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10课鸦片战争1.本课以罂粟花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主题。对于本课内容,学生们都比较熟悉,因此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书本基本史实,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介绍,引入材料,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认识;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2.本课的重点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对于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引导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明确各项内容所带来的影响,理清协定关税反映了商品输出,最能体现列强侵华本质。难点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是通过英国官员所说的话来认识的,以及对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也可以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鸦片战争的影响是利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识记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进程及结局。
2.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危害。
3.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探究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内在关系。
它是一种美丽的花儿绚丽而夺目娇艳而妩媚它的果实成熟而饱满但它却在美丽的外衣下
包裹着罪恶也是它
引发了一场战争。 阅读书本P50第一子目
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上图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英各处于什么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为改变这种现象,英国采取什么措施?中国:出超地位;英国:入超地位。走私鸦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出超即贸易顺差,指在对外贸易中,商品出口总额高于商品进口总额。
2018/12/3烟馆中东倒西歪的瘾君子鸦片大量流入会带来什么危害? 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禁烟措施开展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假如你是道光帝,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危害,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
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认为是这样的吗?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特函》
材料二 “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二、鸦片战争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观点( )
A.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
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
鸦片战争的原因A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2018/12/3广州定海天津2.战争经过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2018/12/3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8月,耆英、伊里布、牛鉴与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3.结果1842年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上海识记“五议港元”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最能反映侵华本质的是哪一项?为什么?协定关税商品输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南京条约》签订及其影响http://www.jtyhjy.com/edu/ppt/ppt_playVideo.action?mediaVo.resId=55c07ab9af508f0099b1c2381.带来巨大屈辱和深重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试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4.影响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数十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多人的英军?假如道光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有无可能取胜?中国为何败?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了工业革命 军备废驰—落后船坚炮利—强大殖民掠夺、全球扩张闭关锁国腐朽落后、危机四伏迅速崛起、国力强大 清政府用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5.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
②主观原因:
③根本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及准备充分。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及组织指挥不力。没落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中国为何败?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
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
经供不应求了”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3.6亿人均 0.75便士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但英国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为了适应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自条约缔结以来,我们对华通商扩展有限感到失望,有权要求条约修订……”
——1854年《克勒拉德伯爵信函》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火再燃)(1)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1860年)1.背景——根本原因(2)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直接原因2018/12/3天津北京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1856年 英军炮轰广州(爆发)1857年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广州定海1860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又手拉手荣归欧洲。他们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的愤怒火烧圆明园http://www.jtyhjy.com/edu/ppt/ppt_playVideo.action?mediaVo.resId=55c07ac4af508f0099b1c23a2018/12/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1858年《天津条约》 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2)1860《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3.结果(3)美俄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破坏内河航运权2018/12/3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观察左图,并结合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1)政治: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2)经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的冲击,自然经济解体加快。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警示放眼时代,一个国家要顺应潮流,融入世界。
注目交流,一个国家要包容开放,和而不同。
关注自身,一个国家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B2.2013年4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称,法国皮诺家族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铸鼠首和兔首。这两件国宝流失海外源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3.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A4.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列强由此获最惠国待遇
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
D.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D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这说明( )
A.英法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南京条约》并未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C.这场战争与鸦片战争并无联系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