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章 声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2.知道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
3.了解声速与什么因素有关.自学指导一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1. 观察几个物体发声时的情况蚊子的声音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2.利用你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思考: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结论:。怎样使纸发声?使纸振动。 气体能振动发声吗?能想一想:
液体能振动发声吗?请举例说明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发声的物体叫声源。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当堂练习一
1、动听的笛声是靠笛子里的________发生____而产生的。
2、谚语“锣不敲不响,钟不敲不鸣”中所包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 .
3、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
空气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而产生的活动5 自学指导二
探究声音的传播情况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4—P15(3分钟),再观看视频
思考:声音怎样从声源传播到远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固体能传声吗?固体 可以传声。液体能传声吗?结论: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声音传播的
实质就是振动形式的传播,固体、液体、气体传声就是组成它们的粒子随声源的振动
形成声波并向四周传播。
当堂练习二
1.声音需要靠_________进行传播,我们在教室上 课时听到的老师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播的。
2.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着面站着也无法进行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__。
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表明水能够_________.
介质空气传声的介质传声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15-16的内容,3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声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声速 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v固>v液 >v气,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当堂练习三
在一根正在输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 下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是从_______中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从______中传来的。3管空气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v固>v液 >v气,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当堂练习 1、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
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2、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 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耳朵失去听觉
3、正常情况下,人要听到声音的必要条件( )
A 振动的物体 B 传播声音的物质
C 振动的物体以及传播声音的物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这是因为 ( )A 手抑制了锣声的传播 B 手使锣面振动加快 C 手按住锣面,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D 上述说法都不对5、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
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
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 打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
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
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
用无线电话交谈 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____________ 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7、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 说明__________能传声.
8、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