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4: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3.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学习重点: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学习难点: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图片展示了什么内容?图片中展示了地球,地球上有着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河水、丰富的生物、各种各样的资源,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地球的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同时板书)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思考:我们还可以把地球称为什么 (摇篮、水球、母亲、家园……)
过渡:地球,母亲!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就像亲生母亲对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一样,宝贵的地球对我们来说也只有一个。那么,地球这位“母亲”给予了我们什么 她的宝贵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检测预习
1.教师导学案,检查生字、词语书写情况。同桌间互查,小组轮读。
2.教师出示正确词语,学生订正并朗读。
摇篮 晶莹 包裹 资源 和蔼可亲
矿产 慷慨 滥用 贡献 目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我们的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星球?
两人小组合作,解析课文:说出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并说出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提示:(1)抓住关键句来理解。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
4.小组内交流答案,完成导学案。
5.小组汇报
明确:文章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地球的美丽--- “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资源有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地球是唯一的,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预设:如果学生的交流情况不错,可进一步提问:文中有一句话把这四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句,在此可以提一提,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
6.感受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过渡:“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那么,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宇航员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1)幻灯片展示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结合课文自由描述地球的外观。
预设: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可引导学生留意这里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感受语言的生动。科学小品文虽然也是说明文,但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常常是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
(2)理解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明确: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表现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旧知,阅读第2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渺小”。
过渡:在教材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中,有一段文字显示了地球之小,同学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相关段落。)请大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结合本课第2自然段,说说地球的“小”。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宇宙生命之谜》
7.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问题:
(1)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
(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
(2)文中哪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地球的慷慨无私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无私、慷慨”都是人具有的品格。)
(3)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 课文在说明这一点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如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有会枯竭的一天。这里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它是多么无私啊!从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交流,如: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8.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领悟“忧虑”之情。
(1)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提示学生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为可再生资源,所以课文是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来写的。
(2)学生交流关键字词,感受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及严重后果。
预设:不加节制、枯竭、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生态灾难、严重的威胁。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毁坏地球?
作为小学生,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地球?
3.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过渡:既然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离开地球,去别的星球上生活呢
(1)学生自读第5-7自然段,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2)结合相关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明确: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四十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很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则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四十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既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4.再次体会课题的深意,提升情感。
过渡:由我们刚才的讨论来看,宇航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板书: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个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体会地球的美丽与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贵。
(1)结合全文理解宇航员的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预设: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来理解。
明确: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既与前文照应,又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破碎”,所以我们要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体会课题的含义。
过渡: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着无情地破坏,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四、再读课文,大组合作
1.作者写这篇课文想表达什么观点?是如何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学生六人大组合作,完成导学案)
2.学生汇报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表示先后顺序的词(首先、再、然后、最后)来表达观点。
3.小结: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所以,我们呼吁大家珍爱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五、拓展延伸
学生畅想,50年后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提示:可以从两方面思考:一是人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改变现在的行为之后地球的样子;二是人类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继续破坏地球,地球的样子)
六、课后作业
学生设计一条环保标语,号召大家共同保护地球!
板书设计
19.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无法移居其他星球
精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