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知识点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知识点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0 09: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特征: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2/3。
一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作山区。
(1)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2)山区生态环境
特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常见自然灾害: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保护措施:
①在山区开发利用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②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③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2、主要的山脉: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3、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特点
青藏高原 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坦开阔、一望无垠。
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多风蚀地貌,如雅丹地貌
柴达木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也称“紫色盆地”,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紫色盆地”的美誉
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我国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考点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盆地和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和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1)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2)河流:使得江河东去,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3)交通: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气温
1、气温分布特征
(1)冬季气温特征: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原因:纬度因素;冬季风影响;山脉阻挡;)
(2)夏季气温特征: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原因:地形地势;最热吐鲁番盆地)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考点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类型 降水量(毫米) 分布地区举例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区 大于800mm 南方地区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华北平原 森林、草原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内蒙古高原东部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西北地区大部 荒漠
考点三:气候类型:
1、类型复杂多样: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深圳)、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呈现垂直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影响:
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域文化丰富多彩。
2、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推移: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6-7月),华北、东北地区(7、8月)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撤出大陆回到海洋。
(3)季风气候的影响: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得当,有利于喜温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考点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位置:
①海陆兼备,季风气候显著。
②东西跨经度广,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地形地势:
①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②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以外流河为主
1、河流的特征
(1)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注入海洋、水网密度、水系形态、弯曲状况等
(2)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结冰期、流速、含沙量、水能资等(影响因素分析)
2、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类型 河水主要来源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冰期
外流河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 北方河流 小 短 大 有
南方河流 大 长 小 无
内流河 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河流) 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考点二: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
特点 呈“V+W”,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呈“几”字形,我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宜昌、湖口 河口、桃花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湟水、汾河、渭河
开发 ①“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电站:三峡、葛洲坝 ②“黄金水道”,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考点三:自然灾害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2、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布
名称 主要分布范围
干旱 西北和华北(春旱严重)
洪涝 东部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严重。
台风 东部沿海地区
寒潮 西北和东北地区
地震 板块交界处(特别是西南地区)、台湾
滑坡 西南和中部山区
泥石流 西南和中部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