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天然的纹理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美术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天然的纹理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美术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3-20 17: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主备人 成 员
年级 三年级 展示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天然的纹理》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天然的纹理》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天然的纹理,并能用拓印方法来表现。使学生从中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和美。由于物体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光滑、软硬等各种感觉。人们对纹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感受纹理、会用拓印的方法表现纹理并添画完成一幅作品,从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入手,让学生感受,并尝试表现,联想。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纹理美的感受。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生活中美丽的纹理以及不同的纹理带给人的感觉,并且能够尝试着应用不同造型的树叶拼凑自己喜欢画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会用不同方法表现纹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了解纹理的制作方法,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 术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学生观察、感受天然的纹理一自主表现纹理一了解纹理的特点一学习用拓印和添画技法表现纹理一绘制一幅完整的作品。在观察与感受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万物各自的独特纹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色彩等,体验不同纹理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如树皮的粗糙感,向日葵的颗粒感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天然纹理的独特魅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之美,了解纹理的特点。通过教师示范讲解,掌握拓印和添画的方法,最终能运用已学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纹理,并说出不同纹理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美丽纹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巧妙的利用纹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创作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教学准备 教师:不同的制作工具、范作、课件 学生):具有各种不同纹理的材料、水粉颜料和各种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上节课老师给了同学们一个有趣的任务,是什么? 生:收集有纹理的物体! 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谁来展示一下? 生:分别展示各自收集的物品,并回味收集的乐趣。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 这是大自然创造的一种美,是天然的纹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天然的纹理》。板书课题:《天然的纹理》
二、发展阶段 1、辨别体验,表现纹理。 播放不同肌理图,找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粗糙、光滑) 师小结:同学们的这些感受是由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质地、手感、纹理所产生的一种肌理效果。因为纹理不同,所以留在纸上的痕迹也就不同。 2、拓画欣赏,创作纹理。 大自然中的万物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纹理,它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把纹理拓印下来,再进行添画,可以创作出美丽的图画。 (课件展示纹理画作品) 看看这些画,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想! 那谁愿意跟老师一起试一下?请两个学生上来,按步骤实际操作,看看同学们说的方法是不是对的?(老师在一旁指导) (1)选材布局:根据所要表现的物体,选择形状合适的树叶,并在纸上摆放好,构图要合理。 (2)调色涂色: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适量的水加以调制,并均匀的涂到树叶纹理突出的一面。 (3)拓印作画:将树叶涂好颜色的一面放到原先摆放的位置,并用手轻轻地按压,尤其是边缘,要压实,是拓印轮廓清晰。 (4)修补完善:全部拓印完以后,看看那些地方还需要修饰,可以用毛笔和小纸团,蘸上颜色修补一下,直至达到理想效果。(师生共同完成) (5)范画展示,欣赏纹理。 除了叶子、我们还可以用蔬菜、水果、塑料袋、吸管等等来拓印出不同的纹理。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对肌理的了解,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作业实践阶段 1.根据你带来的工具材料,能用纹理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吗 先来看看作业要求。 给你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注意你的构图、色彩搭配 同学们手上有2张纸,一张是白色,另一张是彩色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创作。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先思考:你打算如何创作作品。 2.学生绘画,课件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如何用色彩、纹理表达自己的创意,让学生注意在绘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四、展评阶段 1.展示评价 学生作品分析:把目光集中到我这里,同学们都创造了美丽的纹理作品。谁来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怎么改作品会更好。 教师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相互欣赏并评价。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感知构图、颜色搭配、效果、意境并在作品欣赏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创作思路,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拓展阶段 纹理具有特殊的美感,在生活中运用也非常广泛。 你觉得这种纹理运用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 同学们都很好的表达了自己对纹理的理解,生活中的美丽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我希望今天的课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你发现美创造美的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表现纹理的方法,为学生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做了良好的铺垫。)
六、板书设计 天然的纹理 拓印 添画 剪贴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天然的纹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给学生打开设计思维的空间,迸发更多设计灵感。)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参考: 1.学生能否感知物体表面纹理的独特魅力。 2.学生能否掌握至少一种表现纹理的方法,并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