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0 10: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钾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
C 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氯离子 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2.现有某纯净物X,将其配成无色溶液,取该溶液三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有关该物质X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加入的物质 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 溶液
实验现象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无明显现象
A.X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B.物质X一定是化合物
C.物质X可能是碳酸钠 D.物质X可能是碳酸钾
3.“钾泻盐”的化学式为MgSO4 KCl xH2O,是一种制取钾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与MgSO4的混合溶液。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对分子量:MgSO4—120 BaSO4—233 AgCl─ 143.5 KCl─74.5)
A.该方案能够计算出“钾泻盐”中KCl的质量分数
B.足量Ba(NO3)2溶液是为了与MgSO4充分反应
C.“钾泻盐”化学式中x=2
D.上述实验数据的测定利用学校实验室里的托盘天平即可完成
4.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气体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钙固体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B.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该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
6.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KNO3NaNO3
B.BaCl2 Na2SO4 KCl
C.NH4Cl Na2CO3 NaOH
D.NaOH NaNO3H2SO4
7.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 B.Fe2O3→FeCl2
C.Cu→Cu(NO3)2 D.Na2CO3→NaOH
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 B.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
C.硝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
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相互刻画
B 除去盐酸中含有的少量稀硫酸 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C 分离BaCl2和BaSO4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并蒸发滤液
D 检验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再向烧杯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11.下列4个图像分别对应4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
B.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C.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量CuSO4和K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KOH溶液
1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铝和硫酸铜溶液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3.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B.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 加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NaCl KNO3 加水溶解,过滤
C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 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D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三、综合应用题
16.碱式碳酸镁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可用于镁盐制备、制药工业等,其组成一般以xMgCO3 yMg(OH)2 zH2O 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碱式碳酸镁的生产流程,并设计实验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Ⅰ 碱式碳酸镁的制备
(1)操作③的名称是 。
(2)上述流程中NH3被循环使用,流程中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①CaO+H2O═Ca(OH)2;② 。
(3)判断碱式碳酸镁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 (填字母),观察现象判断。
A.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 B.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4)实验室可用复盐 MgCO3 (NH4)2CO3 H2O 作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镁。取一定量原料放入三颈烧瓶中,并将三颈烧瓶放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如下图所示),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开启搅拌器同时加入预定的氨水,待温度达40℃时滴加卤水并继续滴入氨水,一段时间后通过系列实验操作得到碱式碳酸镁产品。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 。
Ⅱ 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MgCO3MgO+CO2↑。② Mg(OH)2MgO+H2O。
【实验设计】
⑸ C中的物质是 (填名称)。实验过程中,当关闭K后,加热B装置,判断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当观察到C中 ,则其已完全分解。D处常用浓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的原因是 。
【数据分析】
(6)取碱式碳酸镁[xMgCO3 yMg(OH)2 zH2O]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 CO21.76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碱式碳酸镁中 x:y 的最简整数比 (请写出计算过程)。
(7)若没有 A 装置,则测定得到的z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7.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一)水的净化
(1)居民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填“②”或“③”或“④”序号)。
(2)净水器中含有大量的 可去除异味和余氯。
(二)水的分解
(3)电解法:电解水时,当电源正极对应电极产生8mL气体时,负极对应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
(4)光解法:图2为水在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和太阳光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图。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变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5)对比以上两种水的分解方法,光解法的优点有 (填一个即可)。
(三)水资源的保护
(6)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都是为了防止水的富营养化污染,一旦水域发生该污染,水中溶解的 (填化学式)大大减少,水质会变黑发臭。
(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请您写出一条节水措施 。
(四)化学实验离不开水
某学习小组运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其中图22-3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溶液pH与时间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8)钠与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9)结合图22-3分析,钠充分反应时对应的点是 (选填“a”“b”“c”)。
(10)钠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结合图22-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硫酸镁溶液中,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 。
18.回答下列问题。
(1)九年级的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时,从山区带回了一瓶浑浊的山泉水,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①山泉水可适当的给人补充钙、钠、钾,这里的钙、钠、钾指的是 (填序号)。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②加A物质的作用是 ;
③进行操作a时,要涉及到下列操作,正确顺序为 ;

④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净水操作,待净化的水应该从 (填字母)端通入。
⑤最后所得液体D (填“是”或“不是”)纯净的水。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E物质的化学式 ;
②点燃条件下D和E反应的主要现象是 ;
③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④写出符合D→C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
⑤C→E在自然界中是通过 (填一种具体的变化形式)来实现的。
参考答案:
1.AD
2.BCD
3.CD
4.CD
5.CD
6.A
7.D
8.B
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D
16. 过滤 B 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物均匀受热 浓硫酸 无气泡产生 等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4∶1 偏大
17.(1)③
(2)活性炭
(3)16
(4) H、O
(5)节能
(6)O2
(7)淘米水浇花
(8)放热
(9)b
(10)
(11)Mg(OH)2
18. C 絮凝沉降微小物质 ③①② d 不是 O2 产生蓝色火焰 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