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一、选词填空(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2023六上·凤城期末)【水、土壤、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纸燃烧产生的新物质包括 和 ;铁在有 和 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答案】水;二氧化碳;水;空气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纸燃烧、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纸燃烧产生的新物质包括二氧化碳、水等;铁在有水和空气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2.(2023六上·凤城期末)【1%、21%、78%】空气中含有 的氧气, 的氮气。
【答案】21%;78%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
3.(2023六上·凤城期末)【油漆、水杨酸、橡胶】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 ,制造轮胎的主要原料是 。
【答案】水杨酸;橡胶
【知识点】材料的种类
【解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水杨酸,制造轮胎的主要原料是橡胶。
4.(2023六上·凤城期末)【遗传、变异】“龙生龙、凤生风”是指生物的 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是指生物的 现象。
【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龙生龙、凤生凤”是指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是指生物的变异现象。
5.(2023六上·凤城期末)【可遗传、不可遗传】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长期日晒皮肤变黑是 变异;杂交水稻、色盲是 变异。
【答案】不可遗传;可遗传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长期日晒皮肤变黑是不可遗传变异;杂交水稻、色盲是可遗传变异。
6.(2023六上·凤城期末)【大熊座、小熊座】北斗七星是 的一部分,北极星在 的尾部。
【答案】大熊座;小熊座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北极星始终在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因此北极星才可以用于辨别方向,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的尾部,是小熊星座的一颗亮星。
7.(2023六上·凤城期末)【杨利伟、万户、加加林】我国明朝的 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答案】万户;加加林;杨利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了艰辛。万户是明朝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没有实现人类的古老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这标志着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8.(2023六上·凤城期末)【食草、食肉、二足、四足】 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 恐龙的牙齿平齐;如果一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基本呈两条直线、足迹密集,可以判断这种恐龙是 行走。
【答案】食肉;食草;四足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食肉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恐龙的牙齿平齐;如果一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基本呈两条直线、足迹密集,可以判断这种恐龙是四足行走。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9.(2023六上·凤城期末)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的食物是( )
A.卷心菜 B.牛肉 C.贝类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动物的内脏、海产品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比如贝类;卷心菜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
10.(2023六上·凤城期末)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天空划分成( )个星座
A.28 B.88 C.108
【答案】B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天空中的星星实在太多了,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不同的国家一开始对星座的划分有所不同,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11.(2023六上·凤城期末)可以利用( )找到北极星。
A.仙后座 B.猎户座 C.天鹅座
【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仙后座由五颗星组成,看起来像一个倾斜的英文字母“M”或“W”将“M”或“W”两侧的直线延长交于一点,由这一点向仙后座中间的亮星延伸并继续延长,这一点与中间亮星的距离的五倍处就是北极星的位置。
12.(2023六上·凤城期末)“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 )
A.天文望远镜 B.空间望远镜 C.射电望远镜
【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13.(2023六上·凤城期末)在遗传现象中,“有无耳垂”属于( )
A.行为方式 B.生理特点 C.形态结构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在遗传现象中,“有无耳垂”属于形态结构。
14.(2023六上·凤城期末)将开白花的豌豆和开红花的豌豆作为亲代,子一代( )
A.全是白花
B.全是红花
C.既有白花,也有红花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孟德尔豌豆实验,是把一种开红花的豌豆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红花,第二次红白相间,第三次全白。
