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12讲 铝、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12讲 铝、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1 10:5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
第12讲 铝、镁及其化合物
层次1基础性
1.(2023·广东梅州第二次质检)化学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下列生产、生活情境中涉及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解释
A 盐卤可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 氯化镁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
B 利用铝热法焊接铁轨 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C 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节日燃放的焰火,色彩绚丽 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
2.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探究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室中将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制备Al(OH)3沉淀
B.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后立即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铝燃烧的火焰
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AlCl3固体
D.将铝置于装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再加水,探究Al在不同浓度硫酸中的反应
3.Mg与Br2反应可生成具有强吸水性的MgBr2,该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MgBr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冷却水的进水口
B.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溴蒸气
C.实验时需缓慢通入N2,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D.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N2,因为副产物Mg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4.无水氯化镁在工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以下是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每步加入的物质均过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同时可得到Cl2
B.“氯化”过程中可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
C.“沉镁”过程只发生复分解反应
D.“氯化”所得固体在空气中高温加热可除去杂质
5.铝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⑤⑥基本类型相同
B.反应①④所加试剂可能相同
C.1 mol a完全转化为b时失去3 mol电子
D.物质的类别处“ ”代表四羟基合铝酸盐
6.Mg3N2常用于制备其他超硬、耐高温的氮化物,实验室通过CuO氧化NH3制得N2,然后使N2与镁反应得到Mg3N2。已知Mg+2NH3Mg(NH2)2+H2,Mg3N2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为浓氨水
B.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点燃E处酒精灯
C.装置D的作用只是干燥N2
D.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可检验是否有Mg3N2
层次2综合性
7.(2023·广东汕头二模)家庭的厨卫管道内常因留有油脂、毛发、菜渣等而造成堵塞,此时可用一种固体疏通剂疏通。疏通剂主要成分有生物酶、铝粉和NaOH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生物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疏通剂使用时会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应避免接触明火
C.疏通剂可用于疏通陶瓷、铁制、铝制、塑料管道
D.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碱性环境可以加速油脂的水解
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SiO2在加碱溶解时转变为铝硅酸钠沉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Ⅰ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可提高Al2O3的浸取速率
B.通入足量C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4]-+CO2Al(OH)3↓+HC
C.实验室进行操作Ⅳ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等
D.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
9.实验室为测定镁铝合金中镁、铝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加盐酸体积不少于100 mL
B.沉淀1的质量为(m+4.25) g
C.向沉淀1加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D.镁铝合金中镁、铝质量之比为8∶9
10.(2024·湖北名校联盟联考)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在探究镁的性质时,设计实验并用手持探测器测得溶液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装置图 序号 试剂A 实验现象 某气体含量变化曲线
① pH=10.8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
② pH=10.8 NaHCO3溶液 有大量气体生成,生成白色沉淀
已知:NaHCO3溶液中存在自耦电离HC+HCC+H2CO3,且温度高于48 ℃时开始分解。经测定,实验②中白色沉淀的成分为MgCO3·n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与冷水、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B.实验②中曲线表示CO2气体在溶液中含量的变化
C.实验②中气体成分为CO2和H2
D.生成MgCO3·nH2O的反应为Mg(OH)2+2HC+(n-2)H2OMgCO3·nH2O+C
11.自然界中铝元素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同时还含有FeO、Fe2O3、SiO2)中,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等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实施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B.为使铝元素全部转化为Al(OH)3,每一步操作的试剂均需过量
C.将试剂X与操作Ⅱ的试剂(过量盐酸)互换,也可制得Al(OH)3
D.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FeO和Fe2O3
层次3创新性
12.(2024·湖南湘潭模拟)依据动力学原理,CaMg(CO3)2分解过程中Mg2+会比Ca2+优先向外扩散,C随后扩散到表面分解产生CO2和O2-,而Ca2+与C的结合能力较强,不易扩散。如图为在一定条件下的热重分析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Mg(CO3)2CaCO3+MgO+CO2↑
B.图中B点时,碳酸钙的分解率为60%
C.图中C点以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aO、MgO
D.第二阶段图像斜率明显加大可能是因为温度较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13.(2023·广东江门期中)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和Fe2O3(3.1%)等杂质,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氯化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
②SiCl4的沸点为57.6 ℃,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 ℃。
(1)“氯化”时,先向反应器中通入Cl2一段时间,再加热,主要目的是         。
(2)“冷凝”后,所得“气体”的成分有Cl2和       (填化学式)。
(3)“溶解过滤”时,加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填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沉淀已完全。
(4)写出Al的一种用途:          。
第12讲 铝、镁及其化合物
