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位到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78°15'N)的游客在日记中写到,“4月18日晚上9时,向导带着我们一行人开着摩托车去看午夜的太阳。12时(注:应为24时)太阳到了海平面最低点后又慢慢上升了、日落与日出仅一秒之隔。”图是游客拍摄的刚刚升起的太阳。据此完成下题。
1.该年,朗伊尔城进入极昼的时间大约是( )
A.4月15日 B.4月18日 C.4月21日 D.4月24日
2.该城镇的极昼期大约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据报道,2023年12月19日9时至21日8时,烟台市降雪量28.6mm,积雪深度52cm,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雪后初晴的12月22日下午,烟台蓬莱的海面出现了罕见的海滋奇观。海滋是海水与近海面大气出现较大温差,且出现强逆温时,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发生折射而形成。图1为烟台位置图,图2为烟台蓬莱海面出现的海滋奇观。据此完成下题。
图1 图2
3.造成此次暴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渤海海域 D.黄海海域
4.此次暴雪过程中,海一气作用的特点是( )
A.海洋与大气间进行水热交换 B.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水分
C.大气受海洋影响,降温减湿 D.海一气间水热交换达到稳定
5.暴雪之后出现海滋现象,说明南下的冷气团( )
A.受厄尔尼诺影响大 B.接受太阳辐射滞后
C.速度较快,来自海洋 D.势力强大,气温偏低
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端,湖面海拔,2073m,湖泊面积458km2,最大水深92m,属于微咸水湖。图示意赛里木湖泊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题。
6.从成因类型角度,赛里木湖属于( )
A.火山湖 B.构造湖 C.冰蚀湖 D.堰塞湖
7.赛里木湖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有( )
①流向下游河流 ②湖面燕发 ③下渗潜流 ④水汽输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热带雨林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膜集聚成为水滴流淌掉,使叶面很快变干。滴水叶尖现象为热带雨林奇观之一。图示意“滴水叶尖”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8.“滴水叶尖”现象反映植被适应的气候环境是
A.温暖湿润 B.暴雨频发 C.终年多雨 D.寒冷干燥
9.“滴水叶尖”功能的存在,利于植物叶片( )
①呼吸作用 ②吸收水分 ③光合作用 ④汲取养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积向北京供水超93亿立方米,显著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图示意1986~2022年北京市不同水源供水情况。图中的中水即再生水,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10.1986年~2022年北京市供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①2009年以来,外调供水量逐渐递增 ②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
③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 ④供水结构趋于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南水北调工程和中水供应量的增加,缓解了北京市( )
A.地面沉降现象 B.气候恶化程度
C.水源供给不足 D.水库枯竭问题
镬耳屋是我国岭南传统民居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称为“镬耳屋”。该建筑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镬耳屋内部为“三间两廊”结构,“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图示意镬耳屋建筑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12.镬耳屋的山墙高耸于房屋两侧,其主要功能有( )
①登高望远,开阔视野 ②遮挡阳光,疏导热量
③加固房屋,防止倒塌 ④隔断火源,防御火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岭南镬耳屋的“三间两廊”结构的优点是( )
A.接纳雨水,湿润空气 B.空气流通、消暑散热
C.生活方便,沟通便利 D.采光充足,保持室温
三文鱼有着“水中珍品”的美誉,是横跨东西方餐桌的美食。以往我们购买的三文鱼基本来自挪威。如今,新疆伊犁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不仅让国人吃上国产三文鱼,也销往了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该县三文鱼养殖基地的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水温基本保持在10℃以下,适宜冷水性三文鱼生长。在此基础上,养殖人员对水过滤、杀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改良成“人造海水”,成功地让三文鱼“安了家”,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据此完成下题。
14.尼勒克实现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关键因素是( )
A.得天独厚的水温条件 B.加工精细,物流发达
C.冰山雪峰的连绵环绕 D.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15.与挪威相比,尼勒克三文鱼品质更优,其主要原因是( )
A.水体的营养物质丰富 B.养殖技术更为先进
C.养殖环境清洁无污染 D.鱼卵的繁育期更长
16.新疆三文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丰富餐桌,为国民提供多元化食品
B.满足需求,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
C.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
D.改善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蔓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位居世界第15位和第7位。其他矿藏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1962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成为经济支柱,其他工业主要有钢铁、冶金、机械、电力、水泥等,工业集中分布在阿尔及尔和奥兰以及沿海地区。如今,工业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瓶颈和挑战。图示为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和奥兰等城镇及铁路分布。
(1)阐释阿尔及利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尔及利亚工业集中布局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
(3)为阿尔及利亚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朋曲流域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该流域中上游河段大致流向由西向东,河谷宽阔,局部地段风沙地貌明显。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为252~580mm,冬春季盛行偏南风,风力强劲。某高棱地貌学家在该流域河漫滩、坡麓、坡中及坡顶流动沙丘采集沙祥,统计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构成。图1为朋曲水系图和朋曲流域的风沙地貌景观,图2为不同地貌部位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构成图。
图1 图2
(1)比较河漫滩、坡麓、坡中、坡顶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差异。
(2)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3)位于河漫滩上的沙丘每年周期性的消亡与堆积,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牡丹江市的县级市。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72.4%。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林区经济陷入困境。寻找生态保护之法,促进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当地的共识。图示意海林市位置。
(1)推测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给当地带来生态破坏问题。
