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中图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中图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8 19:55:57

文档简介

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中图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下·成华期末)据报道,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
①人口流动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加大
②人口流动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③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④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  )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B.带动了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
C.增加了春节期间城区交通压力
D.增强了当地第一、二产业的活力
(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3.影响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就业、收入 B.就医、美容 C.政治、宗教 D.投资、旅游
4.图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2023高一下·内江月考)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6.(2023高一下·内江月考)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
A.对外交通条件 B.文化交流习惯
C.经济活动方式 D.人口迁移政策
7.(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下列情形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暑假外出旅游 B.出省务工10年
C.国外长期留学 D.某国接受他国难民
8.(2022高一下·鄠邑期末)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影响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人口流动
9.(2022高一下·鄠邑期末)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 D.气候差异
(2022高一下·伊犁哈萨克期末)小刚3岁时,爸爸从贵州农村到深圳工作,妈妈和他留守老家。但每年小刚都可以去深圳爸爸那里度假。2005年,妈妈去深圳工作,小刚也去深圳上初中,2011年小刚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大学期问,小刚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2018年,小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材料中小刚的经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到深圳上初中 B.小学去深圳度假
C.到上海上大学 D.爸爸到深圳工作
11.吸引小刚爸爸从贵州农村到深圳工作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家乡情节 B.住房条件好 C.交通发达 D.就业机会多
(2022高一下·连云期末)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例甲表示(  )
A.因跨国劳务引起的人口迁移路线
B.因政治原因引起的国际人口迁移路线
C.因灾害引起的环境移民迁移路线
D.因战争引起的国际难民迁移路线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②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
③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④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高一下·凌源月考)“招聘棉花采摘工,包吃包住、每公斤棉花1.8元,报销回家路费,不报销车费可提高至1.9元每公斤……”这是一则新疆棉花采摘工的招聘信息。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每年9~11月的采摘季,河南、成都等地都会有一大批人前往,在重庆甚至有专门发往新疆的摘棉专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大批人口前往新疆,主要是因为新疆(  )
A.棉花质量较好 B.当地收入水平高
C.交通方式便捷 D.劳动力需求量大
15.下列现象同材料中的人口移动类型不一致的是(  )
A.合肥某同学去天津上大学 B.南京市民到深圳出差
C.某领导人下乡视察工作 D.新春佳节到北京旅游
二、综合题
16.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   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和   ,原因是   。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和   ,判断理由是   。
(4)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   到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   到   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17.(2018高一下·江门月考)读表格中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表
年份 1984 1985 1988 1993 1995
流动人口(万人) 2000 4000 5000 6000 8000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2)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③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概念
【解析】【点评】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然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1.由材料可知,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①正确;人口流动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进行就业,在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的人不回家过年,从而出现了反向春运,与环境关系不大,②错误;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而大量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向人口发达地区,③正确;从材料“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可知,人口流动以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为主,④错误。
故答案为:D。
2.A.反向春运的人口,是在短时间内,到城市里去过春节,对当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A错误;
B.由于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孩子到城市里度过春节,那么会带动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市场,B正确;
C.春节期间城区交通压力变化不大,C错误;
D.农村老人和少年儿童到城市度过春节,不会给迁入地(城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活力起到增强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A
4.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3.A、图中①表示亚洲人口迁往美国,主要原因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高,A正确;
BD、就医、美容,投资、旅游均是短期的人口流动,没有改变定居地,不属于人口迁移,BD错误;
C、亚洲大部分国家政局较为稳定,宗教矛盾冲突少,C错误。
故答案为:A。
4.①②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③④人口迁移发生在美国国内,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综合上述分析,①②错误,③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图示:该地区人口迁入较多的为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经济因素。
6.【答案】C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同为长三角的安徽、江苏流入上海人数较多,浙江流入上海人数较少。分析其形成原因,江苏、浙江对外交通条件都很优越,A错误;都位于华东地区,文化习惯差异不大,B错误;三地人口迁移政策并无太大区别,各省份政策差异较小,D错误;浙江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网络营销,需要大量劳动力,大量吸引了其他地区人口流入的同时,也稳定了本省份人口的流出,导致浙江省流入上海市的人口比较少,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经济因素。
7.【答案】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
【解析】【分析】由于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暑假外出旅游很快就会回到原本居住地。所以人口居住地没有发生长期或永久的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A正确。出省务工10年、国外长期留学与某国接受他国难民的人口居住地均发生长期改变,均属于人口迁移,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8.【答案】A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是家庭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其属于社会因素,A正确;经济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通常情况下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B错误;行政因素一般是政策或行政区划改变造成的人口迁移,C错误;本题中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其居住地发生了永久或长期性的改变,属于人口迁移,而不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短期的离开而后又返回原居住地,D错误。故本题选A。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9.【答案】B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气候差异都会影响到人口迁移,但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答案】10.B
