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史记》《汉书》之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史记》《汉书》之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5:55:20

文档简介

专题09 《史记》《汉书》第九
章节简介 1
知识网络 1
原文+批注 2
内容概括 14
试题精选(共30题) 15-44
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列传,但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原 文 批 注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它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该体裁形式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作品《史记》。 【纪传体,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头。汉书,断代成书。时代不同,人们的喜爱偏好也会有所不同,史记、汉书文体各有所长。】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作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处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综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 【广泛的游历让司马迁形成博大的胸襟,为后面《史记》的成书奠定了深厚的人文素养。有些时候不能光凭读书书,也是别人行了万里之路所写,多读书也要多游历,增长见识。】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应试得高第,做了郎中。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〇),大行封禅典礼,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司马谈是史官,本该从行;但是病得很重,留在洛阳不能去。司马迁却跟去了。回来见父亲,父亲已经快死了,拉着他的手呜咽着道:“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作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作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作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司马迁听了父亲这番遗命,低头流泪答道:“儿子虽然不肖,定当将你老人家所搜集的材料,小心整理起来,不敢有所遗失。”司马谈便在这年死了;司马迁这年三十六岁。父亲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父亲的遗命让司马迁下定决心编写史记,决定了他未来的方向。】
父亲死的第三年,司马迁果然作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籍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工夫。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改历的工作;直到太初元年(西元前一〇四),太初历完成,才动手著他的书。天汉二年(西元前九九),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武帝听了这个消息,又急又气。朝廷里纷纷说李陵的坏话。武帝问司马迁,李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李陵也作过郎中,和司马迁同过事,司马迁是知道他的。 李陵(?—前74年),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字少卿。李广之孙。武帝时,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拜骑都尉,教射酒泉、张掖将士,防备匈奴侵扰。天汉二年(前99)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尊贵用事。后武帝听信谣传,以为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灭其家。汉昭帝立,霍光遣使招之归汉,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病卒。
他说李陵这个人秉性忠义,常想牺牲自己,报效国家。这回以少敌众,兵尽路穷,但还杀伤那么些人,功劳其实也不算小。他决不是怕死的人,他的降大概是假意的,也许在等机会给汉朝出力呢。武帝听了他的话,想着贰师将军是自己派的元帅,司马迁却将功劳归在投降的李陵身上,真是大不敬;便教将他抓起来,下在狱里。第二年,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希图留个后世名。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作了宦者作的官,中书令,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西元前九一),全书才得完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他死后,这部书部分的流传;到宣帝时,他的外孙杨恽才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简称为《史记》,《史记》便成了定名。这部书流传时颇有缺佚,经后人补续改窜了不少;只有元帝、成帝间褚少孙补的有主名,其余都不容易考了。 中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 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中年以后,因学识过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司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一样。《史记自序》里记着司马迁和上大夫壶遂讨论作史的一番话。司马迁引述他的父亲称扬孔子整理“六经”的丰功伟业,而特别着重《春秋》的著作。他们父子都是相信孔子作《春秋》的。他又引董仲舒所述孔子的话:“我有种种觉民救世的理想,凭空发议论,恐怕人不理会;不如借历史上现成的事实来表现,可以深切著明些。”这便是孔子作《春秋》的趣旨;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贤不肖,存亡继绝,补敝起废,作后世君臣龟鉴。《春秋》实在是礼义的大宗,司马迁相信礼治是胜于法治的。他相信《春秋》包罗万象,采善贬恶,并非以刺讥为主。像他父亲遗命所说的,汉兴以来,人主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是他父子职守所在,正该记载表彰。他的书记汉事较详,固然是史料多,也是他意主尊汉的缘故。他排斥暴秦,要将汉远承三代。这正和今文家说的《春秋》尊鲁一样,他的书实在是窃比《春秋》的。他虽自称只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述而不作,不敢与《春秋》比,那不过是谦词罢了。
他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自序》里说:“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王迹所兴”,始终盛衰,便是“古今之变”,也便是“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只是天道对于人事的影响;这和所谓“始终盛衰”都是阴阳家言。阴阳家倡“五德终始说”,以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互相克胜,终始运行,循环不息。当运者盛,王迹所兴;运去则衰。西汉此说大行,与“今文经学”合而为一。司马迁是请教过董仲舒的,董就是今文派的大师;他也许受了董的影响。“五德终始说”原是一种历史哲学;实际的教训只是让人君顺时修德。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 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也许,没有李陵之祸,《史记》也没有今天的高度】
班彪论前史得失,却说他“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论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以为“大敝伤道”;班固也说他“是非颇谬于圣人”。其实推崇道家的是司马谈;司马迁时,儒学已成独尊之势,他也成了一个推崇的人了。至于《游侠》、《货殖》两传,确有他的身世之感。那时候有钱可以赎罪,他遭了李陵之祸,刑重家贫,不能自赎,所以才有“羞贫穷”的话;他在穷窘之中,交游竟没有一个抱不平来救他的,所以才有称扬游侠的话。这和《伯夷传》里天道无常的疑问,都只是偶一借题发挥,无关全书大旨。东汉王允死看“发愤”著书一语,加上咬文嚼字的成见,便说《史记》是“佞臣”的“谤书”,那不但误解了《史记》,也太小看了司马迁了。 佞臣,读音nìng chén,汉语词语,意思是善于奉承、谄媚的臣子。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家称为“纪传体”,因为“纪传”是最重要的部分。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的,从《史记》起始。司马迁的确能够贯穿经传,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言。他明白“整齐”的必要,并知道怎样去“整齐”:这实在是创作,是以述为作。他这样将自有文化以来三千年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冶之”,却反映着秦汉大一统的局势。《春秋左氏传》虽也可算通史,但是规模完具的通史,还得推《史记》为第一部书。班固根据他父亲班彪的意见,说司马迁“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而能明确,便见本领。《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 【班固的评价更是说明了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学家,公平、公正意简,而准。人物刻画深刻,与文学也是部经典名作。】
《汉书》,汉班固著。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光武帝建武八年——西元三二——生,和帝永元四年——西元九二——卒)。他家和司马氏一样,也是个世家;《汉书》是子继父业,也和司马迁差不多。但班固的凭藉,比司马迁好多了。他曾祖班斿,博学有才气,成帝时,和刘向同校皇家藏书。成帝赐了他全套藏书的副本,《史记》也在其中。当时书籍流传很少,得来不易;班家得了这批赐书,真像大图书馆似的。他家又有钱,能够招待客人。后来有好些学者,老远的跑到他家来看书;扬雄便是一个。班斿的次孙班彪,既有书看,又得接触许多学者;于是尽心儒术,成了一个史学家。《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他的书似乎只有本纪和列传;世家是并在列传里。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
