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
第11讲 铁盐和亚铁盐 含铁物质的转化
层次1基础性
1.(2023·浙江6月选考卷)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
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效模型。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字母代表含铁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Z
B.在常温下N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M
C.Y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Q可以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Fe(OH)SO4]
4.将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2+
B.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含有Cu
C.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Fe
D.若Cu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Cu2+
5.(2023·广东韶关检测)已知:①绿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②鞣酸亚铁溶液为无色,鞣酸铁溶液为蓝黑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绿茶叶水与FeSO4反应直接生成鞣酸铁而呈蓝黑色
B.反应②中维生素C体现出还原性
C.反应④中H2O2可以替换为新制氯水
D.绿茶叶水不宜与补铁剂同时服用
6.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来制造印刷电路板。从腐蚀废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废液处理流程如下: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
(2)取少量“滤液B”置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请写出此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步骤(Ⅱ)中生成FeCl3的离子方程式: 。
(4)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 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得Fe(OH)3胶体。
(5)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和Fe3+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不考虑离子的水解),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层次2综合性
7.向10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体系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
C.原混合溶液中c(Fe3+)∶c(Cu2+)=2∶1
D.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c点溶液中c(Cl-)=8.0 mol·L-1
8.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滴下
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D、E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F装置的作用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D引起FeCl3水解
9.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从腐蚀废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废液处理流程如下:
已知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和反应2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操作1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和烧杯
C.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u和Fe,物质X可以选用酸性KMnO4溶液
D.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振荡得到红褐色沉淀
10.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或目的
A 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滴加2~3滴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红砖中含有氧化铁
B 向CO还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黑色固体中没有Fe3O4
C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D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Fe2+
11.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以控制①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B.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装置②、③中的药品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D.加热装置Y前,应先让X反应一段时间,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12.(2023·广东汕头期末)黑木耳是常见食品,可以补充入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检验黑木耳中的铁元素,实验流程如图:
(1)灼烧黑木耳必须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填字母)。
(2)灰烬中含有铁的氧化物以及钾、钙、硅等元素的化合物,酸浸的目的是 。
(3)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 ;另取滤液检验,滤液能使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滤液中存在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粒子。
(4)为进一步探究Fe3+和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该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记录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向FeCl2溶液中添加新制氯水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① Fe2+具有还原性
向FeCl3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 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Fe+2Fe3+3Fe2+ ②
层次3创新性
13.(2023·广东韶关期末)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是重要的化工试剂。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略)模拟工业生产制备无水氯化铁(FeCl3)。
查阅资料如下:
物质 性质 工业制法
氯化 铁 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易升华;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向500~600 ℃的铁粉中通入氯气
氯化 亚铁 熔点为670 ℃;易升华 向炽热铁粉中通入氯化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向盛有KMnO4的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浓盐酸制取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出电子的转移: 。
(2)装置C广口瓶需要浸入冰盐水中,目的是 ;
广口瓶连接硬质玻璃管处选用的导管较粗,原因是 。
(3)实验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l2,再加热盛有铁粉的硬质玻璃管,目的是 。
(4)①实验结束后,取少量C中产物,经检测混有FeCl2,原因是 (填字母)。
a.反应温度较低,氯气未能将铁粉充分氧化
b.过量铁粉将生成的FeCl3还原为FeCl2
c.A中HCl挥发进入硬质玻璃管
②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无水氯化铁,可在A、B装置间增加一个盛有 (填试剂名称)的洗气装置。
