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知识点一、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
1.透镜: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2.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
①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②图示:
③应用实例:放大镜、老花镜。
(2)凹透镜:
①概念: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②图示:
③应用实例:近视眼镜。
(3)辨析凸透镜或凹透镜的方法:
①观察或隔着镜布去摸镜片,感觉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从而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
②可以迎着光线去透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
①概念: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②图示:如图点划线C1C2。
(2)光心:
①概念: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
②图示:如图上图中的点O。
4.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2)理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
5.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2)理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
基础自测
1.(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可知,①②④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是凸透镜;③⑤⑥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一模)装了水的球形玻璃鱼缸,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答案】A
【解析】装了水的圆形玻璃缸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放大镜其实质就是凸透镜。
故选A。
3.(2023秋·广东广州·八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的种类以及对光线起的作用分别是( )
A.凸透镜会聚 B.凹透镜会聚 C.凸透镜发散 D.凹透镜发散
【答案】D
【解析】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内蒙古包头·校考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大
D.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答案】D
【解析】A.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单指对平行光,故A错误;
B.根据光的特性可知,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像与物体是等大的,不管人离平面镜远还是近,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是等大的,因此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不会越大,故C错误;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5.(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的传播路径,甲、乙透的类型分别是( )
A.甲、乙都是凸透镜 B.甲、乙都是凹透镜
C.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D.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答案】C
【解析】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甲是是凸透镜;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乙为凹透镜,综上分析知,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主”,这是因为车身上的小水珠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
【答案】 凸透镜 会聚
【解析】[1][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对平光有会聚作用。
7.(2023·北京·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校考一模)如图所示,有一个中空的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 (选填“会聚”或“发散”)光束。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可画图辅助说明)。
【答案】 发散 见解析
【解析】[1][2]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但不是玻璃元件,则中空部分两侧的玻璃砖是中间薄、边缘厚,即两侧的玻璃相当于两个凹透镜,因此对照过去的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8.(2023秋·天津武清·八年级天津英华国际学校校考期末)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 镜,它对光具有 作用,使叶子的温度升高,而将叶子烧焦。
【答案】 凸透 会聚
【解析】[1][2]圆形的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平行的太阳光会聚在一起,会聚点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叶片被烧焦,所以如果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
知识点二、透镜的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
1.焦点: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的焦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实焦点。如下图甲。
(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F)。凹透镜也具有两个焦点,分别位于凹透镜两侧。由于凹透镜的焦点是由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叫虚焦点。如上图乙。
2.焦距
(1)定义: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上两图中已标出焦距。
(2)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凹透镜对光线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3)相同口径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作用就越强,光线通过透镜后偏折得越厉害。
(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
②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乙;
③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如图丙。
甲 乙 丙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
②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焦点,则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乙;
③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如图丙。
甲 乙 丙
基础自测:
9.(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B.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D.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B
【解析】A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这个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是实焦点,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实焦点。故AC正确,AC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称为焦距。故B错误,B符合题意;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后将会聚于焦点处,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若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等于20cm
C.一定小于20cm
D.可能小于20cm,也可能大于20cm
【答案】C
【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即像距为20cm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20cm,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3秋·江苏·八年级校考期末)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光斑并非最小最亮,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D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相当于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之前是会聚光线,经过焦点之后又会变成发散光线,光斑并非最小最亮,表明其可能是焦点之前,也可能是焦点之外。故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春·河南新乡·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最简单的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 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答案】 主光轴 焦点
【解析】[1]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也通过透镜的光心,我们将这条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2]凸透镜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上,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13.(2023秋·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请将所示光路补充完整。
【答案】 ,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
1.实际生活中有些光学元件既用到了面镜,又用到了透镜,解决这类问题,可用综合分析法,即综合各种元件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或填充相应的光学元件。
2.判断透镜类型的技巧:用虚线延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做比较
(1)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外侧→凸透镜;
(2)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内侧→凹透镜。
3.透镜光路作图方法:
判断透镜类型→判断所给光线的特点→根据三条特殊入射光线的折射特点作图。
4.利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寻找像点
物体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后都可能成像,寻找像点的方法:通过物体上的某点A,向透镜引出任意两条特殊光线(可以是过光心的光线、过透镜焦点的光线或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中的两条),若出射光线能相交于一点,则该点为物体上A点的实像点;若出射光线不能相交于一点,但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则该点为物体上A的虚像点。
5.光学综合作图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要根据以下内容完成光路图:
(1)平面镜与凸透镜的联系:平面镜的反射光线也是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
(2)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基础自测:
14.(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在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平行光线被发散,所以是凹透镜。如图所示:
[2]要相交的光线平行,不再相交,光线被发散了,是凹透镜。如图所示:
15.(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物理现象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灵活应用。比如研究凸透镜能成实像时,焦点以外的某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有的折射光线都被会聚在同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这个点光源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请你较准确地画出S发出的光线S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F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一个点光源,点O为光心)