班固生在河西;那时班彪避乱在那里。班固有弟班超,妹班昭,后来都有功于《汉书》。他五岁时随父亲到那时的京师洛阳。九岁时能作文章,读诗赋。大概是十六岁罢,他入了洛阳的大学,博览群书。他治学不专守一家;只重大义,不沾沾在章句上。又善作辞赋。为人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骄人。在大学里读了七年书,二十三岁上,父亲死了,他回到安陵去。明帝永平元年(西元五八),他二十八岁,开始改撰父亲的书。他觉得《后传》不够详的,自己专心精究,想完成一部大书。过了三年,有人上书给明帝,告他私自改作旧史。当时天下新定,常有人假造预言,摇惑民心;私改旧史,更有机会造谣,罪名可以很大。
明帝当即诏令扶风郡逮捕班固,解到洛阳狱中,并调看他的稿子。他兄弟班超怕闹出大乱子,永平五年(西元六二),带了全家赶到洛阳;他上书给明帝,陈明原委,请求召见。明帝果然召见。他陈明班固不敢私改旧史,只是续父所作。那时扶风郡也已将班固稿子送呈。明帝却很赏识那稿子,便命班固作校书郎,兰台令史,跟别的几个人同修世祖(光武帝)本纪。班家这时候很穷。班超也作了一名书记,帮助哥哥养家。后来班固等又述诸功臣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这些后来都成了刘珍等所撰的《东观汉记》的一部分,与《汉书》是无关的。
明帝这时候才命班固续完前稿。永平七年(西元六四),班固三十三岁,在兰台重行写他的大著。兰台是皇家藏书之处,他取精用弘,比家中自然更好。次年,班超也作了兰台令史。虽然在官不久,就从军去了,但一定给班固帮助很多。章帝即位,好辞赋,更赏识班固了。他因此得常到宫中读书,往往连日带夜的读下去。大概在建初七年(西元八二),他的书才大致完成。那年他是五十一岁了。和帝永元元年(西元八九),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他作中护军,参议军机大事。这一回匈奴大败,逃得不知去向。窦宪在出塞三千多里外的燕然山上刻石纪功,教班固作铭。这是著名的大手笔。
次年他回到京师,就作窦宪的秘书。当时窦宪威势极盛;班固倒没有仗窦家的势欺压人,但他的儿子和奴仆却都无法无天的。这就得罪了许多地面上的官儿;他们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回他的奴子喝醉了,在街上骂了洛阳令种兢,种兢气恨极了,但也只能记在心里。永元四年(西元九二),窦宪阴谋弑和帝,事败,自杀。他的党羽,或诛死,或免官。班固先只免了官,种兢却饶不过他,逮捕了他,下在狱里。他已经六十一岁了,受不得那种苦,便在狱里死了。和帝得知,很觉可惜,特地下诏申斥种兢,命他将主办的官员抵罪。班固死后,《汉书》的稿子很散乱。他的妹子班昭也是高才博学,嫁给曹世叔,世叔早死,她的节行并为人所重。当时称为曹大家。这时候她奉诏整理哥哥的书;并有高才郎官十人,从她研究这部书——经学大师扶风马融,就在这十人里。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那时还未完成,她和马融的哥哥马续参考皇家藏书,将这些篇写定,这也是奉诏办的。
《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他的书所包举的,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
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班彪《后传》。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无所谓侯国,也就无所谓世家。这一体的并入列传,也是自然之势。至于改“书”为“志”,只是避免与《汉书》的“书”字相重,无关得失。但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所关却就大了。《艺文志》的底本是刘歆的《七略》。刘向、刘歆父子都曾奉诏校读皇家藏书;他们开始分别源流,编订目录,使那些“中秘书”渐得流传于世,功劳是很大的。他们的原著都已不存,但《艺文志》还保留着刘歆《七略》的大部分。这是后来目录学家的宝典。原来秦火之后,直到成帝时,书籍才渐渐出现;成帝诏求遗书于天下,这些书便多聚在皇家。刘氏父子所以能有那样大的贡献,班固所以想到在《汉书》里增立《艺文志》,都是时代使然。司马迁便没有这样好运气。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汉代“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他实在表彰得更为到家。书中收载别人整篇的文章甚多,有人因此说他是“浮华”之士。这些文章大抵关系政治学术,多是经世有用之作。那时还没有文集,史书加以搜罗,不失保存文献之旨。至于收录辞赋,却是当时的风气和他个人的嗜好;不过从现在看来,这些也正是文学史料,不能抹煞的。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刘知几《史通》却以为“《史记》虽叙三千年事,详备的也只汉兴七十多年,前省后烦,未能折中;若教他作《汉书》,恐怕比班固还要烦些”。刘知几左袒班固,不无过甚其辞。平心而论,《汉书》确比《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倒底不能太详;司马迁是知道“折中”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汉书》病。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赞》说班固叙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这是不错的。
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里抨击班固,几乎说得他不值一钱。刘知几论通史不如断代,以为通史年月悠长,史料亡佚太多,所可采录的大都陈陈相因,难得新异。《史记》已不免此失;后世仿作,贪多务得,又加上繁杂的毛病,简直教人懒得去看。按他的说法,像《鲁春秋》等,怕也只能算是截取一个时代的一段儿,相当于《史记》的叙述汉事;不是无首无尾,就是有首无尾。这都不如断代史的首尾一贯好。像《汉书》那样,所记的只是班固的近代,史料丰富,搜求不难。只需破费工夫,总可一新耳目,“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的。郑樵的意见恰相反。他注重会通,以为历史是联贯的,要明白因革损益的轨迹,非会通不可。通史好在能见其全,能见其大。他称赞《史记》,说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他说班固断汉为书,古今间隔,因革不明,失了会通之道,真只算是片段罢了。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都不免一偏之见。
《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明茅坤说“《汉书》以矩矱胜”,清章学诚说“班氏守绳墨”,“班氏体方用智”,都是这个意思。晋傅玄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这些只关识见高低,不见性情偏正,和司马迁《游侠》、《货殖》两传蕴含着无穷的身世之痛的不能相比,所以还无碍其为客观的。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史记》首尾三千多年,《汉书》二百三十年。《史记》在魏晋间才定名。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人物。
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从《史记》始。
《汉书》班固、班彪整理补充《史记》著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为《汉书》底本。
刘珍等所撰《东观汉记》都是班固述诸功臣事迹的奏。
班超、班昭皆有功于《汉书》,其《艺文志》底本是刘歆的《七略》。《汉书》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后传》作底本,高帝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字。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
《史记》文字趋向散体,《汉书》趋向骈体。《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1.填空
(1)《史记》首尾三千多年,《汉书》二百三十年。《史记》在____间才定名。
(2)《史记》体例有五,________是编年的,____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____记典章制度沿革,________记侯国世代存亡,________类记各方人物。
(3)《史记》文字趋向____,《汉书》趋向____。《史记》文直而事__,《汉书》文赡而事 。
(4)《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____”的源头
(5)汉人称为《太史公书》《_____》《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简称为《史记》,《史记》便成了定名。
(6)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从《_____ 》始。
(7) 、 二人先后整理补充《史记》著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为《 》底本。
(8)刘珍等所撰《 》都是班固述诸功臣事迹的奏。
(9)班超、班昭皆有功于《汉书》,其《 》底本是刘歆的《 》。《汉书》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后传》作底本,高帝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字。
(10)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 》。
(11)司马还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部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国替李陵败降之事辨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 《史记》,汉人称为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部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汉和帝命与马续参考皇家藏书。续写班国造作。
(12)《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式旁的时侯,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斯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些也都被称为“正史”。《 》《 》,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
【参考答案】
(1)魏晋 (2)十二本纪 十表 八书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3)散体 骈体 核 详 (4)正史 (5)太史公 (6)史记 (7)班固 班彪 汉书 (8)东观汉记 (9)艺文志 七略 (10)论衡 (11)纪传体通史;《太史公书》 (12)《史记》、《汉书》
2.《史记》体例有五,其中记帝王政迹的是( ),记侯国世代存亡的是(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答案】 A 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由此可知,记帝王政迹的是本纪,应选A;记侯国世代存亡的是世家,应选B。
3.《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李老师在班级里组织阅读。下面是小组阅读成果分享现场。请你参与其中,结合作品内容,把同学们发言记录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李老师: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很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常谈》后,有什么收获?