(5)产品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①称取28.0 g装置C中固体,溶于足量稀盐酸;②加入足量H2O2溶液;③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④过滤、洗涤后灼烧沉淀;⑤得到红棕色固体16.0 g。则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第11讲 铁盐和亚铁盐 含铁物质的转化
1.A 解析 氯化铁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在加热时生成氯化铁,C正确;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2.B 解析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然后迅速被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医用酒精中含有水,CuSO4溶解使溶液变蓝,故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依次是③②①④。
3.B 解析 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Fe3O4,A错误;在常温下氢氧化亚铁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B正确;Y是氧化亚铁,是黑色粉末,Z为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C错误;Q是+2价的盐,P为+3价盐,D错误。
4.C 解析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是Fe3+>Cu2+>Fe2+,还原性:Fe>Cu。Fe先与Fe3+反应:Fe+2Fe3+3Fe2+,若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一定有Fe2+存在,A错误;若FeCl3还有剩余,由于Cu能与Fe3+发生反应Cu+2Fe3+2Fe2++Cu2+,因此容器中不可能含Cu,B错误;Fe能与CuCl2发生反应Fe+Cu2+Fe2++Cu,若容器中有CuCl2,则容器中不可能含有Fe,C正确;如果部分铜单质与FeCl3反应,则Cu有剩余,同时溶液中含有Cu2+,D错误。
5.A 解析 绿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FeSO4反应生成鞣酸亚铁,溶液为无色,鞣酸亚铁被氧化生成鞣酸铁而呈蓝黑色,A错误;向蓝黑色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由蓝黑色恢复原色,说明维生素C能将鞣酸铁还原成鞣酸亚铁,表现还原性,B正确;H2O2和新制氯水均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所以反应④中H2O2可以替换为新制氯水,C正确;因为绿茶叶水中的鞣酸与补铁剂中的Fe2+反应生成鞣酸亚铁,鞣酸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为鞣酸铁,故服用补铁剂时不能喝绿茶,D正确。
6.答案 (1)Fe
(2)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3)2Fe2++Cl22Fe3++2Cl- (4)沸水 (5)2∶1
解析 由处理流程可知,向“废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加入过量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故过量A应为铁,“滤液B”中含有氯化亚铁,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铁和生成的铜;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盐酸与铜不反应,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故D为氢气,“滤液C”中含有未反应的盐酸和生成的氯化亚铁;向“滤液B”与“滤液C”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得到氯化铁溶液。
(5)将铜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3+2Fe2++Cu2+,假设已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n,则有:
Cu+2Fe3+2Fe2++Cu2+
2 1
n 0.5 n
溶液中的Fe3+和Cu2+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为0.5n,故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0.5n=2∶1。
7.A 解析 由于氧化性:Fe3+>Cu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先后发生反应:①2FeCl3+Fe3FeCl2,②CuCl2+FeCu+FeCl2。由图可知,加入0~0.1 mol Fe时,发生反应①,故a点溶液中阳离子有Fe2+和Cu2+,B正确;a点之后加入0.1 mol Fe剩余固体为6.4 g,说明析出0.1 mol Cu,继续加入0.1 mol Fe,固体质量为12.0 g,其质量等于生成Cu和0.1 mol铁粉的总质量,说明b点时反应②已进行完全,则向b点溶液加入NaOH溶液不能产生蓝色沉淀,A错误;由图可知,与FeCl3、CuCl2反应的铁粉均为0.1 mol,则FeCl3、Cu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0.1 mol,故原混合溶液中c(FeCl3)∶c(CuCl2)=2 mol·L-1∶1 mol·L-1=2∶1,C正确;c点溶液中c(Cl-)等于原混合液中c(Cl-),则c点溶液中c(Cl-)=3×2 mol·L-1+1 mol·L-1×2=8.0 mol·L-1,D正确。
8.B 解析 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l2,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气体,B错误;FeCl3易潮解,而F中的浓硫酸可起到干燥的作用,能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D中,D正确。
9.A 解析 腐蚀废液中主要含FeCl3、FeCl2、CuCl2,加入过量铁粉,FeCl3、CuCl2与Fe反应生成FeCl2和Cu,反应2中X可以是Cl2、H2O2等氧化剂,则反应1和2中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操作1是过滤,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缺少玻璃棒,B错误;若物质X为酸性KMnO4溶液,则FeCl3溶液会混入杂质,C错误;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会生成沉淀,D错误。
10.A 解析 CO还原Fe2O3能得到单质Fe,即使有Fe3O4,其溶于盐酸后产生的Fe3+能与Fe发生反应:Fe+2Fe3+3Fe2+,加入KSCN溶液也不显红色,B错误;N+H+的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而Fe2+具有还原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Fe3+生成,遇KSCN溶液呈红色,不能证明样品是否变质,C错误;若原溶液中不存在Fe2+,存在Fe3+,先通入Cl2再加入KSCN溶液也呈红色,D错误。
11.C 解析 通过控制滴加稀硫酸的速率,可控制①中产生气泡的快慢,A正确;①中盛有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B正确;②中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反应产生的水蒸气,③中盛有无水氯化钙,防止澄清石灰水中水蒸气进入装置②,不能用碱石灰,易吸收CO2,从而影响其检验,C错误;加热Y前,要先利用产生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中混入空气,D正确。
12.答案 (1)A (2)将铁的氧化物溶解 (3)Fe3+ 还原性
(4)①2Fe2++Cl22Fe3++2Cl- ②Fe3+具有氧化性
解析 (1)灼烧黑木耳必须用到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玻璃棒;故答案为A。
(2)灰烬中含有铁的氧化物以及钾、钙、硅等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铁不溶于水,酸浸的目的是将铁的氧化物溶解。
(3)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Fe3+;另取滤液检验,滤液能使KMnO4溶液紫色褪去,高锰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说明滤液中存在具有还原性的粒子。
(4)①向FeCl2溶液中添加新制氯水,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说明Fe2+具有还原性。
②向FeCl3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两者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13.答案 (1)圆底烧瓶
(2)降温,便于收集FeCl3 防止氯化铁凝结为固体后堵塞导气管
(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被氧气氧化,同时可以避免反应产生的FeCl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发生潮解
(4)①bc ②饱和食盐水
(5)40
解析 由实验装置可知:装置A中KMnO4与浓盐酸反应产生Cl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Cl2中含有杂质HCl、H2O,气体经装置B中浓硫酸干燥,氯气和铁粉发生反应2Fe+3Cl22FeCl3,水槽中冰水冷却,在装置C中收集到FeCl3,D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导致氯化铁潮解。
