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湘教版1.4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1.4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17 08:5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一二三一、基本概念
1.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思考讨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明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风”和“俗”均是文化的要素之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一二三二、文化背景与人口
文化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像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思考讨论从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角度,分析非洲人口出生率高的原因。
提示:非洲许多地区初婚年龄偏低,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加之非洲部族众多,各部族为扩大自己的实力,多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一二三三、中国文化与人口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一二三思考讨论我国古代为什么崇尚“多育多子”?
提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增值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一二三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一二三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文化背景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问题导引
一项对13个发达国家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典型的具有宗教归属的家庭的规模要大于那些没有宗教归属的家庭。即使从美国国内的生育率来看,宗教的影响似乎也很大。调查显示,在美国信教个体中具有更高的当前生育率及意向生育率,但数据还显示,各种族和各宗教的生育率也不尽相同。1990年,罗德岛的天主教徒的生育率远高于非天主教徒。2006年,多国40~45岁妇女的平均生育率,拉美裔为2.3,黑人为2.0,白人为1.77,而亚裔则仅为1.67。
结合材料,思考:广泛信奉天主教的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一般具有何种特点?
提示人口出生率一般较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地区人口文化的特点是(  )
①早婚之风盛行 ②多育多子 ③人口出生率高 ④婚姻关系不够稳定 ⑤妇女的生育年龄小,生育时间延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图示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以上皆不是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该地区为非洲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低,早婚之风盛行,妇女生育年龄小,生育时间长,多育多子,婚姻关系较稳定。第(2)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
答案:(1)B (2)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问题导引
2015年4月2日《生活报》讯 30岁的大姑娘刚嫁人、40岁的小伙子才找对象……如今,不少市民会发现,身边的剩男剩女数量不断增加,年轻人结婚年龄也越来越晚,很多单身男女为了学业和工作不得不挤进“必剩客”“齐天大剩”的行列。1日,哈尔滨市民政局提供的哈尔滨市8个城区市民婚姻登记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哈尔滨市青年的登记结婚年龄已发生很大改变,过去20岁至24岁登记结婚的人最多,现在则以25岁至34岁登记结婚人数居多,约占登记人数的7成,男女青年均在35岁后初婚的也并不鲜见。
结合材料,思考:哈尔滨市男女初婚年龄推迟,主要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人口哪方面的影响?
提示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例题2
按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胎,但现在农村许多夫妇却不想生育二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变化是哪种中国文化的变化(  )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
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
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化
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
(2)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宗教的影响 ④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探究一探究二解析:我国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育观念由原来的多育多子逐渐向只生一个的新观念转变。
答案:(1)B (2)A1-3 4-5 6下图是“美国本土、新西兰、新加坡和科威特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据此完成第1~3题。1.上图四国中,与其他三国相比人口地域文化差异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图四国中,早婚之风盛行,人口增长较快的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其中不是由近代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3 4-5 6解析:结合题目提供的国家轮廓图判定国家是做好本题的第一步,①~④分别是美国、新西兰、新加坡和科威特。四国发展历史及社会经济特点是完成该组题的重要依据。科威特属阿拉伯国家,其地域文化、生育婚姻观念与其他三国具有明显区别。科威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不是移民国家。
答案:1.D 2.D 3.D1-3 4-5 6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十年间增长80%,平均每6人中就有1个流动人口。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80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据此完成第4~5题。
4.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促使文化新风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1-3 4-5 6解析:第4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流动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第5题,这些文化新风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4.C 5.B1-3 4-5 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爱尔兰法律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虑得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久而久之,晚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
材料二:早在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就规定凡男20、女17岁不婚者,罪及父母。汉惠帝规定女15岁以上不嫁者,“五算”,即按5倍收取人头税,这已形同逼嫁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晚婚就是在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的基础上推迟三年以上结婚。妇女在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叫晚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2)材料二、材料三体现了我国人口生育观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平均生育年龄为20周岁和25周岁,在100年时间内,有什么差别?1-3 4-5 6解析:材料一反映了爱尔兰晚婚风俗的形成过程,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古代鼓励早婚早育的现象,材料三给出了我国的晚婚晚育的政策。
答案:(1)国家法律、政策。
(2)体现了我国人口生育观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在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来实现,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而当代中国人口压力十分沉重,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数量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社会发展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晚婚晚育利于缓解我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
(3)在100年内,20周岁生育会有5代人,25周岁生育则只有4代人,比20周岁生育少生一代人,能极大地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