15.(2023六上·凤城期末)与海豚相似的古生物是( )
A.小盗龙 B.猛犸象 C.鱼龙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现在的鸟和已经灭绝的小盗龙相似,现在的大象和已经灭绝的猛犸象相似,现在的海豚和已经灭绝的鱼龙相似。
16.(2023六上·凤城期末)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金星 B.太阳 C.火星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火星与地球环境相近的行星。
17.(2023六上·凤城期末)拥有美丽光环的行星是( )
A.土星 B.木星 C.水星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赤道上空有美丽光环的行星是土星。
18.(2023六上·凤城期末)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
A.东方1号 B.东方红1号 C.天宫1号
【答案】B
【知识点】人造卫星
【解析】【分析】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三、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
19.(2023六上·凤城期末)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铁生锈产生铁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因此铁和铁锈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20.(2023六上·凤城期末)卷心菜富含维生素U可治疗溃疡性疾病。(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化学家发现卷心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u,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
21.(2023六上·凤城期末)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的是火星。
22.(2023六上·凤城期末)恐龙的主要繁殖方式是胎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恐龙也是卵生动物,繁殖方式是卵生。
23.(2023六上·凤城期末)马在进化过程中,体形越来越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分析】马的进化顺序是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科学家根据不同地质年代马的化石,推测现代马的祖先及其进化过程。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
24.(2023六上·凤城期末)要使炮弹绕地球飞行,其速度至少要达到7.9千米/秒。(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当物体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要使炮弹绕地球飞行,其速度至少要达到7.9千米/秒。
25.(2023六上·凤城期末)在冬季,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南。(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所以在冬季,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北。
26.(2023六上·凤城期末)银河中的每一个亮点都是恒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银河系从宇宙中看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地球上看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银河系中每一个小光点都是一颗巨大的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很小的恒星。
27.(2023六上·凤城期末)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我们能够用肉眼辨认出的行星,只能是大行星。但是,并非所有的大行星都能够用肉眼辨认。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用肉眼能够辨认出的有六颗,经常能看得见的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水星和天王星在观测条件好的时候也能看到。
28.(2023六上·凤城期末)人造肥料都是固态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造肥料是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一般指化肥。绝大多数的商品肥料是固体肥料,也有液态的。
四、简答题
29.(2023六上·凤城期末)按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 .
①金星②木星③水星④火星⑤地球⑥土星⑦海王星⑧天王星
【答案】③①⑤④②⑥⑧⑦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屋(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0.(2023六上·凤城期末)在以下变化前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变化类别。(填字母)
A.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B.只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 )水的三态变化( )苹果腐烂了
( )鸡蛋泡白醋 ( )铁水变钢锭
( )盐溶解于水 ( )白糖烧焦
( )纸折成飞机 ( )蜡烛燃烧
【答案】B、A、A、B、B、A、B、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苹果腐烂了、鸡蛋泡白醋 、白糖烧焦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 、盐溶解于水、纸折成飞机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31.(2023六上·凤城期末)A.霸王龙B.三角龙C.巨齿龙D.剑龙E.马门溪龙
恐龙小知识:第一种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是 ;迄今所有动物中脖子最长的恐龙是 ;背部有菱形大骨板的恐龙是 ;晚白垩纪最大的恐龙是 。
【答案】C;E;D;A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第一种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是巨齿龙;迄今所有动物中脖子最长的恐龙是马门溪龙;背部有菱形大骨板的恐龙是剑龙;晚白垩纪最大的恐龙是霸王龙。
