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9 14:5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七年级阶段自查
科 学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填写班级、姓名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考试结束后,只需上
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 分)
1.被子植物的开花过程应是
①花瓣张开②雄蕊伸长 、花药裂开、花粉散开③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A.①→②→③ B.①→③→② C. D.
2.下列关于青春期、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进入青春期,男、女生均会出现第二性征 ②男性的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③胎儿生活在子宫内,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④母亲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3.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实现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处在青春期的我们
应该
A.尽量暴饮暴食加速生长发育 B.培养自制力不痴迷网络游戏
C.少运动多看书促进智力发展 D.不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4.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食醋加水来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 粒 适量的模拟酸雨 23 7%
2 100 粒 适量的清水 23 91%
A.第 1 组实验是对照组 B.种子数量选择 100 粒是可避免实验偶然性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生动地展现了生活食品
急剧的价格上涨在民众和媒体中引起的情绪。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大豆、大蒜、生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B.右图中的每一粒豆都是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成的一个果实
C.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
D.吃生姜时感觉有一定的辣味,味觉是在人的大脑形成的
6.蝗虫和草地贪夜蛾是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其发育过程如图甲和乙
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①是蝗虫生长发育的起点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1页(共 8 页)
B.图乙中的⑤与⑦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较大差异
C.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一个⑥期
D.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图甲中的②期
7.图甲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
断,并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横断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表示子叶 B.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C.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D.组成①②③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8.实验站按下图流程培育了勇敢牛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培育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胚胎早期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于良种母牛 A 的卵细胞
C.该培育过程与克隆技术原理一样
D.勇敢牛牛的遗传物质来自于良种母牛 A
9.下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界条件适宜种子不一定能萌发 B.⑥⑦组成的结构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C.①②③组成的是大豆种子的胚 D.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子叶中的有机物减少
10.如图是枝芽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1 能发育成新的芽结构 B.图中 3 能发育成枝条
C.图中 4 能发育成茎 D.图中 5 能发育成侧芽
11.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叶以下约 3 厘米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
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开的茎中,两天后新的苦瓜苗就能长成,这一技术可以提
高苦瓜的抗病性.下列培育技术中与这种苦瓜苗的繁殖方式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番茄的组织培养 B.柳树用枝条扦插成活
C.“竹稻”利用竹子开花授粉,进行杂交育种 D.“多莉”绵羊通过克隆产生
12.下图表示植物的几种生殖方式,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心插柳柳成荫”采用的繁殖技术是①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2页(共 8 页)
B.神奇的“一树开两花(紫玉兰、含笑花)”可通过②实现
C.⑤中红薯块状根发芽长出新植株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D.图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③
13.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 24 小时后,
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表面清晰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X 的 40 表面呈浑浊
4
圆纸片于其上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Y 的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
5
圆纸片于其上 则呈浑浊
A. 1、4、5 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 将培养基 2 和 3 再放在 40 ℃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表面清晰
C. 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 Y 进行治疗
D. 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14.甲、乙、丙和丁分别是细菌、青霉、酵母菌和蘑菇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细胞核
B. 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 丙生物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
D. 乙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15.探测火星是近几年的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机遇号”“勇气号”飞临火星上空和登陆火星,使人
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火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还有少量氮气、氩气,大气压
为 6~7 百帕,火星有自转和公转,火星上温度极低,为-5℃至-90℃之间,火星上已发现有液态水存在过
的证据,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火星大气中无法传播 B. 因为没有氧气火星上一定没有任何生命
C.声音在火星大气中可以传播 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
16.听觉的形成与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有关,那么听觉形
成的正确途径是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3页(共 8 页)
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③→①→②→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②→①→③→⑤
17.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18. 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 170 米。发令员在发令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A. 0.5 秒 B. 1 秒 C. 0.5 分 D. 1 分
1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
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
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甲、乙相比
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A. 乙音调较高 B. 甲响度较大
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6 分)
21.(3 分)2021 年 12 月 31 日,之江实验中学举办了迎新汇演。如图是 701 班俞卓灵同学
在汇演时演奏二胡,二胡是依靠 ▲ 发声的;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
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二胡这个乐器在演奏,是根据
声音的 ▲ 来判断和辨别的。
22.(3 分)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 ▲ 有关;
(2)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不同声音的波形。如图是两个不同的发声体 A和 B发出
的音调和响度不同的波形示意图,其中发声体 ▲ 的音调高;
(3)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 ▲ (选填“能”或“不能”)
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23.(3 分)香菇,又名香蕈,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栽培香菇约有 800 年历史,是世界上栽
培香菇最早的国家。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4页(共 8 页)
(1)香菇这种大型食用菌和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
(2)一段朽木上长满了香菇和苔藓,与苔藓相比,香菇细胞结构中没有 ▲ ,只能
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将香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
