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王》——群文阅读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三种方法可搞定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文章中心的关键。本文我们可通过概括老王生活的几个片段,如老王给“我"家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而冰价相等(第⑤段),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却不愿收车钱(第⑥段)等,体会到老王虽生活困窘却懂得关爱别人的善良、纯朴的品质,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考点解读】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指在阅读文章或语段时,能在整体把握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对语段内容进行压缩提炼。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中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
【技法点拨】
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语段的中心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往往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或者是议论、抒情的句子。
例如:“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阿长与<山海经>》)
通读语段,可知段首句“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因此该段内容可概括为:阿长还教给“我”很多的道理。
2.要点归纳法。把揭示语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归纳组合即可。如叙事类文章,可归纳提炼出记叙的要素(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例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猫尽力地刺去。那猫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能揭示语段主要内容的要素有:少年(闰土)、瓜地、刺猜、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归纳组合,可概括为:;闰土月下瓜地刺獾。
3.层意合并法。先将语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例如:“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纪念白求恩》
这一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赞扬白求恩医生医术高明;第二层是批评指出一些党内人士的不足之处。因此,该段内容可概括为: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真题演练】
(一)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在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 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0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02、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03、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04、“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1)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2)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3)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4)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藏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他支持我们藏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5)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6)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7)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8)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01、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提示:可以推敲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可以推敲句子,如句式、长短句等;也可以推敲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
02、联系上下文,在第四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场景中,哑巴会想些什么呢?请以哑巴为第一人称,补白他的心理活动。
03、“达子香花”在文中反复地出现(第2段、第6段、第7段),请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04、小语和小文阅读此文后,交流了各自的阅读感受,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语: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了我们学过的《老王》,我觉得哑巴和老王有很多相似,比如: 。
小文:是的,我想到了祥子,我觉得他和祥子更相似,他们都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哑巴刚开始是勤恳的,爱花爱生活。但后来花也不种了,院子也不扫变得懒惰、消极了。祥子 。
小语:能不能结合作品具体说说他们各自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呢?
小文: 。
小语:作家们都用文字记录下这些,表达他们的个人情感,也为时代发声。这大概就是老师以前说过的“文学的关怀”吧。
小文:嗯,杨绛在《老王》的结尾表达了内心的愧怍,耐人寻味。这篇文章的结尾“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也很值得细细品味: 。
(三)最高贵的导盲犬
苏珊是在一场疾病之后失明的。失明之后,她什么也干不了,哪儿也去不了,她觉得生不如死,成天待在家里,闷闷不乐。苏珊宁愿得病,也不愿失去光明。早知道会这样,她就不去治病了。
苏珊痛苦,她的父母也非常痛苦,他们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每天,母亲都陪在苏珊身边,告诉她世上的盲人有千千万万,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她也一定要坚强。母亲还告诉她,医生说她的眼睛会治好的,不用太着急。
医生和母亲的话,苏珊都不相信。如果医生有本事,她的眼睛就不会失明了。如今,她只相信事实,除非她真的重见光明,否则谁的话她都不会相信。
母亲知道苏珊成天待在家里难受,便给她买来一只导盲犬。有了导盲犬,苏珊就可以外出散心了。苏珊给导盲犬取名卡特,导盲犬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表示同意。苏珊的手被卡特舔得痒痒的,非常开心,失明以来她第一次有了笑容。母亲告诉苏珊,卡特训练有素,能把她安全地带到她想去的地方。苏珊曾遇到过导盲犬,知道导盲犬非常能干,值得信赖。
那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了公园。从前,苏珊经常去公园,不仅因为那里空气清新,还因为那里有许多鸟儿,能听到鸟儿各种悦耳的叫声。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她经常去的假山旁,苏珊坐下后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卡特:“你太能干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坐在假山旁边呢?我太喜欢你了,你简直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妈妈一样,给我照顾,给我温暖!”卡特好像听懂了苏珊的话,它开心地叫了几声,偎依在苏珊的怀里,任由苏珊抚摸它。
在公园坐了大半天,苏珊的心情好多了,让她更开心的是,她拥有了一只与她心意相通的导盲犬卡特。有了卡特这个伴,以后的日子里,她的出行就方便了。当然,苏珊还是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够重见光明。
此后的每天,苏珊都会在卡特的带领下外出,当然,她们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公园。在公园里,苏珊总是让卡特偎依在自己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卡特,你长什么样呢?我摸得到你,却看不到你,我想看到你,你明白吗?”卡特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别难过,你等着,总有一天你会看见我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逐渐适应了失明的生活。有了卡特这个伴,她才有了活下来的信心。苏珊觉得,卡特真是她的另一位母亲。
这期间,苏珊的母亲一直没有停止为她治疗眼睛,她带苏珊看了许多医生,花了许多钱买来药物,可是苏珊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苏珊很沮丧,难道自己就这么失明一辈子?不!她要看到这个世界,看到她心爱的卡特!
