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备课资源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备课资源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5 23:48:52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目标 1.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2.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3.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教学重点:
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
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提问:金字塔是哪一文明古国的象征?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开始使用文字了。有了文字,人类的历史才变得容易理解。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揭开古老文字的神秘面纱。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教学过程●课文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文 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探究一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阅读第一自然段及小字内容,回答问题。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的文字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
由于这种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 大约于公元前3000多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人们就地取材,用粘土制成泥版作为“纸”,每块泥版约重1公斤,他们用削成三角形状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棍当“笔”,在泥板上勾勒出各种符号。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象木楔,所以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或“箭头字”。书写好的泥版,用火烤干,质地十分坚硬,不受虫蛀,不会腐烂,可以保存数千年。已经出土的数百万块泥版文书,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西亚许多地方,巴比伦、波斯对它略加修改,成为西亚通用的文字。[来源:Zxxk.Com]象形文字猜猜看日月山水鸟鱼文 字字母文字字母演进示意图请思考:文字的产生有何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人类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 你知道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吗?探究二 :世界三大宗教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公元前6世纪1世纪7世纪古代印度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半岛“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消灭欲望”忍受苦难,死后可以进入“天堂”信仰“真主”,信奉安拉是唯一“真主”宗教宣扬的共同思想是:忍耐服从 佛教:看课文第47页内容,在书上标出佛教的创始者、形成的时间及地理范围。 国王们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佛教要求人们“忍耐服从”以脱离苦难,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国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基督教:基督教会形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区?它的教义与佛教有何相似之处?现行“公元元年”是根据什么传说定下来的?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时的巴勒斯坦一带,其教义要求人们忍受苦难,与佛教相似;根据“耶稣出生”的传说,把他诞生之年定为公元元年;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伊斯兰教:从课本中找出伊斯兰教的创始者、形成时间、地点、主要教义和经典。
宗教的传播 基督教
圣诞节是基督教各派信徒纪念耶酥诞辰的日子。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
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拣拾彩蛋是节日期间重要的活动,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 狂欢节源于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的牧神节、神牛节、酒神节,中世纪时渐渐被罗马天主教所接受,成为基督教的节日。现在广泛流传于欧美和大洋洲地区,各国举行的狂欢节日期不同,有的是从元旦开始,有的从圣诞节开始,欧洲、美洲、大洋洲的狂欢节一般是在2月18日至20日举行,巴西的狂欢节一般是在夏末秋初的2月18至20日举行,整个活动持续3天,狂欢节盛大的游行使欢庆的人们沉浸在几近疯狂的兴奋之中。自由阅读卡 伊斯兰教
古尔邦节又叫宰生节、忠孝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献牧的意思,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这一天伊斯兰教要宰杀牛羊,炸馓子、烤全羊、烤羊腿等。有些阿拉伯人还宰杀骆驼,这可能是最大的节日食品了。
开斋节又叫肉孜节,肉孜是阿拉伯语斋戒的意思。届时要欢庆三日,家家宰牛羊,做炸馓子、油果子等食品,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
饮食禁忌:主要是不食不洁之物,这包括猪肉、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和非阿訇宰杀的动物和自死的动物,同时还禁止饮酒。自由阅读卡寒山寺六合塔灵山大佛佛教●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通过大家的精心准备与课堂展示,我们知道除了中国的甲骨文,世界上的其它民族也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特点是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服从”,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教学反思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 伊斯兰教创始人,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奠基者,出身麦加古莱西部落没落贵族家庭。父母早亡。幼时干过牧羊等杂活,后去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25岁时,与麦加富孀赫蒂彻结婚。根据麦加人的原有信仰,吸取犹太教、基督教教义,创立伊斯兰教。约在610年开始传教,遭到信仰多神的麦加贵族、富商反对。622年9月去雅德里布(后改称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630年占领麦加。当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时,病死于麦地那。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Sakyam uni 约前563—前483) 也译“释迦文”。意为“释迦族的圣者”。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是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国净饭王的儿子,属刹帝利种姓。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相传29岁出家修行,7年成佛(佛的意思是“正觉”)。此后在印度北部和恒河流域中部传教凡40余年。广收弟子。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逝世。有关释迦牟尼的传说很不一致。最早叙述他的传记约作于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