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9 21: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基础试题(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为加强琼海市“讲文明、树新风”的城市文化建设,椰城中学举办“漫溯书海深处”的读书活动。请阅读叶圣陶《苏州园林》的语段,按要求完成任务。
苏州园林栽( )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① (A.俯仰生姿 B.恹恹欲睡)。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案。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② (A.栩栩如生 B.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 )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bàng(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栽( )种 ②盘曲嶙xún( ) ③砖砌( ) ④无所依bàng( )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① ②
(3)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了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二、综合性学习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富,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
(2)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中的一段话,其中①②处需补充名言警句(或诗句)和成语典故各一个,请你帮同学恰当补充。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话语都是强调诚信的重要的。几千年来,“曾子烹彘”“②”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①名言警句(或诗句):
②成语典故: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姜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的材料,为他拟一则颁奖词,80字左右。
姜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儿常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姜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请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压”字的表达效果。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节选《梦回繁华》)
5.第②段“画面开卷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画作中所描绘的“汴京近郊的风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首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B.第①段尾句打比方,突出了《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富有变化的特点。
C.第②段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D.第②段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结构。
7.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清水洗尘
迟子建
①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
②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握搓就出来了。他也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来。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她听了天云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
⑦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吁吁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多,那水还干净着呢。”
⑨天灶未搭话,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水出来.就张大了嘴。
⑩天灶没说什么,他回来往热水里又加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一直到父母洗完了,天灶还在饶有兴致地烧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
“给我自己用。”
母亲没再说什么,天灶笑了。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
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n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家里那对红灯笼。他要告诉朋友,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
8.第⑨段中,奶奶“见天灶提着水出来,就张大了嘴”,为什么?
9.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10.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11.请分析天灶和天云争吵这一情节有什么好处。
五、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①,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②;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裴徊③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太华、衡、庐:华山、衡山、庐山。②翳:遮盖,这里指云。③裴徊:同“徘徊”。
12.参考表格中的推断方法,解释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
文言句子 推断方法 解释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联想成语法:手疾眼快。 (1)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查阅词典法:①断。②横渡。③超过,超越。④极,非常。 (2)
13.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真 人 即 世 所 谓 巫 山 神 女 也。
1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从侧面写出了三峡夏水迅疾的特点。
B.乙文借华山、衡山、庐山,从侧面衬托出巫山的奇特。
