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科学概念。
1.比较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面的维恩图,把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
①无色②无味水蒸气③不会流动④会流动⑤固体⑥气体⑦有固定的形状⑧没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但有一定的质量,能够占据空间。冰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质量,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不能被压缩,不会流动,是坚硬的。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是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的。水蒸气的肉眼看不见的,是气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2.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用“√”表示“能”或“是”,用“X”表示“不能”或“不是”。
【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能被压缩、有质量、会流动;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会流动;石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不会流动,以此作答即可。
二、探究实践。
3.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分析图表可知,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仪器,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测量降水量的专用器具,气温计用来测量气温,酒精灯用来加热物体,三脚架是用来支撑加热物体的,石棉网是用来让物体受热均匀的工具。
4.写出下列温度计显示的读数,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零上温度从下往上读,零下温度从上往下读。图中的温度计从左向右依次是10℃;16℃;0℃;-4℃。
5.下列仪器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用“√”或“X”判断正误。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点燃酒精灯要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导致酒精溢出引起火灾;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不能直接用嘴直接吹灭酒精灯;测量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读取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示数时,视线与刻度持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6.两块大小一样的方糖,同时放入装有冷水的杯子和装有热水的杯子中,哪个杯子中的方糖溶解得快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正确选项的“□”里画“√”。
【答案】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要探究“两块大小一样的方糖,同时放入装有冷水的杯子和装有热水的杯子中,哪个杯子中的方糖溶解得快?”,在这个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时只有一个变量,即只有水温可以不同,其他所有条件都要相同,即方糖大小相同、都不搅拌、冷水和热水的水量相同。我们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方糖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方糖溶解得快,冷水中的方糖溶解得慢。
7.小智从自然界中获得粗盐,但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他设计了A、B、C三个方法。
(1)方法C是( ).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按照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 。(填字母)
(3)进行B步骤时,水的作用是溶解 (选填“泥沙”或“食盐”)。
(4)方法A中,当出现多数白色颗粒时,应该( )。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用余热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C.继续加热蒸发水分
(5)方法A中,水分蒸发时,食盐颗粒( )随水分一起蒸发。
A.有部分会 B.全部都会 C.不会
(6)如右图所示,“海水晒盐法”是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答案】(1)A
(2)B;C;A
(3)食盐
(4)B
(5)C
(6)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方法C是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食盐水漏过滤纸,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把沙分离出来。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正确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
(3)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进行B步骤时,水的作用是溶解食盐。
(4)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时,边加热边搅拌,有利于空气流动,会让蒸发更快些,是正确的做法;还剩一点点水时熄灭酒精灯,用余热将食盐水烘干,是正确的做法;所以方法A蒸发中,当出现多数白色颗粒时,应该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用余热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5)方法A中,水分蒸发时,食盐颗粒不会随水分一起蒸发。经过蒸发得到的食盐颗粒与原来的食盐相比颗粒更小,呈粉末状。故选C。
(6)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海水晒盐法”是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8.为了研究空气,小智开展一系列的实验:
(1)如图1所示,将一团纸粘在杯内底部,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直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杯底,纸团( )。
A.会湿 B.不会湿 C.无法确定
(2)如图2所示,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后,手指堵住小孔,将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然后移开手指,会发现杯内的水位(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3)如图3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会发现杯内的水位(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4)上述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空气是不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否有质量
C.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答案】(1)B
(2)A
(3)B
(4)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如图1所示,将一团纸粘在杯内底部,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直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杯底,会发现纸团没有湿,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水无法进入杯子底部。
(2)如图2所示,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后,手指堵住小孔,将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然后移开手指,会发现杯内的水位上升,纸团湿了。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被水从小空处赶出来了,水水位升高到了杯底,占据了整个杯子。
(3)如图3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会发现杯内的水位下降。这是因为杯底的空气越来越多,空气占据杯子底部的空间越来越大,空气把水从挤压出杯子,因此水位线逐渐下降了。
(4)通过实验过程可知,上述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9.如右图所示,小智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物品,让天平达到平衡。
(1)当继续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天平会( ).
A.左侧下沉 B.右侧下沉 C.保持平衡
(2)要测量皮球内空气的质量,以下物品中最合适的是( )。
A.苹果 B.绿豆 C.玻璃弹珠
(3)如果用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图1和图2分别代表了皮球充气前、打了10筒空气后的状态。如果再打10筒空气,与皮球里的空气状态最接近的是( )
A. B. C.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由于空气有质量,当继续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有皮球的一端天平会下沉。即A选项正确。
(2)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各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有皮球的左端天平会下沉。要测量皮球内空气的质量,只要在右端加入合适的质量即可,由于空气质量较小,所以加入绿豆是最合适的。
(3)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压缩后的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向上拉后微粒距离会变大。如果再打10筒空气,那么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所以与皮球里的空气状态最接近的选项是C。
10.如图所示,小智自制“风的形成实验箱”。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不点燃蜡烛,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烟雾会( )。
A.从进风口流进,从出风管流出进风口热风箱
B.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C.往蚊香座下方流动
(2)不点燃蜡烛,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 )。
A.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
B.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热
C.冷热一样
(3)点燃蜡烛后,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烟雾会( ).
