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该观点认为分封制( )
A.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B.是对东方的殖民活动
C.推动地方融合发展 D.埋下春秋动荡的隐患
2.秦汉王朝行政运作特别注重文书,制定了严密的文式、签署、封缄、传递、保管、转发的规程。据秦令记载,当时甚至对文牍长宽及误差范围、书写行数、每行容字都做了详细规定。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推动郡县制度确立
C.源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规定繁杂效率低下
3.唐随隋制,实行州县两级制。唐太宗把三百多个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坐卧恒看,得其事迹,必书于名下,以备赏罚黜陟”。对此,当时就有大臣说,汉代得一个好的二千石(郡太守)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如今得去找三百多个州刺史?据此可知,唐初( )
A.注重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 B.行政区划改革非常必要
C.重视州县官员的选拔任用 D.中央集权强化达到高潮
4.据唐初十道图可知,唐初( )
A.南北经济不平衡 B.政区划分犬牙交错
C.皇权得到了强化 D.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5.明朝初期,内阁阁臣们朝夕与皇帝相处,职司代言,声势显赫。阁臣们敢于规劝皇帝的错误决定和行为,积极为皇帝举贤任能,参与人员的选拔和考核。在内阁颇具影响力时,阁臣所推荐的官员多被采纳和任用。材料反映明初政治生活( )
A.内阁掌控了朝中的政治实权 B.专制主义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皇帝与内阁之间能相互监督 D.内阁阁臣能够影响皇帝决策
6.“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这说明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一致性是( )
A.保障决策的合理性 B.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C.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D.强化权力之间制约
7.色诺芬在《雅典政治》开篇便申明:“关于雅典人的国家体制,我对之并不欣赏,因为他们在为自己选定它之后,也就因而选定了一种使平民日子过得比贵族还好的制度。”对此理解恰当的一项是,在当时的雅典( )
A.民主具有明显虚伪性 B.民主政治已名存实亡
C.民主的缺陷不可忽视 D.平民较贵族权力更大
8.元老院是古罗马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有权批准、认可法律,并通过执政官掌管财政外交,统辖行省和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但到帝国时期,政权日益集中于皇帝,元老院实权日削,失去了其原来的政治地位,但仍然是贵族统治的支柱。这从本质反映出( )
A.古罗马法律制定权已发生转移 B.古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趋势
C.古罗马统治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D.古罗马走向衰落已成历史必然
9.如图是14世纪英国议会的一则令状。该令状表明当时( )
A.议会维护国王与贵族利益 B.英国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C.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英王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主导
10.1694年,英国出现第一个限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成为议员的法律。1700年,议会的《吏治澄清法》进一步明确规定政府内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人员均不能是议会下院议员英国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在于( )
A.限制国王对议会的渗透干预 B.缓解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弊端
C.维护政府日常工作的稳定性 D.确保议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11.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一页,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说明了中国( )
A.人民欢迎民主共和 B.人民地位的提高
C.君主统治的消亡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13.“五四宪法”的制定不仅借鉴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宪经验,而且也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宪法中的先进思想,与此同时,“五四宪法”充分总结和考虑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且结合当时过渡时期的特殊国情,吸收外国经验,以世界性的眼光确立了中国式的风格。据此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B.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宪先河
C.彰显了制宪主体的广泛性特征 D.坚持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14.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这表明维新变法( )
A.动摇了孔子思想地位 B.使女子享有更多权利
C.使新式学堂广泛建立 D.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
15.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代表团访问中国,美方代表向中方提出合资经营的方案,中方代表的反应是:虽然感到新鲜有趣,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中方谈判代表李岚清回忆说:当时对搞中外合资经营“一是不懂,二是不敢”。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对西方国家怀有敌视态度 B.实施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C.思想解放问题任重而道远 D.尝试改变单一所有制结构
16.下表为东汉时期部分获乡论支持者仕进途径表。该史实可用来说明东汉时期( )
姓名 乡论事迹 入仕途径
赵宣 乡邑称孝 州郡数礼请之
张霸 年数岁而知孝让 举孝廉光禄主事
朱儁 以孝养致名 为县门下书佐
A.地方舆论影响人才选拔 B.察举制度渐趋衰落
C.乡论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17.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汉代刺史的记载(部分)。据此可认定为史实的是( )
内容 出处
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 《汉旧仪》
(西汉)初置部刺史十三人,掌奉诏条察诸州,秋、冬人奏,居无常所。后汉(东汉)则皆有定所。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改刺史为置牧,叫牧之任自此生矣 《唐六典》
A.西汉时期刺史权力较大 B.东汉时刺史职权发生变化
C.刺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D.刺史不是法定的监察官吏