1.A 解析 盐卤可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是盐溶液的加入使得蛋白质发生聚沉而不是变性,A符合题意;铝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铁,故可利用铝热法焊接铁轨,B不符合题意;碳酸钠和石膏硫酸钙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钙,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不符合题意;燃放的焰火,色彩绚丽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得到一定波长的光谱,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A 解析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实验室中将氨水滴入硫酸铝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铝,A正确;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错误;加热蒸干氯化铝溶液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铝,不能得到氯化铝,C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再继续反应,加入水稀释后,稀硫酸和铝发生反应,不能探究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反应,D错误。
3.B 解析 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冷凝管内冷凝水的方向为下进上出,则a为冷却水进口,A正确;MgBr2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制备无水MgBr2,需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则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但无水CaCl2不能吸收溴蒸气,B错误;制取MgBr2的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实验时利用干燥的氮气将溴蒸气带入三颈烧瓶中,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实验时需缓慢通入N2,C正确;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N2,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可将镁氧化为副产物MgO而阻碍反应的进行,D正确。
4.C 解析 镁是较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镁,同时可得到Cl2,A正确;煅烧后的产物中主要为MgO,“氯化”过程中加入碳和氯气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镁和CO,CO为可燃性气体,B正确;“沉镁”过程不只发生复分解反应,还发生化合反应CaO+H2OCa(OH)2,C错误;“氯化”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碳杂质,在空气中高温加热可除去过量的碳杂质,D正确。
5.A 解析 根据“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Al,b为Al2O3,c为铝盐,e为Al(OH)3,c与d、d与e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含有铝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得出d为四羟基合铝酸盐。反应⑤是四羟基合铝酸盐转化为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OH)4]-+H+(少量)Al(OH)3↓+H2O,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⑥是铝盐转化为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反应①是铝转化为铝盐,加酸可以实现转化,反应④是四羟基合铝酸盐转化为铝盐,加过量的酸可以实现转化,B正确。a转化为b时A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1 mol a完全转化为b时失去3 mol电子,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四羟基合铝酸盐,D正确。
6.C 解析 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氨水进入烧瓶与CaO接触会产生NH3,A正确;实验进行时应先点燃C处的酒精灯,等产生的N2充满E时再点燃E处酒精灯,B正确;装置D中浓硫酸吸收的是N2中的水蒸气和氨气,因此不只是干燥氮气的作用,C错误;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Mg3N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若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说明有Mg3N2,D正确。
7.C 解析 生物体内的酶大多数为蛋白质,A正确;疏通剂含有铝粉和NaOH固体,溶于水后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因此使用时要避免接触明火,B正确;铝制品能与疏通剂中的NaOH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其疏通铝制管道,C错误;疏通剂使用时发生Al与NaOH的反应,该反应放热,且溶液呈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D正确。
8.C 解析 操作Ⅰ中,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可增大固体与NaOH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Al2O3的浸取速率,A正确;往滤液中通入足量CO2,将Na[Al(OH)4]转化为Al(OH)3沉淀同时生成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4]-+CO2Al(OH)3↓+HC,B正确;操作Ⅳ是灼烧,所用仪器有坩埚、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等,C错误;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D正确。
9.B 解析 根据题中数据分析可知,镁铝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都为0.1 mol,则溶解合金时加入5 mol·L-1盐酸的体积不少于×103 mL·L-1=100 mL,A正确;镁铝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都为0.1 mol,则Mg(OH)2、Al(OH)3沉淀的质量之和为m g+0.5 mol×17 g·mol-1=(m+8.5) g,B错误;向沉淀1加足量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Al(OH)4]-,C正确;合金中镁、铝的质量之比为(0.1 mol×24 g·mol-1)∶(0.1 mol×27 g·mol-1)=8∶9,D正确。
10.A 解析 镁与冷水可缓慢反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镁也能与水发生反应,只是速率较慢,A错误;NaHCO3溶液中由于HC自耦电离与空气中的CO2溶解的缘故,在开始时溶液中CO2浓度较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H2驱赶出溶液中的CO2,使CO2浓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HC自耦电离正向进行,生成更多的CO2,使CO2浓度又升高,B正确;镁与水反应生成H2,HC自耦电离产生CO2,故实验②中气体成分为CO2和H2,C正确;Mg与H2O反应生成Mg(OH)2(s),由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C,使生成的Mg(OH)2(s)转化为更疏松的MgCO3·nH2O,促使反应继续进行,生成MgCO3·nH2O的反应为Mg(OH)2+2HC+(n-2)H2OMgCO3·nH2O+C,D正确。
11.C 解析 根据流程可知,固液分离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A正确。试剂X应为NaOH溶液,操作Ⅰ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可保证氧化铝全部溶解;操作Ⅱ中盐酸过量,保证[Al(OH)4]-全部转化为铝离子;氨水过量,保证铝离子全部生成Al(OH)3,B正确。向铝土矿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的固体A为SiO2,滤液A为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HCl的混合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为Na[Al(OH)4]溶液,Na[Al(OH)4]溶液与氨水不反应,不能制得Al(OH)3,故试剂X与操作Ⅱ的试剂(过量盐酸)不能互换,C错误。向铝土矿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Na[Al(OH)4]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则固体A的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D正确。
12.B 解析 由题意可知Mg2+和C优先于Ca2+向外扩散,因此第一阶段可视为碳酸镁分解阶段,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钙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Mg(CO3)2CaCO3+MgO+CO2↑,A正确;第二阶段为碳酸钙分解,若其完全分解时质量分数变化为(76-52)%=24%,B点时,因碳酸钙分解损失的质量分数为(76-64)%=12%,可知此时碳酸钙分解率为50%,B错误;C点为完全分解产物,固体成分为氧化镁和氧化钙,C正确;第二阶段反应温度高于第一阶段,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固体损失相同质量的时间段,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较大,D正确。