(2)说明在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海林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
(3)近年来,海林市林木加工业得到健康发展,就此阐释其优势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了一年当中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不同。
1.极昼指的是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由题可知, 4月18日晚上9时日落与日出仅一秒之隔,说明该天基本进入了极昼。
故答案为:B。
2.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纬度是78°15'N,此时的昼长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对称,当天4月18日进入极昼,所以到6月22日大约有2个月时间,也就是在8月22日前后结束极昼,共计维持约4个月时间。
故答案为:C。
【答案】3.C
4.B
5.D
【知识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逆温一般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类:①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辐射逆温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在极地可达数千米厚。②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多出现在秋冬季或春季,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冬季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的下垫面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到高纬度时,都有可能产生平流逆温。③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3.C、冬季盛行西北风,将烟台北部的渤海水汽吹向烟台,水汽来源于渤海海域,C正切;
AB、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缺少水汽,且东北平原位于烟台东北部,AB错误;
D、黄海海域位于烟台东南部,不是西北季风上风向,D错误;
故答案为:C。
4.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分,大气通过降水返还海洋水分,是为海一气之间水分交换的环节。
故答案为:B。
5.当海面温度比较低,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产生较大差异,接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再往上方,空气密度突然减小,光线透过时就会发生某种作用,导致当地海上岛屿、船只等景物产生变形并脱离海面,形成海滋。出现海滋,说明南下的冷气团实力强大,气温偏低。
故答案为:D。
【答案】6.B
7.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赛里木湖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这说明赛里木湖接受大西洋的水汽,会出现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湖泊水源;赛里木湖靠近天山,天山冰雪融水也可直接补给湖水。
6.A、火山口湖通常位于海拔较高山顶,而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故赛里木湖不属于火山口湖,A错误;
B、构造湖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所造成的洼陷,积水而成的湖。赛里木湖在高山盆地中,其形成与地质构造运动有关,B正确;
C、由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由图可知,赛里木湖的位置与现代冰川分布区不一致,故赛里木湖的形成与冰川侵蚀的关联不大,C错误;
D、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赛里木湖在高山盆地中,D错误;
故答案为:B。
7.赛里木湖属于河流注入,无外流河流,①错误;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蒸发较为旺盛,②正确;下渗也是排泄的方式,③正确;水汽输送是带来降水,而不是排泄,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8.C
9.A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众多太平洋岛屿、墨西哥、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8.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为适应这一环境,植物叶子具有尾状尖端,即"滴水叶尖”,B正确;
A、温暖湿润的气候刚好满足植物的生长水分需求,植物一般不会多余水分,不易滴水,A错误;
BD、暴雨、干燥、干旱不易形成滴水,BD错误;
故答案为:C。
9.滴水叶尖帮助植物排除过多的水分,以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同时也有利于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A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该工程主要通过调水输送的方式,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京等北方城市,以解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中水供应量的增加则指的是再生水(中水)利用的增加。再生水是指对污水进行适当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资源。增加中水供应量可以减轻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而缓解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10.由图可知,2009年以来,北京市外调水量在2013-2014年出现下降,不是逐渐递增,①错误;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②正确;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③正确; 1986年至2022年北京市供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外调供水量逐渐递增,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这表明供水结构趋于多元化 ,④正确。
故答案为:B。
11.A、地面沉降通常是由于地下水过度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的,而增加水资源供应可以减缓这种地面沉降的趋势,A正确;
BCD、题中没有体现北京市气候恶化、供应不足、水库枯竭的问题,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D
13.B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世界的居民与聚落
【解析】【点评】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的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而镬耳状山墙在江南民居中称为“观音兜”。 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墙呈锅耳形,讲究对称,既象征古代的官帽,取意前程远大,又寓意“独占整头”,是古代官宦世家追求达观显赫的象征。最早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享受这种镬耳屋,体现出一种激励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内涵。一般为砖木结构,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地区。
12.山墙可以在夏季挡住阳光直射,减轻房屋受热,有助于调节室内温度,疏导热量,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②正确;山墙作为房屋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断火势的蔓延,降低火灾对整个建筑的影响,提高火灾安全性,④正确。山墙会阻挡视野,无法防止倒塌,①③错误。
故答案为:D。
13.“三间两廊”中,天井较小,多以青砖石铺地,夏季,天井受太阳辐射较强,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厅堂和廊屋受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近地面为高压,空气由厅堂和廊屋流向天井,使得室内外空气得以流通,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和室内空气的更新,从而减轻了夏季的闷热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故答案为:B。
【答案】14.D
15.C
