲四分五裂,分为好多王国、部落或小村社,其中许多相互敌对。大部分非洲人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仅关心自己所属的部落或村社。只要自己的小政治共同体完整无损,他们就会无动于衷地看着其他部落或村社的居民被掳掠为奴,而当武装的奴隶贩子来劫掠自己时,则无可奈何地成为暴徒的俘虏。这样,尽管他们的反抗斗争可歌可泣、充满悲壮色彩,但直至19世纪初,在欧美国家主动宣布禁止奴隶贸易之前,他们始终未能改变自身的奴隶命运。
拉丁美洲解放者
?
导语:“时势造英雄”,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在风起云涌的拉美独立战争中,“南美的解放者”应运而生!
?
?这是一尊矗立在北京朝阳公园国际友谊林的西蒙·玻利瓦尔铜像。它是全国政协委员、艺术大师袁熙坤先生,应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的邀请于2004底创作的。雕像的底座上镌刻着这位被尊为“拉丁美洲解放者”和“国父”的名言:
?“最完美的政府制度是那种能够提供最大的幸福、最大的社会安全和最大的政治稳定的制度”。
?西蒙·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拉美独立运动初期,西蒙·玻利瓦尔曾领导委内瑞拉的革命,但被西班牙军队打败。革命受到挫折,他被迫流亡海外。后来得到海地共和国的大力帮助,于1816年打回委内瑞拉,同坚持游击战争的队伍结合起来,在东部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他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答应战后分给士兵土地,革命队伍迅速壮大。1819年,玻利瓦尔率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横越安第斯山脉,在哥伦比亚的波耶加击败了殖民军。进入波哥大城,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1年,他又率军回师,解放了委内瑞拉。1822年,他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同另一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圣马丁会晤,商讨协同作战计划,肃清西班牙殖民势力。会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殖民军。1826年1月,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军向玻利瓦尔的军队投降。
?由于西蒙·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中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
?2005年7月5日,时值委内瑞拉国庆日,在朝阳公园国际友谊林,委内瑞拉驻华大使馆举行向伟大的“拉丁美洲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铜像献花仪式。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驻华大使,还定于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阳公园向“拉丁美洲解放者”铜像敬献花篮。
欧美主要国家巨变的背后
?
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非洲的古代埃及、西亚的古巴比伦、南亚的古代印度和东亚的古代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亚非文明比欧美文明早,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发展过程,也是它们对亚非国家进行殖民掠夺的过程。劳动力、生产原料和市场都是殖民者的目标,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亚非地区国家的利益。亚非国家对欧美国家巨变起着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古代中国的罗盘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二者为欧美国家历史巨变分别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可是英、法、美三国巨变过程中却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一再割地、赔款、丧权,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断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危机一步步加深。
?开辟新航路的一个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6世纪以前,欧洲就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欧洲需要外来商品,例如欧洲人为了保存肉类食品,离不开香料,而香料就是从东南亚运去的。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却很快发展为罪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欧洲人乘船携带枪支杂物到达非洲,通过各种卑鄙方式掠获非洲的黑人奴隶,卖到美洲,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是非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使亿万非洲人丧失生命,使非洲总共损失了2.1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1600年12月31日,英王伊丽莎白一世批准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负责东方贸易。第一批船只于1608年到达印度,于今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城入港。四年后英国商人经历斯沃利战役击败了葡萄牙人,由此赢得了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的信赖。1615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委派托马斯·罗伊为驻莫卧儿王朝使节,并由他与莫卧儿签订了通商条约,条约规定: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贸易据点,以此作为从欧洲运输商品过来的报答。公司主要从事棉花、丝绸、硝石、靛青和茶等日用品的贸易。印度曾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东方古国。可是,在18世纪中期以后的100多年,整个印度逐渐地被英国殖民者运用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全面征服了。英国在印度掠夺了巨额财富,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同时英国逐步把印度变为其殖民地和巨大的商品市场,使印度人民长期陷于贫困。印度对英国的巨变起着重大作用。