18.中国古代对官员的定期考核,称为“考课”。《汉书·严助传》记载“旧法,专使丞奉计岁”,这些审计人员还可以由郡国长官推荐;《唐六典》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考功司专门负责。这种变化反映了唐代( )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行政效率提高 C.官员管理的制度化100 D.官员腐败严重
19.如表为《宋史》所载部分史事。据此可知,宋代( )
史事 出处
宋仁宗时,“选谏官、御史,凡宰执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 《刘述传》
宋英宗时,“乃诏举三任以上知县为里行(殿中监察御史)”。 《王洙传》
宋孝宗时,诏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 《职官志》
A.行政权和监察权相结合 B.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
C.扩大了监察机构的职权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0.有美国学者谈及科举制时说:“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但有英国学者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考试录用学生的影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史学争论让历史没有定论 B.立场不同引发史学争论
C.史学争论让历史偏离真相 D.史学争论推动学术发展
21.清代前期,对于地方经济事务,先是由监察机构官员提出疑问和意见,然后由中央各部官员或各省级官员进行讨论。这些官员通常会结合管辖区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最后由主管部门汇总,向皇帝报告,经皇帝批准执行。这种做法( )
A.解决了政府财政问题 B.反映出抑商政策松弛
C.增强了政府管理能力 D.杜绝了经济腐败问题
22.1883年,美国出台的《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须经考试择优录取,总统也不得因为文官拒绝从事政党活动而对其免职。1897年麦克金莱总统发布命令,规定凡经考试录用的文官被免职,有权见到书面理由,并可对此进行辩解,否则不能被撤换。这些举措( )
A.保障政府官员清正廉洁 B.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C.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D.扩大了政府文官的职权
23.郭素萍在《论西方文官的职业化》中认为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公开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实现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B.杜绝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C.避免争权夺利现象出现 D.提高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
24.下表是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 )
1901年 清政府批准分科递减科举中额,用学堂逐渐取代科举。
1902年 管学大臣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1904年 清政府批准张之洞、张百熙等上奏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癸卯学制”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
1905年 清政府停罢科举。
1909年 全国有学堂58896所,学生1626720人。
A.清末教育体制平稳转型 B.清末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C.改革侧重考试形式变化 D.近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备
25.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26.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务员制度经历了1984年《干部管理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和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直至2008年国家公务员局的正式成立,实现了从初期的摸索阶段到目前的科学化、专业化阶段。这反映了我国( )
A.公务员管理体系已十分健全 B.公务员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C.公务员制度走向法制化轨道 D.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成绩显著
27.董仲舒著作《春秋决狱》是一部以经义代替法律的判例集,西汉桓宽说,《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材料说明《春秋决狱》( )
A.强调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文件
C.以当事人作案动机为判案依据 D.以儒家经典作为判案的标准
28.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法律条文 出处
“自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B.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C.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D.等级秩序日益固化
29.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中有:“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养民之道,斯矣。”此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
A.用礼和法强化封建统治 B.礼法结合以保障民生
C.强调“君舟民水”关系 D.礼法对立,只取其一
30.赦宥制度是历代王朝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汉代以“帝冠”“定都”“祥瑞”等作为赦免的理由和条件,赦免施行频繁。唐代的赦宥包括赦、大赦、曲赦等具体形式,但统治者大多持“赦不妄下”的慎赦态度。明代推行“重典治乱世”的思想,认为赦免是“法外之仁”,只有遇到“覃庆大典,或逢水旱偏灾”,才实行赦免。赦宥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法律观念日臻理性 B.德主刑辅的施政理念
C.儒家思想逐渐式微 D.统治者借此彰显权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一定时期的国家制度及社会治理与一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密不可分。
任选中国古代一个时期的国家制度,说明这一关系。(13分)
(要求: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科举制该被废除吗?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此后有关科举制是否应该废除的讨论,曾一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某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这一问题,搜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九月十七日(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九月二十五日(1905年10月23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摘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注:刘大鹏,山西太原乡绅,生于1857年,1884年中举)