甲同学:阅读这部作品后,我对人们常常提到的“四书”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四书”是指《论语》《 》《 》《 》,其中《 》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乙同学: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我重点阅读了《〈史记〉〈汉书〉第九》,了解到除《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部“正史”,都采用了《 》的体制,断代为书。
丙同学: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 》。
丁同学:我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了解了我国古代《诗经》《楚辞》以及诗歌的发展脉络,获益匪浅。阅读《经典常读》,我们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整体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答案】 大学 中庸 孟子 大学 汉书 史记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古时候实行科举制度,考试的主要题目都出自朱熹注的“四书”。
《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唐以前的人崇尚骈文,唐以后的人崇尚散文,而《汉书》言辞华丽,以骈文为主,《史记》以散文为主,所以唐以前的人偏爱《汉书》,唐以后的人偏爱《史记》。
4.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古代历史典籍的特点,请根据下面文字判断相应的历史典籍,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也是周朝时鲁国的国史。
②最早的记言历史,主要为虞夏商周的号令。
③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④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
A.《国语》 《左传》 《尚书》 《史记》
B.《尚书》 《国语》 《左传》 《汉书》
C.《春秋》 《尚书》 《左传》 《汉书》
D.《国语》 《春秋》 《公羊传》 《史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积累。
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即《春秋经》,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②《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③《左传》这部书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但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大违背了征实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
④《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的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
故选C。
5.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风貌。
B.阅读《经典常谈》,要提倡古人“尊古”“崇古”的旧习,精读整本书,从而达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
C.小西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可以推荐他先阅读《经典常谈》中的《史记》《汉书》第九。
D.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成为“六书”,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阅读内容的理解。
B.“要提倡古人‘尊古’‘崇古’的旧习”表述有误。《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并没有“要提倡古人‘尊古’‘崇古’的旧习”。
故选B。
6.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
②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一样。
③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
④孔子作《春秋》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
⑤司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
⑥《史记》记载汉事比较详细,是司马迁意主尊汉的缘故。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⑤⑥②③④
C.④⑥③⑤②① D.④②⑤⑥③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阅读所给六个句子,语段谈论的人物是“司马迁”,所以①句是总起句。③句照应前一句提到的,与孔子比较,⑤句“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与③句“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紧密相连;②句总结比较司马迁与孔子的不同点“保存的方法”与相同点“用心”,④⑥两句分别阐释②句。所以顺序为:①③⑤②④⑥。
故选A。
7.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所说的“经典”,范围较广,不限于传统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部书,而是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在内所有可称“经典”的著作。
B.《史记》是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周易》中提到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是它的大神通。
D.《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文学常识识记。
B.有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有误。辟邪是八卦的小神通,八卦的大神通在于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
D.有误。《尚书》中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故选A。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指南,也是一部国学入门读物。
B.《孟子》一书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
C.《史记》用到散行文字;《汉书》则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
D.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B.表述有误。传达“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的是《论语》,而非《孟子》。
故选B。
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
【乙】
他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diǎn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dūn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散( )碎 diǎn( )故 格调( ) dūn( )厚
(2)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
(3)以上文段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 。【乙】段中的“他”是唐代诗人 ,有“ ”的美誉。
(4)联系《经典常谈》,说说《史记》与《汉书》的体例有什么不同。
【答案】(1) sǎn 典 diào 敦
(2)示例:他的写实的态度难道不也是从乐府来的吗?
(3) 朱自清 杜甫 诗圣
(4)示例: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②《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散(sǎn)碎:细碎,零碎;
diǎn(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格调(diào):指诗文的风格;
dūn(敦)厚:指诗文等的风格浑厚。
(2)本题考查句式转化。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1.加“难道”或“怎么”,2.加入或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3.句末加“呢”或“吗”,4.将“。”改为“?”。
示例:难道他的写实的态度不也是从乐府来的吗?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结合材料“他的写实的态度”和“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以及“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可分析出“他”指的是杜甫,杜甫有“诗圣”的美称。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作品。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两部史书,《汉书》体例与《史记》大略相同,都是纪传体。但《史记》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仅记载西汉一代历史。《汉书》在体制上基本上承袭了《史记》,但又有所改变。首先是取消了“世家”,把它们并入“列传”。这反映了汉代的诸侯王已不同于先秦诸侯的现实,也表现了班固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其次是根据以大汉王朝为正统的思想,整齐了体例。例如《史记》把项羽列为本纪、陈涉列为世家,《汉书》则合为《陈涉项籍传》,《史记》把吕后、惠帝分别列为本纪,《汉书》则只保留《惠帝本纪》,把吕后的事迹并入其中,不再另立本纪。另外,《汉书》改《史记》中的“书”为“志”,并增加到十篇。
10.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父亲死的第三年,A 做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jí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 。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改历的工作;直到太初元年,太初历完成,才动手著他的书。
【乙】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一个月后,B脸色苍白,身体消瘦,但已能勉强迈着颤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 地走动了。母亲搀扶着他走到窗前。他凭窗久久地凝望着外面的道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史jí( ) 行政( ) 勉强( ) níng( )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果然 功夫 困难 B.竟然 工夫 困难
C.果然 工夫 艰难 D.竟然 功夫 艰难
(3)从【甲】文中可知,汉代的太史令主要职责是掌管和编写 和 。
(4)【甲】段文字中A是 ,【乙】段文字中B是 ,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积累,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二人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相同态度。 。
【答案】(1) 籍 zhèng qiǎng 凝
(2)C
(3) 史书(图书) 天文历法(历法)
(4) 司马迁 保尔 面对人生的苦难,二人都选择了直面现实,勇敢坚强地继续奋斗。司马迁在身心遭受摧残以后,发愤写《史记》;保尔长期与病魔作斗争,在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选择用写作来继续战斗。(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①(shǐ jí):记载历史的典籍。
②行政(xíng zhèng):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③勉强(miǎn qiǎng):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
④凝望(níng wàng):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果然: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表示果真做了太史令,应使用:果然;
第二空:
功夫:一般指代身怀武术技能;也可指本领、做事花费的时间精力等。工夫:时间和精力;工作。
在此指开始整理的工作,应使用:工夫;
第三空:
困难:处境艰难、生活穷困,亦指事情复杂、阻碍多。艰难:艰苦困难;辛苦费力。
在此指走动辛苦费力,应使用:艰难;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内容理解。
根据“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改历的工作”可知,汉代的太史令主要职责是掌管和编写史书(图书)天文历法(历法)。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著内容识记。
根据甲文“父亲死的第三年,A(果然)做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jí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工夫)”“才动手著他的书”可知,此人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司马迁。
根据乙文“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脸色苍白,身体消瘦,但已能勉强迈着颤颤巍巍的双腿”可知,这是死里逃生的保尔。
面对人生苦难时的相同态度:他们直面困难,司马迁受刑后,忍辱创作《史记》,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选择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参加革命(继续战斗),最后创作出《暴风雨所诞生的》一书。
11.填空:《经典常谈》是(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 )的著作,全书共( )篇。在阅读时建议采用( )的阅读方法。如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
【答案】 朱自清 中国(我国)传统文化经典 13 选择性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阅读方法。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照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梳理了《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以及《文第十三》等经典内容。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容易激发读者阅读经典的兴趣,从而亲近经典,了解经典。
根据“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可知,阅读时建议采用选择性阅读的阅读方法。
12.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 )的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
【答案】选择性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经典常谈》十三篇短文,既有一定顺序,又各自独立成篇的特点,适合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
13.阅读《经典常谈》,回答下面问题。
读了《〈史记〉〈汉书〉第九》之后,请你总结两点司马迁或者班固写成伟大史书的原因。