(1)盛放KMnO4的仪器为圆底烧瓶;KMnO4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用单线桥法表示其电子的转移为。
(2)装置C广口瓶需要浸入冰盐水中,目的是降温,便于收集FeCl3;FeCl3易升华,遇冷也易凝华,选用较粗的导管连接硬质玻璃管和广口瓶,可以防止氯化铁凝结为固体后堵塞导气管。
(3)先通入一段时间Cl2,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被氧气氧化,同时可以避免反应产生的FeCl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发生潮解。
(4)①氯气的氧化性较强,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a错误;过量的铁粉和FeCl3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FeCl3被还原为FeCl2,b正确;A中HCl挥发进入硬质玻璃管,炽热铁粉和氯化氢反应生成FeCl2,c正确。
②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无水氯化铁,需要除去氯气中HCl气体,可在A、B装置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装置。
(5)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得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2025山东专版新教材思想政治高考第一轮
课时规范练3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为留住红色记忆,重温延安精神,延安市推出“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游客进入街区,仿佛穿越到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梦里搂定”宝塔山、“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等传统红色地标;《新中华报》影印装饰、“为人民服务”墙体宣传等红色文化符号,为观众打开通往历史现场的通道;窑洞、信天游展示着陕北的地域文化、风土民情,等等。“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 )
①通过多种载体呈现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②立足当地文化资源,推动各民族文化完全交融 ③通过沉浸体验,增强游客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④坚持经济效益为先,“牵手”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3月,湖南郴州市安仁县党史陈列馆正式开馆。陈列馆内不仅运用了静态的图文展示,还运用艺术场景复原、雕塑、油画和影音多媒体等多样化展示形式,大大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旨在( )
A.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引发精神共鸣
B.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C.汲取革命火种,传承红色基因和坚定理想信念
D.展示光辉党史,丰富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
3.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用当下年轻人的视角观察红楼梦中人的悲欢离合,结合舞台美术、人物造型、服装设计、场面调度等多维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女性情感、命运和生命力的视听盛宴。这种打破时空局限的古今对话,在演员、角色、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让《红楼梦》拥有了更丰富的外延、更饱和的色调和全新的打开方式。这一原创舞剧的成功得益于( )
①创新表现方式,以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保持开放心态,坚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③满足人民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体现时代特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3月25日至26日,成渝两地演奏家奏响成渝双城音乐会,两场艺术与文化交融的精彩演出令成渝两地音乐爱好者称赞不已。成都交响乐团将在精品力作创演、音乐文化品牌建设、音乐人才交流等方面与重庆文旅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互动,携手迈进巴蜀文旅走廊新赛道,共同推动成渝两地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为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提振文旅经济助力。这表明( )
①巴蜀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认同 ②成渝地区音乐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发展 ③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要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大型纪录片《征程》全景式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精神风貌,是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新时代人民史诗和精神史诗。全片本着立意求高度、内容重厚度、表达有温度的创作理念,勾勒出新时代十年的时代底色。在全国电视观众和广大网民中引发强烈反响。《征程》取得成功告诉我们( )
①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孕育在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中 ③必须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弘扬主旋律 ④文艺工作者要不负时代,全身心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山河谣》根据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白沙村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在党委书记侯二河带领下,历经40余年奋斗,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的故事。这对文化创作的启示有 ( )
①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②贴近现实生活,讴歌伟大实践 ③立足中国国情,继承传统文化 ④保持开放心态,实现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文化自信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文化的自信自强和传承,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抹中国红,是巴黎街头蓦然流淌的古筝声,是四海同庆中国年,是孩子们朗朗诵读的唐诗,是墨笔下的一撇一捺,是木雕里的历史人物,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这说明 ( )
①优秀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②文化自信来自我国多元文化中形成的广泛社会共识 ③文化自信是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④文化自信的价值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近年来,各大文博机构推出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把文物带回家”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除了玩偶“马踏飞燕”,三星堆博物馆的黄金面具、青铜小人搓麻将摆件等也成为爆款,在网络销售平台卖到断货。那些或精美可爱或“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制造着一个个消费热点。由此可见( )
①只有借助跨界文创,才能让文物以更多方式走近大众 ②文化创意日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经济的新增长点 ③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④契合年轻人喜好,方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借助科技手段,在红色场馆运用创新展陈方式讲述长征故事。在此基础上,串联全市重要景区、红色村镇和红色场馆,推出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打造长征精神教育培训品牌,讲好新时代长征故事。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弘扬长征精神,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 ②弘扬革命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③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桃红、青绿、缃叶……中国传统色彩浩如烟海,遍布于诗词、典籍、史书、服饰、器物中。它是欧阳修笔下“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是《红楼梦》中宝钗的蜜合色棉袄、葱黄绫棉裙。从中国传统色彩出发,能够溯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由此可知( )
