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青藏地区
一、单选题
1.爱动脑筋的小辉,将我国受夏季风影响和受冬季风影响的两图对照发现,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雅鲁藏布江谷地
2.一天当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不一,主要是因为( )
A. 多年的风俗习惯
B. 为了接收更多的日光浴
C. 青藏高原一天中气温变化较大
D.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3.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 )
A. 热量充足
B. 水资源丰富
C. 光照充足
D. 土壤肥沃
4.下列属于我国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的是( )
A. 湟水谷地
B. 宁夏平原
C. 成都平原
D. 河套平原
5.如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择的是( )
A. 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B. 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为我国主要的牧区,这里放牧的主要畜种为
①三河马 ②细毛羊 ③牦牛 ④滩羊 ⑤藏绵羊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7.下列区域与地理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B.青藏地区—日照时间短
C.台湾—重工业基地 D.北京—政治文化中心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9.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加强生态建设 C.大力开发水能 D.扩大牧场规模
10.读下图,判断此处为我国哪个地区?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位于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
A. 神农架地区 B. 三江源地区
C. 可可西里地区 D. 长白山地区
12.读图,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
A. 丰富物种 B. 涵养水源
C. 净化空气 D. 美化空气
1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三江”是指( )
A.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 长江、黄河、怒江
C.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D. 长江、黄河、澜沧江
1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A. 草场退化 B. 生物种类减少
C. 洪涝灾害加剧 D. 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15.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 )
A. 大气降水 B. 湖泊补给
C.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D. 山地降水
阅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
17.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在青藏地区形成河谷农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河谷水资源丰富 B.河谷土壤肥沃
C.河谷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 D.河谷地形平坦
19.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其原因是
A.森林多 B.珍稀动物多 C.海拔高 D.生态环境好
20.2023年的3月28日西藏自治区民主改革64周年,下列关于西藏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信仰佛教 B.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
C.民族传统服饰是藏袍,是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D.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湟水谷地
二、非选择题
21.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盆地,是我国地势________的盆地;D________,E___________。
(2)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________。
A. 该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B. 该地区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 该地区气温高,雨量充沛 D. 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________铁路,它的修建,遇到的技术难题是:________。
A。高寒问题 B。地形问题 C。冻土问题 D。缺氧问题
(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试题。
材料一:左图“我国四大区域简图” 右图“中国地形基本骨架图”
(1)唐朝李煜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长江中下游平原F、G两处,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④地区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5)水是绿洲农业的生命所系,你认为新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答两点)
23.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①是________________山脉。
(2)青海省南部是黄河、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及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地区”。
(3)本区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______业为主,D________________谷地是该农业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4)图中铁路线为________________铁路,它的建成改写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5)该区域主要农作物是喜温凉的________________、豌豆、小麦等。
(6)位于本区的我国地势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7)图中E________________市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日光城”之称。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青藏高原每年6月到9月相对温暖少风,是冬虫夏草,雪莲花等珍贵野生药材的收获期,同时也是旅游旺季。西藏的那曲每年8月初举行5至15天不等的赛马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材料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大豆和油菜主产区”分布示意略图。
(1)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_______;《敕勒川》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地理区域是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码填空)
(2)大豆主产区与油菜主产区气候等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是____________主产区。
(3)说明那曲赛马节选择八月举办的原因。
答案
1-5BCCAA 6-10CACBC 11-15BBCBB 16-20ABCCD
21.(1)柴达木;最高;澜沧江;雅鲁藏布江;(2)雅鲁藏布江;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3)D;(4)青藏;C;(5)高山冰雪融水
22.(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2)F处,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人类燃煤、石油以及砍伐森林等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温升高
(4)同意小明观点。大力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同意小芳观点。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应当限制当地农业生产。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库;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坎儿井
23. (1)一;昆仑山脉
(2)B
(3)河谷;雅鲁藏布江
(4)青藏
(5)青稞
(6)柴达木
(7)拉萨
24.(1)③;①;
(2)夏季高温多雨;大豆;
(3)①那曲在8月份气温适宜,温暖少风,多晴天,阳光明媚;
②牧场广布,牧草肥美,马儿膘肥体壮。
③那曲有秀美的高原风光,如雪山草原,有独特的藏民族风情。
④赛马节期间是旅游旺季,游客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