11.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10.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小刚去深圳度假属于短时间的外出,没有居住地的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B项符合题意要求;到深圳上初中,到上海上大学,爸爸到深圳工作,居住地发生变更,且发生长期性的改变,属于人口迁移,ACD不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为:B。
11.由材料可知,小刚家祖籍位于贵州农村,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而深圳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所以经济因素是吸引小刚爸爸去深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D正确;离开家乡去深圳,家乡情节没有体现出来,A错误;住房条件好、 交通发达,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2.A
13.D
【知识点】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1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路线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是二战以后的世界人口迁移的特征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而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收入更高,跨国务工是主要原因,A正确;二战以后政治较稳定,世界战争结束,灾害引起的环境移民范围没有那么大,B、C、D错误。故选A。
13.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持续的时间不长,①错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收入高,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由于外籍工人增多,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②、④正确;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并非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③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答案】14.D
15.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14.根据材料大批人口前往新疆采摘棉花,新疆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棉花种植面积大,采摘季节劳动力需求量大,D正确;棉花品质和交通便捷均不是新疆吸引人口的主要因素,AC错误;相比较东部地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低,B错误。故答案为:D。
15.根据上题可知,人口前往新疆主要是短期行为,属于人口流动。合肥某同学去天津上大学属于人口迁移;出差、下乡视察工作以及到北京旅游均属于人口流动。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16.【答案】(1)行政
(2)A1到B1;C1到A2;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3)A1到A2;C1到C2;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
(4)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
【解析】【分析】(1)A、B、C表示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2)和(3)人口迁移需要跨越行政界线,故只有A1到B1和C1到A2属于人口迁移,而A1到A2和C1到C2则不属于人口迁移。(4)国内人口迁移从区域空间上看,分别有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和城市到农村四类,其中发展中国家以农村到城市为当前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基础概念、分类及世界人口迁移特点。试题难度小,掌握好教材基础内容即可作答。
17.【答案】(1)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2)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根本原因
【知识点】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2)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大,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点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的方向:从中西部迁往东部;从乡村迁往城市(从内陆迁往沿海和工矿区);目前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1 / 1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中图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下·成华期末)据报道,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
①人口流动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加大
②人口流动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③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④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  )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B.带动了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
C.增加了春节期间城区交通压力
D.增强了当地第一、二产业的活力
【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概念
【解析】【点评】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然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1.由材料可知,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①正确;人口流动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进行就业,在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的人不回家过年,从而出现了反向春运,与环境关系不大,②错误;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而大量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向人口发达地区,③正确;从材料“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可知,人口流动以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为主,④错误。
故答案为:D。
2.A.反向春运的人口,是在短时间内,到城市里去过春节,对当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A错误;
B.由于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孩子到城市里度过春节,那么会带动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市场,B正确;
C.春节期间城区交通压力变化不大,C错误;
D.农村老人和少年儿童到城市度过春节,不会给迁入地(城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活力起到增强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3.影响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就业、收入 B.就医、美容 C.政治、宗教 D.投资、旅游
4.图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3.A
4.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3.A、图中①表示亚洲人口迁往美国,主要原因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高,A正确;
BD、就医、美容,投资、旅游均是短期的人口流动,没有改变定居地,不属于人口迁移,BD错误;
C、亚洲大部分国家政局较为稳定,宗教矛盾冲突少,C错误。
故答案为:A。
4.①②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③④人口迁移发生在美国国内,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综合上述分析,①②错误,③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3高一下·内江月考)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图示:该地区人口迁入较多的为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经济因素。
6.(2023高一下·内江月考)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
A.对外交通条件 B.文化交流习惯
C.经济活动方式 D.人口迁移政策
【答案】C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同为长三角的安徽、江苏流入上海人数较多,浙江流入上海人数较少。分析其形成原因,江苏、浙江对外交通条件都很优越,A错误;都位于华东地区,文化习惯差异不大,B错误;三地人口迁移政策并无太大区别,各省份政策差异较小,D错误;浙江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网络营销,需要大量劳动力,大量吸引了其他地区人口流入的同时,也稳定了本省份人口的流出,导致浙江省流入上海市的人口比较少,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经济因素。
7.(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下列情形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暑假外出旅游 B.出省务工10年
C.国外长期留学 D.某国接受他国难民
【答案】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