13.答案 (1)防止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减少石墨损失
(2)SiCl4及CO
(3)固体中存在AlCl3、FeCl3、MgCl2,其中FeCl3、MgCl2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而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滴加NaOH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沉淀已完全
(4)制成各种铝合金、导线、铝制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
解析 (1)“氯化”时,先向反应器中通入Cl2一段时间,再加热,是因为石墨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而在高温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通入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石墨发生氧化反应,减少石墨损失。
(2)气体中碳氧化物主要为CO,SiCl4的沸点为57.6 ℃,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 ℃,80 ℃冷却得到的气体含有SiCl4及CO,“冷凝”后,所得“气体”的成分有Cl2和SiCl4及CO。
(3)“溶解过滤”时,加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固体中存在AlCl3、FeCl3、MgCl2,其中FeCl3、MgCl2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而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沉淀已完全。
(4)Al的一种用途:制成各种铝合金、导线、铝制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
2025山东专版新教材思想政治高考第一轮
课时规范练3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为留住红色记忆,重温延安精神,延安市推出“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游客进入街区,仿佛穿越到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梦里搂定”宝塔山、“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等传统红色地标;《新中华报》影印装饰、“为人民服务”墙体宣传等红色文化符号,为观众打开通往历史现场的通道;窑洞、信天游展示着陕北的地域文化、风土民情,等等。“延安1938”主题文化街区(  )
①通过多种载体呈现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②立足当地文化资源,推动各民族文化完全交融 ③通过沉浸体验,增强游客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④坚持经济效益为先,“牵手”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3月,湖南郴州市安仁县党史陈列馆正式开馆。陈列馆内不仅运用了静态的图文展示,还运用艺术场景复原、雕塑、油画和影音多媒体等多样化展示形式,大大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旨在(  )
A.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引发精神共鸣
B.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C.汲取革命火种,传承红色基因和坚定理想信念
D.展示光辉党史,丰富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
3.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用当下年轻人的视角观察红楼梦中人的悲欢离合,结合舞台美术、人物造型、服装设计、场面调度等多维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女性情感、命运和生命力的视听盛宴。这种打破时空局限的古今对话,在演员、角色、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让《红楼梦》拥有了更丰富的外延、更饱和的色调和全新的打开方式。这一原创舞剧的成功得益于(  )
①创新表现方式,以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保持开放心态,坚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③满足人民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体现时代特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3月25日至26日,成渝两地演奏家奏响成渝双城音乐会,两场艺术与文化交融的精彩演出令成渝两地音乐爱好者称赞不已。成都交响乐团将在精品力作创演、音乐文化品牌建设、音乐人才交流等方面与重庆文旅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互动,携手迈进巴蜀文旅走廊新赛道,共同推动成渝两地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为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提振文旅经济助力。这表明(  )
①巴蜀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认同 ②成渝地区音乐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发展 ③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要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大型纪录片《征程》全景式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精神风貌,是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新时代人民史诗和精神史诗。全片本着立意求高度、内容重厚度、表达有温度的创作理念,勾勒出新时代十年的时代底色。在全国电视观众和广大网民中引发强烈反响。《征程》取得成功告诉我们(  )
①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孕育在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中 ③必须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弘扬主旋律 ④文艺工作者要不负时代,全身心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山河谣》根据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白沙村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在党委书记侯二河带领下,历经40余年奋斗,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的故事。这对文化创作的启示有 (  )
①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②贴近现实生活,讴歌伟大实践 ③立足中国国情,继承传统文化 ④保持开放心态,实现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文化自信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文化的自信自强和传承,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抹中国红,是巴黎街头蓦然流淌的古筝声,是四海同庆中国年,是孩子们朗朗诵读的唐诗,是墨笔下的一撇一捺,是木雕里的历史人物,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这说明 (  )
①优秀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②文化自信来自我国多元文化中形成的广泛社会共识 ③文化自信是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④文化自信的价值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近年来,各大文博机构推出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把文物带回家”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除了玩偶“马踏飞燕”,三星堆博物馆的黄金面具、青铜小人搓麻将摆件等也成为爆款,在网络销售平台卖到断货。那些或精美可爱或“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制造着一个个消费热点。由此可见(  )
