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9 21: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练基础】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下列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D.把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知识点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4.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用装置③收集的氧气比用装置⑤收集的氧气纯净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练能力】
5.下图是小明在实验室进行的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气密性检查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6.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7.向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氮气
8.下列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不能起“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提示:铜丝不与稀盐酸反应) ( )
9.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练素养】
10.(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常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如装置B),优点是   (填序号)。
①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②生成氧气的质量更大 ③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3)若将装置A进一步改进为装置C,其优点为   。
(4)装置D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5)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理由是   。
11.(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采用排水法收集了甲、乙两瓶气体。
【提出问题】竹子里面的气体是什么成分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可能含有二氧化碳。
猜想二:该气体可能含有氧气。
猜想三: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该气体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该气体不含氧气
【反思】由实验②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B 【解析】实验室制取CO2的一般步骤:先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先加入固体药品,后加入液体药品),然后收集气体,最后验满。
2.B 【解析】A.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错误;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正确;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能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验满,错误;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错误。
3.C 4.A
练能力
5.D 6.C 7.C 8.B
9.A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说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错误;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处溶液变浑浊,故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具有助燃性,所以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故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故正确。
练素养
10.(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①③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合理即可)
(4)防止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5)石灰石粉末和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大
11.【猜想与假设】该气体可能既含有二氧化碳又含有氧气
【实验探究】该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反思】不能 若氧气含量很少,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一、二分析。
【实验探究】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分析。
【反思】根据氧气的含量分析。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可能是因为没有氧气,也可能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低,其中混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也不会使木条复燃,故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因为若气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