五、连线题
32.(2023六上·凤城期末)将科学家与成就连线。
孟德尔 提出生物进化论
伽利略 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达尔文 提出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 现代遗传学之父
【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六、实验题
33.(2023六上·凤城期末)填空
(1)如图,在锥形瓶中将 和 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气泡。
A.白糖B.白醋C.水D.小苏打
(2)用导管将锥形瓶中产生的气体导入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中。
①最先熄灭的是 的蜡烛。 A.上层 B.底层
②以上实验能证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A.重 B.轻
③这种气体 燃烧。A.支持 B.不支持
④根据以上现象,判断这种气体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答案】(1)B;D
(2)B;A;B;B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白醋与小苏打反应可以产生气泡,A、C、D选项中的物质混合后均不可以产生气泡。
(2)①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所以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是底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
②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③通入二氧化碳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④根据以上现象,判断这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1 / 1辽宁省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题
一、选词填空(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2023六上·凤城期末)【水、土壤、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纸燃烧产生的新物质包括 和 ;铁在有 和 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2.(2023六上·凤城期末)【1%、21%、78%】空气中含有 的氧气, 的氮气。
3.(2023六上·凤城期末)【油漆、水杨酸、橡胶】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 ,制造轮胎的主要原料是 。
4.(2023六上·凤城期末)【遗传、变异】“龙生龙、凤生风”是指生物的 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是指生物的 现象。
5.(2023六上·凤城期末)【可遗传、不可遗传】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长期日晒皮肤变黑是 变异;杂交水稻、色盲是 变异。
6.(2023六上·凤城期末)【大熊座、小熊座】北斗七星是 的一部分,北极星在 的尾部。
7.(2023六上·凤城期末)【杨利伟、万户、加加林】我国明朝的 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8.(2023六上·凤城期末)【食草、食肉、二足、四足】 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 恐龙的牙齿平齐;如果一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基本呈两条直线、足迹密集,可以判断这种恐龙是 行走。
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9.(2023六上·凤城期末)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的食物是( )
A.卷心菜 B.牛肉 C.贝类
10.(2023六上·凤城期末)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天空划分成( )个星座
A.28 B.88 C.108
11.(2023六上·凤城期末)可以利用( )找到北极星。
A.仙后座 B.猎户座 C.天鹅座
12.(2023六上·凤城期末)“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 )
A.天文望远镜 B.空间望远镜 C.射电望远镜
13.(2023六上·凤城期末)在遗传现象中,“有无耳垂”属于( )
A.行为方式 B.生理特点 C.形态结构
14.(2023六上·凤城期末)将开白花的豌豆和开红花的豌豆作为亲代,子一代( )
A.全是白花
B.全是红花
C.既有白花,也有红花
15.(2023六上·凤城期末)与海豚相似的古生物是( )
A.小盗龙 B.猛犸象 C.鱼龙
16.(2023六上·凤城期末)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金星 B.太阳 C.火星
17.(2023六上·凤城期末)拥有美丽光环的行星是( )
A.土星 B.木星 C.水星
18.(2023六上·凤城期末)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
A.东方1号 B.东方红1号 C.天宫1号
三、判断题(在题前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
19.(2023六上·凤城期末)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
20.(2023六上·凤城期末)卷心菜富含维生素U可治疗溃疡性疾病。( )
21.(2023六上·凤城期末)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 )
22.(2023六上·凤城期末)恐龙的主要繁殖方式是胎生。( )
23.(2023六上·凤城期末)马在进化过程中,体形越来越小。( )
24.(2023六上·凤城期末)要使炮弹绕地球飞行,其速度至少要达到7.9千米/秒。( )
25.(2023六上·凤城期末)在冬季,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南。( )
26.(2023六上·凤城期末)银河中的每一个亮点都是恒星。( )
27.(2023六上·凤城期末)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
28.(2023六上·凤城期末)人造肥料都是固态的。( )
四、简答题
29.(2023六上·凤城期末)按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 .
