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插秧歌》
《芣苢》
学习任务
1.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2.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
劳动精神的内涵。
探究背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 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品做好准备。
(1)《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2)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朗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意轻重音:助词适当轻读,动词适当重读。
读出劳动的欢欣,心情的的热情。
把握好节奏
任务一、诵读感知,走入文本
探究2:《芣苢》和《插秧歌》都是描写古代劳动场景的 诗歌,通过填写表格来看一下诗人塑造劳动者形象。
古诗 劳动者所处时代 聚焦的劳动者 劳动者 特写镜头 劳动画面
《芣苢》
《插秧歌》
先 秦
宋代
妇女群体
一家四口
动作
动作、对话
收获的喜悦
冒雨插秧的繁忙、辛苦
描绘画面
揣摩心理
阅读《芣苢》,请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
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一段心灵独白。
斟词酌句,鉴赏诗歌
探究1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句意理解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句意理解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句意理解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 方玉润《诗经原始》
任务三: 反复吟咏,感受诗歌的手法美
打猎诗《吴越春秋.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弹歌》
采采芣苢
采之
有之
掇之
捋之
袺之
襭之
我们
也一起
唱起来
吧!
芣 苢
采采 芣苢,薄言 采之。采采 芣苢,薄言 有之。
采采 芣苢,薄言 掇之。采采 芣苢,薄言 捋之。
采采 芣苢,薄言 袺之。采采 芣苢,薄言 襭之。
/
/
/
/
/
/
/
/
/
/
/
/
劳动的欢歌,心中的热情。
诗歌 韵律之美
画面之美
劳动之美
重章复唱
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抛秧接秧图
拔秧插秧图
雨中插秧图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唤渠朝餐歇半霎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低头折腰只不答
小儿拔秧大儿插
……
辛苦
紧张
专注
……
雨从头上湿到胛
笠是兜鍪蓑是甲
低头折腰只不答
唤渠朝餐歇半霎
插 秧 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抛秧接秧图
拔秧插秧图
雨中插秧图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探讨任务:
第一组:一、二句
第二组:三、四句
第三组:五、六、七、八句
秧田
稻田
拔秧
抛秧
插秧
接秧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白描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唐宋诗》:“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
劳动本身的滋味——
劳动,辛苦繁忙
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
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
拓展延伸
请阅读五代后梁时期的著名高僧契此的这首《插秧歌》,品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插秧歌
契此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中华民族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读了这两首诗歌,谈谈你对劳动有怎样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呢?
五课后思考,思想延伸
在新的时代,劳动的领域愈发宽广。袁隆平辛勤育种,张秉贵热心服务群众,钟扬探求生命的边界,这些都是劳动者杰出的代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
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
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
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
了我们这个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
正确的劳动观。
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幅劳
动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劳动
者的精神风貌。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