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评价卷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和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四种物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
A.连接导管 B.塞紧橡胶塞
C.验满气体 D.收集气体
3.“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驾驶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变化与守恒:依据蔗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依据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宏观与微观: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D.探究与创新:集满NH3的试管倒扣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NH3与水反应
5.下列关于CO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可用于人工降雨,CO2可用于光合作用
B.大棚蔬菜种植中,CO可作气体肥料
C.CO2有毒,下菜窖前需做灯火试验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三种常见的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能体现CO具有还原性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石灰石反应实现
D.④的转化只有一种途径
7.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b g
D.0~t2 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8.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持续不断地上升,造成地球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率先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又通过 作用将CO2排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使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物质。请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H2 +4H2O。
(3)为了缓解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9.A~E五种初中常见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加热时D、E均能与黑色固体丙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在D与丙的反应中,D表现出 性。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10.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 。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选填“c”或“d”)端进入;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四、计算题(10分)
11.为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鸡蛋壳10 g+稀盐酸100 g反应剩余物106.7 g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该鸡蛋壳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第六单元测试评价卷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D
6.A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即①能体现CO具有还原性,A正确;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②并不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B错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即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二氧化碳不能与石灰石反应,C错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即④的转化不止有一种途径,D错误。
7.C 【解析】图中的M点对应的时刻反应正在持续发生,则固体为CuO、C、Cu三种物质的混合物,A错误;N点对应的时刻为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的固体为Cu,Cu为红色固体,B错误;CuO与C反应生成CO2与Cu,则剩余的固体为Cu,根据图示可知Cu的质量为b g,C正确;反应生成的CO2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固体的质量减小,反应中铜元素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则反应过程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D错误。
8.(1)光合 呼吸 (2)C2H4 (3)AC
9.(1)MnO2 分解
(2)还原
(3)C+H2O(g)CO+H2
10.(1)锥形瓶
(2)D c CO2+Ca(OH)2CaCO3↓+H2O
(3)A ①③②
【解析】(1)b为锥形瓶。
(2)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固液反应型发生装置,D装置夹紧导管后,试管内的液体受压强作用可回流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选择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即A装置。排水法收集O2时,开始时集气瓶中要盛满水,倒放在水槽中,随着O2的收集,集气瓶中的水排出,等水全部排出时,O2收集完毕,然后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由于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要正放在实验台上。
11.(1)3.3
(2)解: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 g
=
x=7.5 g
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3)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