16.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持。区域的人口情况和劳动力素质对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技术资源的支持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政策支持可以提供农业补贴、技术支持和市场保护等,促进农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病虫害等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环境条件如水质、土地污染等也会对农业发展带来挑战。
14.D、由材料“养殖人员对水过滤、杀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改良成“人造海水”,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是让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关键因素,D正确;
A、得天独厚的水温条件只是其生存的一个要素之一,而且当地的水为淡水,三文鱼很难存活,A错误;
B、加工精细,物流发达不是养殖的关键因素,B错误;
C、冰山雪峰连绵环绕不是三文鱼生长的必备条件,C错误;
故答案为:D。
15.C、挪威是工业发达国家,近岸海域难免受到一定污染;尼勒克人烟稀少,工业规模小,养殖基地又远离城镇,养殖环境清洁,几乎无污染,三文鱼的品质更优,C正确;
AB、水体的营养物质丰富,养殖技术更为先进这些材料中没有提到,AB错误;
D、挪威纬度高,水温低,鱼卵的繁育期也很长,D错误;
故答案为:C。
16.AB、新疆三文鱼养殖业发展可以丰富餐桌,为国民提供多元化食品,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国民对美味食品的需求,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A错误,B正确;
C、三文鱼养殖属于水产养殖,与保护耕地关系不大,C错误;
D、三文鱼养殖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当地环境,但不是其发展的主要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1)阿尔及利矿产业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重工业为各生产领域提供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和能源,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重工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需要工程技术人才,可提高国民收入并促进人才培养。
(2)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镇较多,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沿海地区铁路、公路干线较多,海运便利,利于能源、原料和产品运输,利于产品出口。
(3)调整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鼓励研发创新,提高制造业科技含量,升级产业结构;重视轻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政府颁布政策,采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阿尔及利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如下:阿尔及利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位居世界第15位和第7位。这些资源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重工业是各生产领域提供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和能源的重要来源。通过发展重工业,阿尔及利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减少失业问题,改善社会经济状况。重工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重工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因此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阿尔及利亚工业集中布局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这些资源的丰富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沿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人口密集,有较多的城镇和人口聚集区,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人口密集度高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可供选择,同时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消费市场。沿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铁路和公路干线相对较多,海运也十分便利。这有利于能源、原料和产品的快速运输,减少了物流成本。对于出口型产业来说,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对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拥有众多优良的港口,如阿尔及尔、奥兰等。这些港口资源为贸易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工业品的出口和国际合作。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海洋渔业、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可以为沿海地区的工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会。
(3)为阿尔及利亚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合理建议: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等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包括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以降低经济的风险和波动性。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重视轻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优惠政策和税收激励措施,吸引投资并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政府应颁布更多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拓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对人才培养和技术人才引进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计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点评】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工业通常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作为生产要素,在选择区位时会考虑到离资源的距离和获取的成本。交通便利度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包括陆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交通便利可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加速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劳动力成本和素质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会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素质较高的地区进行工业布局。包括消费市场和销售市场。工业通常会倾向于布局在消费市场较大、销售渠道较便利的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外商投资政策等也会影响工业布局选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人才等的集聚对于工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8.【答案】(1)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以河漫滩一坡麓一坡中一坡顶的次序逐渐变细;河漫滩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以中沙为主;山坡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以细沙为主,其次是中沙和极细沙。
