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卷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选择题
1.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沿量筒壁慢慢倒入水中
C.检验气体的酸碱性,要先将pH试纸润湿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下列数据是某些花卉适宜的土壤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
A.八仙花(4.0-4.5)
B.百合(5.0-6.0)
C.茶花(5.0-6.8)
D.迎春(7.3-8.0)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加热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熄灭酒精灯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
B.纯净氢气燃烧: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火焰上方罩的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生成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液面下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入稀盐酸:有蓝色沉淀产生,且蓝色沉淀不溶解
5.下列有关液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液 B.加热
C.稀释 D.过滤
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 ①喷洒稀盐酸 ②喷洒水 ③放入干燥CO2中 ④喷水后放入CO2中
花的颜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红色
A.①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
B.①④对比说明④中产生了与盐酸性质相似的物质
C.②④对比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作用
D.②③④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8.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9.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感。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食子酸溶液pH>7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
C.一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0.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③中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对比实验②④可知紫色石蕊变红需要有二氧化碳的参与
C.对比实验③④可知紫色石蕊变红需要有水的参与
D.图中四个实验可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11.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趋势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A 加热 KClO3 和 MnO2 制取氧气 时间 MnO2 的质量
B NaOH 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C 用稀盐酸除铁锈 稀盐酸的质量 铁锈的质量
D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A.A B.B C.C D.D
12.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二、非选择题
13.对比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1)实验1,向4个烧杯的液体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下图所示。
Ⅰ、对比①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 。
Ⅱ、能比较出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的实验组有 (填序号,写全对比组)。
(2)实验2,已知: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
Ⅰ、为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补充了实验⑥,观察到⑥中气球变鼓的程度小于⑤。⑥中集气瓶里应加入 。
Ⅱ、写出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 (填字母序号)。
15.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去测定某氢氧化钠的浓度。取20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按图1所示将滴数传感器盐酸滴入,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同时测定滴入烧杯内盐酸的体积和烧杯内溶液的pH,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当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反应时,经计算此时已滴入烧杯内的稀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0.073g。
(1)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写出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和离子 (用化学符号表示)。
16.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得到一种外观似黄金的铜锌合金。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ZnO+CO2↑,2ZnO+C2Zn+CO2↑, 。
(2)化学兴趣小组为测量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拟配制200 g 19.6%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 g。配制时确保操作安全的注意事项是 。
(3)取20 g铜锌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的质量为0.2 g。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17.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图是几种家庭中常用的清洁剂。请分析它们的有效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84消毒液 洁厕灵 管道通 彩漂液
产品示例
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NaClO) 氯化氢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3)取少量“彩漂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图示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是胃液中助消化的一种酸,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俗称熟石灰,D是配制波尔多液必用的一种蓝色物质,D和F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C与E反应可用来制取烧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E.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E的反应 ;D与F的反应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 因为氢气中混有空气,被点燃时很可能发生爆炸,所以氢气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故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的,不能用来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应用烧杯,故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C.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先让其溶在水中,再用pH试纸测其溶液酸碱性,故用湿润的pH试纸测气体的酸碱性,故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 固体不可能完全干燥,其在温度比较高的试管底部被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汽,在温度比较低的试管口被冷却成水,如果试管口向上,冷却水会倒流回温度高的底部从而使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向下倾斜,故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可燃物有爆炸极限,进行分析。
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C、根据用pH试纸测其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A、八仙花适宜的土壤pH范围是4.0-4.5,pH<7,呈酸性,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百合花适宜的土壤pH范围是5.0-6.5,pH<7,呈酸性,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茶花适宜的土壤pH范围是5.0-6.8,pH<7,呈酸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迎春适宜的土壤pH范围是7.3-8.8,pH>7,呈碱性,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pH>7时,呈碱性,pH=7时,呈中性,pH<7时,呈酸性。
3.【答案】D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故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故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浓硫酸稀释时“酸入水”中分析;
B、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药品不超过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D、根据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分析。
4.【答案】C
【解析】【解答】A. 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不符合题意;
B. 纯净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水生成属于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液面下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符合题意;
D.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蓝色沉淀溶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B、根据氢气燃烧现象分析,注意有生成物名称的为结论描述;
C、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D、根据氢氧化铜与盐酸能发生反应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 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胶帽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污染试剂,故不符合题意;
B. 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 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发掉;故符合题意;