【答案】【司马迁示例】①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带他到京师读书,他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足迹遍布天下,到处搜集史料。②三十六岁时他父亲去世,临终遗言要他整理史籍。他子承父业,做了太史令,有机会读到很多史籍和藏书。③他因为李陵辩解被处宫刑,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书,希图留个后世名,出狱后做了中书令,继续写书,终成大作。(答任意两点即可)
【班固示例】①班固出身于史学世家,家里藏书很多,有机会接触许多学者。②他五岁随父进京师洛阳,九岁能做文章,读诗赋。十六岁时入洛阳的大学,博览群书。③他得皇帝赏识,做校书郎、兰台令史,得以完成大著。(答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首先任选一个人物,然后根据内容概括原因即可。
【司马迁示例】根据《〈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谈作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处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可概括为: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带他到京师读书,他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足迹遍布天下,到处搜集史料;
根据《〈史记〉〈汉书〉第九》“父亲死的第三年,司马迁果然作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籍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工夫。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扣忙差改历的工作”,可概括为:他子承父业,做了太史令,有机会读到很多史籍和藏书;
根据《〈史记〉〈汉书〉第九》“他说李陵这个人秉性忠义,常想牺牲自己,报效国家。这回以少敌众,兵尽路穷,但还杀伤那么些人,功劳其实也不算小。他决不是怕死的人,他的降大概是假意的,也许在等机会给汉朝出力呢。武帝听了他的话,想着贰师将军是自己派的元帅,司马迁却将功劳归在投降的李陵身上,真是大不敬;便教将他抓起来,下在狱里。第二年,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希图留个后世名”,可概括为:他因为李陵辩解被处宫刑,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书,希图留个后世名,出狱后做了中书令,继续写书,终成大作。
【班固示例】根据《〈史记〉〈汉书〉第九》“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他家和司马氏一样,也是个世家;《汉书》是子继父业,也和司马迁差不多。但班固的凭藉,比司马迁好多了。他曾祖班斿,博学有才气,成帝时,和刘向同校皇家藏书。成帝赐了他全套藏书的副本,《史记》也在其中。当时书籍流传很少,得来不易;班家得了这批赐书,真像大图书馆似的。他家又有钱,能够招待客人。后来有好些学者,老远的跑到他家来看书”,可概括为:班固出身于史学世家,家里藏书很多,有机会接触许多学者;
根据《〈史记〉〈汉书〉第九》“他五岁时随父亲到那时的京师洛阳。九岁时能作文章,读诗赋。大概是十六岁罢,他入了洛阳的大学,博览群书”,可概括为:他五岁随父进京师洛阳,九岁能做文章,读诗赋。十六岁时入洛阳的大学,博览群书;
根据《〈史记〉〈汉书〉第九》“那时扶风郡也已将班固稿子送呈。明帝却很赏识那稿子,便命班固作校书郎,兰台令史,跟别的几个人同修世祖(光武帝)本纪”,可概括为:他得皇帝赏识,做校书郎、兰台令史,得以完成大著。
14.学习完《经典常谈》,班级举办读书分享会,你们小组分到了《〈史记〉(汉书)第九》一章。分享会上,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汉书》这一部国学经典。
【答案】示例:①《汉书》,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②《汉书》断代述史,断代述史是班固的创见,对后世影响很大。③《汉书》体例起源《史记》,但略有改变:世家一体并入了列传,将“书”改为了“志”,增加了《艺文志》等篇目。④《汉书》成于四人之手: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史记后传》作底本;表、志由班昭和马续补成。(答到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开放类试题,结合名著相关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原著中的“《汉书》,汉班固著。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光武帝建武八年生,和帝永元四年卒,公元32—92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可得:《汉书》,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
根据“至于改‘书’为‘志’,只是避免与《汉书》的‘书’字相重,无关得失。但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所关却就大了”“班固所以想到在《汉书》里增立《艺文志》,都是时代使然。司马迁便没有这样好运气”可得:《汉书》体例起源《史记》,但略有改变:世家一体并入了列传,将“书”改为了“志”,增加了《艺文志》等篇目。
根据“《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可得:《汉书》成于四人之手: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史记后传》作底本;表、志由班昭和马续补成。
据此表述即可。
15.阅读经典就是在阅读自己的生活,阅读自己的生命感受。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任务一】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表格。
经典和诗人 “谈”经典和诗人的创作特点
①《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年,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② 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它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③《 》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④ 他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
⑤《诗经》 文段: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任务二】你们小组分到了《<史记><汉书>第九》一章。分享会上,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汉书》这一部国学经典。
(3)【任务三】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
【答案】(1) 春秋 陆游 孟子 杜甫
(2)《汉书》是一本记录汉朝各项大事的断代史,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广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
(3)在文辞上,《汉书》比《史记》更华美整齐。唐代以前的人崇尚骈文,唐代以后崇尚散文,所以才有了这种现象。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①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②“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它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说的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③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的书是《孟子》。
④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是对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的介绍。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汉朝各项大事,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时间跨度大,范围广,书中包含内容丰富,涉及领域方方面面。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经典常谈》中“《史记》《汉书》第九”原文:《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甚少。据此回答。
16.朱自清时时留意的《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因此他格外重视这本书的通俗性。请比较下面的文言原文和《经典常谈》中的改写,分析朱自清写作《经典常谈》的妙处。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选自《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
【答案】示例: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无关的内容,如李陵的任务、匈奴拦截退路等,而专注于描述李陵军队面临的困难,如“箭完了,又没吃的”“救兵竟没有影子”等,反映出战争的惨烈,读起来明快利落。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题干“他格外重视这本书的通俗性”的提示,比较下面的文言原文和《经典常谈》中的改写分析即可。
比较原文“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和改文“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可知,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无关的内容,如李陵的任务、匈奴拦截退路等;
比较原文“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和改文“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可知,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专注于描述李陵军队面临的困难,如“箭完了,又没吃的”“救兵竟没有影子”等,反映出战争的惨烈,为李陵后来投降做好了铺垫。
17.阅读名著选段,说说《史记》被成为我国重要历史著作的原因有哪些。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答案】《史记》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是正史的源头;《史记》创了“纪传体”;《史记》又成了文学的古典,叙事写人的技术高超。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
根据“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史记》创了‘纪传体’”“《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可以概括为:《史记》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根据“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可以概括为:《史记》成了文学的古典,叙事写人技术高超。
18.结合以下材料和《经典常谈》探究朱自清为什么要改写经典作品。
《史记》版: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朱自清版: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答案】示例: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无关的内容,如李陵的任务、匈奴拦截退路等,而专注于描述李陵军队面临的困难,如“箭完了,又没吃的”“救兵竟没有影子”等,反映出战争的惨烈,读起来明快利落。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答此题,结合文言原文和《经典常谈》中的改写分析即可。
比较《史记》版“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和朱自清版“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可知,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无关的内容,如李陵的任务、匈奴拦截退路等,更为简洁;
比较《史记》版“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和朱自清版“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可知,朱自清先生在翻译时专注于描述李陵军队面临的困难,如“箭完了,又没吃的”“救兵竟没有影子”等,反映出战争的惨烈,为李陵后来投降做好了铺垫,读起来明快利落,更便于读者理解。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9.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展演,小语发现部分诗文在《经典常谈》中有提到。
(1)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
朗读诗文 篇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①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③
A.《尚书》第三 B.《诗经》第四 C.《战国策》第八 D.《辞赋》第十一
(2)你认为当下中学生阅读《经典常谈》有何意义?请结合《说文解字》第一、四书第七、《史记》《汉书》第九中的一篇或多篇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 B D C
(2)①可以增长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第一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 ②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从《史记》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的社会概况;③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史记》,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可以从四书第七中了解儒家思想,从中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①根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知,该诗选自《诗经·卫风·硕人》。而“《诗经》第四”就是讲解《诗经》的由来、发展历程等内容;故选B。
②根据“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可知,此句讲的是屈原放逐的故事。而“《辞赋》第十一”里面就有讲到屈原放逐的原因、经历以及《离骚》的写作缘由等;故选D。
③根据“(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可知,此句讲述的是苏秦刺股的故事,而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曾经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而《战国策》就是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一本书;故选C。
(2)考查名著阅读。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于1942年出版,几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经典佳作。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分别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通俗流畅,见解上鞭辟入里,可以使读者对古文更亲近、更有熟悉感,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阅读的入门佳作。
本题是开放类试题,结合名著的相关内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如下:
示例一:当下中学生阅读《经典常谈》,可以帮助当代中学生了解民族的传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豪感,找到自己在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如:《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辞书。《说文解字》从上万个汉字中区别其偏旁和部首,分类归纳成五百四十个部类,开启了汉字按部首编排的汉字字典编排方法。直至当今使用的汉语字典、词典,仍然使用部首检字法编排。《说文解字》收录了汉字形体的多种写法,处当时汉朝的篆体外,还有籀文、古文等异体写法。这些字体大都为象形体。这就为研究汉字提供了宝贵的古文字资料,也为推究上古文字的本意给予极大的方便。直至现代,《说文解字》学仍然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示例二:《经典常谈》中蕴含着智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定力。如:《史记》和《汉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史记》 《汉书》都是正史的源头,而且都成为了文学的古典。对于基本史料的把握,是学生的基本功,而不必去依赖孤本秘籍。打好基本功,读好正史,对学生一直是受益无穷的。
20.阅读名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无衣
《诗经 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①,修②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①于:语气助词。兴师:起兵。②修:整治。③同仇:同伴。仇,匹偶。一说共同对敌。④泽:同“祥”,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⑤偕作:一起行动。
【材料二】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纪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节选自《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材料三】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缩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
(节选自《经典常谈 <史记><汉书>第九》)
(1)请结合材料二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一《无衣》这首诗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
(2)阅读材料三,你有没有发现司马迁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写作《史记》有着很大的帮助?请你加以分析,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受到的启发。
(3)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通过十三节课,给同学们进行了经典著作阅读的入门指引。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著作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去了解更多的内容。请结合上面的三则材料,针对《诗经》或《史记》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并说一说你将如何展开探究活动。
阅读探究专题:
探究活动设想:
【答案】(1)《无衣》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形成回环往复的美,强化了将士们面对战事同舟共济、慷慨激昂的豪情,突出主题。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二十岁左右开始到处游历,足迹遍天下,但他不是简单的游玩,而是有目的地搜集史料。“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对他后来写作《史记》有着重要意义。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增加自己实践的机会,不能只拘泥于书本知识,还要能走向社会,多观察,多思考,多方面积累见闻,增长自己的才干。
(3)阅读探究专题示例一:《诗经》“国风”中的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示例二:《诗经》距离我们年代久远,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发挥它的价值?
活动设想:在确定好研究主题之后,首先再次阅读《经典常谈》里的相关内容,有初步认知之后;再围绕探究主题查找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最后用恰当的方式把探究结果呈现出来。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
根据【材料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可知,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
根据《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可知,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三章句式相同,重叠或复沓,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回环往复的美;
根据《无衣》“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可知,全诗表达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突出了主题。
(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及阅读启示。
第一问:
根据【材料三】“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可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二十岁左右开始到处游历,足迹遍天下,但他不是简单的游玩,而是有目的地搜集史料,并且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
根据【材料三】“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缩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可知,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对他后来写作《史记》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问: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启示即可。
示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增加自己实践的机会,不能只拘泥于书本知识,还要能走向社会,多观察,多思考,多方面积累见闻,增长自己的才干。毕竟,实践出真知。
(3)本题考查阅读探究。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诗经》阅读探究专题
示例一:《诗经》中的《雅》中的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示例二:《诗经》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它有怎样的价值影响?
活动设想:
在确定好研究主题之后,首先再次阅读《经典常谈》里的相关内容,有初步认知之后;再围绕探究主题查找相关资料,和学习小组同学合作,先各自探究,再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再加以分析整理;最后用恰当的方式把探究结果呈现出来。
《史记》阅读探究专题
示例一:鲁迅先生为什么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示例二:《史记》通常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活动设想:
在确定好研究主题之后,首先重新阅读《经典常谈》里的相关内容,要有整体的认知;其次围绕探究主题查找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探究;最后用恰当的方式把探究结果呈现出来。也可以和学习小组同学合作,先各自探究,再进行交流,互相补充。
阅读下面从《经典常谈》中摘录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离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
②《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剿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钞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
③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
21.根据材料,概述班固编撰《汉书》的原因。
22.班固编撰《汉书》有哪些独创之处?
23.历来就《史记》《汉书》的优劣之论,大致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又相应地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呢?
【答案】21.班固认为,每个朝代应该有对应的史书来颂述功德,而整个汉代却没有完整的史书;班固认为,《史记》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最后,且将地位不相等的人同等看待,不足以推崇汉朝;《史记》只记到武帝为止,比较零散;班固接受了父亲的评论。 22.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删润别裁;写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 23.①语言的散或整。作者认为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只是跟着时代的风尚而转变的。②内容的繁或省。作者认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即两书的繁或省都是不足病的。③体例的通或断。作者认为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之见都有失偏颇。
【解析】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第①段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离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可以概括出,班固认为,每个朝代应该有对应的史书来颂述功德,而整个汉代却没有完整的史书;《史记》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最后,且将地位不相等的人同等看待,不足以推崇汉朝;《史记》只记到武帝为止,比较零散;
结合①段的“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可概括出,班固接受了父亲的评论,修正《史记》的缺失。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①段的“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可概括出,断代记史,名称定为“书”,成为史书的范本;
结合②段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可概括出,删润颇有别裁;
结合③段的“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可概括出,《汉书》编写“文义浃备,纪事详赡”。
2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解答本题,需要拓展开去,阅读《经典常谈》中关于“《史记》《汉书》的优劣之论”文字的详细论述。
结合文章第③段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可以看出,这是比较二者语言的骈或散,再结合名著原文中的“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可知作者态度;
结合原文中的“平心而论,《汉书》确比《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倒底不能太详;司马迁是知道‘折中’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的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汉书》病”可知,再论的是内容的繁或省,作者的观点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结合原文的“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里抨击班固,几乎说得他不值一钱。刘知几论通史不如断代,以为通史年月悠长,史料亡佚太多,所可采录的大都陈陈相因,难得新异。……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都不免一偏之见”可知,最后论的是体例的通或断,作者的观点是“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都不免一偏之见”。
阅读《经典常谈》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②《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班固认为,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和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作《汉书》。
班固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也是极大的。
③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固“文义决备,纪事详赡”,异与前人,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汉书》,有删改)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5.为什么唐代以前大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大家提倡《史记》?请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答案】24.班固编撰《汉书》的原因(或班固断代述史的原因、班固断代述史的创见等)。(大意相同即可) 25.因《史记》质朴,用散行文字(答出一点即可),《汉书》语言华丽,精整(或多用排偶)(答出一点即可);而唐代之前人们崇尚华丽、精整的文风(答出一点即可),唐代之后大家崇尚散文。
【解析】2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②段中的“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和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可知,班固认为每个朝代应该有对应的史书来颂述功德,而整个汉代却没有完整的史书,《史记》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最后,且将地位不相等的人同等看待,不足以推崇汉朝,《史记》只记到武帝为止,比较零散,所以他“断代述史”。这一段的内容主要是:讲述班固断代述史的原因。
25.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③段“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可概括出:《史记》质朴,用散行文字,《汉书》语言华丽,多用排偶;根据“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可概括出:唐代之前人们崇尚弘丽精整的文风,唐代之后大家崇尚散文。
读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崇德实验学校八年级文学社成员就自己喜欢的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专题一:和朱自清一起谈经
《史记》版 朱自清版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选自《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
26.结合以上材料和《经典常谈》探究朱自清为什么要改写经典作品?