【答案】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这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为S的像点;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像点,据此可作出SA光线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6.(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用一条光线照射凸透镜,折射光线a恰好经过凸透镜另一侧焦点。然后经水平地面上的平面镜反射,请在图中画出a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答案】
【解析】图中提供的是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该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对应的入射光线应与主光轴平行;图中的折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画出法线(用虚线),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7.(2023·重庆·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A射到凹透镜上。请画出:
(1)点光源S的位置;
(2)光线OA的入射光线;
(3)光线OA经凹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答案】
【解析】(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画出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发光点S的位置;
(2)连接S和反射点(入射点)O,SO为入射光线;
(3)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18.(2023秋·广东茂名·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经凹透镜折射的一束光入射向水面,请在图中画出凹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并画出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和在水面的反射光线。
【答案】
【解析】凹透镜的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虚焦点;折射光线射到水面后发生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作出反射光线,同时根据法线画出折射光线,由于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图如下
19.(2023·黑龙江哈尔滨·校考一模)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由图示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过焦点,此折射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再根据: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大概确定折射光线,所以作图如下: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
第五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知识点一、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
1.透镜: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2.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
①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②图示:
③应用实例:放大镜、老花镜。
(2)凹透镜:
①概念: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②图示:
③应用实例:近视眼镜。
(3)辨析凸透镜或凹透镜的方法:
①观察或隔着镜布去摸镜片,感觉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从而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
②可以迎着光线去透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
①概念: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②图示:如图点划线C1C2。
(2)光心:
①概念: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
②图示:如图上图中的点O。
4.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2)理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上,而是指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如图。
5.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2)理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如图。
基础自测
1.(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一模)装了水的球形玻璃鱼缸,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3.(2023秋·广东广州·八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的种类以及对光线起的作用分别是( )
A.凸透镜会聚 B.凹透镜会聚 C.凸透镜发散 D.凹透镜发散
4.(2023·内蒙古包头·校考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大
D.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5.(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的传播路径,甲、乙透的类型分别是( )
A.甲、乙都是凸透镜 B.甲、乙都是凹透镜
C.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D.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6.(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主”,这是因为车身上的小水珠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
7.(2023·北京·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校考一模)如图所示,有一个中空的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 (选填“会聚”或“发散”)光束。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可画图辅助说明)。
8.(2023秋·天津武清·八年级天津英华国际学校校考期末)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 镜,它对光具有 作用,使叶子的温度升高,而将叶子烧焦。
知识点二、透镜的焦点、焦距及三条特殊光线
1.焦点: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的焦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实焦点。如下图甲。
(2)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F)。凹透镜也具有两个焦点,分别位于凹透镜两侧。由于凹透镜的焦点是由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叫虚焦点。如上图乙。
2.焦距
(1)定义: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上两图中已标出焦距。
(2)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凹透镜对光线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3)相同口径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作用就越强,光线通过透镜后偏折得越厉害。
(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再拿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
②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乙;
③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如图丙。
甲 乙 丙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甲;
②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焦点,则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乙;
③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如图丙。
甲 乙 丙
基础自测:
9.(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B.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D.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10.(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等于20cm
C.一定小于20cm
D.可能小于20cm,也可能大于20cm
11.(2023秋·江苏·八年级校考期末)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光斑并非最小最亮,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2.(2023春·河南新乡·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最简单的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 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13.(2023秋·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请将所示光路补充完整。
知识点三、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
1.实际生活中有些光学元件既用到了面镜,又用到了透镜,解决这类问题,可用综合分析法,即综合各种元件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或填充相应的光学元件。
2.判断透镜类型的技巧:用虚线延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做比较
(1)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外侧→凸透镜;
(2)延长线在折射光线内侧→凹透镜。
3.透镜光路作图方法:
判断透镜类型→判断所给光线的特点→根据三条特殊入射光线的折射特点作图。
4.利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寻找像点
物体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后都可能成像,寻找像点的方法:通过物体上的某点A,向透镜引出任意两条特殊光线(可以是过光心的光线、过透镜焦点的光线或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中的两条),若出射光线能相交于一点,则该点为物体上A点的实像点;若出射光线不能相交于一点,但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则该点为物体上A的虚像点。
5.光学综合作图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要根据以下内容完成光路图:
(1)平面镜与凸透镜的联系:平面镜的反射光线也是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
(2)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基础自测:
14.(2023春·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在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15.(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物理现象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灵活应用。比如研究凸透镜能成实像时,焦点以外的某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有的折射光线都被会聚在同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这个点光源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请你较准确地画出S发出的光线S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F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一个点光源,点O为光心)
16.(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用一条光线照射凸透镜,折射光线a恰好经过凸透镜另一侧焦点。然后经水平地面上的平面镜反射,请在图中画出a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17.(2023·重庆·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A射到凹透镜上。请画出:
(1)点光源S的位置;
(2)光线OA的入射光线;
(3)光线OA经凹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18.(2023秋·广东茂名·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经凹透镜折射的一束光入射向水面,请在图中画出凹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并画出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和在水面的反射光线。
19.(2023·黑龙江哈尔滨·校考一模)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