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红楼梦》导读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红楼梦》导读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0 18: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红楼梦》导读
作者之迷
身世之迷、创作之迷、续书之迷
版本之迷
《石头记》:脂本系统(抄本),80回
《红楼梦》:程本系统(刻本),120回
红学之奇
中国三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和红学)
一部“奇”书
3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竹枝词》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
教材要求
通读《红楼梦》全书
要梳理小说主要情节
理清人物关系
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
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①(2018·江苏)《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
②(2019·江苏附加题)《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③(2017·北京)微写作——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根据原著,自圆其说。
④(2018·北京)微写作——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⑤(2019·北京)微写作——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必修下册第138-141页: “可以说,读懂了前五回,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发生的故事”“抓住情节主线”“关注人物塑造”“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
《红楼梦》问答题(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17.《红楼梦》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17.答案示例:
①心比天高:晴雯撕扇/晴雯笑骂秋纹。
②灵巧:晴雯病补雀金裘。
③毁谤生: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
④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lěi 》。
(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分)
(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4分)
16.答案:
(1)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2)是小说后续情节发展的暗示,暗示了青春少女的红颜薄命以及封建家族走向崩溃的悲剧。例如小说写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府最后被抄家等。

【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红楼梦阅读之旅,你准备好了吗?
阅读前的心理准备:
我们要先抛掉畏难情绪,
化被动为主动,
努力向经典靠近。
《红楼梦》——
这座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宝库
等待着每个读者的进入,
等待每个读者的探索和开掘。
条条大道通罗马,把把钥匙开红楼。
甲戌本16回本
抄本系统(脂评本)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程伟元用排版印刷,高鹗补了四十回
印本系统
程乙本。程伟元第二次排版印刷,高鹗加工润色
《红楼梦》的版本
《红楼梦》的版本
己卯本41回加两个半回
庚辰本78回
戚蓼生序本80 回
《红 楼 梦》
钥匙一:知书名
《红楼梦》曾有六个书名:
《红楼梦》
《石头记》
《情僧录》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 还泪记》
书名 内容及意义 侧重点及效果
是《红楼梦》原题,一指《红楼梦》故事刻在石头上,二指记录一块灵石(即贾宝玉)在尘世的奇幻之旅。
侧重故事的开端、源头,过程记录,简单、朴实、清雅。
空空道人想要“因空见色,由色生情”,超脱世俗之情,所以自改名字叫“情憎”;而情憎也指多情公子贾宝玉最终出家为僧。
侧重“由情而悟空”的意旨,直接明了。
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
侧重宝黛爱情的渊源,有传奇色彩。
以男女之情事来作为兴衰荣枯的借鉴。
贾府四春等十二位出色的女子的命运。
金陵十二钗
侧重人物命运的呈现,有咏叹色彩。
风月宝鉴
侧重“劝鉴”的目的,比较主观
红楼”,既指华美的楼房,也指富贵人家女子的闺房,正好照应了书中记述侯门贵族大厦倾颓的过程,又照应了作者“亦可使闺阁昭传”的立意。
“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
红楼为实,梦为虚,虚实结合,含蓄蕴藉,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既有日常生活的现实细节,又有超现实的太虚幻境,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似梦非梦,如梦似幻。
作者想通过这个梦告诉读者什么?既然是梦,就终要有醒来的时候,作者要唤醒世人的是什么?
石头记
情僧录
还泪记
红楼梦
钥匙二:知作者
曹雪芹的身份信息知多少?

梦阮
雪芹
江宁织造
乳母
侍读

入选王妃
钥匙二:知作者
曹雪芹的身世命运知多少?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 的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钜蚴禄褡锩庵安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