专题二:我向大家介绍经典
27.《桃夭》是《诗经》中的一首经典诗歌,文学社成员在此次谈探究活动中进行了介绍:
桃夭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②,宜③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④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出自《诗经。国风。周南》。②之子:这位姑娘。于归:指姑娘出嫁。③宜:和顺、亲善。④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⑤蓁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形容桃叶茂盛。
小语:诗的源头是(1) ,它的节奏最主要靠重叠,重叠可以说是它的生专题09 《史记》《汉书》第九
章节简介 1
知识网络 1
原文+批注 2
内容概括 14
试题精选(共30题) 15-44
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列传,但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原 文 批 注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它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该体裁形式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作品《史记》。 【纪传体,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头。汉书,断代成书。时代不同,人们的喜爱偏好也会有所不同,史记、汉书文体各有所长。】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作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处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综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 【广泛的游历让司马迁形成博大的胸襟,为后面《史记》的成书奠定了深厚的人文素养。有些时候不能光凭读书书,也是别人行了万里之路所写,多读书也要多游历,增长见识。】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应试得高第,做了郎中。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〇),大行封禅典礼,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司马谈是史官,本该从行;但是病得很重,留在洛阳不能去。司马迁却跟去了。回来见父亲,父亲已经快死了,拉着他的手呜咽着道:“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作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作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作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司马迁听了父亲这番遗命,低头流泪答道:“儿子虽然不肖,定当将你老人家所搜集的材料,小心整理起来,不敢有所遗失。”司马谈便在这年死了;司马迁这年三十六岁。父亲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父亲的遗命让司马迁下定决心编写史记,决定了他未来的方向。】
父亲死的第三年,司马迁果然作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籍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工夫。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改历的工作;直到太初元年(西元前一〇四),太初历完成,才动手著他的书。天汉二年(西元前九九),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武帝听了这个消息,又急又气。朝廷里纷纷说李陵的坏话。武帝问司马迁,李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李陵也作过郎中,和司马迁同过事,司马迁是知道他的。 李陵(?—前74年),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字少卿。李广之孙。武帝时,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拜骑都尉,教射酒泉、张掖将士,防备匈奴侵扰。天汉二年(前99)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尊贵用事。后武帝听信谣传,以为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灭其家。汉昭帝立,霍光遣使招之归汉,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病卒。
他说李陵这个人秉性忠义,常想牺牲自己,报效国家。这回以少敌众,兵尽路穷,但还杀伤那么些人,功劳其实也不算小。他决不是怕死的人,他的降大概是假意的,也许在等机会给汉朝出力呢。武帝听了他的话,想着贰师将军是自己派的元帅,司马迁却将功劳归在投降的李陵身上,真是大不敬;便教将他抓起来,下在狱里。第二年,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希图留个后世名。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作了宦者作的官,中书令,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西元前九一),全书才得完成,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他死后,这部书部分的流传;到宣帝时,他的外孙杨恽才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简称为《史记》,《史记》便成了定名。这部书流传时颇有缺佚,经后人补续改窜了不少;只有元帝、成帝间褚少孙补的有主名,其余都不容易考了。 中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 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中年以后,因学识过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司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一样。《史记自序》里记着司马迁和上大夫壶遂讨论作史的一番话。司马迁引述他的父亲称扬孔子整理“六经”的丰功伟业,而特别着重《春秋》的著作。他们父子都是相信孔子作《春秋》的。他又引董仲舒所述孔子的话:“我有种种觉民救世的理想,凭空发议论,恐怕人不理会;不如借历史上现成的事实来表现,可以深切著明些。”这便是孔子作《春秋》的趣旨;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贤不肖,存亡继绝,补敝起废,作后世君臣龟鉴。《春秋》实在是礼义的大宗,司马迁相信礼治是胜于法治的。他相信《春秋》包罗万象,采善贬恶,并非以刺讥为主。像他父亲遗命所说的,汉兴以来,人主明圣盛德,和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是他父子职守所在,正该记载表彰。他的书记汉事较详,固然是史料多,也是他意主尊汉的缘故。他排斥暴秦,要将汉远承三代。这正和今文家说的《春秋》尊鲁一样,他的书实在是窃比《春秋》的。他虽自称只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述而不作,不敢与《春秋》比,那不过是谦词罢了。
他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自序》里说:“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王迹所兴”,始终盛衰,便是“古今之变”,也便是“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只是天道对于人事的影响;这和所谓“始终盛衰”都是阴阳家言。阴阳家倡“五德终始说”,以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互相克胜,终始运行,循环不息。当运者盛,王迹所兴;运去则衰。西汉此说大行,与“今文经学”合而为一。司马迁是请教过董仲舒的,董就是今文派的大师;他也许受了董的影响。“五德终始说”原是一种历史哲学;实际的教训只是让人君顺时修德。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 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也许,没有李陵之祸,《史记》也没有今天的高度】
班彪论前史得失,却说他“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论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以为“大敝伤道”;班固也说他“是非颇谬于圣人”。其实推崇道家的是司马谈;司马迁时,儒学已成独尊之势,他也成了一个推崇的人了。至于《游侠》、《货殖》两传,确有他的身世之感。那时候有钱可以赎罪,他遭了李陵之祸,刑重家贫,不能自赎,所以才有“羞贫穷”的话;他在穷窘之中,交游竟没有一个抱不平来救他的,所以才有称扬游侠的话。这和《伯夷传》里天道无常的疑问,都只是偶一借题发挥,无关全书大旨。东汉王允死看“发愤”著书一语,加上咬文嚼字的成见,便说《史记》是“佞臣”的“谤书”,那不但误解了《史记》,也太小看了司马迁了。 佞臣,读音nìng chén,汉语词语,意思是善于奉承、谄媚的臣子。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家称为“纪传体”,因为“纪传”是最重要的部分。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的,从《史记》起始。司马迁的确能够贯穿经传,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言。他明白“整齐”的必要,并知道怎样去“整齐”:这实在是创作,是以述为作。他这样将自有文化以来三千年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冶之”,却反映着秦汉大一统的局势。《春秋左氏传》虽也可算通史,但是规模完具的通史,还得推《史记》为第一部书。班固根据他父亲班彪的意见,说司马迁“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而能明确,便见本领。《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 【班固的评价更是说明了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学家,公平、公正意简,而准。人物刻画深刻,与文学也是部经典名作。】
《汉书》,汉班固著。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光武帝建武八年——西元三二——生,和帝永元四年——西元九二——卒)。他家和司马氏一样,也是个世家;《汉书》是子继父业,也和司马迁差不多。但班固的凭藉,比司马迁好多了。他曾祖班斿,博学有才气,成帝时,和刘向同校皇家藏书。成帝赐了他全套藏书的副本,《史记》也在其中。当时书籍流传很少,得来不易;班家得了这批赐书,真像大图书馆似的。他家又有钱,能够招待客人。后来有好些学者,老远的跑到他家来看书;扬雄便是一个。班斿的次孙班彪,既有书看,又得接触许多学者;于是尽心儒术,成了一个史学家。《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他的书似乎只有本纪和列传;世家是并在列传里。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
