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教 师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太阳底
下最光辉的职业 (斯大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3、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到了两位老师:蔡芸芝先生和莎莉文老师。她们一个温柔美丽,深受学生爱戴;一个用自己的爱心、耐力与智慧为盲聋哑的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他们都让人喜爱、难忘。有时,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也会遇到一些另类的老师,他们以自己独特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青睐,今天我们就将会要看到这样一位老师——王几何 王几何 作者:马及时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并体会
“我” 对王老师的尊敬、热爱、赞美之情。
课题 王几何 -马及时作者介绍 :马及时(1946--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本文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 童年旧事》
作者的经历
他家兄妹七人,父亲曾被打入另类,自身难保,全靠他母亲一人支撑着贫苦的家庭,当读到:“只见母亲一手托住我,一手高举肉票往前挤,只挤得披头散发,气喘吁吁。。”嘴里还喊着“买点保肋肉”时,但凡经历过苦难岁月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上初中之后,作者遇到了几何老师王玉琳,他是作者父亲的“毛根朋友”。所谓“毛根朋友”,指从童年起,一直到成人以后的好朋友。王玉琳老师个性特点突出,教学成绩又很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来怀念王老师。表达了对王老师的尊敬、热爱、敬佩之情。 题目解说 “王几何”:是本文主人公的绰号,本名叫
王玉琳,教学生几何,能徒手画各
种标准的几何图形,学生私下里给
他取了这个绰号。
文章以此为题,既点明了主要人物,又有戏谑之意,充满情趣。正音须臾
斜翘
屏息
绰号
叛逆
持之以恒yú
qiào
bǐng
chuò
nì
héng文章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段),写学生们怀着好奇和渴望盼着几何老师的到来。
第二部分(3--28段)详细地描述了王几何老师第一堂课的情形。
第三部分(29段)补充交代了王老师和“我”父亲的关系。第二部分 板 书王几何第一节课的情形(几件事)
老师 学生
1、哑笑 (同学们)哄堂大笑
2、反手画图(亮绝活) (同学们)震惊发呆
3、介绍自己 (同学们)屏息静听
4、交代绰号 (男女生)哄堂大笑
5、请同学徒手画图 (人人)笑得满脸泪水
6、教育大家 (满教室)鸦鹊无声
性格
风趣幽默 教学水平高 学识广博
↓
敬佩 感激 赞美
阅读第一部分(1-2) 第2自然段为何选用问句?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阅读第二部分(3-28)
第5段
“他脸上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老师爱笑、幽默的性格特点。阅读第二部分(3-28)
第8段
1、“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2、“他突然面向课堂,在背后的黑板上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画了一个三角形。”
比较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
“反手”是反过手来,“徒手”是不凭借工具,“等边”突出三角形的标准。由此可见王老师绘图技术高超。阅读第二部分(3-28)
第9段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运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通过“站”表现了黑板上的图形标准、好看,暗含了赞美之情。阅读第二部分(3-28)第9段写学生的心理有何作用?(全班学生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心理描写通过对比、反问,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佩、赞叹之情。阅读第二部分(3-28)第12段属于什么描写?
神态描写
表现同学们震惊、好奇的心情,既表明王老师的声音有震慑力,又突出这位老师介绍方式的特殊。阅读第二部分(3-28)第15段
王老师为什么公布自己的绰号并希望学生以绰号相称?
既表现王老师的幽默,思想开放,又表明老师非常熟悉学生的叛逆心理。这种方式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是为什么?
尊敬
阅读第二部分(3-28)老师为什么让学生上黑板画图?(请借用原文的话回答)
让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的道理。(25段)
阅读第二部分(3-28)第26段
老师教育大家时,大家有什么反应?
“鸦雀无声”
说明学生深受老师的感染,对老师的话有所思考。
阅读第二部分(3-28)28段写全班同学,为何要特别表明“42”个?
用数字加以强调,更能表现同学们对老师的铭记和难以忘记。阅读第三部分(29)文章最后一段属于什么叙述方式?
补叙。补充交代王老师另一重身份。 个人感悟:身教胜于言教 忠于教学事业小趣味个人认为:本文到处表现出王老师的幽默,就连他的名字也不例外。我觉得“玉琳”就是“玉树临(琳)风” 。他虽不是高大帅气, 但是他的内涵却是最深的,品格是高雅的极具人格魅力的。也深深的体会到:“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才能经久不衰。” “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深刻含义。 主旨本文通过写王几何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情形,刻画了一位风趣幽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学识广博的老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赞美之情。合作探究文中用多个段落来记叙和描写王老师的哑笑,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王老师的哑笑是他上课时的一个教学策略)
1、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2、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好奇与渴望
3、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下充足的铺垫。
4、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王老师的教学方式很有特色,学生们能够 在快乐中感受到学习的“痛快”。对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我非常赞同王老师的做法。他胖而身手敏捷,胖而思维活跃,胖而思想睿智。他要告诉学生热爱知识、持之以恒的道理,不直接说,却欲擒故纵,把几何课上成图画课,让同学们在“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明白了道理。非常敬佩王老师。课堂小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在那个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吗?( )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
笑的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脚架。
( )
反问夸张比喻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上。( )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笑!( )
“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
外貌、动作动作、神态语言课堂作业
写一篇关于你的老师刚进班级的时候,给你留下的印象。
要求:1、200字左右
2、注意运用人物的细节描写(如,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