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3.6摩擦力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3.6摩擦力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10: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3.6摩擦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高度滑下, 滑到铺有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B.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下列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时,我们增大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会增大
B.图2实验时,我们压实大米是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从而顺利提起杯子
C.图3实验时,我们抽去玻璃罩内空气后,影响了电铃的振动,从而听不见声音了
D.图4实验时,我们通过改变材料改变了小车在水平面的动力大小,从而运动距离变化了
3.摩擦力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光滑材质做滑梯B.齿轮间加润滑油
C.轮胎表面的槽纹D.旱冰鞋下的滚轮
4.摩擦的存在有利有弊。下列方式为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光滑材质做滑梯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5.一个小孩用20牛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20牛 B.等于20牛
C.小于20牛 D.以上均有可能
6.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  )
A.5分钟 B.大于5分钟 C.小于5分钟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小科同学为模仿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让同一辆小车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未铺任何材料的木板上,观察并记录小车水平滑行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
(1)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等。
(2)小科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速度一时间关系图,并推测绘制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可表示水平面光滑的是   。(填图中的序号)
(3)图丙是各科学家先后对“运动和力”关系的不同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物体在不受力时会停止运动
B.伽利略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相对牛顿的观点,笛卡尔观点未涉及静止物体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E.科学观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
8.花样滑冰比赛,男选手先是单人滑行,然后托起女选手继续滑行,在这个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在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9.自行车是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1)为了骑行顺畅,自行车有些部位需增大摩擦,有些则需减小摩擦,请完成下列表格。
措施 原理
增加脚踏板花纹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小明在骑行过程中,先后用大小相同的力F1、F2踏脚踏板(如甲图),F1能使脚踏板运动,而F2却不能,这说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3)在骑行过沙地时,观察到如乙图所示情境。据此推测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并说明依据。
10.小金在做题时,看到了如下三幅图像。他整理相应信息设计如下表格,并按①②③的顺序做了部分推理。
阶段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时间 0﹣3s 3﹣6s 6﹣9s
状态 静止 向右加速 向右匀速
f和F大小关系 f=F f<F ①
F大小 2N 6N 4N
f大小 ② ③4N 4N
(1)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
(2)小金在③处填4N的依据是:在阶段二和阶段三,物体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   ,因此,两个阶段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11.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千克,它的”腹部”有吸盘。如图,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当擦窗机器人静止”吸附”在玻璃上时,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40牛的牵引力时,恰好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时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12.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
(1)当F=10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N;
(2)当F=20N时,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   。
13.小柯想从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款运动鞋中选一双鞋底更粗糙的鞋参加拔河比赛。他借助所学科学知识来判断哪双运动鞋底更粗糙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与小柯一起完成实验:
(1)小柯向运动鞋中放沙袋,用电子秤称量,使两只运动鞋的   相等。
(2)把运动鞋分别放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14.水平桌面上的某个物体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
(2)若在第9秒末以后,拉力变为4N,请定量描述物体接下来的运动情况   。
三、实验探究题
15.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   (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16.小明用同一个木块进行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木板、棉布均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1)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   。
(2)分析实验甲、乙知F甲<F乙,则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四、解答题
17.小科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不变。在初中科学学习中,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过程、现象、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解答】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它的速度不再减小,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分析;
(4)材料的改变影响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即改变的是阻力的大小。
【解答】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入射角随反射角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图2实验时,我们压实大米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从而顺利提起杯子,故B正确;
C.图3实验时,我们抽去玻璃罩内空气后,由于声音的传播介质越来越稀薄,所以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图4实验时,我们通过改变材料改变了小车在水平面的阻力大小,从而运动距离变化了,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A.光滑材质做滑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齿轮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轮胎表面的槽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早冰鞋下的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鞋底的花纹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有益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光滑材质做滑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C不合题意;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通过注入润滑油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解答】一个小孩用20牛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那么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推力与受到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那么摩擦力等于推力20N。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据此分析物体下滑速度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物体两次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无论物体与传输带相对速度是多大,只要滑动起来,摩擦力就不变了。根据两次运动中物体两次受力相同可知,物体滑下时速度相同,因此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相同,还是5min。
故选A。
7.【答案】(1)速度或初速度
(2)①
(3)A;C;E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2)根据图片可知,水平面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如果表面光滑,那么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选择即可。
(3)根据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判断。
【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或初速度相等。
(2)科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速度一时间关系图,并推测绘制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可表示水平面光滑的是①;
(3)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物体在不受力时会停止运动,即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
B.伽利略提出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会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相对牛顿的观点,笛卡尔观点未涉及静止物体,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科学推理的方式得到的,故D错误;
E:科学观点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故E正确。
故选ACE。
8.【答案】增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增大了;减小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还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解答】 花样滑冰比赛,男选手先是单人滑行,然后托起女选手继续滑行,在这个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增大的,因为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可以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减小摩擦。
故答案为:增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增大了;减小
9.【答案】(1)
措施 原理
增加脚踏板花纹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捏刹车闸(合理即可) 通过增加压力来增大摩擦(合理即可)
(2)力的方向
(3)后轮受到摩擦力向前;沙子向后运动,则其受到轮子的力的方向向后,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沙地给轮子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从脚踏板花纹、用力捏闸等角度分析解答;
(2)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根据沙子的运动方向确定车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再根据“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的指针确定后轮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2)根据甲图可知,两个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只有用力方向不同,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10.【答案】(1)f=F;2N
(2)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解答】(1)①中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F和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f=F,②中f=F,因此f的大小为2N.