材料二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1)材料一、二对废除科举制的看法为何大相径庭?(4分)
(2)把材料一、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2分)
(3)材料二、三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否矛盾?请加以说明。(7分)
3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英美的政治演进
英国 美国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英国革命发展的顶峰;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政治演进方式的相同点。(4分)
材料二 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
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 1968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新的改革。首先,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其次,凡新录用的行政级文官须经两年的见习期,在文官学院学习两期为时20周的课程。第一期学经济、法律、公共行政等课程,第二期研究行政制订、财政管理等。30—40岁左右的文官都要学习决策程序、个人管理技术、电脑使用等课程。
——整理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环境变化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关系。(10分)
历史试题答案
1.【答案】C【解析】材料中许倬云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并且新的封国与原居民揉合,这推动了各地文化交融,故选C项;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而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西周,排除人项;材料中许倬云指出分封不只是“殖民队伍”占领东方一部分土地,而是“人口的再编组”,强调分封制推动民族交融的作用,排除日项;材料中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地域,同时进行了“人口的再编组”,推动了文化交融,没有体现诸侯权力过大,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
2.A
3.B【解析】材料的关键在于“当时的大臣”认为唐太宗这种考察奖惩官员的方式效率低,因为有三百多个州刺史需要考察,而材料首先就塑造了“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历史情境,因此说明唐初州县两级制需要改革,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故A项排除;材料虽然涉及州刺史的考察奖惩,但不是材料的主旨,另外材料也没有涉及县级官员的考察任用,更谈不上选拔官员的说法,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4.【答案】A【详解】从唐初十道的分布来看,北方道的数量更多,体现当时北方经济仍然强于南方,故人项正确;政区划分犬牙交错是元朝行省的特征,排除B项:唐初设道监察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非加强皇权,排除C项;唐初的道只是监察区,地方势力尾大不掉是唐中后期设置节度使造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内阁间臣“敢于规劝皇帝的错误决定和行为”,“阁臣所推荐的官员多被采纳和任用”,说明内阁闲臣能够影响皇帝决策,D項正确;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并不能掌控政治实权,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并不能监督皇帝,排除C項。
6.A秦朝的朝议制度、唐朝政事堂和议以及宋代以来的廷议、朝议、集议制度都是为了保障决策的合理科学,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朝议制度和削弱相权无关,排除C项;廷议、朝议、集议制度并没有体现出权力之间的制约,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据材料“关于雅典人的国家体制,我对之并不欣赏”“他们在为自己选定它之后,也就因而选定了一种使平民日子过得比贵族还好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色诺芬并不欣赏雅典人的国家体制,这是因为雅典直接民主的缺陷性,使得平民权力无限膨胀,极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操纵,即民主的缺陷不可忽视,故选C项;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缺陷,并非具有虚伪性,“虚伪性”说法错误,排除A项;雅典民主政治仍发挥重大作用,“名存实亡”言过其实,排除B项;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平民较贵族权力更大”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8.【答案】B从罗共和国到帝国“元老院实权日削,失去了其原来的政治地位,但仍然是贵族统治的支柱”,可知这从“本质”反映出政体与权力中心的转变,故B项正确。A项只是表现,C项忽略了材料中所说的元老院依然是“贵族统治的支柱”;材料中没有指出罗马社会存在的弊端和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9.D
10.【答案】A材料体现的是英国通过立法限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成为议会议员,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国王利用行政权来干预议会运行,A项正确;B项与文官制度的确立有关,排除;材料与维护政府日常工作的运行及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说法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1.B【解析】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理念,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人民对由“帝国”到“民国”态度的改变,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君主统治并没有消亡,后来还有多次多人复辟帝制,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D两项错误。
12.【答案】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则只能体现在香港问题上,故排除A.设立民族自治区,是考虑到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也是从我国各民族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产物,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产物,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充分考虑了港澳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故B正确。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是一国两制的理念,故排除C.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念,故排除D.
