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课题十四 综合性学习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课题十四 综合性学习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1: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课题十四 综合性学习
1. (2022·石家庄十八县联考)学校拟开展“喜迎冬奥,燃情冰雪”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6分)
(1)下面是班级学习小组收集的与北京冬奥会相关的数据。你作为小组一员,请分析数据写出两点发现。(4 分)
数据分类 题组演练
4
3
2
1
5
6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①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网民体验过滑雪运动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滑冰运动。
②有超过一半的中国网民非常愿意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 
(2)同桌想将收集到的对联投稿给校报“2022北京冬奥会”专栏,但无意中弄混了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助他将下面的词语整理成一副完整的对联。(2 分)
冬奥 鸟巢 冰卉 雪花 九州美 华夏新
上联:         
下联:         
鸟巢冰卉(雪花)华夏新   
冬奥雪花(冰卉)九州美
4
3
2
1
5
6
2.(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下面是有关“中国元素”的四则材料,请按要求完成任务。(5分)
【材料一】近两年来,国风歌舞类节目逐渐成为晚会潮流。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凭借《唐宫夜宴》走红。虎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只此青绿》舞蹈播出后没多久,就占据了热搜榜,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
【材料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和“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别样奥运记忆;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
8
7
6
5
4
3
2
1
2.
2.
4
3
2
1
5
6
【材料三】
8
7
6
5
4
3
2
1
2.
2.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
4
3
2
1
5
6
(1)阅读四则材料,概括“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体现在国风歌舞类节目逐渐成为晚会潮流,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用足了中国元素(1分),华为处理器和中国航天器的命名都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分) 。
2.
2.
4
3
2
1
5
6
(2)阅读【材料三】,联系课文《北冥有鱼》的相关内容,说说华为给处理器命名为“鲲鹏”的用意。(3分)
示例一:鲲鹏是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塑造的形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以此命名处理器表达出华为对自主研制产品的一种美好祝愿。
示例二:鲲鹏“水击三千里”,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表明华为处理器性能强大,运算速度快,是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寓指中国科技会更强大。
(结合《北冥有鱼》内容与鲲鹏的形象特点2分,命名寓意1分)
8
7
6
5
4
3
2
1
2.
2.
4
3
2
1
5
6
3.(2022·河北十八县联考)“双减”政策出台后,引发热议。班级以此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
(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材料一】作业在精不在多,老师要控制每天布置的作业的总量,摒弃抄抄写写、重复机械的无效作业。如低年级老师可以设计字词记忆游戏,让学生在字词游戏中完成对字的记忆和对词语的理解。
【材料二】刚进入初中,班里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所以“我”的作业分为两道题:第一道题鼓励全体学生选做,让每一位学生在做出题目时都有成就感;第二道题面向60%的学生,让做出题的学生都有自豪感。
①控制作业总量;②分层布置作业。
4
3
2
1
5
6
(2)在“落实‘双减’政策,家校共同行动”主题班会上,假如你是主持人,想用下面两幅图中的一幅引出这一主题,你认为用哪一幅效果更好 请结合选图简述理由。(4分)
4
3
2
1
5
6
示例一:图1效果更好。它用饼状图的形式展示了“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教育焦虑的缓解情况,科学直观,有说服力;用它引出班会主题,更能吸引参会者对班会主题的关注。
示例一:图2效果更好。它以漫画的形式表明“双减”政策解除了“校外培训”和“家庭作业”对学生的束缚,使学生有机会去培养滑板、篮球、绘画、提琴、乒乓球等兴趣;画面生动形象,用它引出班会主题,更能吸引参会者对班会主题的关注。
分析选图理由充分3分,语句通顺1分。如果认为两幅图效果都好,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4
3
2
1
5
6
4. (2022· 浙江湖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学习任务。(12分)
【材料一】 碳 中 和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人民网)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跨学科·生物·化学
4
3
2
1
5
6
【材料二】
碳排放预算
    
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球碳预算额度总量为10000亿吨。
(来源:新华网)
2011年
已用掉52%的预算额
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全
世界共排放5150 亿吨
2045年
据预算,若不采取
行动降低现有排放,
将在2045年超支
4
3
2
1
5
6
【材料三】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新华网)
4
3
2
1
5
6
【材料四】
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
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
●做好“加减法”,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动作为
●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就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
对中国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当前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比较高,大量排放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正在大力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4
3
2
1
5
6
【材料五】
  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7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六】
  据悉,2022年湖州计划新造林8 700亩,目前已落实绿化造林地块9 014亩,施工完成 4 700亩,种植苗木5.7万株,绿化造林正有序推进。2022年湖州将全面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开展碳汇试点探索。
(摘自“人民网精选资讯”)
4
3
2
1
5
6
(1)从上面材料看,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分),控制地球升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分)。
4
3
2
1
5
6
(2)根据上面材料和语文知识积累,下列推论与上面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峰,山峰、高峰的意思。“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峰值越高,对“碳中和”越有利。
B.汇,汇合、聚合的意思。“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就能达到“碳中和”目标。
C.“绿色”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全部竞赛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这里的“绿电”是指煤电和光电。
D.积极参与“我为亚运种棵树”“我为亚运节度电”活动,有助于把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打造成绿色低碳亚运会。
D
4
3
2
1
5
6
【解析】根据材料四中“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就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可知A项中“峰值越高,对‘碳中和’越有利”是错误的。
根据材料一中“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可知B项中“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就能达到‘碳中和’目标”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材料五中“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7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可知C项中“‘绿电’是指煤电和光电”说法有误,煤电不属于绿电。
4
3
2
1
5
6
(3)“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该词入选“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请根据材料,推断“双碳”入选有哪些原因。(3分)
“双碳”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推进“双碳”工作十分重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推动“双碳”工作。(意思对即可)
4
3
2
1
5
6
(4)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为了保证宣传效果,需要你进行深入研究。你准备如何开展这项研究 请写出你的研究内容、研究步骤。(4分)