(2)每年夏季河水上涨,河漫滩被淹没,河水携带粗沙沉积于河漫滩,冬季偏南风将大量的粗纱吹蚀、搬运,沉积形成沙丘,沙丘粗沙组分较多;坡麓到坡顶的沙源主要来自河床,由坡麓到坡中,随风速减小,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细沙和极细沙占比增多,中沙占比减少;风力向上搬运过程中,极细沙不断被磨圆侵蚀,至坡顶,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极细沙占比降低,细沙和中沙占比增多。
(3)每年夏季河水上涨,河流距河漫滩沙丘较近,提供了充分的粗沙颗粒,且沙丘所含水分较多,沙丘沙不易被风带走,沙丘属于消亡阶段;冬季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距河流较远,滩面裸露,沙源丰富,在强劲西南风吹蚀、搬运、堆积作用下,河漫滩上的沙丘不断增长,使河漫滩上的沙丘每年周期性地消亡与堆积。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①河漫滩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主要以中沙为主,其次是细沙和极细沙。②坡麓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相对均匀,以细沙为主,少量中沙和极细沙。③ 坡中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以细沙为主,其次是中沙和极细沙,粒度相对较为均匀。④坡顶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构成最为粗糙,以细沙和中沙为主,极细沙数量较少。综上所述,河漫滩、坡麓、坡中、坡顶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大小依次逐渐变细,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在这些不同的地貌部位中,河漫滩沙丘的粒度构成相对较为均匀,而山坡沙丘粒度粗糙程度更大。
(2)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河漫滩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水冲刷,每年夏季河水上涨,河漫滩被淹没,河水携带粗沙沉积于河漫滩。冬季偏南风将大量的粗沙吹蚀、搬运,沉积形成沙丘,因此沙丘的粗沙组分较多。② 坡麓到坡顶的沙源主要来自河床,由坡麓到坡中,随着风速的减小,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细沙和极细沙占比增多,中沙占比减少。风力减小导致细沙和极细沙被搬运到坡中和坡顶而不易沉积,因此在这些地方沙丘表层沉积物中细沙和极细沙的含量较高。③ 风力向上搬运过程中,极细沙不断被磨圆侵蚀,至坡顶,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极细沙占比降低,细沙和中沙占比增多。这是由于在长时间的风力搬运作用下,极细沙颗粒会逐渐被磨圆,形成较为均匀的细沙和中沙沉积。
(3)每年夏季,河水上涨,使得河流距离河漫滩沙丘较近,河水携带大量的粗沙颗粒过来,同时沙丘含水量较高,导致沙丘沙不易被风带走,这是沙丘消亡的阶段。而在冬季,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裸露出来,沙源丰富。此时受强劲的西南风吹蚀、搬运、堆积作用影响,河漫滩上的沙丘不断增长,新的沙丘不断形成,使得河漫滩上的沙丘得以周期性地消亡与堆积。
【点评】朋曲流域的风沙地貌受到河流水位变化和季节性风力的影响,导致沙丘的粒度差异和周期性的消亡与堆积。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风沙地貌演变的复杂过程。
19.【答案】(1)长期森林“收割式”砍伐便海林市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栖息地和繁衍地缩小,食物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森林减少,裸地增多,流水和雨水冲刷和侵蚀作用增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冲刷,使土壤贫瘠;森林减少,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造成旱涝灾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2)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业;发挥森林生态优势,发展中草药材种植与加工业;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采集松子、榛子,培育蘑菇、木耳等,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工业。
(3)林区林木加工业的产业基础好,技术和人才集聚;距离俄罗斯近,便于进口大量优质的原木木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实木家具、实木装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林区原有的铁路与公路交通便利。
【知识点】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与治理;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解析】【分析】(1)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对海林市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测:森林被频繁砍伐,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减缓水土流失,当植被减少时,土壤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侵蚀,造成土壤贫瘠。森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频繁的砍伐导致生物栖息地和繁衍地的减少,食物链受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物种可能濒临灭绝。森林通常对水源涵养有重要作用,但频繁的砍伐会导致这一功能下降,增加了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失去了森林的调节,水源的稳定性减弱,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或洪涝灾害。森林的减少会增加裸露土地的面积,容易受到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冲刷。这会影响土壤质量,使土地逐渐失去生产力。森林的稳定性对于防止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具有关键作用。砍伐导致植被减少,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对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在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海林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利用海林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中草药材种植与加工业,培育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开发中草药制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资源,积极开展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场、沼气发电设施等,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利用森林中丰富的野生资源,如采集松子、榛子,培育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类,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加工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近年来,海林市林木加工业得到健康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林市作为林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林木加工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该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为林木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林市距离俄罗斯较近,便于进口大量优质的原木木材。这为林木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实木家具、实木装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林市的林木加工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实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海林市原有的铁路与公路交通便利,有利于林木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交通便利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林木加工业的发展。
【点评】农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水资源、技术水平、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效益水平。