13.【答案】D材料“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宪法中的先进思想”体现的是国际化,材料“充分总结和考虑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体现的是民族性,因此整个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统一,D项正确;原则性、灵活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宪法的意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宪法制定的主体,排除C项。
14.【答案】D【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并倡导了办女学运动,这是在提倡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属于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这就冲击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思想,故选D项;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借助孔子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所以不会动摇孔子思想的地位,而孔子思想的统治地位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动摇的,排除A项;题干只提到了女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并不能据此就说女子有了更多权利,排除B项;维新派掀起的办女学运动意味着出现了更多的女子学堂,但说新式学堂广泛建立言过其实,当时依然是旧式学堂的天下,排除C项。
15.【答案】C中国之所以拒绝美国提出的合资经营方案,主要是不懂和不敢,这说明当时中国还是受到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说明思想解放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故选C项;此时中国已经开始尝试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因此“怀有敌视态度”当时说法有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外交政策,排除B项;根据中国的拒绝态度可知还没有尝试改变单一所有制结构,排除D项。故选C项。
16—18 A B A
19.【答案】B【解析】按照《刘述侍》的记载,在宋仁宗执政时期,凡是宰相等臣子所推荐的人不能当选为谏官、御史,按照《王洙传》的记载,在宋英宗执政时期,诏举三任以上的知县才能当选为殿中监察御史,按照《职官志》的记载,在末孝宗执政时期,如果没有担任过两任县令,不得担任监察御史,据此可知,在宋朝时期,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投,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口避限创、任职经历限制等等,据此可知,在宋朝时期,政府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故选B项:在题干表格内容中主要述及政府对监察官员选拔的请多限制,表面上涉及“行政权”,排除A项: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在选拔监察官员方面的诸多限制,但是并没有述及其职权的扩大,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监察机构不仅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还对中央官员进行监察,排除D项。
20.【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是国学者认为西方文官制度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影响,而英国学者认为英国文官制度是“受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考试录用学生的影响”可知文官制度是否中科举制影响,是英学者有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会激发更多学者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发现其真相,故选D项;真理越辩越明,历史结论在争辩中不断接近事实,排除A项;美英学者都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立场一致,其争论是由于史料的不一致所致,排除B项;“偏离具”不合史实,史学争论让历史靠近真相,排除C项。
21.【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一系列做法有利于规范与监督地方经济事务,增强了政府管理能力,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这种做法解决了政府财政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杜绝”一说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2.【答案】B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83年、1897年。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世纪后期美国建立文官制度,保障文官的中立性,不受党派活动的影响和文官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B项正确;材料是保障文官的中立性,而不是保障政府官员的清正廉洁、没有扩大文官的职权,排除A、D项;材料是保障文官的中立性,与工作效率无关,排除C项。故选B项。
23.【答案】D根据题干“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公开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可知,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保持中立性原则,不参与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保持队伍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故D项正确。实现政治与管理的结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杜绝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避免争权夺利现象出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24.【答案】A根据表格中新学制确立与科举制的废除,以及1909年全国学堂及学生数量十分可观可知,清末教育实现了平稳转型,故A正确。表格仅涉及教育改革,没有说清末新政效果如何,所以也不能得出清末新政取得显著成效,故不选B.根据《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等学制可以可出,改革侧重于教育规章制度的变化,并非考试形式的变化,故不选C.表格主要涉及教育体制改革,无法得出近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故不选D.
