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四2.7《伪君子》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四2.7《伪君子》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7 12: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伪君子》莫里哀.人物评价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歌德他的荣誉什么也不缺少,我们的光荣却缺少了他。
——法兰西戏剧院关于莫里哀一.生平创作
莫里哀(1622-1673)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剧作家,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
出生富商家庭,10岁丧母。外祖父常常带他看戏。莫里哀酷爱戏剧,自愿放弃继承权,21岁参加了剧团,取艺名莫里哀。从当喜剧演员到做剧团领导人,自己动手创作剧本。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没病找病》,卸装后咯血而死。终年51岁。
莫里哀从事喜剧创作和演出30 年,创作喜剧近30部。
二.他作品创作的三个时期1.风俗喜剧(1659-1663)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主要写作风俗喜剧,嘲笑社会浮夸风气,抨击封建道德和夫权思想。喜剧8部,代表作是《可笑的女才子》、《妇人学堂》。2.讽刺喜剧(1664-1669)
成熟时期,主要写作讽刺喜剧,讽刺宗教伪善和拜金主义。 喜剧12部,代表作是《伪君子》、《悭(qiān)吝人》。
电影《悭吝人》中的阿巴公3.幽默喜剧(1670-1673)
这一时期莫里哀的喜剧由愤怒的讽刺转为轻松的揶揄,主要写作幽默喜剧和芭蕾喜剧,嘲笑贵族资产阶级恶习,赞美下层人民的智慧。喜剧7部,代表作是《贵人迷》、《无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
法国的古典主义是17世纪形成并繁荣的。它是当时法国专制君主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政治妥协的文化现象,因其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古典主义的出现受到了王权的支持和扶植。王权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古典主义原则的制定和落实。创作背景上演过程《伪君子》最初上演遭到贵族、教会势力的反对。莫里哀经过5年的艰苦斗争,才使得全剧公演。
第一次演出/禁演:1664年5月12日。
第二次演出/禁演:1667.8.5
第三次演出:1669.2.5主要人物关系图达尔丢夫奥尔恭柏奈尔夫人欧米尔(续弦)达米斯玛丽亚娜克雷央特
(妻舅)瓦赖尔桃丽娜(侍女)(母子)(夫妻)(兄弟)(父子)(父女)(情侣)情节:争吵、毁婚、露馅、反目、报复外省的小贵族子弟达尔丢夫伪装成虔诚的信徒,骗取了巴黎富商奥尔恭的信任。奥尔恭把他当作“良心导师”供养起来,生活上给以优待,事无巨细都向他请教,向他吐露家里的秘密,甚至打算把女儿玛丽亚娜嫁给他。
结果立即激起女儿和家里的其他成员的强烈不满。奥尔恭美貌的后妻欧米尔劝说达尔丢夫放弃这桩婚事,达尔丢夫却乘机挑逗她。奥尔恭的儿子达米斯暗地偷听了他们的谈话,随即向奥尔恭揭发达尔丢夫的卑鄙行径。奥尔恭却偏听偏信,反而责怪家里人串通一气,诽谤中伤达尔丢夫。
在狂怒中,奥尔恭赶走达米斯,取消了他的继承权,当即宣布把全部财产赠送给达尔丢夫,还强迫女儿马上与达尔丢夫结婚。
事情危急,欧米尔只好冒险施行巧计:要达尔丢夫前来与她幽会,让丈夫藏在桌子底下,偷听达尔丢夫引诱她的无耻的“自白”。
奥尔恭终于看清了达尔丢夫的本来面目,命令他赶快滚开。
谁料,达尔丢夫却“反客为主”,要赶走奥尔恭全家,而且还向国王告发了奥尔恭私藏政治犯秘密文件。奥尔恭陷入绝境,打算出逃。
但是,国王洞察一切,宽恕了当年勤王有功的奥尔恭,并把无恶不作的达尔丢夫拘捕入狱。奥尔恭终于逢凶化吉。
作品主要情节梗概答尔丢夫 《伪君子》是莫里哀最杰出的性格喜剧,莫里哀在剧中全力塑造了一个伪善者的典型形象答尔丢夫。
答尔丢夫个性最突出的标志是欺骗和伪装,这是他的主导性格。
主要人物形象达尔丢夫虔诚(表面)伪善(实质)苦修贪吃贪睡圣人好色、阴险狠毒清贫贪财一、伪善的社会制造了伪善的人
二、助长伪君子嚣张气焰的悲剧性人物
答尔丢夫的制造者与助长者答尔丢夫人物形象的价值意义社会意义:答尔丢夫的虚伪衬托出了教会的虚伪荒淫,暴露了宗教骗子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现实意义: 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子特征,暴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君子”的同义语。斯坦尼说:“答尔丢夫是全人类答尔丢夫的总和。”
其他人物形象奥尔恭:盲目崇拜、不辨真假、一意孤行、迂腐
桃丽娜:头脑清醒、目光敏锐、聪明、机智、勇敢
达米斯:急躁
玛丽亚娜:懦弱、无主见
名家评价《伪君子》伏尔泰:《伪君子》“暴露了伪善行为的一切丑恶,起过许多良好的作用。”

普希金:“《伪君子》是不朽的,它是喜剧天才最强烈的紧张劳动的果实。”
别林斯基:“一个能够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狠地击中虚伪这条多头毒蛇的人,就是伟大的人物!《伪君子》的创作者是不会被忘记的!”
《伪君子》的战斗性
围绕《伪君子》禁演与反禁演的斗争说明了当时天主教会势力的强大和反动,莫里哀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艰苦与坚定。
《伪君子》是莫里哀创作中战斗性最强的一部作品,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危及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为此遭到禁演。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1 结构严谨,结构分明。
2 刻画中心人物形象的高超技艺。
3 对古典主义基本规则的遵从和突破。一 是结尾部分 比较勉强,不是情节的必然结果。
《伪君子》在艺术方面的不足二是人物刻画得不够平衡藏在伪善宗教人物背后的目的就是和王权较量,削弱王权!他们利用民众,尤其是类似奥尔恭之类的盲从资产阶级,将王权的统治中心离散,从而达到政治和财力的双重丰收。
揭示了王权必然战胜伪善的宗教的这一主题 政治意味
———宗教与王权的较量答尔丢夫的崇拜者 柏奈尔夫人——虔诚的信徒
奥尔贡——资产阶级的虚荣贪婪
隐藏的秘密,内心的不安
其他人并没有被欺骗?
平等,自由,天赋人权。莫里哀生前未能成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就他的光荣而言,并没有缺少什么,就我们的光荣而言,倒是缺少了它1.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法国戏剧史上贡献卓越的喜剧大家。
2.承上启下的喜剧大师,整个欧洲戏剧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3.莫里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4.莫里哀在中国 莫里哀的历史 地位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