①只有借助跨界文创,才能让文物以更多方式走近大众 ②文化创意日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经济的新增长点 ③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④契合年轻人喜好,方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借助科技手段,在红色场馆运用创新展陈方式讲述长征故事。在此基础上,串联全市重要景区、红色村镇和红色场馆,推出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打造长征精神教育培训品牌,讲好新时代长征故事。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弘扬长征精神,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 ②弘扬革命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③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桃红、青绿、缃叶……中国传统色彩浩如烟海,遍布于诗词、典籍、史书、服饰、器物中。它是欧阳修笔下“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是《红楼梦》中宝钗的蜜合色棉袄、葱黄绫棉裙。从中国传统色彩出发,能够溯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由此可知(  )
①中国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其基本内涵 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华传统色彩文化的自信 ③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 ④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发挥着塑造人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雷锋,1940年出生,在旧社会时饱尝苦难,他以“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崇德向善、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甘当“螺丝钉”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意识,自我完善、不断超越的精神追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历经岁月,“雷锋”早已从一个名字,转变为好人、模范、英雄、榜样的代名词,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精神标杆。2021年,雷锋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60年来,从“学雷锋做好事”到“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从“学雷锋树新风”到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什么时代在变,雷锋精神却永不过时。
课时规范练3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A 解析 材料呈现当地的革命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无关,且“完全交融”说法错误,②排除;应该是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2.C 解析 由题干可知,安仁县党史陈列馆不仅运用了静态的图文展示,还运用艺术场景复原、雕塑、油画和影音多媒体等多样化展示形式,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可见,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旨在汲取革命火种,传承红色基因和坚定理想信念,C项符合题意;A项是意义,不是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的目的,排除;B项也不是建设安仁县党史陈列馆的目的,排除;党史宣传可以展示光辉党史,但无法丰富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D项有误。
3.D 解析 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主要是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展现了其魅力,并没有丰富其内涵,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特征,未涉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②排除;“打破时空局限的古今对话,在演员、角色、观众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碰撞”表明该剧的成功得益于满足人民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时代特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③④正确。
4.D 解析 对待本民族文化的态度是认同,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是尊重,①错误;成都交响乐团与重庆文旅部门开展深入合作互动,为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提振文旅经济助力,这表明成渝地区音乐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发展,②正确;材料强调成渝两地演奏家奏响成渝双城音乐会,助推文旅经济发展,未涉及外来文化,③不符合题意;成渝两地演奏家奏响成渝双城音乐会,精彩演出令成渝两地音乐爱好者称赞不已,这表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正确。
5.C 解析 党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①错误;材料强调立足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未涉及融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③不符合题意;《征程》取得成功告诉我们优秀文化作品是在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孕育和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要不负时代,用心用情用力地讲好中国故事,②④符合题意。
6.A 解析 《山河谣》根据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真实事迹改编,反映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这对文化创作的启示有文化创作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贴近现实生活、讴歌伟大实践,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继承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且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③④排除。
7.B 解析 文化自信是四海同庆中国年,这说明优秀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①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抹中国红,是巴黎街头蓦然流淌的古筝声,说明文化自信是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③正确;②④观点错误。
8.C 解析 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说明借助跨界文创,有利于让文物以更多方式走近大众,①说法太绝对;文创产品卖到断货,制造着一个个消费热点,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创意日益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②符合题意;玩偶“马踏飞燕”,三星堆博物馆的黄金面具、青铜小人搓麻将摆件等文创产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用创意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符合题意;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青睐,但并不是说契合年轻人喜好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④错误。
9.A 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打造长征精神教育培训品牌,讲好新时代长征故事,既有利于弘扬长征精神,打造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又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①②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③错误;长征文化属于革命文化,不属于传统文化,④错误。
10.D 解析 中国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变化并不能拓展其基本内涵,①排除;坚定文化自信既包括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包括对外文化交流的自信,②错误;“中国传统色彩浩如烟海,遍布于诗词、典籍、史书、服饰、器物中”“从中国传统色彩出发,能够溯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由此可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发挥着塑造人的作用,③④正确。
11.答案 ①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②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社会道德水平。③发扬雷锋精神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雷锋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风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