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14. 蜜蜂
第二课时
探究法布尔的实验过程
二
明确蜜蜂会辨认方向
一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三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四
目 录
学习任务一
明确蜜蜂会辨认方向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法布尔实验的目的和过程,那么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蜜蜂确确实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实验的准确性
结论
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本能
把完整的实验过程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请同学们借助表格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说一说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蜜蜂确确实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捉蜜蜂——做记号
放蜜蜂——测能力
检查蜂窝,记录飞回的蜜蜂数。
刚才我们尝试利用表格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表达了法布尔实验的过程,那么课文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学习任务二
探究法布尔的实验过程
②让女儿等待
③走四公里路
④做白色记号
⑤放飞蜜蜂
①捉蜜蜂放袋
法布尔做实验时哪些地方想得很周到?抓住关键语句说实验过程。
“我家草料棚的蜂窝”
“放在纸袋里”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
“走了四公里路”
“做了白色记号”
便于观察蜜蜂。
让蜜蜂弄不清方向。
能准确记录实验时间。
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别。
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实验过程。
先……接着……然后……最后……
①捉蜜蜂放袋
②让女儿等待
③走四公里路
④做白色记号
⑤放飞蜜蜂
去掉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行不行?
思考
?
?
介绍一项实验时,先要理清实验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的,然后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完整地介绍给大家。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这段中法布尔的那些动作让你觉得很重要。
为了让蜜蜂分不清方向
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让实验更有说服力
与其他蜜蜂区分
放飞蜜蜂后,法布尔观察到什么?由此想到什么?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阻挡的力量
观察 思考 体现了什么
把你找到的法布尔观察和思考的内容填在表格里。
向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法布尔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刮起了狂风
飞得很低
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法布尔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这都是因为他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现在我们再来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读下列句子,你觉得哪一句表达更好些?圈出用词好的词。
表达出法布尔内心的猜测。
学习任务三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不能去掉,“大概”是“大约”的意思,表示这是作者的猜测,如果去掉,意思就发生改变,变成肯定意思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可以去掉吗?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用词准确的词,请你圈出来。
这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几乎、大概、将近”等表示不确定的词,使表达更精准,也体现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至少、准确无误”反映法布尔在实验目的达到后的信服、释怀的心理。
通过圈画、比较和对比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不是一次,而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学习任务四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布尔为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蜜蜂
认真观察
工作严谨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结论:
板书设计
捉蜜蜂——做记号
放蜜蜂——测能力
检查蜂窝,记录飞回的蜜蜂数。
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课外阅读:
《昆虫记》
蜂
【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拓展延伸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