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阶段性测试
物理试卷
2024.03
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
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3.甲、乙两物体从t=0s开始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直线向东运动,下图为甲和乙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一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A.0~15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5s~10s内,甲的速度为1m/s
C.t=15s时,甲和乙在起点以东10m处相遇 D.5~10s内,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
4.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
D.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端是N极,a是电源的负极
B.c端是S极,a是电源的正极
C.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
D.若将电源正负极的位置对调,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6.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多种形态,北宋时期曾出现过如图所示的“指南鱼”.“指南鱼”用一块薄薄的铁片做成,形状很像一条鱼,将其磁化后,浮在水面上,其静止时鱼头指向南方.关于“指南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鱼”能指南是因为其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指南鱼”被磁化后,只有N极一个磁极
C.“指南鱼”鱼头端为该鱼形磁体的N极 D.“指南鱼”静止时鱼头指向的是地磁场的S极
7.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电磁波的传播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甲、乙两种电磁波的振动频率相同
C.甲电磁波振动的波长较长 D.甲电磁波振动的频举较大
8.如图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知识网络结构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示例中雾凇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是凝华现象
B.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变化时,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式
C.分析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晶体
D.晨露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
9.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电厂进行远距离输电时,为了减少输电线电阻的发热损耗的电能,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方式
B在家庭电路中,安装电灯的灯头时,要保证灯头的螺纹部分接触的是零线,开关不接在零线上,是因为无法控制电灯的亮和灭
C.对于高压带电体,靠近但只要不接触就没事
D.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当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
10.如图是小明家的部分电路,他将电水壶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突然停止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水壶的插头,电冰箱仍不能工作,用测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A.电冰箱所在电路的b、c间断路 B.电冰箱所在电路的b、c间短路
C.电路的a、b间导线断路 D.电路的c、d间导线断路
11.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
B.图乙:铁钉上端是电磁铁的N极,P向左移能吸引更多铁钉
C.图丙:只对调磁极,线圈的转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图丁:闭合开关,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
12.有一个额定电压为6V的电动机通电后,当其正常转动时,测得其工作电流为0.6A.若用手捏着转头不让其转动,测得其电流为2A.则该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的机械效率为
A.91% B.70% C.30% D.9%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是立在街头的噪声监测仪,显示噪声值:68.4___________(填单位)。医院使用的B超是___________波,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___________m/s,B超成像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能量/信息).
14.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在工作时利用制冷剂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
15.如图甲所示体温计,它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其分度值是___________,测出的体温是___________℃;图乙中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__cm;如图丙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s。
16.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若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则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能源.核电站是利用“核___________”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选填“聚变”或“裂变”),电能可以使电动机转动同时也有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转化具___________性。
17.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处裂纹的磁极是___________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___________(选填吸引、排斥)。
18.为了解释地磁场,19世纪,安培提出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围绕地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可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图中环形电流I的方向是___________。(请从正面观察,选填“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由科学家___________首先发现的。
19.小明对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产生了兴趣,他在实验室找到一只可拆卸的电流表,进行了如下探究。
(1)打开外壳,观察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按照操作规范将电流表___________联接入电路,通电后线圈转动,带动指针偏转;撤去磁体再次通电,指针不动.这说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理是_________。
(2)若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指针偏转方向会与(1)中的偏转方向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因此使用电流表时不能把接线柱接反;
20.小华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
(1)用甲、乙两个直流电动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S后甲开始转动,同时用皮带带动乙转动,小灯泡发光.在此过程中将比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乙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最早发现其规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如果要让甲的转动方向与原来相反,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的手摇发电机,若在发电机和小灯泡的电路里串联一个灵敏电流计,慢慢摇动手柄,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摇摆,这表明该发电机发出的电是__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三、解答题(本小题共8小题,总分50,其中22题骺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21.(8分)按照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正确接入电路中;
(2)如图甲所示为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图乙是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开关闭合后,请在图乙,中的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及电磁铁的N极。
(3)如图中,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A点处的磁感线方向.
(4)车辆超载是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小明为某大桥设计一个车辆超重的报警装置,当路面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就接通电路.要求车辆超重时,信号灯就发光.请你在图中为他连接好电路.
22.(6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23.(7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___________,说明发声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
(4)如图丁所示,用简易抽气机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只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由此现象___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5)四个实验中有一个用到的物理方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24.(4分)赛跑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a)所示,用“频闪摄影”可记录运动员相隔相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b)是甲、乙两运动员不同位置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_________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2)如图(c)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由图象可知: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前4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
25.(6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本实验的自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图乙是小明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水中气泡变化情况,表示水沸腾时现象是_______图:(选填“1”或“2”)
(3)当水温升到88℃时,小明同学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如图丙所示是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由表可知,此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8 90 92 94 98 99 99 99 99 99
(4)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图线 B.b图线 C.c线 D.d图线
26.(5分)如图甲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该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作在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这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_方向有关;
(3)图甲中的直导线AB是___________(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放置在小磁针上方的;
(4)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如图乙所示,它的磁感线是以电流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圆,越靠近圆心位置,磁场越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27.(4分)小明在制作电动机模型时把一段粗漆包线绕成3cm×2cm矩形线圈,漆包线在线圈的两端各伸出约3cm,用硬金属丝做两个支架,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把线圈放在支架上线圈下放一块强磁铁,如图甲所示.给线圈通电并用手轻推一下,线圈就会持续转动。
(1)在漆包线两端用小刀刮去引线的漆皮,为使线圈能够持续转动,刮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
A.两端全刮掉 B.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
(2)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_的线圈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另一个图中线圈左右两边所受的两个力不满足二力平衡条件的原因是这两个力__________。如图丙所示的线圈可以持续转动,是因为它加装了__________,该装置能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
28.(10分)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的汽车.电池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对其温度的控制上,当某组电池温度过高时,立即启动制冷系统进行降温。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模拟控温装置示意图.电磁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p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当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中的电流I大于或等于25mA时,衔铁被吸合.热敏电阻置于温度监测区域,其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90Ω.
(1)图甲中应将b端与__________端相连。
(2)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为__________极.
(3)若设置电池温度为60℃时启动制冷系统,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应为__________Ω。
(4)该电路可设置启动制冷系统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
(5)现利用一只电阻箱在室温条件下对上述电路进行调试,使电路能在60℃时启动制冷系统.为此,先将电阻箱调为70Ω,然后还需要经过三个关键的调试步骤才能完成调试。
第一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并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
第二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__;
第三步:断开开关,__________,完成电路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