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混合运算 单元测试 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 计算 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2. 把 ,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3. 解决问题。
同学们进行队列表演,每行9人,排4行。如果每行6人,可以排 行。
4. 有 行苹果树,每行 棵,又栽了 行,现在一共有 棵.
5. 兄弟两人乘一辆Taxi从A地到B地,行驶到两地中点时,遇到两位同学,为了省钱, 人合乘到B地,司机收费 元.如果按每人乘车的路程来付费,两位同学共应付 元.
二、判断题(共7小题)
6.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
7. 的结果是 .
8. 计算 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9. 与 的差除以 ,列算式是 .
10. 丽丽在抄 时,不小心把小括号丢了,算出来的结果是 .
11. 与 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12. 除以 的商,再加上 是 .
三、选择题(共5小题)
13. 先计算乘法的算式是
A. B. C.
14. 除以 的商加上 和是多少 列成综合算式是
A. B. C.
15. 把“ ”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 B. C.
16. 一根竹竿高 米,小猴每次爬 米又滑下 米,小猴需要爬 次才能爬到竿顶.
A. B. C.
17. 把一根木头锯成 段,共用了 分钟,平均每锯 次需要 分钟.
A. B. C. D.
四、计算题(共2小题分)
18. 口算题.
(1) (2) (3)
(4) (5) (6)
(7) (8) (9)
19.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计算.
五、解决问题(共6小题)
20. 小明和丽丽看同一本书.小明第一天看 页,又用 天看了 页,正好把这本书看完.丽丽平均每天看 页,她用几天能看完这本书
21. 把一根长 的钢丝剪成 长的小段,每剪一段要付加工费 元.全部剪好共要付多少元加工费
22. 丁丁将自己做得千纸鹤送给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只,丁丁自己留了 只.丁丁原来有多少只千纸鹤
23. 星河小学举行读书月活动,把下面的科技书和故事书平均分给三年级的 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几本
24. 小巧有 个空盒子,将 只乒乓球按每 只放一盒,小巧还剩下多少个空盒子
25. 小明和小华练习投篮,得分情况如下表:
(1)小明哪次得分最高 小华哪次得分最低
(2)小明一共得了多少分
(3)小华一共得了多少分
答案
一 填空题
1. 乘,加,
【解析】
计算 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结果是 .
故答案为:乘,加,.
2.
3. 6
【解析】提示:此题考查的是乘除混合运算。
解答:同学们进行队列表演,每行9人,排4行。那么参加队列表演的人共有:4×9=36(人);如果每行6人,可以排:36÷6=6(行)。列综合算式为:4×9÷6=36÷6=6(行)。
答:可以排6行。
4.
5.
【解析】设此路程为 ,.
二 判断题
6-12.× × × × √ √ √
三 选择题
13. A
【解析】加和减属于运算中的第一级运算,级别是最低的,通常放在最后面计算;
乘和除属于运算中的第二级运算,级别中等,运算顺序高于加和减;
而乘方和开方则属于第三级运算,级别较高,通常是最优先计算的;
而上述的情况是在无括号的情况下而言的,遇见括号运算是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然括号里也遵循上述的规律.
对于A选项: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对于B选项:先计算括号里边的减法,再计算乘法;
对于C选项: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
14. C
【解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所以不用加括号,直接写出 .
15. B
16. B
17. B
【解析】(分钟);
答:平均锯一次需要 分钟.
四 计算题
18. (1)
(2)
(3)
(4)
(5)
(6)
(7)
(8)
(9)
19.
五 解决问题
20. (天)
21.
(元).
答:全部剪好共要付 元加工费.
22. (只)
23. (本).
答:每个班可以分到 本.
24. .
25. (1) 第一次;第五次.
(2) (分).
(3) (分).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