?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大批的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美洲金银产地被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财富,建立种植园,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等作物,屠杀和奴役美洲当地印第安人,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为了给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开始买进非洲的黑人,于是罪恶的“三角贸易”开始。奴隶贸易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它的发展,引起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最终联合起来反抗英国。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宣布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独立,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这就是当今美国的起点,美国通过自身的奋起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的巨变。
?欧美国家巨变的事实证明:万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中,我们亚非国家正迅速崛起,并且合作交流越来越多。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赶超先进,决不会让悲剧重演。
章西女王殉难记
导读:读着章西女王的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在章西女王事迹的感召下,我们更加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
章西女王
在印度,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年仅22岁的章西女王拉克西米·芭伊为了民族的尊严,率领义军英勇抵抗英国侵略者,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她是印度民族精神的象征,她的事迹永远鼓舞着印度人民。
? 芭伊小的时候名叫玛奴,出生在印度北部一个贵族家庭里,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是个勇敢的姑娘。17岁时,芭伊已出落成远近闻名的美女,年迈的章西王公看中了她的美色,更看上了她的武艺,就把她娶为王后,希望芭伊为他生一个文武双全的小王子。可是婚后不久,老王公就死了。这样,年轻的芭伊就成为深受人民喜爱的章西女王。但是好景不长,英国殖民者以老王公没有子嗣为借口,强行霸占了章西。义愤填膺的章西女王领导人民举行了起义,英勇地打击英国侵略者,成为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一支劲旅。女王作战勇敢,英姿飒爽,总是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的士气,传说她骑一匹白马,双手挥舞两把长剑,用嘴咬住缰绳,把她抱养的义子绑在身后。由于义军的其他将领没有听取女王的建议,致使起义遭到失败。
1858年6月4日,章西沦陷。女王被迫撤出章西,转移到印度北部的瓜廖儿,准备在那里和英军决一死战。 6月18日,瓜廖儿被英军攻陷,为了掩护义军主力突围,女王率领一百多名义军在北城门外断后。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女王挥舞着双刀,来回冲杀,敌人闻风丧胆,死伤无数。然而,由于叛徒的出卖和敌我实力的悬殊,义军的人数越来越少。女王带领几十名亲兵,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一条河边,只要跳过这条河就安全了。但是女王的白马由于过度疲劳,却怎么也跳不过河去,女王只好转过头来和敌人决斗。勇敢的女王率先冲入敌阵,左右奋力拚杀。敌人仓皇举枪对准女王射击。一阵弹雨过后,骁勇的女王中弹了!但她仍然硬挺着和敌人搏斗。这时,敌人已经发现了女王的身份,把她团团围在中间。美丽的章西女王此时已身负重伤,血染战袍,痛苦地伏在马背上。敌人看见女王受了伤,更加疯狂地围了上来,女王被团团包围在中间,眼看危在旦夕。
?几名亲兵趁机拼死挡住敌人,女王身边的两名女兵飞快地救起女王,把她抱到马上,撤离了战场。两名女兵心急如焚,她们知道在这个树林里,有一间小屋,是义军的联络站。小屋的主人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名叫阿比,是远近闻名的神医。只要女王能坚持到那里,就还有救。她们终于来到了小屋门口,一名女兵把女王从马上背下来,另一名大声呼唤阿比。叱咤风云的女王此时已奄奄一息,难以忍受的痛苦无情地折磨着这位坚强的女勇士,她艰难地喘着粗气。几名逃出来的亲兵关切地围在女王身边,个个泣不成声。
?阿比用心清洗了伤口,过了一会儿,女王的外伤基本止住了血,但腹部的内脏已经受到了重创,仍然流血不止。这位伟大的女英雄的鲜血已经快流尽了,女王脸色煞白,嘴唇发干。这时,远处传来英军的马蹄声,女王从昏迷中醒来,睁开那双姣美的大眼睛,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你们一定要把小王子送到安全的地方……不要让我的身体落到英国人手里……”说完女王再一次地昏迷了过去。搜索女王的英军越来越近了,已经没有时间了!几名亲兵只好含着热泪,用恒河的圣水为女王擦洗伤口的血污,缝合住腹部的伤口。然后找来一张毛毯,包裹住女王的身体。几个人很快在门外搭起了一堆柴禾,按照印度教的仪式,高高抬举着女王的忠躯,把一息尚存的女王抬到上面,点燃了柴堆。熊熊烈火吞噬了女王那不屈的娇躯。这位印度人民的好女儿,勇敢而坚强的女王走完了22岁的光辉人生。但是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印度人民和全世界一切为自由而斗争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