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2 指数函数
4.2.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2.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10:51:00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基本信息
教材、学科 人教A版 数学必修第一册 章节 第四章第二节
学时 45分钟 年级 高一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借助描点法、信息技术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 2.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研究具体函数的思路和方法,提升数学抽象等学科素养能力; 2.促使学生形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整体观; 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的作用,感受指数增长,发展数学建模的素养。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协作式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和描点法画图方法,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在幂函数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学生的思维活跃,乐于合作,有主动参与探究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根据图象抽象概括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活动(师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
课前 分析学情 学生登录智慧课堂完成练习,教师查看练习报告,了解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掌握情况。 有效了解学情,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新课导入 明确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方法。 复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回忆幂函数的学习过程。
新知探究 让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任务一:自主探究和性质。 问题①列表描点作图 问题②观察图象说出它们的性质 问题③和的图象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对称的理由。 追问: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一般形式吗 拍照、抢答、聚焦放大把电子课本内容等功能丰富了师生互动的方式,有序推进了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同时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选择底数a的取值,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任务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动画资源多画出几个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使用动画资源,画出更多指数函数图象,观察图象,探究 y=ax ( a>0,且a≠1) 性质,每个小组在发的纸上,写一份讨论的成果进行展示. 1.学生使用动画资源节省出的画图时间用来抽象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突破教学的难点。 2.使用屏幕巡视功能,教师可以及时掌控学生使用平板时的学习状态。 3.使用学生讲功能.学生用平板清晰、完整地呈现了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拓展学习成果交流范围和深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同时也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实现 “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任务三:师生合作探究,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底数a(且)取任意值时的图象,验证小组合作探究得到的性质。
典例剖析 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促使学生形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1:比大小: (1) 1.72.5 ,1.73 (2) 0.8- , 0.8- (3) 1.70.3, 0.93.1 练习: (1) 0.3-3.5 0.3-2.3 (2) 1.20.5 0.51.2 (3) 6 7 (4) 0.251.5 0.51.2 小结:比大小的方法。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3) 1.70.3,0.93.1. 构造函数 y=1.7x ,y=0.9x 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1.70.3>1.70=1 0.93.1<0.90=1 所以1.70.3>0.93.1. 思考:比较两个幂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1)底数相同,但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2)底数不同,但指数相同的幂比大小; (3)底数不同,且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 抢答、计时功能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使用白板功能插入了幂函数的图象,快速解决了学生问题。
引导学生用指数函数的视角观察新冠疫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感受指数增长,提升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例2:如图,某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 (1)根据图象,估计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倍增期); (2)该城市人口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会增长到多少万人?
课堂小结 强化重点知识,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下一步学习其它函数埋下伏笔。 1.比较两个幂的大小的方法 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 (1)底数相同,但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2)底数不同,但指数相同的幂比大小;(3)底数不同,且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2.指数函数y=ax(a>0,且a#1)所刻画的现实问题的类型: 当a>1时,函数以指数增长; 当0
作业布置 查缺补漏 拓展知识 1.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2.分享给学生动画资源:《指数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分享给学生的课件是用来查缺补漏的,动画资源是拓展学生知识的,使用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结束语 学生体会指数增长和指数衰减带来的差距,激励学生每天都做1%努力。 1.01365 ≈ 37.8 0.99365 ≈ 0.03 用网上很火的数学励志公式作为结束语,鼓励学生每天都做1%努力。
六、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完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新知探究环节中使用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限时训练、作业布置中使用信息技术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知探究环节使用屏幕巡视功能实现了对学生使用平板的管理。(共20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第一册
1.概念:一般地,函数y=ax ( a>0,且a≠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 是自变量,定义域是 R.
课前学习任务
先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函数图象,最后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2.研究函数性质三步曲
新知探究
任务一
1.请同学们完成x,y对应值表,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 y=2x 和 图象.
x … 2 1 0 1 2 …
y=2x … …
… …
知探究
2.观察函数y=2x 与 图象,说出性质.
任务一
3.函数y=2x图象与 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结论: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根据这种对称性,就可以利用一个函数的图象,画出另一个函数的图象.
自主学习课本116 页,找到理由.
任务一
新知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使用动画资源,画出更多指数函数图象,观察图象,探究 y=ax ( a>0,且a≠1) 性质,每个小组在发的纸上,写一份讨论的成果进行展示.
任务二
新知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画出底数a ( a>0,且a≠1 )取任意值时
y=ax 图象,验证小组合作探究得到的性质.
任务三
指数函数y=ax ( a>0,且a≠1)具有下列性质新知探究
探究结果
新知探究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2.5,1.73
解:1.72.5 和 1.73 可看作函数 y=1.7x
当 x 分别取 2.5 和 3 时所对应的两个函数值.
因为底数1.7 ,
因为 ,所以 .
构造函数
y=1.7x
>1
2.5<3
1.72.5 < 1.73
所以指数函数 y=1.7x 是增函数.
例1
新知探究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因为底数0<0.8 <1 ,所以指数函数y=0.8x是 减函数
例1
构造函数 y=0.8x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1.70.3>1.70=1
0.93.1<0.90=1
所以1.70.3>0.93.1.
(3) 1.70.3,0.93.1.
构造函数 y=1.7x ,y=0.9x
例1
1.用“>”或“<”填空:
>
>
<
(1)0.3-3.5 0.3-2.3
(2)1.20.5 0.51.2
(3) 6 7
(4)0.251.5 0.51.2
<
练习
思考:比较两个幂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1)底数相同,但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2)底数不同,但指数相同的幂比大小;
(3)底数不同,且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
例2
如图,某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
(1)根据图象,估计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倍增期)
观察图,发现该城市人口经过20年约为10万人,经过40年约为20万人,即由10万人口增加到20万人口所用的时间约为20年,所以该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所需的时间约为20年。
例2
如图,某城市人口呈指数增长
(2)该城市人口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会增长到多少万人?
解:因为倍增期为20年,所以每经过20年,人口将翻一番,因此,从80万人开始,经过20年,该城市人口大约会增长到160万人。
例2
1.比较两个幂的大小的方法
(1)底数相同,但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2)底数不同,但指数相同的幂比大小;
(3)底数不同,且指数不同的幂比大小。
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
2.指数函数 y=ax (a>0,且a≠1)所刻画的现实问题的类型:
当a>1时,函数以指数增长;
当0
3.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一般思路:概念—图象—性质
课堂小结
课后学习任务
1.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
1.01365 ≈ 37.8
0.99365 ≈ 0.03
如果你每天进步1%
一年后的你
就比现在优秀38倍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