最终,苏珊又一次接受治疗。这次,父母为她找的是最好的医生,并开了最好的药。医生告诉苏珊,吃半个月的药,肯定有起色。苏珊不信,在此之前,哪一个医生不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治好了多少失明者,说吃了他的药多少天就能重见光明,可是最终呢,她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母亲告诉苏珊,这位医生真的是名医,让她相信,好好配合治疗。
苏珊最终接受了治疗。躺在床上,苏珊把卡特抱在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亲爱的卡特,也许这次我真的就能重见光明了,到时候我就可以看见你了。”卡特冲苏珊叫了几声,显得很兴奋。苏珊又说:“你别担心,就算我重见光明了,我也不会抛弃你,我们要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的眼睛却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她渐渐失望了,又天天让卡特领着她上公园。这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公园,她们走过一条街又一条街,突然,苏珊的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卡特,还看到了母亲。她失声叫起来:“妈妈!”
母亲回过头,看着苏珊愣住了。苏珊嚷道:“妈妈,我的眼睛好啦,我能看见东西啦!”母亲笑了:“孩子,你的眼睛真的好啦!”苏珊这才看到,卡特身上的绳子一头在自己手里,一头在母亲手里。她顿时明白了:怪不得卡特能跟自己心意相通,因为有母亲在前面带路。
苏珊说:“妈妈,难道这半年里,你一直在为我带路?我不是有卡特吗?”母亲说:“你有卡特,它训练有素,可是,它终究不是人,它不明白你的心意,不能带你去你喜欢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妈妈担心它带着你外出会出意外,所以,妈妈就在前面带路,这样就能保证万无一失!”母亲显得非常开心,她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非常满意。苏珊笑了。母亲一直默默地当她的导盲犬,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
0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02、文章以“最高贵的导盲犬”为题,有什么好处?
03、苏珊由失明到重见光明,心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0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这句话的理解。
05、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是妈妈在牵引苏珊,请找出两处。
11、《老王》——群文阅读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三种方法可搞定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文章中心的关键。本文我们可通过概括老王生活的几个片段,如老王给“我"家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而冰价相等(第⑤段),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却不愿收车钱(第⑥段)等,体会到老王虽生活困窘却懂得关爱别人的善良、纯朴的品质,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考点解读】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指在阅读文章或语段时,能在整体把握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对语段内容进行压缩提炼。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中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
【技法点拨】
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语段的中心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往往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或者是议论、抒情的句子。
例如:“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阿长与<山海经>》)
通读语段,可知段首句“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因此该段内容可概括为:阿长还教给“我”很多的道理。
2.要点归纳法。把揭示语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归纳组合即可。如叙事类文章,可归纳提炼出记叙的要素(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例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猫尽力地刺去。那猫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能揭示语段主要内容的要素有:少年(闰土)、瓜地、刺猜、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归纳组合,可概括为:;闰土月下瓜地刺獾。
3.层意合并法。先将语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例如:“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纪念白求恩》
这一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赞扬白求恩医生医术高明;第二层是批评指出一些党内人士的不足之处。因此,该段内容可概括为: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真题演练】
(一)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在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 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0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自尊自强自立、诚实善良、温柔耐心、心灵纯洁美好,拾金不昧。(写出其中任 意两点即可)