A.从进风口流进,从出风管流出
B.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C.往蚊香座下方流动
(4)点燃蜡烛后,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 )。
A.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
B.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热
C.冷热一样
(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形成的。
A.雷电
B.太阳
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
【答案】(1)B
(2)C
(3)A
(4)A
(5)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热空气膨胀上升,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不点燃蜡烛,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可以看到蚊香烟雾会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2)不点燃蜡烛,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一样的。
(3)点燃蜡烛后,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可以看出蚊香烟雾会从侧面的进风口流进箱子,从上方的出风管流出。
(4)点燃蜡烛后,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冷。
(5)实验箱内的蜡烛点燃后,蚊香烟流动的方向是向箱内。这是因为点燃蜡烛后箱内冷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蚊香烟向箱内流动,形成风。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11.小智想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以下是他的制作步骤。按制作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 。(填序号)
【答案】②;①;③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的制作步骤:②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做旗面;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做旗杆。①把硬纸板对折,把布对齐折痕放入硬纸板内,并将硬纸板合上。③用订书机将硬纸板订结实,使用订书机要小心。
12.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某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情况。
(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从早上开始,气温会慢慢 (选填“上升”或“降低”), 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气温又逐渐地 (选填“上升”或“降低”)。
(2)请你推测,当天18时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
A.33℃ B.30℃ C.25℃
【答案】(1)上升;14;降低
(2)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观察题干中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从早上开始,气温会慢慢上升,14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气温又逐渐地降低。
(2)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所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由此推测,当天18时的气温比16时的要低,所以最有可能是25℃。
13.小智记录了每天的降雨量,并绘制成柱状图。请根据柱状图显示的信息回答问题。
(1)这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星期 ,降雨量是 毫米。
(2)这周,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星期 ,降雨量是 毫米。
(3)星期一的降雨量是 毫米。
【答案】(1)六;35
(2)五;3
(3)20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1)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这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星期六,降雨量是35毫米。
(2)根据题干可知,这周,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星期五,降雨量是5毫米。
(3)根据题干可知,星期一的降雨量是20毫米。
14.下面是小智制作的天气日历,请分析井回答问题.
(1)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及时记录
B.乱涂乱画,字迹潦草
C.记录要规范、清晰
(2)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这周下雨天一共有( )天。
A.1 B.2 C.3
(3)下列现象中,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
A.四季如春 B.雾霾 C.台风
(4)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17日(星期六)最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
A.晾晒棉被 B.春游、放风筝 C.居家看书
【答案】(1)B
(2)C
(3)A
(4)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制作“天气日历”时要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及时记录,记录要规范、清晰,不能乱涂乱画,字迹潦草。
(2)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这周下雨天一共有3天,分别是13日、14日和17日。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四季如春说的是气候,所以四季如春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
(4)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不同天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星期六大雨,所以不能晾晒棉被、春游、放风筝,适宜居家看书。
15.下表是某一天甲、乙、丙三个城市的天气特征记录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这一天的气温最低的是( )。
A.城市甲 B.城市乙 C.城市丙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最有可能下了雪的是( ).
