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3.7压强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3.7压强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10: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3.7压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 A 和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A、FB,压强分别为 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2.下列估测的数据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图书馆阅览室的声音约为100分贝
B.人耳不能听到频率约为1赫兹的声音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粒西瓜子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3.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
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
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
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
4.杭州亚运会攀岩项目将在柯桥举行,如图所示为一名攀岩运动员静止在峭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B.运动员戴上手套可以增大压强
C.峭壁对运动员双脚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安全绳索能在运动员意外掉落时减小其惯性从而起保护作用
5.小敏利用海绵、小方桌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B.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C.探究过程的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6.匀速地向以下四个容器内注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量杯 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有a、b、c三点,a、b两点位于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b、c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若烧杯甲、乙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小相等,则(  )
A.pa>pb B.pb8.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由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9.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烧杯内盛有某种溶液,如图所示,则该溶液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和pB的大小关系是 (  )
A.pA>pB B.pA=pB
C.pA二、填空题
10.生活用品的设计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酒店中供客人使用的牙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牙膏盖上面的竖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旋开组盖子。
(2)牙膏盖中间的尖头是通过   来增大压强,使用时有利于刺破牙膏封口。
11.有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物块重80牛,放在光滑墙角处(如图所示),受水平方向力F1=100牛、竖直方向力F2=12牛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地面所受压力为   牛;
(2)此时墙壁所受压强为   帕。
12.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液面的高度为h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液面的高度为h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 ,则h 与h 的大小关系为   ,p 和p 的大小关系为   ,
1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图   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两手指所受   不同。
(2)图甲中,   (左/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较明显。铅笔笔尖面积是0.5 mm2,两手指均用 3 N 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在手指处产生的压强为   Pa。
14.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分析在推动木板的过程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摩擦力   (均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5.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科学实验的器材,比如利用塑料瓶就可以完成许多实验。
(1)将装有一部分水的矿泉水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2)取一空塑料瓶,分别在瓶子侧壁的不同高度处扎两个小孔,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乙所示,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
16.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某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请问该同学的调节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图甲中的a、b是小明和小何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的压强计金属盒放大图,如图所示a金属盒比b金属盒厚,为了完成丙、丁实验,你会选择a、b中的哪种压强计   ?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7.研习小组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因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实验前,小东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如图甲所示的高度差不变,该操作的目的是   。
(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时压强计金属盒的放置要求是   。
(4)小组同学还探究了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发现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现发现有A、B两杯没有标签的液体,其中一杯是酒精,一杯是清水。为鉴别它们,小东将同一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等于h乙。他发现压强计没入A液体中的深度更大,则A液体是   。
四、解答题
18.电动微单车可有效地减轻交通压力。如图为某一电动微单车,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电动微单车 包装尺寸:1m×0.8m×0.23m 纯电续航距离:30km 最高时速:25km/h
(1)微单车轮胎上的复杂纹路可以 与地面的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
(2)电动微单车充满电后,能以最高时速匀速行驶0.8小时,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装有电动微单车的包装箱总质量为20千克,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最小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同种材料的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2)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根据F=Ps比较压力的大小。
【解答】实心长方体A和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用公式计算,因为密度和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A=pB;
根据公式F=Ps可知,因为pA=pB,且SA>SB,所以FA>FB。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根据对声音、听觉范围、速度和压强的认识判断。
【解答】A.图书馆阅览室的声音约为40分贝,故A错误;
B.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1赫兹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故B正确;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错误;
D.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粒西瓜子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Pa,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要改变压强,就要从这两方面着手,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这样可以减小游动时水对鲫鱼的阻力,而与压强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
A、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平衡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
B、压强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途径有减小受力面积和增大压力;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增大滑动摩擦力的途径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对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
【解答】
A、运动员静止在峭壁上,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A正确;
B、运动员戴上手套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峭壁对运动员双脚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安全绳索能在运动员意外掉落时不能改变其惯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的过程、现象、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相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相等,故A、B、D正确不合题意;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的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分析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再根据公式p=ρ液gh分析水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与各个选项中容器的形状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逐渐向横轴弯曲,这说明压强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小。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即水面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小。
A.量杯上口大,下口小,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故A正确;
