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0 07: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教 学 目 标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使学生识记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4、北方地区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6、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7、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8、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9、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10、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3、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4、南方地区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6、高寒的自然环境
7、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考点复习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农业特点、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
南方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农业特点、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
西北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
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河流、植被特征、主要农作物、畜牧业及条件
青藏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河流特点、农业、畜牧业发展条件、民族和宗教、交通运输业发展
教师点拨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2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位于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东濒黄海和渤海;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一)主要地形区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高原:黄土高原。
丘陵: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等。
(二)地形特点
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北部地形呈马蹄形结构,南部西高东低。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一)主要气候类型
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降水量的特点
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西侧少部分地区低于400毫米,东南侧和部分山地高于800毫米。
四、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一)主要农业区和林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二)农业特点
耕地:旱地。
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二)农业特点
主要农作物:
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高梁、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
四、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二)农业特点
主要水果:
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二)农业特点
地方特产:
北方地区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北方地区的资源和工业
(一)主要矿产资源
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二)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区。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北方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中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东濒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一)主要地形区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云贵高原。 丘陵:东南丘陵。
盆地:四川盆地。
山地: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
(二)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西部地形多高原和盆地,东部地形多丘陵和平原。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一)主要气候类型
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
(二)气候的特点
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
(一)主要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二)农业特点
耕地:水田。
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
南方地区的资源
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
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内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周边与多个国家接壤。
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一)主要地形区
高原:内蒙古高原。
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山地:天山、阿尔泰山等。
平原:河套平原等。
(二)地形特点
以盆地和高原地形为主,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一)主要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还有少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和高山高原气候。
(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年降水量大致为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特征
(一)河流特征
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二)植被特征
东部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西部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塔里木河沿岸以耐旱的胡杨为主。
(一)主要农业区及农作物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盆地中的多个绿洲。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
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光照强;日温差大;热量条件较好。
劣势:降水少,水源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三)畜牧业及条件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牧区,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西北地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
优势条件:草场资源广阔。内蒙古地区由东向西草场生产力降低。新疆拥有广阔的山地草场。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光照强;日温差大。
劣势:气候高寒;降水稀少。
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海拔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主要)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有灌溉水源。
四、教师讲解
教师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常考知识及课堂反映情况,精讲典型试题
五、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