D. 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且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洒出,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C、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D、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答】A、喷洒稀盐酸纸花变红说明了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纸花喷水后放入CO2中,纸花变红说明了纸花喷水后生成了与盐酸性质相似的物质,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喷洒水纸花不变色、喷水后放入CO2中纸花变红不能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故C说法符合题意;
D、喷洒水纸花不变色、放入干燥二氧化碳中纸花不变色、喷水后放入CO2中纸花变红说明了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铁表面的氧化铁很疏松,不能起到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属于酸)与氢氧化钠(属于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符合题意。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C不符合题意。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还能再溶解其它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构成分析
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
C、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分析
D、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用途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没食子酸溶液显酸性,pH<7,说法不符合题意;
B.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说法不符合题意;
C.一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不含有氢分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D.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B、 根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各个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A、实验③中紫色石蕊小花不会变红,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使干燥的石蕊花变红,石蕊只能遇到酸性溶液才会变红色,故符合题意;
B、 对比实验②④可知紫色石蕊变红需要有二氧化碳的参与 ,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缘故,是碳酸是花变红色,故不符合题意;
C、 对比实验③④可知紫色石蕊变红需要有水的参与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缘故,是碳酸是花变红色,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四个实验可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是花变红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来解答。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氯酸钾分解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不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随加水的质量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变小,但不会保持到一定数值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用稀盐酸除铁锈,随加入盐酸的质量增多,铁锈会不断减小,直至消失,不符合题意;
D.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铜不与酸反应,锌能与酸反应,所以加入盐酸随着锌的反应,固体减小,直至锌反应完全后,剩余铜,固体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分析;
C、根据铁锈能与盐酸反应分析;
D、根据铜不能与酸反应,锌能与酸反应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答】
A、根据图像知,在未加入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时,烧杯中溶液的pH>7,显碱性,故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以A错;
B、根据图像知,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的pH>7,显碱性,故B错;
C、根据图像知,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 ,烧杯内溶液的pH=7,显中性,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C对;
D、根据图像知,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 ,烧杯内溶液的pH<7,显酸性,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微粒有三种:H+、Na+、Cl-,故D错。
【分析】
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
13.【答案】(1)20℃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的好;①②、①③
(2)200mL的CO2和50mL的H2O;CO2+2NaOH=Na2CO3+H2O
【解析】【解答】(1) Ⅰ、①和④的自变量在于溶剂种类的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中这趟完全溶解,而④中这趟没有完全溶解。故对比①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20℃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的好 。
Ⅱ、 从 ①② 或 ①③ 中看出,相同温度,等量水的条件下,溶解的蔗糖比食盐多,可以比较出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 。
(2) Ⅰ、为了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造成的干扰, ⑥中集气瓶里应加入200mL的CO2和50mL的H2O 。
Ⅱ、CO2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 Na2CO3 和 H2O 。化学方程式见答案。
【分析】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注意水的干扰,所以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排除水的干扰。
14.【答案】(1)
(2)碱
(3)c、d
【解析】【解答】(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2)b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烧瓶内的溶液呈碱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故呈无色的是c、d。
【分析】(1)酸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2)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
(3)性或中性溶液遇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5.【答案】(1)解:设20g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x=0.08g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4%。
(2)H2O、Na+、OH-、Cl-
【解析】【解答】(2)在a点时pH>7,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所含溶质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因此存在的分子和离子有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为H2O、Na+、OH-、Cl-。
【分析】(1)由盐酸中溶质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氢氧化钠溶质质量,从而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a点时pH>7,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由此确定溶液中溶质,由此确定溶液中各离子分析。
16.【答案】(1)C+2Cu2O4Cu+CO2↑
(2)40;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 +H2SO4 = ZnSO4 +H2↑
65 2
x 0.2 g
=
x==6.5 g
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解析】【解答】(1)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碳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C+2Cu2O4Cu+CO2↑ 。
(2) 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知,配制200 g 19.6%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质量为200g×19.6%÷98%=40g, 配制时确保操作安全的注意事项是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分析】(1)根据碳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及浓硫酸稀释“酸入水”中分析;
(3)根据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由此计算铜的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17.【答案】(1)C
(2)H+和OH-结合成H2O
(3)
(4)
【解析】【解答】(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管道通”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钠,所以“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
(3)“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所以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盐的概念分析。
(2)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3)过氧化氢在少量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4)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氯气。
18.【答案】(1)HCl;Fe;Na2CO3
(2);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是盐酸,B是铁,E是碳酸钠,则A的化学式为HCl,B的化学式为Fe,E的化学式为Na2CO3。
(2)C与E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与F的反应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先由胃液中的酸为盐酸,铁是年产量最高金属,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硫酸铜是波尔多液成分等推导出各物质,再由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