C.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主要运用记叙和描写,乙文主要运用记叙。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对大自然山川景色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1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16.甲文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17.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沿溯阻绝 ②绝 (yǎn)多生怪柏 ③良多趣味 ④虽乘奔御风
1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0.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1.假如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六、名著阅读
22.运用专题归类进行名著复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你以“人物的反抗之路”为专题,探讨下面三位主人公反抗之路的异同。
A.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林冲《水浒传》
七、作文
23.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请以《我喜爱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所熟悉的一处建筑,不少于600字。
(2)沟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为方式。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沟通。沟通可以加强了解,化解矛盾,增进友谊,促进和谐。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1) zāi 峋 qì 傍
(2) A B
(3)例句:一块碎石组成不了雄壮的山川/一滴水珠汇聚不了辽阔的海洋
2.(1)语言真实可信、不说谎
(2) 言不信者,行不果。(人倍信则名不达)(轻诺必寡信)等 商鞅立木(一诺千金)等
(3)示例:披星戴月,劳碌十载,只为偿还巨额债务。失去儿子的痛,化为替子还债的愿。他用老百姓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诚信”的含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大写的“诚信”二字。
3.“压”是逼迫之意,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紧张局势,突出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及守城将士的艰难处境。(意思对即可) 4.运用典故,借燕昭王筑台放金招揽天下贤士(或“黄金台”)的典故,歌颂了边疆将士坚定勇敢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意思对即可)
5.从“汴京近郊的环境、路上行人情况、画面色彩与疏密”三个方面来介绍近郊的风光。作用;内容层次清晰,既可感画作的具体内容,又可体味画作的艺术表现。 6.D 7.选文语言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特点:平实、典雅、优美,如在说明画面内容时,大量使用四字短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将画面的整体和细节描摹得准确而细致,这样典雅而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与文章说明对象的特点非常契合。
8.示例:感到惊讶;有点伤心;感到难过,不高兴。 9.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写出了天灶的细心、体贴、懂事等。(答对两点即可) 10.表现了天灶愉悦的心情。 11.示例:①从情节上看,避免了单调,掀起了波澜。②从内容上看,体现了真实、温暖、充满生机的生活气息。如果全是“请”之类的话,反而显得不真实。③从情感表达上看,突出了天灶兄妹的关系很融洽。④从人物塑造上看,表现了天灶的宽容大度、天云的天真活泼。
12. 快 断 13.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14.C 15.(1)即使骑乘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2)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 16.①突出三峡长、浩大的特点。②从侧面烘托秋悲凉、肃杀的气氛。③渲染渔民的艰辛和凄凉,表达对渔民的同情。(意对即可) 17.甲文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18.①逆流而上;②极高的山峰;③甚,很;④这里指飞奔的马。 19.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20.A 21.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美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天,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别是一番情调。(任选一个季节,能结合课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22.共同点: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身处黑暗社会中,饱受苦难,都具有反抗精神。
不同点:彭德怀从小因家贫辍学务农,下煤窑做工。十五岁参加饥民闹粜被通缉,逃到洞庭湖当堤工。他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等书籍,最终走上革命道路,他的反抗基于内心的正义感以及对贫穷人民的同情。保尔从小在苦难中长大,在食堂当杂役时受尽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后来在朱赫来的引导下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一名战士。林冲前期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后期因高俅一再设局陷害他,奋起反抗,被迫投靠梁山。
23.疤痕的治疗
有一种痛是可以好的,那是疤;有一种痛是无法治愈的,那是心碎,心碎了,还能好吗?
——题记
看着阴沉的天,心中莫名地沉重。
卷起衣袖抚摸着手臂光洁的皮肤,突然一处的瑕疵,让我的心更加地沉沦了。
是的,在我完美的肌肤上有那么一块永远也摸不掉的心痛。眼前不断地掠过母亲离去前的冷漠双眼,以及置身火海时,我心中那份无法抵制的无助。
透过模糊的泪眼,看着手中那片圣洁的白纸,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阿倾,饭已经做好,如果要吃,先把菜热一下。母字。眼睛又一次瞟过那块疤,心中便又一次翻江倒海起来。我的心碎了吗?
走进厨房时,顺便把她留给我的饭菜倒进了垃圾筒。那一瞬,我的手颤了一下。
我并不讨厌她,那个父亲让我称她为母亲的女人,确实是温柔并且尽责的。可,生母离开我的那个片刻,我的心已经碎了,再也无法担负任何爱的权利。轻轻地,我又抚了抚那片凹凸。
一次又一次地看着纸条,最终还是放到了后母的床边。“没用的,她走的时候,我的心就已经死了,再多的阳光也不可能让破碎的爱痊愈。阿倾。”
坐在自己的房中,想着会不会对她太残忍,毕竟她是个好人,至少对我很好。
突然的敲门声让我的心嘣嘣地跳着。
我就这样傻傻地坐着,看着她缓缓地坐到我的身旁,对着我微笑,然后抱住了我,紧紧的。然后,我就感到热热的液体慢慢地流出了我的眼眶,听到自己的哭声那么强烈地撼动着,里面的含义不再是无助,而是一份失而复得的感动。
她就这样一直抱着我,告诉我她以为我不可能向她倾诉关于我生母的任何片断。我只是一直地哭泣着,听着她的声音,然后一股脑的将所有的关于痛苦的心情倾诉给她,她抚着我的头,只是穿插地对我说:不会的,我会给你一切母亲的关爱。
第二天醒来,看着身旁的她,我才发现昨晚我对她的倾诉与我俩的沟通是那样愉快。
任何痛都是可以好的,只要善于倾诉与沟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