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0 08: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封建社会
1840年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949年
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为什么我国从1956年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底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在土地改革的时候,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原因:
自学指导1.阅读课文P23,结合材料,找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材料二: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概况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二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
1.主要形式:
2.主要目的:
3.实行原则:
4.实行方法:
5.阶段: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合作社 高级农业合作社
时间 1949.10-1953年 1954-1955年上半年 1955下半年-1956年底
原则 特点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几户
共同劳动,互相帮助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特征: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萌芽
半社会主义性质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01
02
02
03
农业合作化
分散→合作(集体化、共同富裕)
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结果:1955掀起高潮,1956基本完成
原则:自愿互利
方法: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
土地、大型农具及牲畜无偿归国家所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果按劳动工分分配
土地入股,农具牲畜等作价入社,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依此享有报酬,合作社并支付生产资料使用报酬
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力、工具、蓄力不足问题
性质: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个阶段
目的:通过互助合作,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6.结果:
材料:社员齐心协力,苦千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说:“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入社。
7.作用:
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考考你
把下面的关系按照你的理解进行连线: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地主私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农民私有)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归集体公有)
没收地主土地分
给无地少地农民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式)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靠手工或用简单工具生产的工业手工业品。)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统一经营
集体劳动
统一供给
独立生产
包销产品
生产资料部分公有
干预一定生产
供销小组
供销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特征: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手工业合作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自学指导2.读课本P24第2段,找出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形式、结果。
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的实质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个体经营
集体经营
私有制
公有制
思 考
对于过渡时期经济成分的处理方法
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 没收 国营经济(公有)
农业和手工业属个体经济 农业、手工业 合作化 集体经济(公有)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材料3: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荣氏企业面临困难,资金紧张,原料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1、背景:
①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②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营经济力量增强;
③ 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自主导学3:阅读课本P25,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材料1: 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从5月27日- 6月9日的12天里,银元价格上涨两倍,致使物价上涨247%。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材料2:据统计,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2、目的: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时间:
4、方式:
5、政策:
6、结果:
7、实质:
1954年——1956年
公私合营 三
赎买政策(意义: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四
1956年底基本完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1956年
概念解析
1.什么是“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 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什么是“赎买政策”?
指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3.“赎买政策”具体办法有哪些?
前期采取分配利润的政策。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即资本家占
红利的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5%,公积金占30%。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政策。规定:十年内每年由国家
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发给股息,年息为5%。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四、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五、相关链接
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
设备 陈旧 陈旧
劳动条件 差 改善了劳保条件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
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上海水泥厂
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国 家
工 人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
社 会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行业改造前改造后农业个体农民集体手工业个体手工业者集体资本主义工商业私人资本家国家四、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0%2、意义所有制制度阶段六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八、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主导学5:读课本P26,找出三大改造的意义。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办大社,并大社,结果造成各种消极现象,如生产品种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感到不便。具体来说:步子太快,工作粗糙,在公私合营时“裁并”的企业、商业网点太多,使得门市部、零售点太少;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贩、小业主也当作剥削者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益经验,注意吸收不够。——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3、缺点:材料反映出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缺点?四、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三大改造的评价
不足
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胡修道
三大改造后期间曾出现过如下现象:
1.包子铺的王建设:我和妻子经营了一家包子铺,干部为了追求工作速度,也没人问过我意见,就一律合营了!
2.村民李进财:村里要搞互助组,加入合作社,结果村干部强迫命令,人心惶惶,有人开始宰掉自己的牛、羊、猪,砍掉自家的林木表示消极的抗议……
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
知识补充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确立了单一公有制。
·1953年10月对粮食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1955年国家发行粮、油、棉布等票证;
·20世纪60年代初,生活日用品均需凭票证购买。
特点: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国家统一分配
拓展延伸: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三大改造
改: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引导农民、手工业者
参加合作社
改造形式:公私合营
改造政策:赎买政策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课堂小结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
D
C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