25.【答案】D【解析】据材料“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可知,清末废除科举制后,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因此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生”选官,获得进士,而进士则是传统科举制的产物,说明晚清的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故选D项;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了教育近代化,排除A项;我国自学人员的去向一开始流向英美等国,甲午战后转向日本留学,因此B想说法错误,排除日项:科举制度除于1905年,因此1911年时科举制已经不存在,排除C项。
26.【答案】C材料“我国公务员制度经历了1984年《干部管理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和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体现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说明的是公务员制度走向法制化轨道,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与公务员的录取工作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无关,排除D项。
27.C【解析】材料中“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表明,《春秋决狱》以经义审案,必定根据案情事实探究当事人的动机,动机善良者即使违反法律也应从轻处罚,动机邪恶者即使行为符合法律也应惩罚,选C项;其他答案均不对。
28.C 29.A
30.【答案】A据材料,汉代赦免施行频繁,唐代大多持“赦不妄下”的慎赦态度,明代赦免愈发谨慎,这些都体现了法律观念日臻制度化、规范化、即为理性,故A正确。赦宥制度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减罪特例,非法律实施的主体形式,无法体现德主刑辅的施政理念,故不选B.根据材料,赦宥制度的变化与法制观念、法律执行情况有直接关联,与儒家思想并不在同一条发展线索之上,二者讨论主体不同,故不选C.材料内容体现了赦宥制度的变化,并不是只强调赦宥制度的目的,故不选D.
31.示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2分)
政治制度——中央集权雏形;选官制度——举荐军功制;法律——最早成文法出现。(3分)
说明: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需要建立相应的上层建筑变革,中央集权制度适应新兴地主巩固统治的需要;(2分)分封宗法制的瓦解,礼崩乐坏,世官制不能适应统治者争霸战争对人才的需要,以军功为标准,通过举荐方式选拔人才符合时代要求;(2分)贵族等级秩序的破坏,诸侯纷争寻求新的治国思想,利用法律治理国家更顺应统治者社会治理的需要。(2分)
总之,春秋战国的时代变革、封建制度的确立必然带来国家制度随之而变,政治制度、选官制度、法律制度的变革巩固新兴地主的统治,加快社会进步。(2分)
32.【答案】(13分)
(1)阶级立场不同,关注点不同。刘大鹏是清末乡绅,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他关注的是当时读书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深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他的关注点在于变法和国家前途。(4分,从阶级立场和关注点两个角度作答,每点1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注意在使用时要收集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史料的互证。(2分)
(3)不矛盾。(1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新式学堂建立,但八股取士无助于救亡图存,而且对新式学堂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因此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梁启超力主废除科举。(2分)受科举制影响而形成的西方文官制度发挥巨大成效。梁启超受此影响,观念发生变化,看到科举制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提升社会读书风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最终认识到科举制的弊端在八股取士而非制度本身,所以提出恢复科举制的倡议。(2分)
通过梁启超“科举观”的嬗变,说明梁启超思想的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2分)
33.【答案】(14分)
(1)相同:资产阶级主导;暴力革命的方式;以法律确定革命成果。(任意两点4分)
(2)社会环境的变化决定政治制度的变革。19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职能扩大,而传统文官制度存在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启蒙思想使资产阶级积极争取政治权利,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并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在此社会背景下,决定了第一次文官制度的改革。而进入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对文官提出了重视专业化、广泛将科技成果应用至管理工作等新的要求,原有文官制度出现的内部流动性差、缺乏创造性等弊端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引发了第二次文官制度改革。(4分)
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会促进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官制度的两次改革,有利于人才选拔更加开放,行政管理更加专业,科技成果使工作效率提高,并且文官选拔为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使社会更加公平开放。文官制度的不断革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发展与完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综上所述,两次文官制度改革充分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