班固生在河西;那时班彪避乱在那里。班固有弟班超,妹班昭,后来都有功于《汉书》。他五岁时随父亲到那时的京师洛阳。九岁时能作文章,读诗赋。大概是十六岁罢,他入了洛阳的大学,博览群书。他治学不专守一家;只重大义,不沾沾在章句上。又善作辞赋。为人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骄人。在大学里读了七年书,二十三岁上,父亲死了,他回到安陵去。明帝永平元年(西元五八),他二十八岁,开始改撰父亲的书。他觉得《后传》不够详的,自己专心精究,想完成一部大书。过了三年,有人上书给明帝,告他私自改作旧史。当时天下新定,常有人假造预言,摇惑民心;私改旧史,更有机会造谣,罪名可以很大。
明帝当即诏令扶风郡逮捕班固,解到洛阳狱中,并调看他的稿子。他兄弟班超怕闹出大乱子,永平五年(西元六二),带了全家赶到洛阳;他上书给明帝,陈明原委,请求召见。明帝果然召见。他陈明班固不敢私改旧史,只是续父所作。那时扶风郡也已将班固稿子送呈。明帝却很赏识那稿子,便命班固作校书郎,兰台令史,跟别的几个人同修世祖(光武帝)本纪。班家这时候很穷。班超也作了一名书记,帮助哥哥养家。后来班固等又述诸功臣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这些后来都成了刘珍等所撰的《东观汉记》的一部分,与《汉书》是无关的。
明帝这时候才命班固续完前稿。永平七年(西元六四),班固三十三岁,在兰台重行写他的大著。兰台是皇家藏书之处,他取精用弘,比家中自然更好。次年,班超也作了兰台令史。虽然在官不久,就从军去了,但一定给班固帮助很多。章帝即位,好辞赋,更赏识班固了。他因此得常到宫中读书,往往连日带夜的读下去。大概在建初七年(西元八二),他的书才大致完成。那年他是五十一岁了。和帝永元元年(西元八九),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他作中护军,参议军机大事。这一回匈奴大败,逃得不知去向。窦宪在出塞三千多里外的燕然山上刻石纪功,教班固作铭。这是著名的大手笔。
次年他回到京师,就作窦宪的秘书。当时窦宪威势极盛;班固倒没有仗窦家的势欺压人,但他的儿子和奴仆却都无法无天的。这就得罪了许多地面上的官儿;他们都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回他的奴子喝醉了,在街上骂了洛阳令种兢,种兢气恨极了,但也只能记在心里。永元四年(西元九二),窦宪阴谋弑和帝,事败,自杀。他的党羽,或诛死,或免官。班固先只免了官,种兢却饶不过他,逮捕了他,下在狱里。他已经六十一岁了,受不得那种苦,便在狱里死了。和帝得知,很觉可惜,特地下诏申斥种兢,命他将主办的官员抵罪。班固死后,《汉书》的稿子很散乱。他的妹子班昭也是高才博学,嫁给曹世叔,世叔早死,她的节行并为人所重。当时称为曹大家。这时候她奉诏整理哥哥的书;并有高才郎官十人,从她研究这部书——经学大师扶风马融,就在这十人里。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那时还未完成,她和马融的哥哥马续参考皇家藏书,将这些篇写定,这也是奉诏办的。
《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他的书所包举的,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
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班彪《后传》。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无所谓侯国,也就无所谓世家。这一体的并入列传,也是自然之势。至于改“书”为“志”,只是避免与《汉书》的“书”字相重,无关得失。但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所关却就大了。《艺文志》的底本是刘歆的《七略》。刘向、刘歆父子都曾奉诏校读皇家藏书;他们开始分别源流,编订目录,使那些“中秘书”渐得流传于世,功劳是很大的。他们的原著都已不存,但《艺文志》还保留着刘歆《七略》的大部分。这是后来目录学家的宝典。原来秦火之后,直到成帝时,书籍才渐渐出现;成帝诏求遗书于天下,这些书便多聚在皇家。刘氏父子所以能有那样大的贡献,班固所以想到在《汉书》里增立《艺文志》,都是时代使然。司马迁便没有这样好运气。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汉代“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他实在表彰得更为到家。书中收载别人整篇的文章甚多,有人因此说他是“浮华”之士。这些文章大抵关系政治学术,多是经世有用之作。那时还没有文集,史书加以搜罗,不失保存文献之旨。至于收录辞赋,却是当时的风气和他个人的嗜好;不过从现在看来,这些也正是文学史料,不能抹煞的。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刘知几《史通》却以为“《史记》虽叙三千年事,详备的也只汉兴七十多年,前省后烦,未能折中;若教他作《汉书》,恐怕比班固还要烦些”。刘知几左袒班固,不无过甚其辞。平心而论,《汉书》确比《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倒底不能太详;司马迁是知道“折中”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汉书》病。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赞》说班固叙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这是不错的。
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里抨击班固,几乎说得他不值一钱。刘知几论通史不如断代,以为通史年月悠长,史料亡佚太多,所可采录的大都陈陈相因,难得新异。《史记》已不免此失;后世仿作,贪多务得,又加上繁杂的毛病,简直教人懒得去看。按他的说法,像《鲁春秋》等,怕也只能算是截取一个时代的一段儿,相当于《史记》的叙述汉事;不是无首无尾,就是有首无尾。这都不如断代史的首尾一贯好。像《汉书》那样,所记的只是班固的近代,史料丰富,搜求不难。只需破费工夫,总可一新耳目,“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的。郑樵的意见恰相反。他注重会通,以为历史是联贯的,要明白因革损益的轨迹,非会通不可。通史好在能见其全,能见其大。他称赞《史记》,说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他说班固断汉为书,古今间隔,因革不明,失了会通之道,真只算是片段罢了。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都不免一偏之见。
《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明茅坤说“《汉书》以矩矱胜”,清章学诚说“班氏守绳墨”,“班氏体方用智”,都是这个意思。晋傅玄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这些只关识见高低,不见性情偏正,和司马迁《游侠》、《货殖》两传蕴含着无穷的身世之痛的不能相比,所以还无碍其为客观的。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史记》首尾三千多年,《汉书》二百三十年。《史记》在魏晋间才定名。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人物。
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从《史记》始。
《汉书》班固、班彪整理补充《史记》著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为《汉书》底本。
刘珍等所撰《东观汉记》都是班固述诸功臣事迹的奏。
班超、班昭皆有功于《汉书》,其《艺文志》底本是刘歆的《七略》。《汉书》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后传》作底本,高帝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字。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
《史记》文字趋向散体,《汉书》趋向骈体。《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1.填空
(1)《史记》首尾三千多年,《汉书》二百三十年。《史记》在____间才定名。
(2)《史记》体例有五,________是编年的,____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____记典章制度沿革,________记侯国世代存亡,________类记各方人物。
(3)《史记》文字趋向____,《汉书》趋向____。《史记》文直而事__,《汉书》文赡而事 。
(4)《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____”的源头
(5)汉人称为《太史公书》《_____》《太史公记》《太史记》。魏晋间才简称为《史记》,《史记》便成了定名。
(6)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案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从《_____ 》始。
(7) 、 二人先后整理补充《史记》著六十五篇《后传》,详论《史记》得失,大体确当不移,为《 》底本。
(8)刘珍等所撰《 》都是班固述诸功臣事迹的奏。
(9)班超、班昭皆有功于《汉书》,其《 》底本是刘歆的《 》。《汉书》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后传》作底本,高帝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字。
(10)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 》。
(11)司马还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部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国替李陵败降之事辨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 《史记》,汉人称为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部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他详论《史记》的得失,大体确当不移。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汉和帝命与马续参考皇家藏书。续写班国造作。
(12)《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式旁的时侯,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斯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些也都被称为“正史”。《 》《 》,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
2.《史记》体例有五,其中记帝王政迹的是( ),记侯国世代存亡的是(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3.《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李老师在班级里组织阅读。下面是小组阅读成果分享现场。请你参与其中,结合作品内容,把同学们发言记录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李老师: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很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常谈》后,有什么收获?
