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单元 1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内容分析: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师:用竖式计算: 33×12= 21×17=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内交流,教师课件展示答案。 师: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生共同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月星小区的楼盘图片。 月星小区有16幢楼, 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有16幢楼, 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师:要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就是求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求16个12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28×16=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那么这道乘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样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组内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第一步算什么?(先算128×6)第二步算什么?(再算128×10),第三步算什么?(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师课件展示计算128×16的过程,第一步用16个位上的6去乘128,乘得的结果末位与个位上的6对齐; 第二步用16十位上的1去乘128,所以乘得的结果末位与十位上的1对齐。 第三步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师:128×16= 2048(户) 答:月星小区一共住了2048户. 师:结合刚才的笔算过程,说说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生: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师: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2.计算的过程中若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订正。 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中间的0在计算中有实际意义,不能视而不见。 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2题。通过观察和计算来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法的巩固。 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分层作业
06
目录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内容分析: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新知导入
1.用竖式计算。
33×12= 21×17=
3 3
× 1 2
6 6
3 3
3 9 6
396
2 1
× 1 7
1 4 7
2 1
3 5 7
357
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新知导入
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新知讲解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新知讲解
月星小区有16幢楼, 平均每幢楼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从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求16个128是多少,用乘法。
128×16= ( )
?
新知讲解
128×16= ( )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8
1 2 8
×
1
先用个位上的6去乘128
6
第一步:
128
6
768
( )
( )=( )
×
4
1
满十要进位
6
7
新知讲解
7 6 8
1 2 8
×
1
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28
6
第二步:
128
10
1280
( )
( )= ( )
×
8
2
1
注意积的末位
要与十位对齐!
先用个位上的6去乘128
第一步:
128
6
768
( )
( )=( )
×
新知讲解
7 6 8
1 2 8
×
1
1 2 8
2 0 4 8
6
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第三步:
768
1280
2048
( )
( )=( )
+
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28
第二步:
128
10
1280
( )
( )= ( )
×
先用个位上的6去乘128
第一步:
128
6
768
( )
( )=( )
×
128 × 16 =______( )
2048 户
答:月星小区一共住了2048户。
1
1
新知讲解
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新知讲解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2.计算的过程中若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课堂练习
25
41
20
40
32
35
1.
3×7+4 = 7×5+6 = 6×3+2 =
6×6+4 = 3×9+5 = 4×8+3 =
课堂练习
2.
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中间的0在计算中有实际意义,不能视而不见。
2 1 3
× 3 2
4 2 6
6 3 9
6 8 1 6
3 7 5
× 2 4
1 5 0 0
7 5 0
9 0 0 0
3 0 9
× 2 6
1 8 5 4
6 1 8
8 0 3 4
2 4 8
× 4 5
1 2 4 0
9 9 2
1 1 1 6 0
1
1
1
1
1
1
课堂练习
3
6
4
8
4
2
3
1
2
6
4
0
9
4
1
3
2
1 2 1
1 3
×
6 0 4
2 6
×
2 4 8
3 7
×
3
6
6
7
0
8
6
1
4
1
4
8
6
4
2
1
1
5
7
1
3
2
0
1
5
7
1
0
4
7
7
1
9
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3.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三位数中间的0也应参与计算。
若有进位数,要加上正确的进位数。
课堂练习
4.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12小时,火车每小
时约行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
145 ×12
=1740(千米)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答: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740千米 。
1
1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 2 8
1 6
×
7 6 8
……128×6
1 2 8
……128×10
8
1
4
1
0
2
……128×6+128×10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128×16=2048(户)
答:月星小区一共住了2048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算一算。
4 1 1
2 1
×
4 1 1
8 2 2
8 6 3 1
1 0 4
3 4
×
4 1 6
3 1 2
3 5 3 6
1 1 2
1 5
×
5 6 0
1 1 2
1 6 8 0
1
1
分层作业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过来。
3 2 3
2 3
×
9 6 9
6 4 6
1 6 1 5
3 2 3
2 3
×
9 6 9
6 4 6
7 4 2 9
1
1
分层作业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过来。
1 0 7
1 7
×
1 1 9
1 0 7
1 1 8 9
1 0 7
1 7
×
7 4 9
1 0 7
1 8 1 9
4
1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4.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
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144×15 =
2160(本)
2160+40 = 2200(本)
答:学校应买2200本练习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
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几百乘几十的口算(表内乘法扩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常见的数量关系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三)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含乘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几百乘几十,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思考、交流计算方法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4.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探索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建构形式化的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适时引入近似数,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
常见的数量关系 1
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1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目标: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数量关系 目标: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一: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任务二: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能解决对应的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 目标:探索、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任务一: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任务二:验证规律。 知道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探究,验证积的变化规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 简便计算 目标: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任务一: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会做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