02、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瓢泼狂暴的大雨,让我庆幸雨伞买得及时,免遭大雨淋漓,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有雨伞的温暖、安全以及小姑娘的温柔美好;瓢泼大雨也为下文 小姑娘在暴雨中等待失主做铺垫;使文章前后照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写出其中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03、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一个“裹”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雨的细腻缠绵;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雨,写出了“我”对小姑娘强烈的思念之情。(任意选取一个 角度赏析,意思相近即可)
04、“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小姑娘既弱小又高大,既平凡又高贵,她心灵的纯洁美好靓丽了自己也感化了 别人,更是美丽的这个世界。小姑娘的精神品质让我无比温馨,伴我走过每一天。(意思相近即可)
(二)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1)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2)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3)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4)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藏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他支持我们藏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5)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6)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7)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8)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01、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提示:可以推敲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可以推敲句子,如句式、长短句等;也可以推敲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
示例:这是哑巴的外貌描写,连用两个“出奇”看出老哑巴不是一般地黑与瘦,黑瘦得很厉害,容貌丑陋。作者又从它脖颈上裸露的青筋想到横七竖八匍匐的蚯蚓,印证了他的黑与瘦,让人很有距离感,甚至有些恐怖,不愿靠近他,也暗示下文人们对他的排斥、歧视,暗示哑巴饱受生活的艰辛与悲苦。
02、联系上下文,在第四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场景中,哑巴会想些什么呢?请以哑巴为第一人称,补白他的心理活动。
示例:孩子们,我很欢迎你们到这里来捉迷藏的。把草垛蹬散了,也没事的,我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你们不用怕我的,也不用逃跑的,其实我很善良的。我平时都只有一个人,很孤单。你们的到来让我这里多了一些欢声笑语,我还得谢谢你们呢。可是,谁让我不能说话呢,哎,我真希望自己能说话可以和你们更好地交流,让你们别误会我了!
03、“达子香花”在文中反复地出现(第2段、第6段、第7段),请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达子香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文章的线索。第二段中作者由达子香花的开放联想起老哑巴,引出了下文对哑巴的回忆。第六段中,美丽的达子香花见证了爱花的老哑巴所遭受的歧视,见证了他在旁人眼中可有可无的悲惨命运。第七段中,达子香花既呼应了前文又形成映衬,达子香花依旧而老哑巴已经在众人的冷漠和歧视中消失了,更烘托老哑巴的悲惨,“我”对他的怀念。
04、小语和小文阅读此文后,交流了各自的阅读感受,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语: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了我们学过的《老王》,我觉得哑巴和老王有很多相似,比如:他们身体都有残缺,内心都很善良,都受到人们的歧视,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命运都比较悲惨。
小文:是的,我想到了祥子,我觉得他和祥子更相似,他们都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哑巴刚开始是勤恳的,爱花爱生活。但后来花也不种了,院子也不扫变得懒惰、消极了。祥子祥子刚开始是老实、健壮、坚韧、吃苦耐劳,后来变成了潦倒、麻木、狡猾、好吃懒做的行尸走肉。
小语:能不能结合作品具体说说他们各自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呢?
小文:哑巴的变化是因为当时周围人对他的嘲弄、歧视,不平等的对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让他变得消沉、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变化有当时的社会原因,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当时军阀混战,他的车被抢了,积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走了,车行老板又要剥削,病态的社会让他无力反抗。他自己也有性格的局限,目光短浅、软弱妥协、自私自利、狭隘的小农思想等。
小语:作家们都用文字记录下这些,表达他们的个人情感,也为时代发声。这大概就是老师以前说过的“文学的关怀”吧。
小文:嗯,杨绛在《老王》的结尾表达了内心的愧怍,耐人寻味。这篇文章的结尾“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也很值得细细品味:这句话表层是说,哑巴因为生理上的缺陷,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深层指一个本分、仁慈、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因为生理的缺陷和社会地位的低下,遭到人们的歧视、嘲弄、不公平的待遇,哑巴没有机会感受到人世社会的温暖,无法过上平等而有尊严的生活,让人甚是心酸。表达了作者对老哑巴的同情、怀念,对小镇上人们的冷漠态度的批判和反思。
(三)最高贵的导盲犬