A.城市甲 B.城市乙 C.城市丙
(3)分析表格中的风向可知,当天风旗往西飘的是( )。
A.城市甲 B.城市乙 C.城市丙
(4)关于城市乙当天的风,下列描述最恰当的是( )。
A.烟柱直冲天 B.叶动红旗展 C.拔树又倒屋
【答案】(1)C
(2)B
(3)A
(4)B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从0℃向上数,数字越大,温度越高,从0℃向下数,数字越大,温度越低。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这一天的气温最低的是城市丙,气温是-15℃。
(2)当高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雪。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城市乙的气温是-4℃,降水量15毫米,最有可能下了雪的是城市乙;城市甲的气温是14℃,不可能下雪;城市丙的气温是-15℃,但降水量为0,也不可能下雪。
(3)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分析表格中的风向可知,当天风旗往西飘,说明风从东方吹来,此时为东风,城市甲的风向是东风。
(4)关于城市乙当天的风,根据表格可以知道风速是3级,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0级烟柱直冲天;3级叶动红旗展;10级拔树又倒屋,所以B最恰当。
1 /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科学概念。
1.比较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面的维恩图,把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
①无色②无味水蒸气③不会流动④会流动⑤固体⑥气体⑦有固定的形状⑧没有固定的形状
2.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用“√”表示“能”或“是”,用“X”表示“不能”或“不是”。
二、探究实践。
3.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4.写出下列温度计显示的读数,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下列仪器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用“√”或“X”判断正误。
6.两块大小一样的方糖,同时放入装有冷水的杯子和装有热水的杯子中,哪个杯子中的方糖溶解得快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正确选项的“□”里画“√”。
7.小智从自然界中获得粗盐,但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他设计了A、B、C三个方法。
(1)方法C是( ).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按照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 。(填字母)
(3)进行B步骤时,水的作用是溶解 (选填“泥沙”或“食盐”)。
(4)方法A中,当出现多数白色颗粒时,应该( )。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用余热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C.继续加热蒸发水分
(5)方法A中,水分蒸发时,食盐颗粒( )随水分一起蒸发。
A.有部分会 B.全部都会 C.不会
(6)如右图所示,“海水晒盐法”是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8.为了研究空气,小智开展一系列的实验:
(1)如图1所示,将一团纸粘在杯内底部,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直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杯底,纸团( )。
A.会湿 B.不会湿 C.无法确定
(2)如图2所示,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后,手指堵住小孔,将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然后移开手指,会发现杯内的水位(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3)如图3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会发现杯内的水位(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4)上述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空气是不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否有质量
C.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9.如右图所示,小智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物品,让天平达到平衡。
(1)当继续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天平会( ).
A.左侧下沉 B.右侧下沉 C.保持平衡
(2)要测量皮球内空气的质量,以下物品中最合适的是( )。
A.苹果 B.绿豆 C.玻璃弹珠
(3)如果用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图1和图2分别代表了皮球充气前、打了10筒空气后的状态。如果再打10筒空气,与皮球里的空气状态最接近的是( )
A. B. C.
10.如图所示,小智自制“风的形成实验箱”。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不点燃蜡烛,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烟雾会( )。
A.从进风口流进,从出风管流出进风口热风箱
B.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C.往蚊香座下方流动
(2)不点燃蜡烛,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 )。
A.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
B.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热
C.冷热一样
(3)点燃蜡烛后,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烟雾会( ).
A.从进风口流进,从出风管流出
B.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C.往蚊香座下方流动
(4)点燃蜡烛后,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 )。
A.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
B.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热
C.冷热一样
(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形成的。
A.雷电
B.太阳
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
11.小智想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以下是他的制作步骤。按制作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 。(填序号)
12.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某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情况。
(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从早上开始,气温会慢慢 (选填“上升”或“降低”), 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气温又逐渐地 (选填“上升”或“降低”)。
(2)请你推测,当天18时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
A.33℃ B.30℃ C.25℃
13.小智记录了每天的降雨量,并绘制成柱状图。请根据柱状图显示的信息回答问题。
(1)这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星期 ,降雨量是 毫米。
(2)这周,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星期 ,降雨量是 毫米。
(3)星期一的降雨量是 毫米。
14.下面是小智制作的天气日历,请分析井回答问题.
(1)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及时记录
B.乱涂乱画,字迹潦草
C.记录要规范、清晰
(2)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这周下雨天一共有( )天。
A.1 B.2 C.3
(3)下列现象中,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
A.四季如春 B.雾霾 C.台风
(4)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17日(星期六)最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
A.晾晒棉被 B.春游、放风筝 C.居家看书
15.下表是某一天甲、乙、丙三个城市的天气特征记录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这一天的气温最低的是( )。
A.城市甲 B.城市乙 C.城市丙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最有可能下了雪的是( ).