1 / 1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位到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78°15'N)的游客在日记中写到,“4月18日晚上9时,向导带着我们一行人开着摩托车去看午夜的太阳。12时(注:应为24时)太阳到了海平面最低点后又慢慢上升了、日落与日出仅一秒之隔。”图是游客拍摄的刚刚升起的太阳。据此完成下题。
1.该年,朗伊尔城进入极昼的时间大约是( )
A.4月15日 B.4月18日 C.4月21日 D.4月24日
2.该城镇的极昼期大约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答案】1.B
2.C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了一年当中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不同。
1.极昼指的是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由题可知, 4月18日晚上9时日落与日出仅一秒之隔,说明该天基本进入了极昼。
故答案为:B。
2.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纬度是78°15'N,此时的昼长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对称,当天4月18日进入极昼,所以到6月22日大约有2个月时间,也就是在8月22日前后结束极昼,共计维持约4个月时间。
故答案为:C。
据报道,2023年12月19日9时至21日8时,烟台市降雪量28.6mm,积雪深度52cm,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雪后初晴的12月22日下午,烟台蓬莱的海面出现了罕见的海滋奇观。海滋是海水与近海面大气出现较大温差,且出现强逆温时,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发生折射而形成。图1为烟台位置图,图2为烟台蓬莱海面出现的海滋奇观。据此完成下题。
图1 图2
3.造成此次暴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渤海海域 D.黄海海域
4.此次暴雪过程中,海一气作用的特点是( )
A.海洋与大气间进行水热交换 B.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水分
C.大气受海洋影响,降温减湿 D.海一气间水热交换达到稳定
5.暴雪之后出现海滋现象,说明南下的冷气团( )
A.受厄尔尼诺影响大 B.接受太阳辐射滞后
C.速度较快,来自海洋 D.势力强大,气温偏低
【答案】3.C
4.B
5.D
【知识点】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逆温一般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类:①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辐射逆温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在极地可达数千米厚。②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多出现在秋冬季或春季,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冬季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的下垫面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到高纬度时,都有可能产生平流逆温。③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3.C、冬季盛行西北风,将烟台北部的渤海水汽吹向烟台,水汽来源于渤海海域,C正切;
AB、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缺少水汽,且东北平原位于烟台东北部,AB错误;
D、黄海海域位于烟台东南部,不是西北季风上风向,D错误;
故答案为:C。
4.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分,大气通过降水返还海洋水分,是为海一气之间水分交换的环节。
故答案为:B。
5.当海面温度比较低,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产生较大差异,接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再往上方,空气密度突然减小,光线透过时就会发生某种作用,导致当地海上岛屿、船只等景物产生变形并脱离海面,形成海滋。出现海滋,说明南下的冷气团实力强大,气温偏低。
故答案为:D。
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端,湖面海拔,2073m,湖泊面积458km2,最大水深92m,属于微咸水湖。图示意赛里木湖泊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题。
6.从成因类型角度,赛里木湖属于( )
A.火山湖 B.构造湖 C.冰蚀湖 D.堰塞湖
7.赛里木湖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有( )
①流向下游河流 ②湖面燕发 ③下渗潜流 ④水汽输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6.B
7.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赛里木湖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这说明赛里木湖接受大西洋的水汽,会出现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湖泊水源;赛里木湖靠近天山,天山冰雪融水也可直接补给湖水。
6.A、火山口湖通常位于海拔较高山顶,而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故赛里木湖不属于火山口湖,A错误;
B、构造湖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所造成的洼陷,积水而成的湖。赛里木湖在高山盆地中,其形成与地质构造运动有关,B正确;
C、由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由图可知,赛里木湖的位置与现代冰川分布区不一致,故赛里木湖的形成与冰川侵蚀的关联不大,C错误;
D、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赛里木湖在高山盆地中,D错误;
故答案为:B。
7.赛里木湖属于河流注入,无外流河流,①错误;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蒸发较为旺盛,②正确;下渗也是排泄的方式,③正确;水汽输送是带来降水,而不是排泄,④错误。
故答案为:C。
在热带雨林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膜集聚成为水滴流淌掉,使叶面很快变干。滴水叶尖现象为热带雨林奇观之一。图示意“滴水叶尖”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8.“滴水叶尖”现象反映植被适应的气候环境是
A.温暖湿润 B.暴雨频发 C.终年多雨 D.寒冷干燥
9.“滴水叶尖”功能的存在,利于植物叶片( )
①呼吸作用 ②吸收水分 ③光合作用 ④汲取养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8.C
9.A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众多太平洋岛屿、墨西哥、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8.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为适应这一环境,植物叶子具有尾状尖端,即"滴水叶尖”,B正确;
A、温暖湿润的气候刚好满足植物的生长水分需求,植物一般不会多余水分,不易滴水,A错误;
BD、暴雨、干燥、干旱不易形成滴水,BD错误;
故答案为:C。
9.滴水叶尖帮助植物排除过多的水分,以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同时也有利于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故答案为:A。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积向北京供水超93亿立方米,显著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图示意1986~2022年北京市不同水源供水情况。图中的中水即再生水,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10.1986年~2022年北京市供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①2009年以来,外调供水量逐渐递增 ②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
③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 ④供水结构趋于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南水北调工程和中水供应量的增加,缓解了北京市( )
A.地面沉降现象 B.气候恶化程度
C.水源供给不足 D.水库枯竭问题
【答案】10.B