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 ▲ ,香菇靠它实现快速繁殖。
24.(4 分)宁波奉化是水蜜桃之乡。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
相互传粉。小科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
味?小科咨询果农得到以下信息:
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
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
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砧木使用。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的结构。图中 A 结构的名称是 ▲ 。
(2)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后结果,改变了 ▲ (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
的基因组成。
(3)所给信息③中描述了桃树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这种繁殖方法叫 ▲ ,该繁殖方法能够成功的
关键是 ▲ 。
25.(4 分)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甲图中 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
要功能是产生 ▲ 和分泌雌性激素。
(2)精子沿 ▲ 的路线进入并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利用图甲中字母作答)
(3)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 (选填字母)
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4)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 ▲ (选填序号)。
26.(7 分)西红柿是我国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栽培的技术和方法
多种多样,如无土栽培技术、温棚栽培技术等。但是,良好的西红柿品
种是高西红柿品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
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
柿新品种。如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萌发成[B]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
(2)西红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 ▲ 花;自然状态下,这朵花的花粉落在这朵
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 ▲ 传粉。
(3)图中[F]里有很多[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 ▲ ] ▲ 。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
它主要是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由图 G 中的[ ▲ ] ▲ 发育成的。
(4)小金说 G 图也可能是桃花的雌蕊结构图,你觉得小金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
27.(8 分)如下图所示,根据对声音的传播及特性的学习,完成以下填空。
图 4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5页(共 8 页)
(1)如图 1 所示,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填字母)。
A.推理法 B.类比法 C.控制变量法 D.转换法
(2)如图 2 所示,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
(3)如图 3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以产生声
音,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 ▲ 的振动产生,声音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 ▲ 。
(4)图 4 是人耳结构图。人内耳的结构包括 ▲ (填结构名称,下同),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
旅客闭眼乘车、乘船时,会准确辨析车船行驶速度的变化及上、下坡行驶,这与耳中的 ▲ 这两个结
构有关。这是因为它们内有 ▲ 感受器。
28.(4 分)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表格和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 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 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
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请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 ▲ 。
(4)30℃时,小金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 秒钟听到右面山
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是 ▲ 米。
三、实验探究题(共 44 分)
29.(6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
微生物生长。
(1)甲、乙两组实验对照中,自变量是 ▲ 。
(2)乙、丙对照实验可以说明微生物滋生需要 ▲ 。
(3)根据甲、乙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可应用到食物保存上我们可以采用 ▲ 法。
30.(8 分)西瓜嫁接育苗技术是克服土壤传播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在西瓜嫁接时,不同光照强度对西
瓜嫁接苗生长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选择了西瓜品种“早佳 84﹣24”100 株作为接穗,葫芦品种“将军”
100 株作为砧木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光照强度对西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100 株的平均值)
组 光照强度 6月 24 日(嫁接时) 7月 11 日(嫁接后)
别 μmol m﹣2 s﹣1 砧木茎高 cm 接穗高 cm 砧木茎高 cm 接穗高 cm
甲 100 2.8±0.2 3.1±0.2 4.0±0.2 4.5±0.2
乙 180 2.8±0.2 3.1±0.2 3.7±0.2 3.7±0.2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6页(共 8 页)
(1)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 。实验全程的最佳光照时长 12h、昼温 24℃、夜温 15℃、相对湿度 75%,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其他条件 ▲ 。
(2)实验表明,180μmol m﹣2 s﹣1 光照强度处理下,西瓜嫁接苗的砧木茎高和接穗高均显著 ▲
100μmol m﹣2 s﹣1 光照强度处理(填“高于”或“低于”),说明不同光照强度对西瓜嫁接苗生长 ▲ 。
31.(8 分)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
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⑴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
质量分数分别为 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⑵取 5 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 106 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
皿中滴入 0.1 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 37℃的恒温箱中培养 24 小时。 结果
记录如下: 培养编号 1 2 3 4 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 0 1% 2% 4% 8%
抑菌圈直径(mm) 0 2.88 5.98 5.96 6.01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
(3)实验中设置第 1 组实验的目的是 ▲ 。
(4)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32.(8 分)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衢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
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 紧
丙 钢丝 5cm 0.1mm 紧
丁 钢丝 5cm 0.1mm 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 钢丝。若实验结
果是丙的音调高,则可得出在材料、粗细和松紧等条件相同时,钢丝越短,振动频率 ▲ 。
(3)在此基础上,小金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乙和丁,发现乙的音调比丁高,小金得出钢丝振动频率高低
与松紧程度有关的结论。你觉得小金的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
33.(6 分)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
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 将它们放入 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
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7页(共 8 页)
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 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 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 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
其中的一个: ▲ 。
34.(8 分)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
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 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表:
土壤含水量(%)
萌发率(%) 20 15 10
温度(℃)
25 100 96 74
20 92 84 66
15 44 36 10
10 4 0 0
5 0 0 0
(1)除了土壤含水量与适宜的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 。
(2)根据上表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写出 1 条结论即可)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 15%时,该玉米种子在 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
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 8页(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