①金星②木星③水星④火星⑤地球⑥土星⑦海王星⑧天王星
30.(2023六上·凤城期末)在以下变化前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变化类别。(填字母)
A.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B.只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 )水的三态变化( )苹果腐烂了
( )鸡蛋泡白醋 ( )铁水变钢锭
( )盐溶解于水 ( )白糖烧焦
( )纸折成飞机 ( )蜡烛燃烧
31.(2023六上·凤城期末)A.霸王龙B.三角龙C.巨齿龙D.剑龙E.马门溪龙
恐龙小知识:第一种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是 ;迄今所有动物中脖子最长的恐龙是 ;背部有菱形大骨板的恐龙是 ;晚白垩纪最大的恐龙是 。
五、连线题
32.(2023六上·凤城期末)将科学家与成就连线。
孟德尔 提出生物进化论
伽利略 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达尔文 提出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 现代遗传学之父
六、实验题
33.(2023六上·凤城期末)填空
(1)如图,在锥形瓶中将 和 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气泡。
A.白糖B.白醋C.水D.小苏打
(2)用导管将锥形瓶中产生的气体导入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中。
①最先熄灭的是 的蜡烛。 A.上层 B.底层
②以上实验能证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A.重 B.轻
③这种气体 燃烧。A.支持 B.不支持
④根据以上现象,判断这种气体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水;二氧化碳;水;空气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纸燃烧、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纸燃烧产生的新物质包括二氧化碳、水等;铁在有水和空气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2.【答案】21%;78%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
3.【答案】水杨酸;橡胶
【知识点】材料的种类
【解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是水杨酸,制造轮胎的主要原料是橡胶。
4.【答案】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龙生龙、凤生凤”是指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是指生物的变异现象。
5.【答案】不可遗传;可遗传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长期日晒皮肤变黑是不可遗传变异;杂交水稻、色盲是可遗传变异。
6.【答案】大熊座;小熊座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北极星始终在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因此北极星才可以用于辨别方向,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的尾部,是小熊星座的一颗亮星。
7.【答案】万户;加加林;杨利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了艰辛。万户是明朝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没有实现人类的古老梦想。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这标志着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8.【答案】食肉;食草;四足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食肉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恐龙的牙齿平齐;如果一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基本呈两条直线、足迹密集,可以判断这种恐龙是四足行走。
9.【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动物的内脏、海产品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比如贝类;卷心菜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
10.【答案】B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天空中的星星实在太多了,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不同的国家一开始对星座的划分有所不同,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11.【答案】A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仙后座由五颗星组成,看起来像一个倾斜的英文字母“M”或“W”将“M”或“W”两侧的直线延长交于一点,由这一点向仙后座中间的亮星延伸并继续延长,这一点与中间亮星的距离的五倍处就是北极星的位置。
12.【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13.【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在遗传现象中,“有无耳垂”属于形态结构。
14.【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孟德尔豌豆实验,是把一种开红花的豌豆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红花,第二次红白相间,第三次全白。
15.【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现在的鸟和已经灭绝的小盗龙相似,现在的大象和已经灭绝的猛犸象相似,现在的海豚和已经灭绝的鱼龙相似。
16.【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火星与地球环境相近的行星。
17.【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赤道上空有美丽光环的行星是土星。
18.【答案】B
【知识点】人造卫星
【解析】【分析】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铁生锈产生铁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因此铁和铁锈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化学家发现卷心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u,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的环境最接近的是火星。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恐龙也是卵生动物,繁殖方式是卵生。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然选择
【解析】【分析】马的进化顺序是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科学家根据不同地质年代马的化石,推测现代马的祖先及其进化过程。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当物体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要使炮弹绕地球飞行,其速度至少要达到7.9千米/秒。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所以在冬季,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北。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银河系从宇宙中看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地球上看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银河系中每一个小光点都是一颗巨大的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很小的恒星。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我们能够用肉眼辨认出的行星,只能是大行星。但是,并非所有的大行星都能够用肉眼辨认。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用肉眼能够辨认出的有六颗,经常能看得见的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水星和天王星在观测条件好的时候也能看到。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人造肥料是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一般指化肥。绝大多数的商品肥料是固体肥料,也有液态的。
29.【答案】③①⑤④②⑥⑧⑦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屋(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0.【答案】B、A、A、B、B、A、B、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苹果腐烂了、鸡蛋泡白醋 、白糖烧焦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 、盐溶解于水、纸折成飞机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31.【答案】C;E;D;A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第一种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是巨齿龙;迄今所有动物中脖子最长的恐龙是马门溪龙;背部有菱形大骨板的恐龙是剑龙;晚白垩纪最大的恐龙是霸王龙。
32.【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33.【答案】(1)B;D
(2)B;A;B;B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白醋与小苏打反应可以产生气泡,A、C、D选项中的物质混合后均不可以产生气泡。
(2)①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所以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点燃两支蜡烛的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是底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
②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③通入二氧化碳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④根据以上现象,判断这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