苏珊是在一场疾病之后失明的。失明之后,她什么也干不了,哪儿也去不了,她觉得生不如死,成天待在家里,闷闷不乐。苏珊宁愿得病,也不愿失去光明。早知道会这样,她就不去治病了。
苏珊痛苦,她的父母也非常痛苦,他们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每天,母亲都陪在苏珊身边,告诉她世上的盲人有千千万万,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她也一定要坚强。母亲还告诉她,医生说她的眼睛会治好的,不用太着急。
医生和母亲的话,苏珊都不相信。如果医生有本事,她的眼睛就不会失明了。如今,她只相信事实,除非她真的重见光明,否则谁的话她都不会相信。
母亲知道苏珊成天待在家里难受,便给她买来一只导盲犬。有了导盲犬,苏珊就可以外出散心了。苏珊给导盲犬取名卡特,导盲犬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表示同意。苏珊的手被卡特舔得痒痒的,非常开心,失明以来她第一次有了笑容。母亲告诉苏珊,卡特训练有素,能把她安全地带到她想去的地方。苏珊曾遇到过导盲犬,知道导盲犬非常能干,值得信赖。
那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了公园。从前,苏珊经常去公园,不仅因为那里空气清新,还因为那里有许多鸟儿,能听到鸟儿各种悦耳的叫声。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她经常去的假山旁,苏珊坐下后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卡特:“你太能干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坐在假山旁边呢?我太喜欢你了,你简直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妈妈一样,给我照顾,给我温暖!”卡特好像听懂了苏珊的话,它开心地叫了几声,偎依在苏珊的怀里,任由苏珊抚摸它。
在公园坐了大半天,苏珊的心情好多了,让她更开心的是,她拥有了一只与她心意相通的导盲犬卡特。有了卡特这个伴,以后的日子里,她的出行就方便了。当然,苏珊还是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够重见光明。
此后的每天,苏珊都会在卡特的带领下外出,当然,她们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公园。在公园里,苏珊总是让卡特偎依在自己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卡特,你长什么样呢?我摸得到你,却看不到你,我想看到你,你明白吗?”卡特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别难过,你等着,总有一天你会看见我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逐渐适应了失明的生活。有了卡特这个伴,她才有了活下来的信心。苏珊觉得,卡特真是她的另一位母亲。
这期间,苏珊的母亲一直没有停止为她治疗眼睛,她带苏珊看了许多医生,花了许多钱买来药物,可是苏珊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苏珊很沮丧,难道自己就这么失明一辈子?不!她要看到这个世界,看到她心爱的卡特!
最终,苏珊又一次接受治疗。这次,父母为她找的是最好的医生,并开了最好的药。医生告诉苏珊,吃半个月的药,肯定有起色。苏珊不信,在此之前,哪一个医生不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治好了多少失明者,说吃了他的药多少天就能重见光明,可是最终呢,她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母亲告诉苏珊,这位医生真的是名医,让她相信,好好配合治疗。
苏珊最终接受了治疗。躺在床上,苏珊把卡特抱在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亲爱的卡特,也许这次我真的就能重见光明了,到时候我就可以看见你了。”卡特冲苏珊叫了几声,显得很兴奋。苏珊又说:“你别担心,就算我重见光明了,我也不会抛弃你,我们要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的眼睛却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她渐渐失望了,又天天让卡特领着她上公园。这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公园,她们走过一条街又一条街,突然,苏珊的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卡特,还看到了母亲。她失声叫起来:“妈妈!”
母亲回过头,看着苏珊愣住了。苏珊嚷道:“妈妈,我的眼睛好啦,我能看见东西啦!”母亲笑了:“孩子,你的眼睛真的好啦!”苏珊这才看到,卡特身上的绳子一头在自己手里,一头在母亲手里。她顿时明白了:怪不得卡特能跟自己心意相通,因为有母亲在前面带路。
苏珊说:“妈妈,难道这半年里,你一直在为我带路?我不是有卡特吗?”母亲说:“你有卡特,它训练有素,可是,它终究不是人,它不明白你的心意,不能带你去你喜欢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妈妈担心它带着你外出会出意外,所以,妈妈就在前面带路,这样就能保证万无一失!”母亲显得非常开心,她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非常满意。苏珊笑了。母亲一直默默地当她的导盲犬,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
0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母亲默默充当苏珊的导盲犬带她散心,坚定她治疗的信心,使苏珊重见光明。
02、文章以“最高贵的导盲犬”为题,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赞美母爱,奠定了文章的基调03、苏珊由失明到重见光明,心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闷闷不乐(痛苦)﹣﹣非常高兴(重拾信心)﹣﹣渐渐失望﹣﹣兴奋不已
0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这句话的理解。
母亲默默充当苏珊的导盲犬,母亲的智慧和爱引领苏珊重见光明;母爱是世界上最大的爱05、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是妈妈在牵引苏珊,请找出两处。
①你太能干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坐在假山旁边呢?我太喜欢你了,你简直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妈妈一样,给我照顾,给我温暖!”
②苏珊觉得,卡特真是她的另一位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