研究内容:什么是低碳生活。
研究步骤:①查找资料,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和方式;②做社会调查,分析社会生活中有违“低碳生活”的现象;③研究宣传稿写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内容1分,研究步骤2分,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的相关性1分)
4
3
2
1
5
6
5.(2022· 陕西中考)陕西山川壮美,人文荟萃,涌现出许多文化巨人。他们被誉为“三秦大先生”。请你参加“三秦大先生·文化大课堂”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做调查 寻足迹】请完成下面的调查提纲,开展“三秦大先生”调查活动。(2分) 调查提纲
调查对象:司马迁、张载、柳青、路遥。
调查目的:了解事迹成就,挖掘精神品格。
调查过程:
 
项目步骤 调查方式 调查任务
一 (1)    了解生平事迹
二 请教专家 挖掘精神品格
三 交流汇总 (2)   
搜集资料
起草调查报告
4
3
2
1
5
6
【活动二:抒胸臆 赞品格】请用一组排比句完成演讲稿的开头部分。(2分)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传”。
 。 今天,他的精神依然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链接资料】《史记》在描绘三千年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勇于革新,敢于革命;忧国,爱国……司马迁曾写下自己身处逆境的思索——“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若选择功业未竟而死,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只有发愤图强,完成《史记》,才能不负太史令立言之志!
(摘编自张新科《“千秋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他秉笔直书,记载
历史人物;他不负使命,成就史家绝唱;他坚忍不拔,彰显生命价值。
4
3
2
1
5
6
【活动三:表心志 继精神】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作为你的座右铭。(2分)
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深刻诠释了柳青、路遥两位先生的精神追求。
【活动四:铭教诲 树丰碑】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个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示例一:像蜜蜂一样酝酿,像鲜花一样绽放。
示例二:像山一样巍峨,像海一样宽广。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4
3
2
1
5
6
6.(2022·湖南株洲中考)某班正在筹划“好书共读,文化共建”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1分)
(1)同学们挑选了一副对联,作为班级励志名言。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2分)
   剑锋出磨砺,梅馥发苦寒。
剑锋出磨砺,梅馥发苦寒。
4
3
2
1
5
6
(2)班级准备在教室墙壁张贴一些名人画像,以丰富班级文化环境。班委会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不利于讨论有效开展的一项是(  )(3分)
A. 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画像,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B. 你要把咱们班变成国学馆吗 就知道古代,古代就好吗 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C. 我觉得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外国作家,或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的画像都可以考虑。
D. 各位,不要总盯着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嘛,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画像也可以有哇。
B
4
3
2
1
5
6
【解析】B项,“你要把咱们班变成国学馆吗”具有质疑和指责语气;“就知道古代,古代就好吗”充满埋怨和不满;“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些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吵,不利于讨论有效开展。
4
3
2
1
5
6
(3)语文课代表准备给全班同学推荐一套丛书:“大家小书”。请根据以下介绍,简要概括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不超过40个字)。(3分)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丛书既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家著作的重版,也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
“大家小书”的主要特点:
内容上,选择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和著名学者的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短篇作品(1分);形式上,文章篇幅小,书本体积小(1分);目的,注重大众化和方便性(1分)。
4
3
2
1
5
6
(4)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平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学习委员搜集了一些数据,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其中一组统计数据如下表,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信息。(3分)
2018年至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统计表
年份 报名人数 (单位:万人) 录取人数 (单位:万人) 录取率
2018 975 709.99 81.13%
2019 1031 914.9 88.74%
2020 1071 967.45 90.33%
2021 1078 1001.32 92.89%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国家统计局)

4
3
2
1
5
6
2018年至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均逐年增加,录取率逐年提高。
4
3
2
1
5
6
1.(原创题)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这幅剪纸作品的内容及寓意。(其中包含的“福”字要指明其属于哪种字体)(3分)
这是一幅以“鱼”的形象和行书“福”字为主体的剪纸作品。作品外形呈圆形,内部下方是一个游动的鱼的形象。鱼的上方驮着一个行书“福”字,在鱼和“福”字周围用莲蓬、花朵点缀。寓意连年有余,福气到。
数据预估 中考预测
1
2
2.(原创题)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5分)
 央广网武汉4月16日消息(记者凌姝 黎明)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5日),武汉市民自发上街送别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这支医疗队1月26日抵达武汉,在武汉同济医院重症、危重症病区坚守了80天,也是最后一批离鄂离汉的国家医疗队。至此,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湖北医疗队全部撤离。
  两个多月来,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所接管的重症病区在运行的69天中,共收治109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救治任务最繁重的时候,32名收治患者中有20多人接受有创呼吸支持。
  送别仪式现场,前来送行的市民、志愿者举出了“           ”的欢送横幅。医疗队队员们也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向送行的市民们致谢,告别这座战斗了两个多月的城市。
1
2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示例:武汉市民送别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2)根据语境,为前来送行的市民、志愿者拟写一则横幅。(2分)
示例:感谢首都,因为有你,武汉不怕

1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