B.烧杯上下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锥形瓶下面的部分下口大,上口小,而上面的部分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先逐渐变大,再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量筒上下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液体压强,简称液压,是指在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中,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压强 ;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深度越深,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解答】 若烧杯甲、乙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小相等,根据押题压强公式P=ρ液gh,那么甲中液体的密度比乙中液体的密度小;所以a、b两点位于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b、c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 所以b,c两点所受的压强比较,b点的压强大于c点;a,b两点比较,b、c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如果把上面的液体都取走,则a处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b处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所以有液体时,a处的压强大于b处的压强;所以A正确,Pa>Pb;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又木桶里水的深度取决于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故C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同种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水桶底部受到的压强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
9.【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分析】在图示烧杯中A、B的深度是指与水面的距离,所以A的深度大于B的深度。在同种液体中密度相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PA>PB,A选项正确。
故选A
10.【答案】(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受力面积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 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答】(1)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接触面的出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牙膏盖上面的竖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旋开组盖子。
(2)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牙膏盖中间的尖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使用时有利于刺破牙膏封口。
故答案为:(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 减小受力面积
11.【答案】(1)92
(2)10000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
(2)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解答】(1)正方体物体受到向下的F2和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支持力等于92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压力为92牛;
(2)墙壁受到的压力为100N,故压强等于
12.【答案】h1>h2;p1=p2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比较液面高度的变化;
(2)根据液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1)水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因此二者混合后,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从而时液体的总体积减小,那么液面降低,即h1>h2;
(2)粗细一致的柱体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此混合前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不变。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即p1=p2。
13.【答案】(1)乙;压力
(2)右;6×106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相等而改变接触面积。甲中铅笔在水平方向,根据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可知,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在乙中铅笔竖直放置,下面手指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手指的压力和铅笔的重力之和,二者不相等。
(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解答】(1)图乙中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两手指所受的压力不同。
(2)图甲中,右边的接触面积小于左边,因此右边手指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笔尖在手指处产生的压强为:。
14.【答案】增大;不变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1)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分析压力的变化,然后分析受力面积的变化,最后根据公式分析压强的变化;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1)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推动过程中,木板的重力不变,因此它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接触面积变小,根据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2)在推动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且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不变。
15.【答案】(1)3
(2)深度
【知识点】力的测量;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力与弹性形变大小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液体压强与溶液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解答】 (1)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的分度值为0.5N;将装有一部分水的矿泉水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2) 取一空塑料瓶,分别在瓶子侧壁的不同高度处扎两个小孔,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乙所示,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3(2)深度
16.【答案】(1)B
(2)选b;可避免金属太厚,对本实验的影响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U形管内左边的液面高于右边,说明塑料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此时只要拆下软管重新安装,就能让里面的气压与外面的气压相等。
(2)在丙和丁实验中,要控制金属盒在液体内部的深度相同。如果金属盒太厚,那么它翻转后,深度变化较大,从而对测量产生较大影响。
【解答】(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某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请问该同学的调节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
(2)为了完成丙、丁实验,我会选择b压强计,理由是:可避免金属太厚,对本实验的影响。
17.【答案】(1)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2)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
(4)酒精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有关,液体深度越大,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探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探究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探究压强大小与密度关系时,需控制深度相同。通过比较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压强大小。所以实验要确保压强计的不漏气。
【解答】(1)小东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如图甲所示的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漏气,目的是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到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控制深度相同,所以要保持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
(4)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h乙,则两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压强计浸入A液体中的深度更大,根据p=pgh可知A液体的密度小,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液体是酒精。
18.解:(1)微单车轮胎上的复杂纹路,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2)该微单车以最高时速匀速行驶0.8h行驶的路程为:
s=vt=25km/h×0.8h=20km;
(3)由压强公式p=知,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大,则包装箱与地面的最大接触面积为S=1m×0.8m=0.8m2,
包装箱对地面的压力F=G=mg=20kg×10N/kg=200N,
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
p===250Pa。
答:(1)增大;
(2)电动微单车充满电后,能以最高时速匀速行驶0.8小时,共行驶了20km;
(3)装有电动微单车的包装箱总质量为20千克,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最小压强是250Pa。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54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8.0(33.3%)
主观题(占比) 36.0(66.7%)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9(50.0%)
主观题(占比) 9(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7(38.9%) 22.0(40.7%)
解答题 1(5.6%) 10.0(18.5%)
实验探究题 1(5.6%) 4.0(7.4%)
单选题 9(50.0%) 18.0(33.3%)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压强大小比较 4.0(7.4%) 1,2
2 平衡状态的判断 2.0(3.7%) 4
3 密度公式的应用 10.0(18.5%) 18
4 压强的变化 6.0(11.1%) 6,14
5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0(3.7%) 10
6 声音的传播 2.0(3.7%) 2
7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20.0(37.0%) 11,12,13,18
8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8.0(14.8%) 4,10,14
9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6.0(11.1%) 3,4,10
10 惯性 2.0(3.7%) 4
11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4.0(7.4%) 10,11
12 液体的压强 4.0(7.4%) 7,15
13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8.0(14.8%) 16,17
14 速度与物体运动 2.0(3.7%) 2
15 力的测量 2.0(3.7%) 15
16 压力的作用效果 8.0(14.8%) 5,11,13
17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8.0(14.8%) 7,8,9,15
18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4.0(7.4%) 1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