①中国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其基本内涵 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华传统色彩文化的自信 ③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 ④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发挥着塑造人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雷锋,1940年出生,在旧社会时饱尝苦难,他以“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崇德向善、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甘当“螺丝钉”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意识,自我完善、不断超越的精神追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历经岁月,“雷锋”早已从一个名字,转变为好人、模范、英雄、榜样的代名词,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精神标杆。2021年,雷锋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60年来,从“学雷锋做好事”到“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从“学雷锋树新风”到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什么时代在变,雷锋精神却永不过时。
课时规范练3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A 解析 材料呈现当地的革命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无关,且“完全交融”说法错误,②排除;应该是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2.C 解析 由题干可知,安仁县党史陈列馆不仅运用了静态的图文展示,还运用艺术场景复原、雕塑、油画和影音多媒体等多样化展示形式,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旨在汲取革命火种,传承红色基因和坚定理想信念,C项符合题意;A项是意义,不是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的目的,排除;B项也不是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的目的,排除;党史宣传可以展示光辉党史,但无法丰富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D项有误。
3.D 解析 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主要是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展现了其魅力,并没有丰富其内涵,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特征,未涉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②排除;“打破时空局限的古今对话,在演员、角色、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表明该剧的成功得益于满足人民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时代特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③④正确。
4.D 解析 对待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是认同,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是尊重,①错误;成都交响乐团与重庆文旅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互动,为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提振文旅经济助力,这表明成渝地区音乐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发展,②正确;材料强调成渝两地演奏家奏响成渝双城音乐会,助推文旅经济发展,未涉及外来文化,③不符合题意;成渝两地演奏家奏响成渝双城音乐会,精彩演出令成渝两地音乐爱好者称赞不已,这表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正确。
5.C 解析 党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①错误;材料强调立足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未涉及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③不符合题意;《征程》取得成功告诉我们优秀文化作品是在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孕育和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要不负时代,用心用情用力地讲好中国故事,②④符合题意。
6.A 解析 《山河谣》根据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真实事迹改编,反映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这对文化创作的启示有文化创作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贴近现实生活、讴歌伟大实践,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继承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且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③④排除。
7.B 解析 文化自信是四海同庆中国年,这说明优秀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①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抹中国红,是巴黎街头蓦然流淌的古筝声,说明文化自信是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③正确;②④观点错误。
8.C 解析 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说明借助跨界文创,有利于让文物以更多方式走近大众,①说法太绝对;文创产品卖到断货,制造着一个个消费热点,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创意日益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②符合题意;玩偶“马踏飞燕”,三星堆博物馆的黄金面具、青铜小人搓麻将摆件等文创产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用创意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符合题意;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但并不是说契合年轻人喜好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④错误。
9.A 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打造长征精神教育培训品牌,讲好新时代长征故事,既有利于弘扬长征精神,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又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①②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③错误;长征文化属于革命文化,不属于传统文化,④错误。
10.D 解析 中国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变化并不能拓展其基本内涵,①排除;坚定文化自信既包括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包括对外文化交流的自信,②错误;“中国传统色彩浩如烟海,遍布于诗词、典籍、史书、服饰、器物中”“从中国传统色彩出发,能够溯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由此可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发挥着塑造人的作用,③④正确。
11.答案 ①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②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社会道德水平。③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雷锋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风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