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4《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4《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8: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临安春雨初霁 》
选择性必修下册
初步导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诗歌多半多是忧国忧民的,为何会画风突变呢?接下来,让我们在作品里面寻找答案,一起走进陆游的名作——《临安春雨初霁》。
学习目标
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提升文本理解能力。
3.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无奈。
学习清单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淳熙五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作者简介】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写作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字音字词】
霁(jì) 明朝(zhāo)
①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②京华:京城之美称。
③矮纸:短纸、小纸。④斜行:倾斜的行列。
⑤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⑥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思维拓展】
我们还学过陆游的哪些作品呢?你能尝试与其他同学分享你对陆游作品的理解吗?请你选择你学过的陆游其他作品,谈一谈你的看法并与同学们交流。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题目讲解】
1.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2.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3.初霁,刚刚放晴。
学习任务
吟咏诗韵 文白对译
学习任务
吟咏诗韵 文白对译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学习任务
吟咏诗韵 文白对译
原文: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译文: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
原文: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译文: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 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
学习任务
吟咏诗韵 文白对译
原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译文: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 晴天在窗下坐着品茶。
译文: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
原文: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明确诗歌内容】(一)请结合自身的理解,对首联进行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 直言“世味”之“薄”, 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明确诗歌内容】(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未眠,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分析诗歌情感】(三)阅读颈联,简要回答这两联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陆游的何种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颈联中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分析诗歌情感】(四)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惆怅。首联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2.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3.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揣摩风格变化】(五)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明确写作特色】(六)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临安春雨初霁》的写作特色。
1.继承了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使用现实主义手法。作者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
2.语言清新隽永。本联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显得含蓄深蕴。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诗歌比较阅读】(七)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学习任务
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
【诗歌比较阅读】(七)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表现重点:《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牢骚。
诗歌风格:《书》严肃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富于情趣,含蓄婉深,轻松诙谐之中蕴含惆怅沉郁。
课堂小结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体系建构
《临安春雨初霁》体系建构图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课内实践】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开篇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
B.颔联,小楼听雨,深巷卖花,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江南农村的早春景色,诗境优美,韵味隽永,能给诗人些许欣喜与慰藉。
C.颈联“作草”“分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的,但背后却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D.全诗将日常生活写得很有情趣,章法极为谨严,表现了诗人闲居自遣和对于官场生活冷淡的心情。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课内实践】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答案】B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江南农村”错误,应是“江南市镇”;“早春”错误,应是“暮春”;“能给诗人些许欣喜与慰藉”错误,应是“惆怅所至,抒发了自我落寞的情怀”。
故选B。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链接高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含蓄地指责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眼是“ , ”,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3)“ , ”两句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但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
学习任务
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
【链接高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薄、闲、戏。
学习任务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学习任务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课文题目 考查方向 具体分类
《临安春雨初霁》 古代诗歌阅读 1.诗歌内容理解:考生需对《临安春雨初霁》的诗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包括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生活细节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态度等。例如,诗中描绘的临安春雨景色、诗人的闲居生活以及内心的惆怅等。
2.艺术手法分析: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比喻象征等。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这些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如诗人如何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如何通过比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等。
3.主题思想探讨:考生还需要探讨《临安春雨初霁》的主题思想,如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惆怅等。1.
学习任务
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
课文题目 考查方向 具体分类
《临安春雨初霁》 名篇名句默写 1.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请默写诗中透露出这一情感的句子。
答案: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2.《登快阁》中,黄庭坚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不仅展示了美景,也体现了诗人的胸襟怀抱。请默写这两句。
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化用了伯牙捧琴谢知音的典故,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请默写相关诗句。
答案:朱弦已为佳人绝。
课后作业
1. 陆游的作品有很多主题,比如:生活情趣类、爱情类、爱国类等。请你搜集有关陆游的其他诗词,课下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与交流。
2.整理学习笔记本,完成同步学案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