11.A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该工程主要通过调水输送的方式,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北京等北方城市,以解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中水供应量的增加则指的是再生水(中水)利用的增加。再生水是指对污水进行适当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资源。增加中水供应量可以减轻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从而缓解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10.由图可知,2009年以来,北京市外调水量在2013-2014年出现下降,不是逐渐递增,①错误;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②正确;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③正确; 1986年至2022年北京市供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外调供水量逐渐递增,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这表明供水结构趋于多元化 ,④正确。
故答案为:B。
11.A、地面沉降通常是由于地下水过度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的,而增加水资源供应可以减缓这种地面沉降的趋势,A正确;
BCD、题中没有体现北京市气候恶化、供应不足、水库枯竭的问题,BCD错误;
故答案为:A。
镬耳屋是我国岭南传统民居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称为“镬耳屋”。该建筑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镬耳屋内部为“三间两廊”结构,“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图示意镬耳屋建筑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12.镬耳屋的山墙高耸于房屋两侧,其主要功能有( )
①登高望远,开阔视野 ②遮挡阳光,疏导热量
③加固房屋,防止倒塌 ④隔断火源,防御火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岭南镬耳屋的“三间两廊”结构的优点是( )
A.接纳雨水,湿润空气 B.空气流通、消暑散热
C.生活方便,沟通便利 D.采光充足,保持室温
【答案】12.D
13.B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世界的居民与聚落
【解析】【点评】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的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而镬耳状山墙在江南民居中称为“观音兜”。 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墙呈锅耳形,讲究对称,既象征古代的官帽,取意前程远大,又寓意“独占整头”,是古代官宦世家追求达观显赫的象征。最早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享受这种镬耳屋,体现出一种激励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内涵。一般为砖木结构,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地区。
12.山墙可以在夏季挡住阳光直射,减轻房屋受热,有助于调节室内温度,疏导热量,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②正确;山墙作为房屋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断火势的蔓延,降低火灾对整个建筑的影响,提高火灾安全性,④正确。山墙会阻挡视野,无法防止倒塌,①③错误。
故答案为:D。
13.“三间两廊”中,天井较小,多以青砖石铺地,夏季,天井受太阳辐射较强,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厅堂和廊屋受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近地面为高压,空气由厅堂和廊屋流向天井,使得室内外空气得以流通,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和室内空气的更新,从而减轻了夏季的闷热感,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故答案为:B。
三文鱼有着“水中珍品”的美誉,是横跨东西方餐桌的美食。以往我们购买的三文鱼基本来自挪威。如今,新疆伊犁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不仅让国人吃上国产三文鱼,也销往了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该县三文鱼养殖基地的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水温基本保持在10℃以下,适宜冷水性三文鱼生长。在此基础上,养殖人员对水过滤、杀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改良成“人造海水”,成功地让三文鱼“安了家”,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据此完成下题。
14.尼勒克实现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关键因素是( )
A.得天独厚的水温条件 B.加工精细,物流发达
C.冰山雪峰的连绵环绕 D.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15.与挪威相比,尼勒克三文鱼品质更优,其主要原因是( )
A.水体的营养物质丰富 B.养殖技术更为先进
C.养殖环境清洁无污染 D.鱼卵的繁育期更长
16.新疆三文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丰富餐桌,为国民提供多元化食品
B.满足需求,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
C.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
D.改善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蔓延
【答案】14.D
15.C
16.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持。区域的人口情况和劳动力素质对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技术资源的支持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政策支持可以提供农业补贴、技术支持和市场保护等,促进农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病虫害等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环境条件如水质、土地污染等也会对农业发展带来挑战。
14.D、由材料“养殖人员对水过滤、杀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改良成“人造海水”,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是让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关键因素,D正确;
A、得天独厚的水温条件只是其生存的一个要素之一,而且当地的水为淡水,三文鱼很难存活,A错误;
B、加工精细,物流发达不是养殖的关键因素,B错误;
C、冰山雪峰连绵环绕不是三文鱼生长的必备条件,C错误;
故答案为:D。
15.C、挪威是工业发达国家,近岸海域难免受到一定污染;尼勒克人烟稀少,工业规模小,养殖基地又远离城镇,养殖环境清洁,几乎无污染,三文鱼的品质更优,C正确;
AB、水体的营养物质丰富,养殖技术更为先进这些材料中没有提到,AB错误;
D、挪威纬度高,水温低,鱼卵的繁育期也很长,D错误;
故答案为:C。
16.AB、新疆三文鱼养殖业发展可以丰富餐桌,为国民提供多元化食品,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国民对美味食品的需求,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A错误,B正确;
C、三文鱼养殖属于水产养殖,与保护耕地关系不大,C错误;
D、三文鱼养殖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当地环境,但不是其发展的主要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位居世界第15位和第7位。其他矿藏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1962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成为经济支柱,其他工业主要有钢铁、冶金、机械、电力、水泥等,工业集中分布在阿尔及尔和奥兰以及沿海地区。如今,工业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瓶颈和挑战。图示为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和奥兰等城镇及铁路分布。
(1)阐释阿尔及利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尔及利亚工业集中布局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
