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16 19: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执教人:万宝奎岳麓版必修三修《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政治腐败;社会拜金风气盛行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因循守旧,束缚思想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化传入,开阔眼界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1、政治:
2、经济:
3、思想:
4、阶级: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温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李贽的人生经历:
少年求学
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
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
迫害致死离经叛道(一)李贽的离经叛道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阅读课本P.19,归纳李贽“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有哪些?(一)李贽的离经叛道材料四: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答邓石阳》 材料一: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1)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4)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赞颂商鞅等改革家,农民起义是官逼所致。(2)揭露道学家的虚伪。(3)反对道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一)李贽的离经叛道结合课本P.19课题解读,请思考:
  ⑴李贽的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风气虚伪,追求享乐
  ⑵你认为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商品经济兴盛,社会生活奢靡,个人价值借助于享乐而得到强调
  世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夹一册,以为奇货”。
——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六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  请思考:亲历明朝灭亡,明遗民可能会做哪些事?(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黄宗羲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⑷提出君臣平等
⑸主张“工商皆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2、顾炎武 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⑴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⑷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和真知
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
⑵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⑶哲学思想:
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
②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批判、继承并发展儒学的?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 批判脱离实际的学风
继承积极入世、关注现实和强调社会责
任感的儒学传统
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归纳总结】三、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 提倡“经世致用”,更趋实事求是。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更近国计民生。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归纳总结1】①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③提出“工商皆本”1、主张“经世致用”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世界是物质的,
2、认识由客观对象引起
3、静止是相对,运动是绝对①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②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的空谈。③王夫之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思想主张:
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
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如何评价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1) 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解放思想,其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2)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1)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2)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3)没有动摇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2】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实现社会的转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
1.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 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汉明清孔子创立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反封建早期民主思想儒学创立发展成为正统进一步发展批判继承宋朝
明朝演变规律思想自身随着形势变化而趋时更新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
统治阶级需要和扶植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A课堂检测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C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D4.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5.明未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C6.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传入
D.商品经济发展和封
建制度的日益腐朽D7.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因素是
A.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B.受外来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个人文化知识素养高低不同C8.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C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