甲同学:阅读这部作品后,我对人们常常提到的“四书”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四书”是指《论语》《 》《 》《 》,其中《 》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乙同学: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我重点阅读了《〈史记〉〈汉书〉第九》,了解到除《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部“正史”,都采用了《 》的体制,断代为书。
丙同学: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 》。
丁同学:我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了解了我国古代《诗经》《楚辞》以及诗歌的发展脉络,获益匪浅。阅读《经典常读》,我们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整体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4.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古代历史典籍的特点,请根据下面文字判断相应的历史典籍,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也是周朝时鲁国的国史。
②最早的记言历史,主要为虞夏商周的号令。
③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④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
A.《国语》 《左传》 《尚书》 《史记》
B.《尚书》 《国语》 《左传》 《汉书》
C.《春秋》 《尚书》 《左传》 《汉书》
D.《国语》 《春秋》 《公羊传》 《史记》
5.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风貌。
B.阅读《经典常谈》,要提倡古人“尊古”“崇古”的旧习,精读整本书,从而达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
C.小西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可以推荐他先阅读《经典常谈》中的《史记》《汉书》第九。
D.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成为“六书”,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
②他们保存的方法不同,但是用心一样。
③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
④孔子作《春秋》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恶。
⑤司马迁是秦火以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
⑥《史记》记载汉事比较详细,是司马迁意主尊汉的缘故。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⑤⑥②③④
C.④⑥③⑤②① D.④②⑤⑥③①
7.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所说的“经典”,范围较广,不限于传统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等经部书,而是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在内所有可称“经典”的著作。
B.《史记》是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周易》中提到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是它的大神通。
D.《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指南,也是一部国学入门读物。
B.《孟子》一书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
C.《史记》用到散行文字;《汉书》则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
D.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
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
【乙】
他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diǎn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dūn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散( )碎 diǎn( )故 格调( ) dūn( )厚
(2)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
(3)以上文段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 。【乙】段中的“他”是唐代诗人 ,有“ ”的美誉。
(4)联系《经典常谈》,说说《史记》与《汉书》的体例有什么不同。
10.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父亲死的第三年,A 做了太史令。他有机会看到许多史jí和别的藏书,便开始作整理的 。那时史料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特别是汉代各地方行政报告,他那里都有。他一面整理史料,一面却忙着改历的工作;直到太初元年,太初历完成,才动手著他的书。
【乙】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一个月后,B脸色苍白,身体消瘦,但已能勉强迈着颤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 地走动了。母亲搀扶着他走到窗前。他凭窗久久地凝望着外面的道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史jí( ) 行政( ) 勉强( ) níng( )望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果然 功夫 困难 B.竟然 工夫 困难
C.果然 工夫 艰难 D.竟然 功夫 艰难
(3)从【甲】文中可知,汉代的太史令主要职责是掌管和编写 和 。
(4)【甲】段文字中A是 ,【乙】段文字中B是 ,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积累,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二人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相同态度。 。
11.填空:《经典常谈》是(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 )的著作,全书共( )篇。在阅读时建议采用( )的阅读方法。如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
12.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 )的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
13.阅读《经典常谈》,回答下面问题。
读了《〈史记〉〈汉书〉第九》之后,请你总结两点司马迁或者班固写成伟大史书的原因。
14.学习完《经典常谈》,班级举办读书分享会,你们小组分到了《〈史记〉(汉书)第九》一章。分享会上,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汉书》这一部国学经典。
15.阅读经典就是在阅读自己的生活,阅读自己的生命感受。班级正开展《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任务一】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表格。
经典和诗人 “谈”经典和诗人的创作特点
①《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年,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② 他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它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③《 》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④ 他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
⑤《诗经》 文段: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任务二】你们小组分到了《<史记><汉书>第九》一章。分享会上,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汉书》这一部国学经典。
(3)【任务三】唐代以前,一般文人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则偏爱《史记》。原因是什么?
16.朱自清时时留意的《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因此他格外重视这本书的通俗性。请比较下面的文言原文和《经典常谈》中的改写,分析朱自清写作《经典常谈》的妙处。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选自《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
17.阅读名著选段,说说《史记》被成为我国重要历史著作的原因有哪些。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18.结合以下材料和《经典常谈》探究朱自清为什么要改写经典作品。
《史记》版: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朱自清版: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19.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展演,小语发现部分诗文在《经典常谈》中有提到。
(1)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
朗读诗文 篇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①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③
A.《尚书》第三 B.《诗经》第四 C.《战国策》第八 D.《辞赋》第十一
(2)你认为当下中学生阅读《经典常谈》有何意义?请结合《说文解字》第一、四书第七、《史记》《汉书》第九中的一篇或多篇谈谈你的认识。
20.阅读名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无衣
《诗经 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①,修②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①于:语气助词。兴师:起兵。②修:整治。③同仇:同伴。仇,匹偶。一说共同对敌。④泽:同“祥”,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⑤偕作:一起行动。
【材料二】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纪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节选自《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材料三】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缩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
(节选自《经典常谈 <史记><汉书>第九》)
(1)请结合材料二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一《无衣》这首诗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
(2)阅读材料三,你有没有发现司马迁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写作《史记》有着很大的帮助?请你加以分析,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受到的启发。
(3)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通过十三节课,给同学们进行了经典著作阅读的入门指引。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著作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去了解更多的内容。请结合上面的三则材料,针对《诗经》或《史记》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并说一说你将如何展开探究活动。
阅读探究专题:
探究活动设想:
阅读下面从《经典常谈》中摘录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离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
②《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剿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钞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
③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
21.根据材料,概述班固编撰《汉书》的原因。
22.班固编撰《汉书》有哪些独创之处?
23.历来就《史记》《汉书》的优劣之论,大致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又相应地做出了怎样的评价呢?
阅读《经典常谈》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②《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班固认为,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和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作《汉书》。
班固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也是极大的。
③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固“文义决备,纪事详赡”,异与前人,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汉书》,有删改)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5.为什么唐代以前大多偏爱《汉书》,唐代以后大家提倡《史记》?请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读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崇德实验学校八年级文学社成员就自己喜欢的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专题一:和朱自清一起谈经
《史记》版 朱自清版
天汉二年秋,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天汉二年,李陵奉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命,领了五千兵,出塞打匈奴。匈奴八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杀伤了匈奴一万多,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完了,又没吃的,耗了八天,等贰师将军派救兵。救兵竟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就降了。 (选自《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
26.结合以上材料和《经典常谈》探究朱自清为什么要改写经典作品?
专题二:我向大家介绍经典
27.《桃夭》是《诗经》中的一首经典诗歌,文学社成员在此次谈探究活动中进行了介绍:
桃夭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②,宜③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④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出自《诗经。国风。周南》。②之子:这位姑娘。于归:指姑娘出嫁。③宜:和顺、亲善。④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⑤蓁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形容桃叶茂盛。
小语:诗的源头是(1) ,它的节奏最主要靠重叠,重叠可以说是它的生命,节奏便建立在上头。小文:《经典常谈》中介绍“可分为徒歌和乐歌”,书上也提到““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那《桃夭》是徒歌还是乐歌呢?
小语:(2) 小文:《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诗中用“灼灼”的桃花起兴,开了后世以鲜花比拟女子的先河。你知道这样的起兴好在哪里吗?
小语:这你可难不倒我,(3) 。
专题三:读经典的意义
28.结合《经典常谈》与活动体验,说说阅读经典的意义。
29.叶圣陶先生曾评价《经典常谈》时说:“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请你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①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的?
②作为一本学术散文集,《经典常谈》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0.成长路上,书籍是最美的陪伴。第五组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经典常谈》时,被保尔与司马迁的精神所感动,决定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心得,请结合下面节选内容,提炼感悟,完成演讲稿,不少于100字。
原来司马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经典常谈》 “明天他们会给我送来一块格子板,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没有这东西我写不成字。上一行和下一行常常串起来。我琢磨了很久才想出这个办法,那就是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长格子,使我的铅笔不会写到格子外面去。当你看不见你所写的字的时候,写字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我坚信这一点。我曾经试了很久,但是怎么也写不好。现在我开始慢慢地写,每个字母都写得很小心,结果相当不错。” 保尔开始写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描述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自然而然就跃入了脑海——《暴风雨所诞生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