(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因此在阶段二和阶段三,物体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因此,两个阶段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故答案为:(1)f=F 2N (2)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
11.【答案】(1)20
(2)竖直向下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1)当机器人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根据机器人的受力情况分析。
【解答】
(1)当擦窗机器人静止“吸附”在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机器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竖直向上;
(2)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方向向上受到40牛的牵引力时,恰好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此时机器人受到竖直向上的牵引力、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20;(2)竖直向下。
12.【答案】(1)0
(2)水平向左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产生压力;③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B对A产生压力且二者接触,但是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为0。B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石灰水为0;
(2)当A水平向左运动时,B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13.【答案】(1)重量
(2)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大小相等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的科学方法。
【解答】
(1)实验通过匀速拉动运动鞋时所测摩擦力的大小来反映鞋底的粗糙程度,因此需要控制鞋子对水平面的压力,即鞋子的重力相等。
(2)弹簧测力计无法直接测量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能通过二力平衡的条件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此需用使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14.【答案】(1)路程
(2)沿原方向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由v-t图象可知,0-3s过程拉力F=4N,3-6s过程拉力F=2N,6~9s过程拉力F=6N。由图乙可知:0-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6s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6~9秒做加速运动。结合两幅图,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4N。
【解答】(1)由图乙可知,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速度,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vt=s,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科学量是路程;
(2)由图乙可知0~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拉力=4N,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摩擦力是4N,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物体沿原方向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
15.【答案】(1)相等
(2)快
(3)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4)不是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
(2)速度减小的越快,则运动时间越短,那么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短;
(3)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解答;
(4)该实验只能探究阻力逐渐减小时物体运动距离逐渐增大的情况,而无法探究阻力消失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只能通过科学推理对阻力消失后的情形进行推断,从而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相等。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16.【答案】(1)二力平衡
(2)压力
(3)甲、丙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二者大小相等。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摩擦力大小,再根据图片确定甲和乙中哪个因素不同,最后描述滑动摩擦力与它的关系;
(3)根据实例分析改变摩擦力的方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1)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二力平衡。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F甲<F乙可知,摩擦力f甲(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即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压力相同,只改变接触面,故选实验甲和丙。
17.【答案】(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2)探究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的实验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它的速度和阻力大小有关,如果用距离反映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就必须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从初中科学实验中,寻找使用科学推理的实验即可。
【解答】(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2)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通过抽气机不断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是无法模拟真空时的情形。于是对这个实验进行科学推理得到: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即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探究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的实验。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55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0(21.8%)
主观题(占比) 43.0(78.2%)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6(35.3%)
主观题(占比) 11(64.7%)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8(47.1%) 33.0(60.0%)
解答题 1(5.9%) 2.0(3.6%)
实验探究题 2(11.8%) 8.0(14.5%)
单选题 6(35.3%) 12.0(21.8%)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光的反射定律 2.0(3.6%) 2
2 摩擦力的存在 20.0(36.4%) 5,9,10,11,12
3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15.0(27.3%) 1,2,7,15,17
4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1.0(38.2%) 3,4,8,9
5 声音的传播 2.0(3.6%) 2
6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10.0(18.2%) 5,10,12,13
7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11.0(20.0%) 9
8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5.0(27.3%) 2,6,10,13,14,16
9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0(3.6%) 1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