A.城市甲 B.城市乙 C.城市丙
(3)分析表格中的风向可知,当天风旗往西飘的是( )。
A.城市甲 B.城市乙 C.城市丙
(4)关于城市乙当天的风,下列描述最恰当的是( )。
A.烟柱直冲天 B.叶动红旗展 C.拔树又倒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但有一定的质量,能够占据空间。冰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质量,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不能被压缩,不会流动,是坚硬的。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是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的。水蒸气的肉眼看不见的,是气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2.【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能被压缩、有质量、会流动;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会流动;石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不会流动,以此作答即可。
3.【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分析图表可知,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仪器,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测量降水量的专用器具,气温计用来测量气温,酒精灯用来加热物体,三脚架是用来支撑加热物体的,石棉网是用来让物体受热均匀的工具。
4.【答案】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零上温度从下往上读,零下温度从上往下读。图中的温度计从左向右依次是10℃;16℃;0℃;-4℃。
5.【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点燃酒精灯要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导致酒精溢出引起火灾;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再提一下灯帽,再重复盖一次,不能直接用嘴直接吹灭酒精灯;测量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读取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示数时,视线与刻度持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6.【答案】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要探究“两块大小一样的方糖,同时放入装有冷水的杯子和装有热水的杯子中,哪个杯子中的方糖溶解得快?”,在这个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时只有一个变量,即只有水温可以不同,其他所有条件都要相同,即方糖大小相同、都不搅拌、冷水和热水的水量相同。我们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方糖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方糖溶解得快,冷水中的方糖溶解得慢。
7.【答案】(1)A
(2)B;C;A
(3)食盐
(4)B
(5)C
(6)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方法C是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食盐水漏过滤纸,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把沙分离出来。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正确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
(3)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进行B步骤时,水的作用是溶解食盐。
(4)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时,边加热边搅拌,有利于空气流动,会让蒸发更快些,是正确的做法;还剩一点点水时熄灭酒精灯,用余热将食盐水烘干,是正确的做法;所以方法A蒸发中,当出现多数白色颗粒时,应该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用余热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5)方法A中,水分蒸发时,食盐颗粒不会随水分一起蒸发。经过蒸发得到的食盐颗粒与原来的食盐相比颗粒更小,呈粉末状。故选C。
(6)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海水晒盐法”是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8.【答案】(1)B
(2)A
(3)B
(4)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如图1所示,将一团纸粘在杯内底部,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直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杯底,会发现纸团没有湿,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水无法进入杯子底部。
(2)如图2所示,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后,手指堵住小孔,将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然后移开手指,会发现杯内的水位上升,纸团湿了。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被水从小空处赶出来了,水水位升高到了杯底,占据了整个杯子。
(3)如图3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会发现杯内的水位下降。这是因为杯底的空气越来越多,空气占据杯子底部的空间越来越大,空气把水从挤压出杯子,因此水位线逐渐下降了。
(4)通过实验过程可知,上述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9.【答案】(1)A
(2)B
(3)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由于空气有质量,当继续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有皮球的一端天平会下沉。即A选项正确。
(2)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各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有皮球的左端天平会下沉。要测量皮球内空气的质量,只要在右端加入合适的质量即可,由于空气质量较小,所以加入绿豆是最合适的。
(3)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压缩后的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向上拉后微粒距离会变大。如果再打10筒空气,那么空气微粒之间距离变小,所以与皮球里的空气状态最接近的选项是C。
10.【答案】(1)B
(2)C
(3)A
(4)A
(5)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热空气膨胀上升,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不点燃蜡烛,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可以看到蚊香烟雾会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2)不点燃蜡烛,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一样的。
(3)点燃蜡烛后,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可以看出蚊香烟雾会从侧面的进风口流进箱子,从上方的出风管流出。
(4)点燃蜡烛后,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冷。
(5)实验箱内的蜡烛点燃后,蚊香烟流动的方向是向箱内。这是因为点燃蜡烛后箱内冷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蚊香烟向箱内流动,形成风。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11.【答案】②;①;③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的制作步骤:②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做旗面;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做旗杆。①把硬纸板对折,把布对齐折痕放入硬纸板内,并将硬纸板合上。③用订书机将硬纸板订结实,使用订书机要小心。
12.【答案】(1)上升;14;降低
(2)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观察题干中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从早上开始,气温会慢慢上升,14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气温又逐渐地降低。
(2)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所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由此推测,当天18时的气温比16时的要低,所以最有可能是25℃。
13.【答案】(1)六;35
(2)五;3
(3)20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1)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这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星期六,降雨量是35毫米。
(2)根据题干可知,这周,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星期五,降雨量是5毫米。
(3)根据题干可知,星期一的降雨量是20毫米。
14.【答案】(1)B
(2)C
(3)A
(4)C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制作“天气日历”时要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及时记录,记录要规范、清晰,不能乱涂乱画,字迹潦草。
(2)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这周下雨天一共有3天,分别是13日、14日和17日。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四季如春说的是气候,所以四季如春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
(4)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不同天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星期六大雨,所以不能晾晒棉被、春游、放风筝,适宜居家看书。
15.【答案】(1)C
(2)B
(3)A
(4)B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从0℃向上数,数字越大,温度越高,从0℃向下数,数字越大,温度越低。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这一天的气温最低的是城市丙,气温是-15℃。
(2)当高空中的水滴或者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一般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降落的就是雪。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城市乙的气温是-4℃,降水量15毫米,最有可能下了雪的是城市乙;城市甲的气温是14℃,不可能下雪;城市丙的气温是-15℃,但降水量为0,也不可能下雪。
(3)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分析表格中的风向可知,当天风旗往西飘,说明风从东方吹来,此时为东风,城市甲的风向是东风。
(4)关于城市乙当天的风,根据表格可以知道风速是3级,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0级烟柱直冲天;3级叶动红旗展;10级拔树又倒屋,所以B最恰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