【解析】【分析】由于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暑假外出旅游很快就会回到原本居住地。所以人口居住地没有发生长期或永久的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A正确。出省务工10年、国外长期留学与某国接受他国难民的人口居住地均发生长期改变,均属于人口迁移,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8.(2022高一下·鄠邑期末)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影响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人口流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是家庭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其属于社会因素,A正确;经济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通常情况下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B错误;行政因素一般是政策或行政区划改变造成的人口迁移,C错误;本题中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其居住地发生了永久或长期性的改变,属于人口迁移,而不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短期的离开而后又返回原居住地,D错误。故本题选A。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9.(2022高一下·鄠邑期末)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 D.气候差异
【答案】B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气候差异都会影响到人口迁移,但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2022高一下·伊犁哈萨克期末)小刚3岁时,爸爸从贵州农村到深圳工作,妈妈和他留守老家。但每年小刚都可以去深圳爸爸那里度假。2005年,妈妈去深圳工作,小刚也去深圳上初中,2011年小刚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大学期问,小刚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2018年,小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材料中小刚的经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到深圳上初中 B.小学去深圳度假
C.到上海上大学 D.爸爸到深圳工作
11.吸引小刚爸爸从贵州农村到深圳工作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家乡情节 B.住房条件好 C.交通发达 D.就业机会多
【答案】10.B
11.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10.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小刚去深圳度假属于短时间的外出,没有居住地的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B项符合题意要求;到深圳上初中,到上海上大学,爸爸到深圳工作,居住地发生变更,且发生长期性的改变,属于人口迁移,ACD不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为:B。
11.由材料可知,小刚家祖籍位于贵州农村,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而深圳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所以经济因素是吸引小刚爸爸去深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D正确;离开家乡去深圳,家乡情节没有体现出来,A错误;住房条件好、 交通发达,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连云期末)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例甲表示(  )
A.因跨国劳务引起的人口迁移路线
B.因政治原因引起的国际人口迁移路线
C.因灾害引起的环境移民迁移路线
D.因战争引起的国际难民迁移路线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②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
③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④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2.A
13.D
【知识点】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气候(2)淡水(3)土壤(4)矿产(5)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
3.政治因素
(1)政策(2)战争(3)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教育事业(2)婚姻和家庭(3)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1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路线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是二战以后的世界人口迁移的特征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而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收入更高,跨国务工是主要原因,A正确;二战以后政治较稳定,世界战争结束,灾害引起的环境移民范围没有那么大,B、C、D错误。故选A。
13.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持续的时间不长,①错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收入高,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增多,由于外籍工人增多,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小,②、④正确;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并非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③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022高一下·凌源月考)“招聘棉花采摘工,包吃包住、每公斤棉花1.8元,报销回家路费,不报销车费可提高至1.9元每公斤……”这是一则新疆棉花采摘工的招聘信息。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每年9~11月的采摘季,河南、成都等地都会有一大批人前往,在重庆甚至有专门发往新疆的摘棉专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大批人口前往新疆,主要是因为新疆(  )
A.棉花质量较好 B.当地收入水平高
C.交通方式便捷 D.劳动力需求量大
15.下列现象同材料中的人口移动类型不一致的是(  )
A.合肥某同学去天津上大学 B.南京市民到深圳出差
C.某领导人下乡视察工作 D.新春佳节到北京旅游
【答案】14.D
15.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14.根据材料大批人口前往新疆采摘棉花,新疆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棉花种植面积大,采摘季节劳动力需求量大,D正确;棉花品质和交通便捷均不是新疆吸引人口的主要因素,AC错误;相比较东部地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低,B错误。故答案为:D。
15.根据上题可知,人口前往新疆主要是短期行为,属于人口流动。合肥某同学去天津上大学属于人口迁移;出差、下乡视察工作以及到北京旅游均属于人口流动。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6.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   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和   ,原因是   。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和   ,判断理由是   。
(4)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   到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   到   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答案】(1)行政
(2)A1到B1;C1到A2;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3)A1到A2;C1到C2;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
(4)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
【解析】【分析】(1)A、B、C表示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2)和(3)人口迁移需要跨越行政界线,故只有A1到B1和C1到A2属于人口迁移,而A1到A2和C1到C2则不属于人口迁移。(4)国内人口迁移从区域空间上看,分别有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和城市到农村四类,其中发展中国家以农村到城市为当前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基础概念、分类及世界人口迁移特点。试题难度小,掌握好教材基础内容即可作答。
17.(2018高一下·江门月考)读表格中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表
年份 1984 1985 1988 1993 1995
流动人口(万人) 2000 4000 5000 6000 8000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2)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③   。
【答案】(1)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2)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根本原因
【知识点】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2)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大,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点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的方向:从中西部迁往东部;从乡村迁往城市(从内陆迁往沿海和工矿区);目前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