(3)为阿尔及利亚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阿尔及利矿产业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重工业为各生产领域提供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和能源,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重工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需要工程技术人才,可提高国民收入并促进人才培养。
(2)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镇较多,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沿海地区铁路、公路干线较多,海运便利,利于能源、原料和产品运输,利于产品出口。
(3)调整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鼓励研发创新,提高制造业科技含量,升级产业结构;重视轻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政府颁布政策,采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阿尔及利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如下:阿尔及利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位居世界第15位和第7位。这些资源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重工业是各生产领域提供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和能源的重要来源。通过发展重工业,阿尔及利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减少失业问题,改善社会经济状况。重工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重工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因此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阿尔及利亚工业集中布局于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这些资源的丰富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沿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人口密集,有较多的城镇和人口聚集区,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人口密集度高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可供选择,同时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消费市场。沿海地区的阿尔及利亚铁路和公路干线相对较多,海运也十分便利。这有利于能源、原料和产品的快速运输,减少了物流成本。对于出口型产业来说,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对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拥有众多优良的港口,如阿尔及尔、奥兰等。这些港口资源为贸易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工业品的出口和国际合作。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海洋渔业、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可以为沿海地区的工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会。
(3)为阿尔及利亚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合理建议: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等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包括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以降低经济的风险和波动性。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重视轻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优惠政策和税收激励措施,吸引投资并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政府应颁布更多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拓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对人才培养和技术人才引进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计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点评】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工业通常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作为生产要素,在选择区位时会考虑到离资源的距离和获取的成本。交通便利度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包括陆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交通便利可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加速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劳动力成本和素质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会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素质较高的地区进行工业布局。包括消费市场和销售市场。工业通常会倾向于布局在消费市场较大、销售渠道较便利的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外商投资政策等也会影响工业布局选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人才等的集聚对于工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朋曲流域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该流域中上游河段大致流向由西向东,河谷宽阔,局部地段风沙地貌明显。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为252~580mm,冬春季盛行偏南风,风力强劲。某高棱地貌学家在该流域河漫滩、坡麓、坡中及坡顶流动沙丘采集沙祥,统计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构成。图1为朋曲水系图和朋曲流域的风沙地貌景观,图2为不同地貌部位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构成图。
图1 图2
(1)比较河漫滩、坡麓、坡中、坡顶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差异。
(2)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3)位于河漫滩上的沙丘每年周期性的消亡与堆积,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以河漫滩一坡麓一坡中一坡顶的次序逐渐变细;河漫滩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以中沙为主;山坡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以细沙为主,其次是中沙和极细沙。
(2)每年夏季河水上涨,河漫滩被淹没,河水携带粗沙沉积于河漫滩,冬季偏南风将大量的粗纱吹蚀、搬运,沉积形成沙丘,沙丘粗沙组分较多;坡麓到坡顶的沙源主要来自河床,由坡麓到坡中,随风速减小,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细沙和极细沙占比增多,中沙占比减少;风力向上搬运过程中,极细沙不断被磨圆侵蚀,至坡顶,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极细沙占比降低,细沙和中沙占比增多。
(3)每年夏季河水上涨,河流距河漫滩沙丘较近,提供了充分的粗沙颗粒,且沙丘所含水分较多,沙丘沙不易被风带走,沙丘属于消亡阶段;冬季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距河流较远,滩面裸露,沙源丰富,在强劲西南风吹蚀、搬运、堆积作用下,河漫滩上的沙丘不断增长,使河漫滩上的沙丘每年周期性地消亡与堆积。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①河漫滩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主要以中沙为主,其次是细沙和极细沙。②坡麓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相对均匀,以细沙为主,少量中沙和极细沙。③ 坡中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以细沙为主,其次是中沙和极细沙,粒度相对较为均匀。④坡顶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构成最为粗糙,以细沙和中沙为主,极细沙数量较少。综上所述,河漫滩、坡麓、坡中、坡顶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大小依次逐渐变细,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在这些不同的地貌部位中,河漫滩沙丘的粒度构成相对较为均匀,而山坡沙丘粒度粗糙程度更大。
(2)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流动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粒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河漫滩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水冲刷,每年夏季河水上涨,河漫滩被淹没,河水携带粗沙沉积于河漫滩。冬季偏南风将大量的粗沙吹蚀、搬运,沉积形成沙丘,因此沙丘的粗沙组分较多。② 坡麓到坡顶的沙源主要来自河床,由坡麓到坡中,随着风速的减小,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的细沙和极细沙占比增多,中沙占比减少。风力减小导致细沙和极细沙被搬运到坡中和坡顶而不易沉积,因此在这些地方沙丘表层沉积物中细沙和极细沙的含量较高。③ 风力向上搬运过程中,极细沙不断被磨圆侵蚀,至坡顶,沙丘丘顶表层沉积物极细沙占比降低,细沙和中沙占比增多。这是由于在长时间的风力搬运作用下,极细沙颗粒会逐渐被磨圆,形成较为均匀的细沙和中沙沉积。
(3)每年夏季,河水上涨,使得河流距离河漫滩沙丘较近,河水携带大量的粗沙颗粒过来,同时沙丘含水量较高,导致沙丘沙不易被风带走,这是沙丘消亡的阶段。而在冬季,河流水位下降,河漫滩裸露出来,沙源丰富。此时受强劲的西南风吹蚀、搬运、堆积作用影响,河漫滩上的沙丘不断增长,新的沙丘不断形成,使得河漫滩上的沙丘得以周期性地消亡与堆积。
【点评】朋曲流域的风沙地貌受到河流水位变化和季节性风力的影响,导致沙丘的粒度差异和周期性的消亡与堆积。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风沙地貌演变的复杂过程。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牡丹江市的县级市。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72.4%。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使林区经济陷入困境。寻找生态保护之法,促进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当地的共识。图示意海林市位置。
(1)推测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给当地带来生态破坏问题。
(2)说明在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海林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
(3)近年来,海林市林木加工业得到健康发展,就此阐释其优势条件。
【答案】(1)长期森林“收割式”砍伐便海林市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栖息地和繁衍地缩小,食物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森林减少,裸地增多,流水和雨水冲刷和侵蚀作用增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冲刷,使土壤贫瘠;森林减少,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造成旱涝灾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2)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业;发挥森林生态优势,发展中草药材种植与加工业;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采集松子、榛子,培育蘑菇、木耳等,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工业。
(3)林区林木加工业的产业基础好,技术和人才集聚;距离俄罗斯近,便于进口大量优质的原木木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实木家具、实木装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林区原有的铁路与公路交通便利。
【知识点】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与治理;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解析】【分析】(1)长期的森林“收割式”砍伐对海林市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测:森林被频繁砍伐,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减缓水土流失,当植被减少时,土壤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侵蚀,造成土壤贫瘠。森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频繁的砍伐导致生物栖息地和繁衍地的减少,食物链受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物种可能濒临灭绝。森林通常对水源涵养有重要作用,但频繁的砍伐会导致这一功能下降,增加了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失去了森林的调节,水源的稳定性减弱,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或洪涝灾害。森林的减少会增加裸露土地的面积,容易受到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冲刷。这会影响土壤质量,使土地逐渐失去生产力。森林的稳定性对于防止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具有关键作用。砍伐导致植被减少,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对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在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海林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利用海林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中草药材种植与加工业,培育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开发中草药制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资源,积极开展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场、沼气发电设施等,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利用森林中丰富的野生资源,如采集松子、榛子,培育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类,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加工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近年来,海林市林木加工业得到健康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林市作为林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林木加工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该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为林木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林市距离俄罗斯较近,便于进口大量优质的原木木材。这为林木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实木家具、实木装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林市的林木加工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实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海林市原有的铁路与公路交通便利,有利于林木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交通便利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林木加工业的发展。
【点评】农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水资源、技术水平、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效益水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